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

陳林聽了這話,不僅沒有意外,反而滿臉信息的道:“果然是這個事,最近城裡都在傳着呢,說是府君得了朝廷的實封,得了權柄,開府建牙,就要成爲北地將軍了,也就不用擔心那王浚的威脅了。”

“哦?城中已經有這樣的傳聞了?”陳梓一聽,就猜出來這個傳聞是出自密諜司之手,說不定就是自己的老友蘇遼親自炮製的。

“是的,這個傳聞讓許多人都安心下來,”陳林見着兄長表情,就猜出了其人的心意,這一點他卻是想了很久纔想通的,不由暗暗佩服,“本來城裡很多人還擔心,那位大將軍之前在代郡折戟沉沙,會心有不甘,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起戰端,現在有了朝廷實封的將軍之權,咱們的府君固然不能說是和王大將軍平起平坐了,但統領的範圍增加,也有了朝廷的名義,想來能讓王大將軍有所收斂。”

“他們想多了,”陳梓卻搖搖頭,“王浚安穩不安穩,可不是看朝廷的話,若是他真的顧忌朝廷名義,早就該卸任幽州刺史,安心待在平州了。”

陳林一聽這話,卻是悚然一驚,因爲他從自家兄長的話語中,可是聽不出半點對那位兩州刺史的尊敬,同時似乎也揭露了一個恐怖的可能——

“兄長的意思……”陳林小心翼翼的問道:“是那王……王浚還會興兵來犯?”這個疑問,莫說是他,其實這代郡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憋在心裡,但就好像是一句魔咒一樣,沒有人敢輕易提出來,彷彿一說出來,原本不回來攻的幽州軍,頃刻就會殺至,打破當前的平靜生活。

“這事,郡中不少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陳梓看了兄弟一眼,“其實無需多說,主公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此戰過後,徵北將軍府的統領、管轄就會擴張,到時候會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咱們家未來要有作爲,便要抓住這次機會。”

他不等對面的兄弟表示出擔憂,就用肯定的語氣說着,彷彿已經預見了代郡必定會贏得此戰。

“現在老幺跟着我在新城督建,而等城池建好,我大概還會在那邊坐鎮,”陳梓頓了頓,透露出了一個消息,“按着主公的計劃,這新城建立好了,是要上書朝廷,請旨爲縣,建立縣城,這樣這代郡的治轄之中,便要增加一縣之地!”

陳林一聽這個消息,心底馬上就蹦出一個念頭,居然連擔憂都被拋到一旁,忍不住問道:“莫非府君有意,讓兄長您擔任縣令?”一念至此,他整個人都因爲激動,而顯得有些顫抖。

這一縣之長可不是小位置,乃是有品級的朝廷正官,若是尋常地界,縣令的調動都要經過中樞審覈、下令,而邊疆又有不同,不光刺史有一定的自主權,就連太守也能舉薦縣令,而且有很大機率被批覆。

更不要說,這幽州當下的特殊情況,可以說只要陳止願意保舉,那就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這個事,主公是跟我透露過來,卻有此意,”陳梓這麼說着,就看到陳林臉上止不住的笑意,馬上擺擺手道:“你先別急着高興,這事還沒定下來。”

“怎麼就能沒定下來?”陳林卻好像已經看透了局面,“府君與我等本就是同族,又信任兄長,既然提出了此事,定然不會有變。”

陳梓卻搖搖頭道:“爲一縣之長,可不是單純靠着上面的信任,還需要有資歷,我過去只是幕僚,根本不見資歷,也不再朝廷的名冊上,驟然提拔,直成縣令,根本就說不過去。”

陳林聽得此言,也不由冷靜下來,覺得兄長之言很有道理,不由又苦惱起來。

陳梓卻道:“其實,現在讓我去督建新城,就是主公在爲此鋪路,所以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他念頭可以少點。”

陳林也明白過來,就道:“原來如此,這督造之時,整個城池從無到有,形形色色的人、從上到下的關係,都要理清楚,也就讓兄長您在這各個層面皆有交情和人脈了,未來就算不成縣令,那也是城中的關鍵人物,稍微沉澱一下,再一運作,便可以登臺亮相,成爲縣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最初肯定不會是縣令,”陳梓說着又透露了一些信息,“而且請升爲縣也不會立刻進行,按着主公的意思,會先經營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可以頂着其他的名頭,管理城中事物。”這些內容都不敏感,而且不少人也都知道了,他自然沒有必要瞞着兄弟。

“那就是有實無名了,也是取巧的法子。”陳林長舒了一口氣,已然知道了後面的節奏,“那這個名頭,便是將軍府所封之官了吧,聽說將軍府作爲僚佐衙門,其從屬官也是有品級的,不知是真是假?”

陳梓就道:“諸曹有三百石,可以視爲八品,僚屬從吏則享二百石,算是九品。”

陳林頓時又興奮起來:“這麼一說,和那縣中的縣丞也是不逞多讓了,而且算起來,若是將軍府擴大了,所管的地方多了,還要超出這個品級的實際權柄,當個縣令,綽綽有餘!”

說完這些,他又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不知府君會給兄長安排一個什麼樣的職位?這將軍府的僚屬,雖然也要報備朝廷,但不過就是走一個形式,真正誰上誰下,都是將軍一句話的事,那府吏九位,各有其署理,卻也有高低之分,除去掌兵司馬這個頭銜之外,總領各司的將兵長史無疑最爲重要。”

陳梓搖頭道:“我督建新城,遠在桑乾河邊,不能長陪左右,如何做得長史?”

陳林又說:“那錄事參軍,乃紀軍中紀要,掌府下吏胥總錄,能言善惡,評優劣,有進退吏胥之能,可能爲之?”

陳梓沉吟之後,搖頭道:“這般決策,亦不利於居於外。”

陳林一聽這個可就急了,不由道:“剛纔還以爲在外督造乃是美差,現在一看,遠離府君,豈不是大大吃虧?”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七十七章 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