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

大安坊位於長安城南安化門西,位於永安渠與清明渠之間,算是長安城西南方位難得水事便利的坊區。

此坊民居不多,其中近半是原太僕寺草場,另有隸屬於一些光祿寺與少府監的邸鋪,主要用來收放外州入貢以及京外皇莊的食料物產。

如今整個坊區也便成了一個大工地,此前幕府拍賣邸鋪產業時,便有多處位於此坊。長安城諸商賈們花了大價錢購得這些原本屬於官府的產業,自然要儘快改造、儘快投用,才能更早的收回成本。

得知雍王殿下今日將要巡察此處,許多新晉的業主也都推開手頭事務,早早的便於此等候。一俟得知雍王殿下已經漸近坊區,衆人紛紛出坊,自發排列於街道兩側,趨行迎上雍王儀駕。

“諸位不必多禮,你等投用重資購得此處邸業,爲興復長安百業都有貢獻。此前事務繁忙,不暇親見,今日入此,也是爲了長安士民感謝你等慷慨捐獻。”

入近坊門前,李潼翻身下馬,示意隨員甲士們分在兩側,放那些商賈趨行入前,並笑着對衆人說道。

“殿下言重了,我等賈人雖然不事經術、田桑,但也是大唐治下順民。此前領得社監署鉅額補貼,幕府又騰出城地要衝供小民興業,南北諸州少有如此仁治,我等深受殿下恩庇提攜,應該要拜謝殿下!”

聽到雍王所言,衆人紛紛表態。

這話也的確所言不虛,長安城雖然規模宏大,但類似大安坊這種要衝之地,也並非比比皆是,且多掌握在官府手中。

對於商賈們而言,備貨問題絕對值得重視,兩市只提供一個交易場所,鋪業規模都有極大的限制,一些大宗的貨品則就需要另尋倉舍進行安置。

此前商賈們是不準隨意在城中開設倉邸,一旦被發現,輕則破財免災,重則家破人亡,這是爲了避免他們囤積居奇、又或者在兩市之外私設草市,避開市監署的監察進行交易、擾亂市場。

所以許多商賈在城中兩市經商,卻要將倉庫安放在遠離城池的鄉野,不只安全上無從保證,來回運輸貨物也是一個巨大的損耗。

大安坊毗鄰安化門,即便不論夾坊的兩處水渠,單單城門外便有大道連接,入城便可抵達。若能在這裡擁有一份邸業,無疑會讓他們的商事效率大大提高。

聽到商賈們的熱切迴應,李潼也是微微一笑。

類似大安坊這樣的倉儲中心,長安城還有多處,其中最核心便是位於大明宮附近的太倉體系。太倉毗鄰渭水,與黃河水道直接相連,其便利性及重要性遠非大安坊之類可比。

朝廷將這些要衝坊區都掌握在手中,自然是爲了控制民間資本的發展與流通。即便這種流通能夠帶來不菲的利益,但在當時的集權與動員能力看來,也是不值一提。

不過眼下局面又有不同,一則民間資本經過長期發展壯大,已經頗爲繁榮,較之國初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二則府庫空虛,行政荒廢,幕府的動員能力遠遠比不上貞觀盛世。

以前是錢就在腳邊都懶得撿,還得用腳踩進土裡去。現在是窮得眼發綠,能用得上的力量統統都要用上。

李潼步入坊中,迎面便見坊裡一片闊達五十多畝的土地上,一座宏大建築的雛形正拔地而起。看到臨時設立的界碑上寫着“清城社館”的名字,他便微笑問道:“清城錦社的宋社首在不在場?”

“小民在此,小民在此!”

宋霸子費勁的在人羣中擠了出來,趨行入前,擡手屈膝便拜。

“不必多禮。”

李潼見狀後微笑一聲,對宋霸子招招手,示意其起身答話,並繼續問道:“此方土地,宋社首是賃是買?”

宋霸子起身後,也不管錦袍上所沾染的塵埃,連忙又說道:“是買,此方土地折錢萬緡,小民與社衆合計,索性買斷下來,一則與己方便,二則也捐獻浮財更助幕府興事。”

一萬緡即是一千萬錢,絕對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像李潼復興長安百業投入補貼,也不過五百萬緡。宋霸子進獻百萬緡巨資,家業都直接虧空近半。

長安如今多空坊,地價還要低於貞觀時期。像貞觀時期宰相馬周,於隆慶坊市買大宅,花錢不過千數緡,而隆慶坊已經是長安屈指可數的頂級貴坊,唐玄宗時期更直接被改建爲興慶宮。

至於一些相對平民的坊居,地價則更加便宜。就連中唐白居易都有詩“莫羨昇平元八宅,自思買用幾多錢”,好基友元稹住在昇平坊中,因爲囊中羞澀,不能比鄰爲居。

白居易在長安所居新昌坊,又有詩言“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後兼賣所居宅,彷彿獲緡二三千”,賣了十畝園業、五頃良田,再加上坊居宅院,統共才收得兩三千緡,這已經是白居易宦海多年在長安積攢的所有家底。

白居易所在的中唐,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錢的購買力大大折減。毫無疑問,那五百畝良田纔是大頭。

宋霸子所購買的這片土地,面積在五十畝左右,等於一畝地就作價二十萬錢。長安城坊區規模遠比洛陽要大,大安坊面積足有一千畝。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單單大安坊一坊土地就值二十萬緡。

當然買賣不能這麼算,如此地價絕對是翻溢數倍,在別的坊二十萬錢已經可以購買一座庭院、廳堂俱全的十畝大宅。但若說貴的話,整個長安不過百多坊,換算下來、兩千多萬緡就能買下長安城?

