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

垂拱年間,長安隆慶坊民居井水溢出,並最終在坊間形成一片面積數十頃的湖澤,稱爲隆慶池。

神都革命發生後,朝廷回遷長安,相王五子列第隆慶池北,望氣者言有帝王之氣於此蒸騰,中宗李顯甚至還專門入坊就池做戲,以厭勝此氣。

但在僅僅兩個月後,李顯便暴斃宮中,之後太平公主與相王三子李隆基聯合發動唐隆政變,誅滅韋氏,使得大位重歸相王,也讓望氣者那方術之說一語成讖。等到李隆基登基爲帝,便將隆慶池更名爲龍池,並依坊擴苑,於此修築了南內興慶宮。

去年行臺大力整修長安周邊水利,使得隆慶池與龍首渠連爲一體,彼此水勢互補,共同組成長安漕渠系統的一部分。同時又針對隆慶池圍堰深挖,以增廣蓄水量,清理了相當一部分圍湖而造的園林產業,使得隆慶池成爲長安城北最重要的飲水供給源頭。

因爲隆慶池的存在,隆慶坊也成爲長安權貴雲集的貴坊之一。不過朝廷大勢的變化對這些人也影響頗深,各自變賣產業前往神都尋求上進機會,原本一座熱鬧的坊區居戶漸少,以至於竟有幾分冷清。

隆慶坊這些宅業,多數都被行臺購回,不過短期之內,行臺還並沒有加以開發的打算。坊中邸業大量閒置,僅僅只在坊中靠近春明門的南曲修築了一批倉邸,用以收存長安城東灞上駐軍的營帳器械等物。

щщщ● TтkΛ n● C O

同時,隆慶坊東部還有水渠夾牆直通城外,便是中四軍的駐軍大營,於此拱衛長安東城,並保護直通位於北大內大明宮的太倉漕渠。

李潼給他這個小馬甲賜宅於隆慶坊,也是經過一番斟酌權衡的。

昨日情濃戀熱,離開長壽坊西康王邸後便直奔隆慶坊賜宅,竟夜歡愉。黎明時分,李潼循着生物鐘自帷榻中坐起ꓹ 身畔側臥的上官婉兒便也被驚動起來,嬌軀軟偎李潼身側ꓹ 不無關愛道:“三郎這邊要離家就事了?”

李潼回身俯擁這娘子豐腴嬌軀,觀其眉眼之間仍是春潮殘濃,不免又是情意大動ꓹ 垂首啜銜,口中含糊道:“昨夜儀仗留於西康王邸ꓹ 且着令儀駕先發,稍後再入街相會ꓹ 同歸行臺。還有一些時間……”

上官婉兒身軀仍是酥麻敏感ꓹ 感此情熱便忍不住呢喃一聲,但還是用強大毅力不失溫柔的將夫郎推開,嬌軀裹入錦被中,粉白如藕的兩臂扯過綿袍、披加於夫郎身上,語調不失膩意沙啞道:“長情在守,不爭短愉。昨夜至今,妾幾入抵死愉境ꓹ 枯禾乍沐,體態已經不失難堪ꓹ 實在是已經難承恩露。三郎一身所繫ꓹ 不只皮肉溫存ꓹ 或謂只是一介校理卑職ꓹ 但行臺雍王殿下典刑嚴謹,終究不能因情廢事……”

李潼聽到這話ꓹ 不免有些哭笑不得ꓹ 但也停下了動作ꓹ 一邊穿衣一邊感慨道:“雍王殿下確有傾世的風采,但一點薄祿就強厲催使人才ꓹ 少恤人情,也實在是讓人無奈,難免讓人情懷暗怨。”

上官婉兒聽到這番吐槽,已是笑得花枝亂顫,眸波一轉,身體已經完全沒入錦被之內。

片刻後,一團柔滑自腹下盪開,李潼穿衣動作爲之一頓,順勢仰於帷幄之中,良久之後才短呵幾聲,有些慵懶的等待着衣袍被細細的穿系起來,這纔有些慵懶的伸了一個懶腰,指腹擦過那嫣紅水潤的兩脣。

