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東風和西風(八)

小佳第三天才回到了沙州,她從到吳海縣以來,就已經在心裡做好迎接雷霆風暴的準備,果然,初十中午回到家中,張遠征和陳慶蓉黑沉着臉坐在沙發上,小佳裝作無事人一般,叫了聲“爸爸、媽媽”,就自顧自地放下提包,倒了一杯白開水,準備回到裡屋。

“啪”地一聲,張遠征將遙控板摔在桌子上,狂吼道:“打一個電話就出去三天,硬是翅膀長硬了,要飛上天,你才老實說,是不是見侯衛東去了。”

小佳回過身,鎮定地道:“是,我見侯衛東去了,他是我的男朋友,放假期間見一面,這是正當要求。”

陳慶蓉抱着手臂,冷若冰霜地道:“侯衛東答應三年之內調到沙州,不知道他有沒有這個本事?”

小佳忍了一年多,這一次終於爆發了,道:“就算他沒有這個本事,我也有這個本事,調沙州又不是登月球,真的有這麼困難嗎,侯衛東的大哥就調到沙州市公安局,也沒有見他費多少力。”

“你們反對的原因就是他在益楊工作,現在明明有機會調到沙州,你們爲什麼還要反對,這是我的終身大事,我就要找一個情投意合的人,爸爸、媽媽,你們也要講點道理。”

說完,就甩手回了寢室,將門緊緊地關住。

這是小佳最強硬的表態,張遠征和陳慶蓉面面相覷,等小佳關了門,兩口子仍然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至於電視裡演的什麼內容,兩人卻是絲毫不知,過了半響,張遠征這才試着對陳慶蓉道:“看來佳佳是鐵了心,回頭想想,她說的也有些道理,我們是不是太過了。”說話之時,他不停地觀察着陳慶蓉的表情。

陳慶蓉還在生氣,道:“靠小佳來跑調動,算什麼本事。”

張遠征勸道:“誰跑不是一樣,只要能調到沙州來說行。”

陳慶蓉口氣稍稍緩和下來,“如果真能調過來,我們也就放心了,侯衛東大哥能調到沙州公安局,說明侯家還真有些關係,哎,真是女大不中留。”

聽說沒有發生大沖突,侯衛東也就放下心來,春節過後,他又回到原來的生活。

3月底,拿到了沙益公路的第一筆款,一共三十萬,狗背彎石場二十萬,英剛石場十萬,侯衛東就拿了二十五萬元,付清工資以及其他雜費,這一筆就賺了十萬,也就是說,剩下的六十七萬元,基本上就是純利潤。

看着帳戶上一長串數字,侯衛東有些也覺得不真實:難道傳說中的第一桶金,就被我挖到了?

四月三日,侯衛東得到朱兵副局長的內線消息:益吳公路益楊段也要在近期啓動,因此,他準備提前打一萬方左右的碎石,免上到時公路上要得急,又得不晝夜趕工期,而連續工作,最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從四月四日開始,狗背彎石場加緊改造堆料場和入場口,而其他石場都處於半停工狀態。

六日,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侯衛東仍然泡在石場裡,傳呼響起,交通局朱兵留言:在山上等着,很快就過來。

侯衛東拿到錢以後,原本想買一個最新款的摩托羅拉手機,據說這是新型的數字機,和老式模擬機相比,性能好得多,只是這種款型的手機太貴,和一臺小型碎石機差不多了,他就有些捨不得,而且上青林山上信號不太好,買來也沒有多大用處,純粹是一個擺設,所以,仍然就用中文傳呼機。

在狗背彎石場等一會,就見到兩部車開了過來,第一部是一臺進口車,侯衛東認不出是什麼牌子,只覺得外觀比桑塔納流暢,車面亮晃晃,可以當鏡子。第二部就是朱兵副局長的桑塔納,看到這個架式,侯衛東就猜到有大人物來了,趕緊就迎了上去。

等到侯衛東走近,朱兵就快走幾步,對侯衛東道:“曾局長來視察石場,考察益吳路的材料準備情況,你詳細介紹一下狗背彎石場的情況,儘量實事求是,曾局長要聽真話。”

與前一次開會時相比,曾昭強態度很和藹,穿了一件灰色茄克衫,很有風度,又有親和力,揹着手,仔細察看了狗背彎石場的設施,還與正在加班幹活的村民聊了一會天。

侯衛東暗道:“當領導也不容易,一張臉就如撲克牌一樣,隨時都要變表情,太累了。”

看完了狗背彎,又到了曾經出過事的秦大江石場。

由於沙益路結束以後,山上就沒有大用戶,小用戶則是哪裡便宜就到哪裡進貨,而山上的小石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價錢殺得太低,秦大江石場處於半停產狀態,四處都是亂蓬蓬的片石和灰塵,一架損壞了碎石機被丟在石場下邊,給人感覺很不好。

