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

蘇遼還想再勸,但陳止已經入屋去看妻兒,這話題也就中斷了。

過了好一會,陳止才重新出來,如今楊悠剛剛生產過後,身子還不爽利,在進補的同時得多多休息,而其子陳易也已睡下。

蘇遼見之,自是要先聊聊少主,問候一下主母,無法進行剛纔的話題。

而說着說着,陳梓忽然就道:“江都王先前的使者,在這裡也有一陣子了,聽說在戰前就要離去,如今怎麼樣了?”

陳止口中所言之人,乃是桓彝,其人被江都王招攬,也算得到重用,先前江都王與石勒交戰連連失利,覺得勢單力孤,就想要得外援之助,也是派出使者往各處。

桓彝就先後拜訪過王浚和段部鮮卑,雙方再私底下還曾經達成了一些密謀合作,而來代郡這邊,主要看中的則是代郡的單梢砲,想要得到一些,以對付石勒。

只是沒想到,卻正好碰上了王浚攻代之事,這桓彝眼看着情況不對,曾經想要提前離去,結果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也被困在城中,如今卻不知如何了,陳止因爲忙於繁瑣之事,又有家事處置,根本無暇顧忌這些。

蘇遼卻是時刻把握城中幾個勢力代表的動向,就道:“消息初傳過來,那桓彝還有心要離開,但隨後接到了幾封信,便已經停駐下來,再過不久那盧志也要過來,二人或許還要碰頭。”

“他肯定寫了回信吧,可曾有破解的?”陳止這一問,其實就是問蘇遼手下的探子,有沒有將雙方的來信截取過來,將裡面內容看過後,再封裝起來,裝成未曾觸及的樣子,交給雙方。

蘇遼毫不猶豫的道:“那桓彝顯然也在防止這種事發生,所以來往信件都用了暗語,明面上都只是探討家常。”

陳止聞言點頭,笑道:“這也是正常的,便是咱們也有這樣的暗語。”

蘇遼隨後卻道:“不過,最近那桓彝的信裡卻透露些許有趣的信息,這事在主公獲勝之後,那盧志給桓彝去信之後,桓彝在信上反覆提及的一事,似乎是生恐旁人不知。”

“哦?何事?”

“卻是那桓彝幾次提及,說是要讓家人過來幽州,並已經開始着手安排,讓家中妻小過些時日就乘車過來,顯是要在這裡長住了。”

這個答案忽然就讓陳止有了興趣,他不由笑道:“這倒是有意思了,我記得桓彝前些時候才新得一子,名喚寰溫,次子也要過來麼?”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裡閃爍着一抹莫名光澤。

那桓彝或許在原本的歷史上名聲不怎麼響亮,以至於後世沒有多少人知曉,但他的兒子卻是對原本的華夏曆史走向,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塑造了時代割據的一代梟雄,若是操作得當,說不定都有可能取代司馬家,真正建立一個大楚王朝。

即便最後失敗了,也間接促成了劉裕與劉宋的出現。

如此一人,陳止自然料定乃是一個氣運隆重的人物,而且看其原本成就,顯是可造之材,哪怕因爲境遇改變,成長足跡有所變化,但一個人先天的素質還是存在的,或許可堪造就,於是這時人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蘇遼固然感到奇怪,爲何主公會關注這麼一個小事,卻還是回答道:“那信中雖然曾經提及桓溫此子,卻沒有特地強調要將他帶來,只是到底說的是將家中妻小都接過來,想來他也在其中,只是桓彝這些信件,到底有幾分真實,還有待驗證,或許只是故佈疑陣。”

“好,我明白了。”陳止點點頭,不再深究,“除了桓彝之外,那棗嵩等人也要多看看了,王浚兵敗,原本的王氏幽州軍土崩瓦解,棗嵩這樣的人會如何選擇,其實可以作爲風向標,如果有可能,我不介意做一次千金買馬骨的事。”

“是,屬下自當留意,”蘇遼說着說着,見話題差不都了,又提到了陳止要親上前線的事,卻被陳止擺擺手就止住了。

“當下還有不少事要處理,慕容、拓跋之事雖然緊急,但也不能耽誤其他,且不用提,先前在代郡所建之心得,未來要應用到整個幽州,此事你當留心,城中但有風吹草動,皆要歸納分明,以備不時之需。”

蘇遼無奈,只得稱諾。

蘇遼勸不住陳止,而代縣城中更是沒有人敢違逆陳止的意志,莫說那代郡原本的幾個大族,就連特地過來找麻煩的洪千等人,現在也是半點都不敢多說,甚至不敢再依仗年齡去拜訪陳止,而是在王浚被擒、薊縣易主的第一時間,就帶着族人退去了。

當然,這也是因爲那洪千等人的盤纏也已經用盡,靠着代縣朋友的幫助才得以停留,結果碰上戰亂,內外封鎖,城中之人難以外出,物價飛漲,以至於情況越發難受。

好在這一仗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很快這代縣就解除了門禁,於是洪千等人匆忙而去,不敢停留,而他們的離去,倒是讓不少人看在眼裡,不由議論。

“那位洪老頭,算是看清局勢了,總算是走了。”

城中陳家新起的茶肆上,王快清飲一口,長舒了一口氣。

在他的對面,張景生、羅央,還有陸建、顧恩相對而坐,表情各異,但隨即都出言道賀。

如今這南邊過來的世家子,也大部分都投入了陳止麾下,作爲他們家族和陳止的聯絡紐帶,只是畢竟年輕,哪怕有品級,可出仕一縣,還是難免舉得委屈,官品不高,於是多爲閒職虛位。

但隨着幽州易主,他們的心思馬上就都變了,開始用心辦事了。

眼下,這王快其實就處理着與各方“上+=訪”羣衆接洽的工作,自是覺得繁瑣,每日煩勞,能走一個,就輕鬆許多。

洪千年老望重,還是個死腦筋,過去接待起來格外辛苦,而今走了,自是輕鬆許多。

但張景生則道:“洪老一走,卻代表着代郡的世家、宗族、大族徹底臣服,未來幽州如何不好說,但代郡肯定是鐵板一塊了。”

“要說起來,此事還真是不可思議!”羅央也喝一口,然後感慨起來,“王浚那般不可一世之人,就這麼敗了,反倒是徵北將軍取而代之,爲幽州之主,如此看來,咱們被困在此處,並非壞事啊!”

這麼說着,他意有所指,目光掃過那顧恩,後者當即臉色微變,低頭裝作無視。

張景生看了,就要出言帶過,沒想到這時,茶肆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響,隨後就有僕從過來通報——

“那棗嵩在門外,與人起了衝突,雙方劍拔弩張!”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一章 新漢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