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

“見過叔父!”

陳京一見陳止,便鄭重其事的行禮。

聽着對方稱呼,陳止卻不由暗暗搖頭,按說陳京與自己也是同族,只是關係比較遠,而且還比較偏,真要是論起親疏遠近、按資排輩,不見得自己就爲長輩。

只是在這幽州之地,離彭城、下邳都遠,支脈關係不容易理清,何況來到幽州討生活、找機會的陳氏族人,也不想怎麼理清,年輕點的就稱陳止爲長輩,年齡大些、但身子骨還能動的,則平輩論交,至於那些真個半截入土的,又怎麼會大老遠的跑過來?

真能與陳止論輩分的,那也是關係親近的,和陳家上一輩的陳邊、陳迅等人有交情的,那就真是論資排輩,童叟無欺了。

陳京將地位放得很低,他敢出塞入拓跋,便是存着捨命搏一把的念頭,以求富貴,結果真碰上了危險,先是同僚被突然抓捕、殺傷,靠着拓跋鬱律的庇護,才勉強存活下來,結果到了最後,連拓跋鬱律都自身難保,好在這位拓跋豪帥有些權勢,靠着事先的安排,帶着陳京一同逃出,經過一番波折,纔算是抵達了代郡。

逃出險境之後,陳京稍微修養了一下,知曉陳止回到幽州,立刻就馬不停蹄的趕來,半路正好遇到了派過去召喚他的傳令之人,因此抵達的時間,比陳止預料的還要提前許多。

“你看得倒是挺準,知道我會將你招來。”陳止從陳舉口中得知了大致經過,稍顯詫異的看了陳京一眼。

陳京立刻低頭表示,自己只是急着要來給陳止稟報拓跋之變的過程。

陳止則擺擺手,說道:“這裡還有些不便,我等不如去邊上的帳子說話,反正我這邊算是事了,接下來就麻煩諸君了。”後面這話,自是與帳子裡的幕僚說的。

衆人連連說將軍辛苦之類的。

那邊,陳京聽罷,點頭稱諾,他看得出來,這主帳忙碌,衆人正在處理諸多事宜,涉及軍務,不好多看,同時覺得未免人多嘴雜,在這裡訴說拓跋之變,有些不太合適,而隔壁的帳子,實是陳止休息的地方。

在陳京看來,這是將自己當做自己人對待,與衆不同,不免心中欣喜,先前的種種冒險、危險、驚險,在這一刻似乎都值了。

只是他纔開心了沒一會,前行兩步的陳止想到了什麼,指着在旁整理卷宗的高並道:“高並,你也跟過來聽聽,你的一番分析不錯,若能瞭解一下拓跋部內部的情況,自是更好進行判斷。”

高並聽得這話,一時激動,差點把手上的卷宗給扔了,好在反應及時,按捺着心底的激動,勉強維持着表面平靜,與身旁的同僚交代了兩句,就在其他人羨慕目光的注視之下、頂着陳京複雜和略帶敵意的目光,來到陳止身邊,跟了過去。

陳止點點頭,有些頭疼的看了一眼又開始遊蕩的冉瞻,搖頭道:“弘武,你也給我過來,你的這位軍中錄事可是比你明白多了,跟着他多學學,別整天就想着偷懶。”

冉瞻一聽,趕緊跑了過來,他也不想待在這裡,看着一羣“書呆子”來來去去,正想着等陳止人走了,就找個地方躺着,眯眼睡起,畢竟是被人中途叫起來的,本就睏倦,現在仗都打完了,也沒自己什麼事了,正是補覺的時候,但陳止一喊,就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盤,來到跟前,就訕訕一笑。

看着這一幕,高並若有所思。

倒是陳京眉頭微皺,心中暗道,早就聽說主公看重冉瞻,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只是沒想到,這個叫高並的也因此沾光,我記得每次冉瞻在場,身邊皆有此人,爲其心腹,而聽說最初這高並不過一窮酸,靠着燈會時的出格表現而被注意,因一二篩選得以出頭,現在居然要登堂入室了?莫非是個勁敵?不過,聽說這人有胡人背景,或許是高句麗派來的奸細,想來主公也會有所警惕纔對。

不知不覺中,陳京意識到了這個高並,說不定會是未來在將軍府中,晉升之路的競爭者,不由留心起來。

帶着種種猜測,一行人在陳舉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陳止的帳子裡。

隨後,陳京倒是不含糊,就把自己在拓跋部的遭遇簡單說了一下,他倒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突出自己的作用,只是在講述逃亡的過程中,先後描述了幾個驚險細節。

其中兇險之時,便是冉瞻聽着都不免色變。

“好傢伙,聽那戰報軍情的時候,還真不覺得如何,聽你這麼一說,才覺兇險,陳兄,你可真是不容易啊。”冉瞻聽得很是投入,若不會在陳止跟前,恐怕還要過來拍拍陳京的肩膀,安慰一兩句。

陳京心裡嘀咕,表面還是客氣的說着無妨無妨之類的。

陳止沉默了一會,也出言安慰,等一輪說罷,便又問起:“如此說來,拓跋君在抵達代郡後,便又折返回去,如今正領着兵馬,攻伐拓跋本部?”

陳京點頭稱是。

在他描述的故事裡,主角有兩個,一個自然就是不畏艱險、勇於完成陳止賦予他的使命的自己,另外一個就是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帶他逃離險境的拓跋鬱律。

但等陳京來到安全的代郡,拓跋鬱律卻接到了一封書信,乃是族中長輩寫來,說是已經聯合幾部兵馬,攻伐拓跋六修,要“清君側”,請他過去壓陣。

“清君側都學會了,還真是……”陳止輕輕搖頭,跟着就問,“按你在拓跋部的觀察和了解,兩邊廝殺起來,勝負幾何?拓跋鬱律可有勝算?”

陳京遲疑了一下,道:“雖未見攻伐拓跋六修的兵馬如何,但拓跋本部乃拓跋鮮卑的精銳所在,若拓跋鬱律還統領着原本兵馬,或許尚有一戰之力,可他的人馬已被打散,靠着別部軍隊,卻是沒有可能擊敗拓跋六修,但據說這次拓跋鬱律一方人馬衆多,應該也不會就被拓跋六修攻破。”

“這麼說來,兩邊大概是不勝不敗的局面,正好,正好。”

陳止眼神閃爍,看着陳京,忽道:“你對草原也算了解,若參與到七品鮮卑的建設之中,可有什麼提議?”

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