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李縣令(中)

如過江之鯽般得船隻盡數散去,沈默他們的畫舫便顯得有些冷清。

但舫內的氣氛,卻已經熱烈到了極點。

只聽呂縣令清清嗓子,吟出第一句道:“竹,竹。”

李縣令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更困難的雙疊句!

沈默輕輕起身,走到窗邊憑欄而望,長舒一口氣道:“詩,詩。”竹之清高唯有詩之奇崛可配,在立意便不輸。

但還要看下面的,呂縣令輕聲道:“森寒,潔綠。”

沈默微笑道:“綺美,崛奇。”

“湘江濱,渭水曲。”呂縣令也跟着起身,走到沈默面前道。

“錐心悲,展顏喜。”沈默輕聲應道。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呂縣令聲調微高道。

“春花秋月,江南煙雨。”沈默也跟着笑道。

“心虛異衆草,節勁逾凡木。”呂縣令高聲道。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沈默朗聲應道。

“化龍杖入仙陂,呼風律鳴神谷。”呂縣令步步進逼道。

“林喧竹語如訴,巖靜泉聲似泣。”沈默一步不退道。

“月娥巾帔靜苒苒,鳳女笙竽清蔌蔌。”呂縣令緊緊盯着沈默的雙眼。

“清吟淺唱神女醉,驪詞華章仙子迷。”沈默如有神助的應和道。

“好!”這次不光是李縣令了,就連侯縣丞也跟着大聲叫其好來。

就在衆人以爲雙方就此收場時,那呂縣令卻繼續吟道:“林間飲酒啐影搖樽,石上圍棋清陰覆局。”竟然出了第八句。

沈默面色漸漸凝重起來,一字一句道:“月下太白舉觴醉舞,江邊子美仰天悲嘆。”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鬆菊。”呂縣令不依不饒道。

“琵琶行傷懷珠玉含淚出塞曲鐵膽塵沙卷石。”沈默已經額頭見汗。

“若論檀欒之操無敵於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二僕。”呂縣令說出最後一句,便默不作聲的看着沈默,表情十分的複雜。

“公認詩歌之盛莫過於唐;但求風雅之極還看周楚!”沈默長嘆一聲道。

好在呂縣令也沒詞了,向他深深一躬道:“受教了。”

“不敢當。”沈默趕緊還禮。

~~~~~~~~~~~~~~~~~~~~~~~~~~~~~~~~~~~~~~~~~~~~~~~~~

畫舫靠上碼頭,雙方作別。

李縣令和沈默登上等候多時的轎子,揚長而去了。

侯縣丞也恭聲道:“大人,卑職也要回衙門了。”

呂縣令點點頭,侯縣丞便上了馬車,往縣衙方向去了。

在甲板上站了一會兒,呂縣令便回到舫內,上到二層。

見他上樓,一個白衣勝雪,眉目如畫的女孩笑盈盈迎上來,嬌聲道:“爹爹,那些人走了?”

呂縣令頷首笑道:“都走了。”他有一雙孿生子女,十三四歲的年紀。兒子叫呂恪,生得稍晚些,性子木訥穩重,正在蒙學用功讀書、準備科考;女兒小名婉兒,年紀稍長些,卻生得聰明伶俐,深得他的喜愛。雖不能出去上學,但呂縣令也請了西席在家教導,本想教她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一來可以解悶,二來陶冶情操。

誰知這姑娘天分極高,什麼都是一學就會,再學便精,幾年下來水平便超過了老師。西席先生無顏再教下去,只好主動請辭。之後婉兒便不再要求師傅,自讀自習、自娛自樂,倒也十分快活。

只是有一樁,整日撈不着出門,難免會感到悶。呂縣令十分心疼女兒,今日來風則江上看熱鬧,便把她帶了出來。雖然一直待在上層,但該看的一樣沒落下,該聽的也一個字都沒漏,就連呂縣令最後的那個‘一十令’,都是她寫下來,讓侍女送給老爹的。

現在父女倆聯手,都沒奈何沈默,讓呂婉兒不禁有些好奇道:“這個沈默能不能比過青藤先生?”

“不大可能。”呂縣令搖頭道:“就算兩人聰明才智難分伯仲,但徐渭比他年長不少,閱歷也豐富許多,這都是差距啊。”

“父親不是說後生可畏嗎?”呂婉兒掩口輕笑道:“至少兩人都是頂聰明之人吧?”

“不錯。”呂縣令嘆一聲道:“老天爺真有意思,給我個諸大綬,便給李前輩個陶大臨;給我個徐渭便再給他個沈默,果然是不偏不倚,童叟無欺啊。”

“真想看看沈默和青藤先生比試一場啊。”呂婉兒憧憬道。

“不行。”呂縣令斷然搖頭道:“今年是大比之年,徐渭要參加鄉試,不能在這時候分他的心。”

“哦……”呂婉兒突然秀眉微蹙道:“爹爹,要不您勸勸青藤先生,把他嬉笑怒罵的文風收一收,雖然大家很是喜愛,但想必考試時是會吃虧的。”

呂縣令苦笑一聲道:“爹爹說過多少回了,告訴他爲了考中收斂一下,不要太過張揚,更不要鍼砭時弊,但他還是我行我素。”說着搖搖頭道:“也許跌個跟頭他便明白了。”

“最好還是順順當當高中吧……”婉兒雙手合十,衷心爲徐大叔祈禱道。

