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

雲韶府發生的事情,很快便有了後續。第二天早朝之後不久,鳳閣便出制令,皇嗣李旦諸子、自皇孫李成器以降,俱降封爲郡王。

這件事在朝中自然引起軒然大波,李潼如今雖然坐直雲韶府,但還擔任着鸞臺給事中,所以也在第一時間便知道了制文的內容。

昨天他雖然沒聽李隆基解釋,但事後自有云韶府官佐將事情始末講述一遍,自然也明白了這件事就是武家蓄謀要搞他四叔一家。看到這樣一個結果,心裡也頗爲唏噓。

皇嗣李旦最近處境真的不算好,但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還派兒子到雲韶府來,大概也是想要通過親情喚起女皇的一些憐愛與庇護。

畢竟天授改元之後,無論朝堂中嗣位之爭多麼的兇狠,在一些公開的場合,武則天還是比較注意親情關係的維持。就李潼他們一家貓在乾陵這兩年,每逢新年之際,諸皇孫俱登殿戲舞作賀,起碼在表面上看來,關係還比較融洽。

可是今年,由於竇家外戚太能折騰,直接將火引到了禁中,或許他四叔李旦心裡也擔心可能連這層表面的融洽都維持不下去,恰逢李潼擔任雲韶府使,想要稍借李潼之力,起碼確保諸子能夠繼續出席新年的禮樂賀典。

但是很不巧,武家近來應該也在緊緊盯着他們一家,眼見諸子走入樂府,又與李潼不能和睦相處,武懿宗隨後追來,於是便發生了後續的事情。

李潼如此推斷,也不是過分的高估自己,起碼當時如果他在場的話,無論怎樣,也不會給武懿宗逼誘那幾個熊孩子的機會。

但這種事也真是有心算無心,武家諸子本就分佈於南北衙禁軍中,身領各種職位,真要盯住李旦一家要搞事情,避得了一次避不了兩次。

本來的歷史上,李隆基與武懿宗之間便發生過類似場景,未來的宮變強人再怎麼有潛力,眼下終究也只是一個七歲小童而已,是要付出血腥代價才能獲得長足成長。

李旦五子同日降爵,引起的轟動自然要比李潼日前被奪爵大得多。但真正引起人關注的,還不是這五個小子爵位高低,而是制文中有一句“明禮定序”,換言之這五個小子本來的爵位是亂的,如今才歸於正常。

如果再作引申,那就是皇嗣李旦在地位上跟魏王武承嗣他們沒有本質的區別。李旦退位之後,受封皇嗣,字面意義上講,自然就是皇帝的嗣子。但能夠這樣簡單解讀的話,又何以不乾脆封爲皇太子?

五王今日降爵,目的還是削弱“皇嗣”這個稱謂在法禮上的意義。

以前,皇嗣李旦雖然還不入東宮,但其諸子都爲親王,其長子李成器有“皇孫”這一專屬稱謂,李潼他們也只能尷尬的做個同皇孫。至於楚王李隆基,更是孝敬皇帝李弘嗣子。

如今也都不搞特殊化,統統降爲尋常郡王,那麼原本被他們撐着而有些超然的“皇嗣”,自然也就只能降下一等。

特別李隆基今次歸宗,不再爲孝敬嗣子,更是意味着武則天是要對竇氏這一關隴勳貴的大老虎痛下殺手。畢竟之前,皇孫李成器之所以能搞特殊,是因爲其嫡長身份,而楚王李隆基則就是因爲其外族竇氏。

一個根深蒂固的大家族,其底蘊又何止表面上看來這樣簡單。李潼藉由竇七大肆侵吞竇氏在關中的產業,也不可誇言就挖了竇家的根腳。眼下竇家之所以廢,那是因爲沒有一個領袖人物站出來將百年積累所蘊藏的潛力發揮出來。

未來李隆基之所以能夠成功上位,自然是因爲在諸場宮變中都是主要參與者。而他之所以敢這麼跳,一則自然是因爲本身氣魄與能力,二則就是竇家這個外親,本身就給他帶來大量常規政治格局中不能獲取到的力量。

從武周後期,特別是李顯迴歸之後,時局進入一個拐點,那就是重回關隴。武則天雖然一生專權,但也絕不是表面看來那樣強大,皇權威嚴在其手中已經被糟蹋得一塌糊塗。

武周萬歲通天年間,發生一樁謀反案,那就是綦連耀與劉思禮謀反案。這一次謀反,既不是三、也不是四,還不是武,而是要自己做皇帝,這一次謀反案中,還有許多關隴人家包括其他幾方參與其中。

換言之,時局中已經有些勢力極不耐煩再看你們母子、姑侄瞎折騰,既然不想好好過,索性皇帝我來當!

其時契丹作亂,外事本就一塌糊塗,在內部又出現這樣的苗頭,以武則天的政治嗅覺,怎麼會感受不到當中所蘊藏的危險氣息?

