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

“見過陳太守!”

當靳準等人在唐家宅院中,與陳止問候的時候,整個宅院幾乎都已經被坐滿了,四五十人濟濟一堂,雖然庭院廣闊,但這麼多人散落期間,不少人其實還帶有子侄輩的人過來,便也顯得有些擁擠、吵鬧了。

畢竟,世家的子侄,不同於護衛,不好直接拒絕,況且這些人帶子侄過來,本意也是爲了讓下一代見識見識,加深他們對陳止的認同感,而且他們本身也知道進退,沒有說一下子帶多少,只是爲首的幾家世族,帶個一人、兩人。

更不要說,現在代郡最頂尖的四五個世家,他們家族中的下一代,已經逐步掌權,有些甚至進入了前後交接的局面,因而也確實有來的必要。

但如此一來,人還沒有來齊,院子就已經快要坐不下了。

“這中原果然就是一點,人多!”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羣,劉嶽嘀咕了一句,然後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陳止,眯起了眼睛,跟着靳準等人,一同落座。

這邊他剛一坐下,旁邊就傳來了一聲冷哼。

劉嶽聽出了那聲音裡面的敵意,循聲看去,入目的正是拓跋鬱律的面孔。

這位拓跋部的少將軍,過去可沒少跟匈奴國打交道,因爲地緣接近的關係,兩邊可謂衝突不斷,相互之間都沾滿了血腥。

劉嶽作爲匈奴國的國族,當然認得拓跋鬱律,所以一見其人,臉色馬上也陰沉下來,冷冷的注視着對方,同時暗暗鼓動勁力,防備着對方的手段,又好像正在尋找機會,隨時都會暴起傷人!

這種對峙氣息,根本就瞞不住其他人,這周圍立刻就有人上來打圓場,安撫兩邊,只是這個安撫的人,顯然也不怎麼會說話,幾句話過後,這氣氛反而越發僵硬了。

這一幕看在對面的人眼中,不由顯得有些好笑。

“到底是胡人蠻夷,不懂禮數,這樣的場合,也敢鬧情緒?”在幾人對面,坐着的便是羅央等新漢頂尖世家子的代表,而他的位置也是最靠近陳止的,從這個角度看出去,整個院中景象都能盡收眼底,匈奴與拓跋部的這點衝突,當然逃不出眼中,於是那羅央就忍不住議論了一句。

“這也是府君將這些人都安排在了一起導致的。”王快在旁邊輕笑一聲,似乎絲毫不擔心對面爆發出什麼大的衝突。

“這是正常的,”張景生則點點頭,又對身邊的劉車道,“王孫,你且看,今日到場的人,可謂來歷複雜,大致可以分爲五類,第一類是府君與他親近之人,這些人可以看作是今日晚宴的主辦之人,多數是坐在府君邊上……”

劉車被領過來之後,便被安排在幾人之中,靠近張景生和陸建。

儘管這位王孫的心裡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有心要搞個大事件,只是涵養功夫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尤其身邊都是世家子的時候,更會注意些,於是也沒有太過表現出來,而是耐着性子,順着張景生的話,朝陳止身邊看了過去。

便見到在陳止的左右兩旁,陳梓、蘇遼、周傲、蘭洛等人依次排開,坐於坐席之上,只是從他們的位置來看,又有些遊離於宴席之外,這也是從禮數的角度考慮的。

“再接着,這第二類就是咱們這些外來的世家之人了。”張景生則繼續說着,並指了指自己等人,“我等這些人,在家族中算不上頂尖,至少不能說掌權,但代表着的是大漢最上面的幾個家族,所以論尊崇,也是可以數得上號的,當然,這尊崇不是針對我等,而是我等背後的家族,因而所坐之處,離着府君最近。”說着,他饒有深意的看着劉車。

劉車心中一動,莫不是此人是在勸告自己?

但旋即他又暗暗搖頭,覺得自己的打算,除了孫秀之外,其他人恐怕是無從得知的,便又將念頭扔到一邊,不再多想,轉而聽着張景生的話。

張景生也不在這上面太過於糾纏,直接就轉入了下一個話題:“至於這第三類,便是與王孫您同來的孫先生這般,是佛道兩邊的高僧、高人了,他們此次過來,從入城開始,就被府君重視,這次便是坐在我等的正對面,然後按着年齡資歷排列位置。”

劉車聽着點頭,朝正對面看過去,就見自家的先生孫秀,正坐於其中,與兩個道士交談甚歡。

按理說,這佛道之中,也有年長和資歷過人的,不過當下的環境,卻主要看着品級,佛道兩家多數沒有品階,因而不好定於前,至於想竺法偉這樣的老僧,陳止和張景生等人,都有意讓他們上座,只是幾人卻不願意獨處,於是還留在僧道之中。

王快則補充道:“僧道之中,其實不乏有才學德行高尚的,其造詣堪比百家宗師,是以太守以禮相待。”

張景生隨後看向自己左手邊,又道:“然後這第四類,就是代郡的世家代表了,這些人早就被府君馴服,是最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我覺得,這僧道之中,也有不小的火藥味啊。”羅央這時湊過來,他也看着沙門、道門所坐之處,“我剛纔就看到有僧道在爭論,尤其是道門的那個薛不疑,這一會就和三個僧人辯論過了!”

話音落下,他見其他人都看過去,便又壓低聲,小聲道:“當然,這衝突還是比不過對面的胡人。”

張景生點點頭,指着斜對面,說道:“這就是第五類人了,就是塞外胡人,這部分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今日除了鮮卑的幾個大部,如拓跋、慕容、段部之外,還有許多小部的頭領過來,而且大部分,都已經歸順於陳府君。”

“嗯?這些鮮卑人,居然歸順陳太守了?”劉車聽着,眼中一亮。

這時,陳止心有所感,朝張景生等人看了過去,然後目光變化,掃過院中衆人。

這邊,張景生等人交談,那邊僧道辯論,旁邊又有那草原諸部之人相互對峙,火藥味越來越濃郁,相對而言,還是那代郡世家最爲平靜,只是相互問候。

在這混亂的聲音中,陳止微微眯眼,感受着心中籤筒的一點變化,那竹筒隱隱震顫,似乎醞釀着什麼,即將衝擊出來。

五行刻度格中,名望金液跳動不休,在滿與相差一絲中反覆交替。

“差不多到時候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三百九十九章 歸鄉與仙翁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