~~~~~~~~~~~~~~~~~~~~~~~~~~~~~~~~~~~~~~~~~~~~~~

再說回那頂大轎上,笑容可掬的李縣令和沈默相對而坐,縣太爺是越看沈默越開心,心裡就像吃了蜜一樣,甜得都發膩了。‘你說怎麼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呢?看來老夫要否極泰來了。’李縣令先自個美了一陣,然後覺着該論功行賞了,便笑眯眯對沈默道:“今年你就參加縣試吧,案首非你莫屬。”按照慣例,凡縣試、府試之第一名,都會取得生員資格。這就是告訴沈默,只要大差不差,我便送你個秀才噹噹。

沈默苦笑道:“謝先生美意,只是……學生正在守制當中,今明兩年是不能考試的。”按照大明律,喪父或喪母之後,三年之內不許參加科舉,不準締結婚姻,結了婚的也得分居不合房。至於一應慶典更是不準舉行,就連過年都不能給親戚朋友拜年。

那能幹什麼啊?除了十分認真的哀悼緬懷先人之外,還可以讀書講學,以遊學的名義四處旅遊也是可以的。

--------------------------------分割------------------------------

這種章節寫着太慢了,不知不覺便12點半了,下一章只能留到明天,不要打我啦……

第253章 三甲第64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866章 氣象(上)第747章 平定下第557章 三諾!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733章 幕僚(下)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56節 小還鄉(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912章 長沙(中)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134章 簪花宴第759章 躲不過(中)第354章 四隻狼第257章 朋友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833章 宦場如市(下)第106章 徐渭(上)第13節 城隍廟(上)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305章 正陽門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176章 正職的天敵第137章 生與死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636章 無題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693章 代價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636章 無題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918章 驚變(上)第68 九章 反水第552章 扞衛第465章 設計第868章 局(下)第661章 帝嚳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389章 滄浪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81節 祝福(下)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381章 佐貳第593章 大耳賊第865章 返京(中)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下)第287章 沈拙言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700章 貴子第8 九八章 日本(上)少女的逆襲上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782章 凱旋(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276章 龍虎鬥第392章 隱患第732章 幕僚(中)第912章 長沙(上)第68節 極限(中)第636章 有情人當永聚首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50節 鬥呂(中)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78節 賣與立(下)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63章 藩籬(中)第379章 海筆架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726章 夢想、現實(中)第869章 暗算(中)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695章 若雨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84節 過年(下)第871章 暗鬥(上)第28節 對(上)第580章 反應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545章 僵局第912章 長沙(中)第613章 壬戌三子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164章 出發啦……第8 九九章 江南(上)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