曾昭強眯着眼睛,擡頭看着十來米高的開採區,半天都沒有說話,四處轉了轉,道:“看田大刀石場,這個石場也出過事,我們實地查看一下。”

田大刀石場看上去頗有些觸目驚心,整個石場依據山形展開,就象是一本對摺的書,開採面接近二十米,坡度也特別陡,憑肉眼看,也能看出至少在七十度以上。

朱兵介紹道:“這個石場也出現了安全事故,頂臺上掉了一塊拳頭上的石場,當場就將下面的工人砸死了。”曾昭強“哼”了一聲:“你看他的管理水平,出安全是事故是必然的,不出纔是怪事。”

除了狗背彎等幾家大型的採石場,公路沿途還有好幾家人也在挖山體的蓋山,曾昭強指着這些人道:“石場門檻太低,這樣下去,不知還要出多少大事,我要給縣裡建議,設定石場標準,達不到這個標準,一律不準辦,朱局長,以後我們挑選供應商,還是實地看一看現場,現場管理不規範的,一律砍掉,目前上青林的石場,一律以狗背彎爲標準,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一律不準進貨。”

他加重語氣道:“交通部門一定要爲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着想。”

侯衛東有些受寵若驚,高興之餘,又想道:“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按經濟學上原理,天下不會掉餡餅,曾昭強這樣做,到底是何用意?”

視察完石場,曾昭強道:“看了狗背彎和英剛石場,我心中有數了,侯衛東很不錯,不愧爲學法律的本科生,今天就由我請客,到益楊去吃狗肉,我知道有一家貴州特色狗肉,專門在夏天吃,而且只賣黃狗。”他興致勃勃地道:“吃狗肉也有講究,最好吃的狗是黃狗,其次是雜色狗,最難吃的就是白狗,這個道理我也說不清楚,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侯衛東已猜到曾昭強肯定有事,可是卻猜不透,就跟着曾昭強上了車。曾昭強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車之時,隨便問了幾句侯衛東的情況,便不在說話,只留給侯衛東一個沉默的背影,車內,只聽到發動機輕微的響聲。

兩個小時不到,小車就從上青林回到了益楊縣城,而坐客車,一路停靠,還要拖站,至少要三個多小時,下了車,侯衛東心道:“還是坐小車舒服,乾淨、快速、安靜,真他媽享受。”

車停在一家裝修平常的狗肉館,門口有好幾個女服務員,見是曾昭強,就直接將他們帶到了一個裡間,司機就知趣地在外面抽菸。

閒聊了幾句,曾昭強就道:“現在國家政策變化快,淘汰國屬國營企業是必然之路,我昨天聽馬縣才說,要在明年將所有鎮屬企業轉制,給鄉鎮松下包袱。”

青林鎮鎮屬企業不少,侯衛東就道:“青林煤礦不少,這些企業都要轉制,不知誰有這麼錢,可以買幾百萬上千萬的煤礦。”

曾昭強笑而是不語。

朱兵道:“益楊絲廠破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嫂子早點從廠裡出來,也是一件好事,絲廠工作太累了。”他對侯衛東道:“曾局長的愛人是絲廠財務室的,絲廠破產後,她在家裡閒不住,準備到上青林搞一個石場,你是上青林工作組副組長,開石場又有經驗,嫂子開石場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

上青林公路開通不久,侯衛東最初想封鎖辦石場能找大錢的消息,可是明眼人實在太多,山上很快就辦起了五家大石場,另外還有許多小石場,這些小石場根本不計較成本,將價錢殺得極低,侯衛東無可奈何地接受了現實,只得在經營和銷路上下功夫。

如今,交通局長也將觸角伸了進來,侯衛東敏感地意識到其中的機遇,便拍着胸膛道:“曾局長,你放心,有什麼事儘管吩咐。”

曾昭強心道:“朱兵說得果然不錯,侯衛東很會做人。”他就笑道:“我那口子做慣了事,根本閒不住,只能由着她了,侯衛東,你嫂子開石場的事情,就麻煩你去幫着跑跑。”

朱兵拍着侯衛東的肩膀道:“這事就交給你去辦,找場地,與村裡談合同、找工人、辦手續,這一套套事情,全部要辦好,石場辦起以後,嚴格按照狗背彎石場的管理模式來操作,絕對不能出事。”

“曾局長、朱局長,既然你們這樣信任我,我就在這立下軍令狀,儘快把事情辦好。”

曾局長補充道:“這個石場是你嫂子領頭,朱局長的父親來具體管理,益吳路在七月份就要動工,爭取新石場在六月份就能生產,把料備足,朱局長將對原材料把關,達不到生產標準的小石場,一律不得進交通局的籠子。”

侯衛東這才徹底明白:這個新石場是曾昭強和朱兵合夥的,他讓我跑前期工作,又不談付錢的事,有點意思。

他想了想,提出了一個要求,道:“如果時間抓緊一點,六月開工沒有問題,爲了加快進度,能否將貨款再撥一點給我。”