價值如何,關鍵還要看各自衡量。按照此前商賈們爭相搶購的架勢,起碼在他們看來、大安坊土地是值這個價錢的。

“蜀商資本果真雄厚,先舍百萬緡巨資,如今還能闊購大塊土地。不過看樣子,宋社首不打算於此興修邸庫?”

李潼又饒有興致的問道,他見別家購置的土地少有這麼大,而且已經搭建起了倉庫規模,唯宋霸子這個清城錦社較爲特殊。

“但能助益幕府興治,小民豈敢吝惜私財。至於今次購地錢項,多是社員捐用。小民還要感激殿下賞識贈言,殿下誇我身具鄉德,並補社衆善錢,鄉民才肯託財置業。”

宋霸子聞言後連忙說道,順便又捧了一捧雍王,接着再說道:“至於購得這片土地,則打算興修客館,專待蜀中鄉人入京賃居。人離鄉則賤,雖然長安乃是王治昌明的善地,但鄉情難免有欠缺。小民盼能憑此告慰鄉情,使我鄉人能安居長安,爲王治俯首獻力!”

李潼對宋霸子拍馬屁的功底已經有領教,聞言後只是又笑道:“未來京南神禾原將造埭截流,永安渠水滿通航在即,大安坊可以直通長安諸水。宋社首此片地塊將要坐地吸金,不作商貨週轉,有些可惜了。”

“殿下此言當真?”

周遭衆人聽到這話,無不紛紛變色。

他們此前購買大安坊土地時,雖然社監署也有宣傳說永安渠將要通航,但他們久在長安經商,也知永安渠所以淤淺,當中存在太多人事阻滯,對此並不當真,所以在購置土地的時候,也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可現在雍王殿下都這麼說了,說明這件事是真的有譜。如果大安坊真的能夠聯通整個京畿周邊的漕運體系,那麼此方地價必然會再次高漲。而他們這批搶先下手的人,則就是真的賺到了。

當中利潤之大,足以讓人忽略尊卑,明知當面質疑實在冒犯失禮,但還是有人忍不住發聲詢問。

至於宋霸子,臉色也是變幻不定,除了心驚於這個消息的價值,也想不通雍王爲何會如此發問。但在權衡片刻後,他還是又開口說道:“若果如殿下言,幕府有此構想,那小民此前所計真是有些欠妥。”

李潼聽他這麼說,眸底閃過一絲失望。他對這個宋霸子印象不錯,雖然其人有得罪他的前劣,但補救的還算得體,有種不同於一般商賈的特質,所以出言試探一下。

但如果這個宋霸子仍是不能免於商賈逐利搖擺的做派,也就沒有必要再繼續關注下去。

“小民此前所計只是鄉人,但既然殿下有此雄略,小民佔此寶地,自該奮進追從。原本此間物料人工所計用度不過三千緡,但大安坊既當城門要衝,若再水龍勢興,諸方人物匯聚於此,願再追錢五千緡,興造雄館,使人能見之則慕殿下所治雄壯京畿!”

聽到這話後,李潼嘴角又泛起了笑意。就連皇宮大內興造一座新殿,幾千緡用度都綽綽有餘,在得知未來大安坊改變後,宋霸子仍然不改前計,而且要用八千緡興造館舍。不得不說,這蜀商真是拿錢不當錢。

宋霸子說完後便告罪一聲,從旁邊討來筆墨,將界碑上原來的“傾城社館”勾去,轉又書以“八方社館”幾字。

接着他又轉回頭來,拜在雍王足前繼續說道:“小民卑鄙行賈,雖然敢於殿下教義,但狹計難以容大。八方社館接待諸方上京之客,館成之日,請獻幕府!”

李潼聞言後,不免更加滿意,上前一步敲了敲宋霸子襆頭巾子,笑語道:“賈客尚義,良纔可觀。宋社首屢以財獻,幕府也該有所表示,一席賜你,願不願意入府用才?”

“小、小民……不,卑職、卑職多謝殿下賞用!卑職必犬馬效勞,忠事殿下!”

宋霸子聽到這話,頓時欣喜若狂,連連叩拜於地,甚至就連臉龐都沒入塵埃中去。

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017 兄弟殊異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01 大唐宗王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051 《逍遙王》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068 食心婢子0251 不當大用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193 太平托子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317 尚方少監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152 潛龍怒音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202 大唐帶貨王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028 禁宮異兆0088 貌類乃父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207 李氏名駒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049 莫厭金盃酒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047 向陽而行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163 加官加封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446 白刃不相饒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368 薛郎鐵頭0173 算你跑得快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68 薛郎鐵頭0258 曲江盛會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217 西京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