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

“咱們當下還沒有出幽州范陽郡的地界,能在這裡調動大批兵馬,還是這般動靜的,也唯獨是王浚大將軍麾下的人了,看他們的樣子,決計不是行軍操練。”

在疑惑與驚慌的氣氛中,佛法簡和聶道仁沒有貿然走下馬車,而是坐在車上向外窺視,看到一隊一隊的兵卒,正在從遠方的路上靠近過來。

這些兵卒沒有選擇奔跑,而是小步快走,直接就衝了過來,把一行車隊給圍住了。

“這些步卒,看樣子是經過了一番跋涉,”觀察着那正在靠近的兵卒,聶道仁做出了判斷,“咱們所挑選的這條官道,位於范陽郡的西部,本來就不算主道,就是爲了避開可能的麻煩,結果在這裡卻碰上這麼一支明顯經過遠行的步卒,他們的目的非常值得懷疑。”

佛法簡在旁邊聽着,便悚然一驚,說道:“莫非這羣人,是要去攻打代郡的?”

“很有可能,”聶道仁眉頭一皺,沉下面孔,“王浚此人行軍,雖然也有章法,但卻喜歡不宣而戰,時常偷襲,當初他馳遠冀州,更是急行三天三夜,直撲石勒大軍,先前的圍困棘城,則因爲事先走漏了消息,導致慕容部準備充足,最終功虧一簣,不過這其實也是難免的,那鮮卑部族本就靈活,哪怕慕容定居棘城,可一樣有很多過去的習俗,一旦不能一口氣滅殺,讓人逃跑,遠遁草原,就可能是第二個吐谷渾、拓跋部,因而王浚纔會召集各方,想要徹底圍死慕容,可人一多,情況就複雜了,人多嘴雜,消息走漏在所難免。”

“原來是這樣,爲師還不知道,王浚有這麼一個習慣,那這些人就是去偷襲代郡的?結果正好被咱們碰上了?那豈不是要被他們裹挾去了?”佛法簡說話的時候,露出了擔憂之色,若是自己的弟子所說屬實,那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這支軍隊爲了保密,把他們裹挾起來,不放離去,就是最好的選擇。

聶道仁沉吟片刻,說道:“老師無需擔心,此番過來之前,我就得知了這幽州兵馬的一些動靜,有所猜測,因而事先就有準備,若是他們真有心要將我等裹挾而去,便讓弟子上去分說。”

“原來你早有準備?”佛法簡聞言放下心來,“那就好,等會你便施爲,爲師不會出言。”

師徒二人這邊說定,那外面已經有兵卒過來叫囂,讓馬車裡面的人下來,去見他們的將領。

“不知這領兵的是什麼人,是不是咱們認識的,如果是見過的,交涉起來大概會簡單許多。”一邊走下馬車,那佛法簡一邊這麼說着。

聶道仁也跟着點頭,如果是他們再薊縣見過的人,一方面能肯定自己的一些猜想,同時還能省去自證身份的過程。

“原來是佛法簡大師……”

讓師徒兩人稍微鬆了一口氣的是,這次碰上的人,還真的就是一位熟人,名爲段錦,爲王浚麾下的中郎將之一。

只是聽這個名字,就能辨別的出來,這個段錦是段部鮮卑出身,但依照聶道仁的瞭解,嚴格來說,此人應該是中土與鮮卑的混血,只不過他的母親只是鮮卑貴族的女奴,其人自小的生長環境並不算好,但卻善於抓住機會,最終卻在王浚麾下平步青雲,如今爲一方中郎將,也領着不少兵馬。

先前佛法簡師徒二人在薊縣的時候,參加過幾次晚宴聚會,席間就見過這段錦,是以這次一個照面,段錦就將兩人認出來了。

“大師之前離去,我家大將軍可是念叨了很久,一直覺得遺憾,這次能在此處碰上,用大師的話說,那也是緣分,這樣吧,我安排幾個人,將幾位護送到薊縣,先安頓下來,等大將軍有空了,必然還去拜訪,兩位以爲如何?”

段錦的話聽着客氣,但那種不容置疑的味道,還是被師徒二人捕捉到了,佛法簡不由心往下一沉,這是他最擔心的事了,不由朝自家弟子看了過去。

聶道仁此時笑着說道:“將軍說的不錯,我等也渴望能再見大將軍一面,與他談論佛學,只不過這事卻要延後些時日了。”

“嗯?”段錦聽着眉頭一皺,“公子你是聰明人,這種時候了,你覺得還能延後麼?”先前還顯得有些隱晦,但這時他一邊說着,一邊示意周圍的人,表達了自己人多勢衆的意思。

到底是鮮卑人,還是不懂禮數啊。

心裡嘆息着,聶道仁臉上笑容不變,把準備好的說辭搬了出來:“這實在是有緣故的,也不是刻意和將軍作對,主要是我等此次南下,是去找那石勒交涉,此人據守一方,實乃隱患,我佛門普度衆生,不忍見冀州百姓受苦,是以與那石勒早就約定,要於幾日之後論佛,書信早就寄出去了,若是人不到,那……”

“你們事先就和石勒有聯繫?”段錦的臉色當即就變了,他如何聽不出這話的潛在含義,“那等亂賊,你們也敢聯絡,真是不怕朝廷追究罪責!”

他先是斥責一番,跟着卻犯難起來,聶道仁的意思他明白,按着對方所說,已經提前和石勒取得了聯繫,如果人沒有到,石勒必定有所察覺,這樣一來,不管是裹挾着幾人同行,還是強行押送到薊縣,都會留下隱患。

他此番領兵,本就是隱秘行事,最忌諱被人看到,尤其是佛法簡這樣有着自己消息渠道的,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石勒此人心機頗深,而且對幽州肅有進犯之念,先前就幾次試探,這次大將軍隱秘行事,其實也有迷惑此人的意思,否則讓他知道幽州將起大戰,說不得又要想着渾水摸魚了,按着這聶家子的說法,他們事先聯絡了石勒,如果沒有按期抵達,石勒派人一查,可能就要出問題……”

即便如此,但段錦也沒有要放兩人離去的意思,還在想着有什麼隱秘之法,強行帶走。

另一邊,佛法簡卻想到在臨行之前,自家這弟子,確實寫了幾封信送出去,這時就拿出來作爲說辭,但他同樣看出來,段錦不會因爲這麼一段話,就放任他們離開,再看聶道仁,卻見後者神色如常,明顯還有後手。

對面,段錦輕咳一聲,便要再說,忽然這腳下的地面隱隱震動起來,而後遠處有喊殺聲傳來!

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