曾昭強道:“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考慮了,我已經給財務室打了招呼,先將狗背彎石場的所有貨款付了,交通局錢很緊張,狗背彎石場是最好的石場,可以特殊,只是你一定要注意保密。”

事情談妥當,第二天,侯衛東跑了一趟益楊交通局財務科,高科長早已得到指示,很快就將狗背彎剩餘的五十四萬貨款全部轉到帳上,至於英剛石場的部分貨款,則要等到下一步再說。

朱兵的父親朱富貴也與侯衛東見了面。朱富貴曾經擔任過國營企業的車間主任,現在退休在家,身體看上去比朱兵還要結實,見面之後,朱富貴和侯衛東約定,先由侯衛東找好土地,談價錢的時候,他纔出面。

侯衛東回到上青林,再三回想朱兵在狗肉館所說,翻來覆去分析當前形勢,決定出錢給曾昭強和朱兵修一個石場,其實是送一臺生生錢的機器給兩位局長,侯衛東的想法很實際:既然無法控制石場的競爭,那就強強聯合,形成壟斷性的位置。

接下來的十幾天,侯衛東就四處亂轉,在獨石村又找到一處好位置,只是這個位置距離公路有三百多米,要修一條便道進去。

場地找好,侯衛東又與秦大江大體上談好價錢,再把朱富貴請到山上,請他與秦大江談佔地以及修路協議,談好協議,侯衛東就將準備好的現金交給朱富貴,由他交給秦大江以及被佔地的村民。

法律問題解決以後,朱富貴就下山。

侯衛東出面請了二十幾個村民,連夜突擊修路。六月初,曾昭強和朱兵的大彎石場就開始投產了,曾夫人面都沒有露過,只是工商執照上落着王英與朱富貴的名字。爲了大彎石場,侯衛東總計投入七萬五千六百元,大彎石場開始生產以後,朱富貴這才正式接管大彎石場,侯衛東總算了結一樁事情。

雖然花了錢,侯衛東心裡卻異常踏實,有了交通局兩位局長撐腰,不愁貨源,不愁收錢,只等着數錢。

第109章 變局(二)第528章 又一春(下)第6章 水到渠未成(二)第473章 餘波未了(中)第560章 適應(中)第461章 秋(上)第638章 選舉(中)第530章 項目(中)第710章 命(中)第655章 春節前(上)第823章 重訪上青林(下)第631章 省委書記(上)第8章 水到渠未成(四)第610章 陰(上)第412章 查案(下)第26章 原來是發配(三)第390章 亂(中)第196章 科員(二)第3章 瘋狂之夜(三)第40章 到底爲什麼(二)第163章 餘波(一)第140章 惡鬥(二)第499章 斷(中)第692章 新體制(中)第355章 等待(下)第505章 失蹤(中)第85章 無心之柳(五)第139章 惡鬥(一)第109章 變局(二)第99章 東風和西風(一)第338章 不務正業(上)第7章 水到渠未成(三)第665章 因果(中)第260章 春節(上)第106章 東風和西風(八)第727章 人性的弱點(上)第186章 撈人(二)第763章 生活還要繼續(下)第320章 調查(上)第200章 水泥廠(一)第28章 原來是發配(五)第622章 塵埃落定(上)第649章 枝節(上)第273章 經營(中)第577章 落戶(上)第4章 瘋狂之夜(四)第479章 鬥法(中)第261章 春節(中)第170章 基金會(四)第614章 五月探戈(中)第564章 活動(下)第617章 意外的調整(中)第828章 難唸的經(中)第609章 路(下)第323章 風起青萍(上)第700章 大事(上)第557章 班子(中)第796章 污染問題(下)第772章 亂麻(下)第479章 鬥法(中)第452章 佈置(上)第726章 隔岸觀火(下)第863章 未雨綢繆(上)第121章 分歧(一)第355章 等待(下)第236章 對陣(下)第688章 風景區(上)第737章 又臨選擇(中)第56章 修路的瘋子(九)第638章 選舉(中)第261章 春節(中)第476章 騙與被騙(中)第297章 硬道理(中)第200章 水泥廠(一)第503章 謀事(下)第683章 謀篇(中)第621章 觀風(下)第107章 東風和西風(九)第604章 迂迴(二)第655章 春節前(上)第638章 選舉(中)第379章 另一面(下)第647章 受命(中)第199章 結婚(三)第622章 塵埃落定(上)第472章 餘波未了(上)第498章 斷(上)第700章 大事(上)第435章 牽連(中)第585章 壓力(下)第132章 愛之深(六)第37章 勇敢的名聲(九)第359章 磨合(上)第231章 水勢無常(四)第653章 人員配置(中)第584章 壓力(中)第732章 隔離的時光(下)第223章 項目(五)第802章 糾結總是糾結(下)第289章 大開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