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

接下來的授職,算是頗爲順利,被陳止召集過來的人有不少,不過這職位其實並非全在將軍九職之中。

束交得了將軍府主簿之職,這職位是協助徵北將軍整理文書、管理卷宗,看起來是個枯燥無趣的工作,其但其實頗有其用,其中尤其重要的,便是因爲就在將軍身邊,其實就時刻有建議、參贊之職了。

張亢則得了代郡府功曹的職位。

這功曹參軍之職,其實掌管的是考察官吏的政績,紀錄其功過,並提出建議,其實是掌管了人事之權柄,十分重要。

在將軍府的九職之中,有兩個涉及到這個職位,一個便是這張亢所得的功曹參軍,全名士功曹參軍事,聽這名好也該知曉,其實有其範疇,主要是用來紀錄軍中將領的功過是非的,除此之外,對各地的下級吏胥,也有監察之權。

與之相對的,便是還有一個將軍府功曹,這個職位掌控的範圍就廣了,但凡是將軍府管轄之下,屬民政之事,所涉官吏皆在其內。

只不過,陳止這一次卻沒有將這個職位拿出來,只是給了張亢一個功曹參軍的名位,衆人倒也明白緣由,蓋因當下這將軍府的治下,只有一郡之地,便是有着府功曹,便顯得有些多餘了,因爲那郡中也有相似之職,再加上功曹參軍,算上府功曹,重疊的地方就太多了,雙方也容易出現矛盾。

將來等陳止掌控的地方多起來,有至少兩郡之地,那麼這郡功曹之上,便要有一個將軍府功曹統籌兼顧。

嵇倔則得了那倉曹參軍之位,這職位便如其名,主要就是掌管倉儲與庫存後勤,是一個頗爲重要的職位,油水不少,但同樣要問及的瑣碎之事亦不少,往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有的時候還要涉及到生產和工程建設,而嵇倔在代北統籌新城建設,已經有些經驗了,得此名位倒是不會手忙腳亂。

阮清則得了一個戶曹參軍的職位,這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和朝廷的戶部想通,掌管的就是民戶籍貫之事,其中又有許多錢財瑣事,阮清亦是代北新城的主持人之一,經驗也是有的,這纔給予這般職位。

等這些職位一一分派出去之後,陳止就道:“當下,咱們徵北將軍府的實掌之地,還是隻有代郡一處,這軍中各處皆有所屬,職位完全,你們雖有名號,卻不便立刻就介入進去,防止職權重疊,所以暫時先把手上的事處理好,畢竟將來這新城的縣令,也是很重要的職位。”

衆人一聽就明白了其意,紛紛點頭稱是,那些得了職位的,一個個還都表達了忠心之意,更說是要努力爲政,不負所托,同時也有其他念頭,對那兩個新城的縣令之職,有着念想。

其實,像將軍府這樣的軍管機構,軍政歸於一體,除了這將軍直屬的職位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重要職位,那就是各地的一把手。

當下陳止掌控一郡,那理論上此郡的官員任命,便主要出於其手,無論是郡守還是縣令,其實都可以自行任命,事後給朝廷上書一封即可。

當然了,若是朝廷覺得不妥,也是可以駁回,並且再任命一個的,只是那樣一來,就會造成不少矛盾,比如王浚的幽平兩州,就因爲這個問題爆發過問題,陳止最終得以得職,也與此有關。

未來將軍府若是不斷擴張,那麼管轄的範圍增大,這般職位也會增加,如果控制兩府,那就可以任命兩個太守,若是控制一州,自然可以任命多個太守,若是能控制一州,理論上連刺史都能任命!

但在場之人大部分都明白,即便自身得陳止信任,但若是資歷、名望不夠,也是無從居於高位的,甚至等地盤擴大到州了,他們連將軍九職都未必能坐穩,更不要說藉此增加威望了。

這裡面的原因倒也簡單,那就是因爲這個時代,看的是名望、家世,你若是沒有高品、後臺,可能連官職都無法出任,這也是諸多寒門上進無路的原因,當然,若是得了位置,多做些事,便也能積攢威望,只是這位置要和威望、名望匹配,不可太高。

當下在這一郡之地,陳止的威望深入人心,各大世家皆服其管,有着說一不二的權威,再加上蘇遼等人又是一直輔佐,早就有了名望,這時出任將軍九職,也不顯得突兀,可如果陳止擴張的太快,而衆人的政績、戰績沒有更上去,那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說不定要主動辭職,防止被人攻訐。

相比之下,這一縣之長的位置,就是頗爲理想了,不高不低,能執掌一地,梳理各方,累計資歷,又不用擔心被人說名不副位,受人詬病。

不過,這邊衆人點頭稱是,可人羣中也有人暗暗焦急,這人正是唐資。

“這將軍府的主簿、長史、錄事參軍、功曹參軍、倉曹參軍、戶曹參軍都有了主了,原本家中的打算,算是無從得了,只是這還剩下的幾個位置,就有些微妙了,那司馬與中兵參軍的職位,都涉及到軍政,恐怕不是我能染指的,不說這兵家的敏感,便是讓我上,我也是不會指揮打仗的,況且有楊宋、楊元在也輪不到我來染指,那我能擔任何種職位?而且,這一下子不是就將職位都封下去了麼?按着原來的分析,這位府君該是留兩個拿在手裡,也好在未來給人以晉升空間纔對。”

唐資心裡思量着,表面還保持着平靜,他很清楚,府功曹陳止暫時不會拿出來,拿出來也輪不上自己,但除此之外,又有什麼位置可以安置?而且,看着眼前人,再瞧瞧剩下的楊宋等人,這職位似乎也不太夠啊。

這麼想着,目光落在陳止身上,卻見後者正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麼。

陳止確實正在感受着氣運的變化,隨着幾個職位都被授予出去,一枚枚氣運小印,落在衆人的頭上,玄妙的感覺慢慢涌上心頭,他感到自己的思路、體力,乃至諸多感官都越發清晰,隱約之間,甚至還有一種錯覺,似乎自己的感官,可以與得了職位的衆人相連。

“不,不對!”

忽然之間,他福至心靈,睜開了眼睛。

“這不是錯覺!”

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諸使皆來,卻不得入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