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

“……長史、司馬、錄事參軍、功曹參軍、倉曹參軍、戶曹參軍、中兵參軍、府功曹、主簿。”

伴隨着蘇遼的話語,在場之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來。

他們都是當官當了一陣子的人,知道官場的名頭,因而一聽這些個僚佐名號,馬上就能明白其功效,不由心神動搖,連本身在官府中掛名有位的人也不例外。

這裡面卻有緣故,卻是將軍開府,其中的官職位子看起來與郡府似乎相同,但其實是假象,蓋因這將軍的管轄範圍和郡府截然不同。

郡守府下,無論肥瘦郡中,也不過幾縣,所需官吏官吏的也是民間瑣事,而將軍府卻不同,因有便宜行事的權柄,又多數地處邊疆,其實就是一個軍管體系,是用來開疆拓土的,打下來的土地,只要能有足夠的人手官吏,就都能納入掌控。

所以,但凡將軍得名,基本上來立刻就要開拔征伐,迅速打下一片土地,然後統領民戶,登記造冊,編戶齊民,化作自身實力,然後補充成軍,壯大自身兵馬,繼續支持擴張,乃是良性循環,往往幾年下來,只要不發生意外,就能成爲一方勢力,整個過程更是立功無數,處處皆有功勞可以撈取。

所以做將軍府的官吏,不僅很快就能掌管更多的人口,獲得更多的權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獲得更多的功績,這在相對和平的年代,無疑是一個平步青雲的好資本,到時候脫身出來,也不愁沒有去處。

更不要說,能爲一方將軍,開疆拓土之人,多數都會建立勢力,擴張家族,能爲這等人物的從屬,怎麼看都不是個虧本買賣。

再看陳止來到代郡,這一年時間的所作所爲,就更讓人有追隨和投機的念頭了。

不過,正當所有人都期待着,陳止會給自己委以重任的時候,陳止卻是忽然話鋒一轉:“陳梓他們,如今在外督建,至今都還頂着一個將軍府司馬的名頭,現在既然我有了實職,那這些能做實事,也有着成績的人,當然要承擔重任,不過除此之外,這半年以來,代郡的各個地方,也涌現了一批傑出之士,我記得冉瞻你麾下,就有一個書記人,有着不錯的能力……”

作爲陳止的親信之意,冉瞻此時當然也在這裡,聞言馬上就給出了名字。

“府君,你說的是高並,這人確實有能力。”話語中,冉瞻對高並顯得十分滿意,畢竟最近他才幫自己解決了一個麻煩,不僅維持了主將威嚴,還讓那幾位來訪者對自己很是敬畏。

“這個高並我知道,”忽然,又有一人開口了,居然是束交,如今他也投入陳止賬下,只不過還未擔任具體的郡中職位,而是以幕僚自居,這其實也是陳止麾下的一個普遍情況,很多人就等着將軍實權下來,再一展所能,“他自稱是華夏苗裔,但其實是來自高句麗,算起來,連寒門都算不上,這等人將軍不會想要給他將軍府的僚佐之位吧?”

“我說高並,只是舉一個例子,”陳止沒有接着話頭繼續,“類似這等人也有不少,總不能都埋沒了,若是有能力,我不吝其用,當然,將府九職不會輕易給予,也不會憑着心意挑選,而是會拿出一套章程篩選、遴選。”

此話說出,連張亢等人都微微色變,這位最近與陳止走的很近的名士,不由湊近過來,勸誡道:“府君之意是好的,但這等寒門都不算的人,往往自有貧乏,便是有才能,也要是耗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繞了很多彎路才得以學成,往往忽略了德行修養,這等人物違未發跡之前,看似謙遜,但其實骨子裡慾壑難填,一旦掌權,往往貪得無厭,不可不防!更不可輕許!”

這話說出來,屋子裡不少人臉色就有變化,如那冉瞻、蘭洛等人,都忍不住怒目而視,蓋因這兩人其實都是寒門,前者冉瞻是靠着一身武藝站穩腳跟,而後者是靠着姻親提攜,本身家族並不強勢,張亢這話無疑是將二人都一併貶低了進去,怎能不惱怒?

不過,當下的局面就是這樣,包括陳止在內,這郡縣的大部分官僚都是世家有品之人擔任,他們彼此之間雖然勾心鬥角,但在外人看來卻是一個整體,都代表着社會主流人羣,寒門出身的人,如果不依靠他們,就難以立足。

冉瞻是靠着陳止的賞識,而蘭洛則靠着妻子的家世,因而此時固然心中惱怒,卻也不敢、也不能直接表露出來。

沒想到,陳止卻搖頭道:“不能以未來之事,來思議給他人定義,更何況,這些其實還看檢查、巡管,妄想將一切都靠着道德教化,讓人自行遵守,實在有些太過異想天開。”

此言一出,這人羣中的束交卻是心中一動:“聽府君這般言語,似是有傾法之心,莫非在他心中,其實本意重法?不過,這想要提拔寒門士人,又是何緣故,他畢竟不是那些粗別的兵家之人出任將軍,難道也想靠着寒門來行權衡之法?”

轉念之間,衆人的議論和話語也平息下來,衆人都看得出來,陳止的心裡,已然打定主意,自己再說話,恐怕也沒有什麼效用了,便紛紛住口,但是表情各異。

陳止能夠感覺到,衆人心念的動盪,甚至體現在了自身的氣運上,讓他有一種心浮氣躁的感覺。

於是,他心有所感,便道:“我已經說過了,真正做事的人、已經有成績的人,是不會被忘記的,將軍府的主要僚佐,肯定是交給這樣的人,否則我也無法放心,但一些從屬、幕僚,卻是可以多啓新人。”

聽他再次強調這個,衆人這才稍微放心,隨後離去。

等人走了,陳止回到屋中,不由搖頭。

“果然,伸出一個階級,卻要行對階級不利之事,哪怕在時代角度來看是進步之舉,依舊會受到反噬,我挑選剛得實權的時候,本該是氣運濃烈之時,提出一個概念,依舊動搖了根基,將來真要推行,必然還有阻礙,所以這根基的加固,勢在必行……”

這般想着,他已經來到銅鏡跟前,默唸心神,引動雙眼,要觀得實權後的起運變化。

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九十無章 品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終章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與幽州世家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