所以在第二年,將廬陵王李顯召回神都冊爲皇太子,正式確定國祚歸唐的後路。促成這一轉變,是整個世道時局導致的,絕不在於幾個所謂謀國老臣的苦心良言。

李氏皇權是在關隴這個老窩中蘊養起來的,想要再重新獲得威嚴,只能返回老巢繼續汲取養分。而在這個過程中,李隆基作爲竇氏政治遺產的繼承人,當然也就壯大起來。

老三家裡最有可能的已經被幹掉,備胎也在絕境中爆發,與敵偕亡。老四家裡,李成器外親已經幾乎族滅,李成義的母親則是早就涼了的柳奭的孫女,餘者也都無強力臂助,不讓能行嗎?

從人道主義而言,對於接下來一些時局中人要遭受的打擊,李潼是要報以同情。但從實際處境出發,他心裡也在隱隱期待他奶奶手段更凌厲一些,對竇家這樣的坐地虎打擊的越狠,他的故衣社在關中的成長空間纔會越大。

眼下的李潼,還不知道他奶奶又有騷操作,居然將他嫡母房氏進獻的佛經賜給他四叔的妃子們。

就算知道了,也不感覺意外。他這個奶奶,性格是既自負又自疑,慣於將人逼迫到一種極端處境中進行所謂考驗。譬如舊年明堂初見,張口一句話就逼得李潼幾乎要當殿撞死。

現在這麼做,也真的是一種基本操作:我雖然已經殺了你們全家、或者將要殺你們全家,但你們還要保持心境平和,看看佛經消磨戾氣,靜下心來學學別人如何教育兒子。

雖然人的快樂泰半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但看到他四叔一家將要飽受折騰,李潼卻快樂不起來。

實在是這也無改他自身的處境,特別被他四叔家幾個熊孩子一番恃位凌人,出頭的時候還要對武懿宗自稱卑職,讓他心裡有些不是滋味,真想跟他奶奶說一聲,你就算不恢復我的郡王爵位,哪怕封我個鄉王也好啊,只要是大王,我就滿足了。

五王降爵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自然是爪牙出動。來俊臣這個酷吏頭馬雖然還在巴巴趕回神都的途中,但是侍御史侯思止已經奉命前往西京提押罪人竇希瑊。

同時司刑寺正式接手處理外人私謁皇嗣的案事,由新近罷相的崔元綜負責審理。這樣的安排也實在是滿滿的惡意,首先案情其實已經相當明朗,量刑輕重只在於私謁皇嗣究竟罪過多深。

李潼是知道崔元綜立場比較傾向他四叔李旦,但其人卻又以執法嚴峻而著稱。崔元綜如果肯認真辦案,則就一定能挖出更多人事牽扯。但如果他存心包庇,而侯思止又能在西京竇希瑊口中挖出更多秘密的話,那麼崔元綜就算是搭進去了。

所以說薛季昶主動前往西京收拾竇家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只可惜手段還不夠凌厲,讓這個雷爆了出來,現在只能搭進去更多的人,且自身都遭到了連累。

李潼雖然避在雲韶府,但卻也難完全的置身事外。

這一天下午,他下班以後離開皇城,下了天津橋不久,橋頭一側街旁有數名隨員簇擁的一個錦袍中年人闊步行上前來,隔了李潼坐騎還有幾丈距離,便擡臂叉手自報家門道:“薛門行字慎言,見過巽卿。道左相阻,還請巽卿見諒。”

“原來是蒲國公薛將軍。”

李潼聞言後連忙翻身下馬,舉手爲應,同時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對方。永昌年間,朝廷追封薛仁貴爲蒲國公,並以其子薛訥嗣爵,入爲右衛中郎將,便是眼前此人了。

薛訥的名字李潼自然聽過,但彼此間卻沒有什麼交集,見其道左等候自己,心中自有幾分好奇,見禮之後便問道:“未知蒲國公道左等候,有何見教?”

薛訥人如其名,有些不善言辭,看到兩人於此相對而立,引得許多下了天津橋的朝臣圍觀,先不回答李潼的問題,只是說道:“於此簡拜,是不是給巽卿增添麻煩?”

李潼聞言後也是心念一轉,薛訥是禁軍將領,而他身份則有些敏感,近來或有從容,不至於警惕到不敢與人交流,但落在有心人眼裡,還是難免猜疑。

“此間的確不是言談地,近畔自有親長別業,不知薛將軍可願同往?”

想了想之後,他便決定去他姑姑太平公主別業接見薛訥。

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350 艱難皇嗣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359 幷州大都督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055 一人而敵一族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235 義伎捐金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223 軟飯香糯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046 京華遊仙窟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67 協律頌今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241 秀姿動人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08 吾皇萬萬歲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096 勇宦楊思勖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437 新授殿中監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035 嬌花藏毒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001 大唐宗王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175 索性以身相許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152 潛龍怒音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92 太平公主登門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73 春江花月夜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