“雍王勢大跋扈,天下人盡皆知,但唯我三郎,能爲幾分報復……”

上官婉兒一邊說着,一邊自己都忍不住樂了起來,翻身滾入帷榻深處並柔聲道:“三郎且去,妾這一身狼藉,須得細養幾日。”

此時檐前銅漏聲響,已經到了卯時。李潼也實在沒有時間再繼續膩歪,起身披上錦袍,等到門外侍女入舍束髮,他又向着垂帷深掩的榻中說道:“稍後行臺會有僕員入坊幫助搬遷,諸事無需娘子操勞。長安近日商貿事宜繁多,來日隆慶坊將作官造的榷場。所以置業此坊,也是貪此惠利。”

帷內響起一個慵懶應聲,李潼便又繼續說道:“我雖然領職學堂校理,但所事只在有無之間,很難憑此長領食補,些許職俸實在不足以供給一家衣食用度。來年家事要長作維持,仍須娘子努力。娘子謀生有術,所制香品驚豔人間,可以憑此向社監署申請技補,列作官賣物料。來年榷場作成,前鋪後居,衣食便可以恆由此出了。”

他這裡話還未講完,上官婉兒臉龐陡從帷內閃出,瞪大了一雙美眸驚詫道:“三郎不是欺我?你真這樣打算?”

李潼聞言後理所當然的點點頭:“我讓你入府你又不入,不得已要魚服入坊遷就。這一個身世本就有無之間,難作超品拔授,祿料所得有限,更難有餘暇當戶治業,娘子若不奮進生產,何以維生?”

“李三郎,你、你……你可真是,難怪入世幾年,聲勢作大!”

上官婉兒握拳捶榻忿聲幾句,片刻後卻又笑起來,眉眼彎如月牙,探手指着李潼說道:“我有妙技傍身,養活家人不難,若真無以生活,那隻能是行臺爲政失治、不恤民生!只是從今往後,你要清楚在這家宅之內誰是當家的主人,若不然,不要怪我只是粗麻冷餐給你!”

李潼聞言後哈哈一笑,待到襆頭縛定,便又起身行至榻前,捏了捏這娘子眉飛色舞、滿是興奮的臉頰並笑道:“此宅業乃行臺明令賜給三原李學士,豈你婦流恃財能逆?但娘子創業養家,確也不易。爲夫感懷肺腑,唯是入幕仰受磨索,絕不強爭體位上下!”

“速去、速去!巧婦遇此拙人,又不能棍杖逐出,也只能本分怨守。”

上官婉兒捂臉退入帷內,口中雖作怨言,但語氣卻是輕鬆歡快:“既然家計仰我,三郎要把你告身、配符留在家裡,讓我每月入官領俸!入坊定居以來,行臺豪取家財良多,哪怕我夫只是卑職薄俸,一錢一絲我都要覈計清楚,拿取回家!”

李潼對此自無不可,相關事物丟進帷中,然後才又說道:“走了,近日娘子專心宅業佈置,待我擇暇休沐歸家。”

當李潼循小路出坊,來到春明門大街時,原本留在西康王府的儀仗隊伍也已經正在街中徘徊,他便順勢登車。

西康女王葉阿黎此時也隨王家行在儀仗中,及見雍王殿下登車,便於車中深叩並恭聲道:“臣多謝殿下曲隱及我,於此情事必緘默自守,絕不泄露半分!”

眼見葉阿黎如此莊重表態,李潼多多少少是有些尷尬,擡手扶起葉阿黎,對坐車中然後才嘆息道:“既然已經享於人間豪勢,便知有的事情終究不能循情隨便。只是這位娘子與我前緣糾纏,實在不忍心相棄於野。於女王處偷竊幾分便宜,讓你見笑了。”

“殿下既有豪情興治於天下,又不失人意眷顧於細微。臣有幸得豫,唯是深感殿下情義深刻,絕無絲毫噱念滋生,慶幸自身能作心腹引用。”

葉阿黎講到這裡,語調頓了一頓,過了一會兒又垂首低聲道:“昨夜殿下恩許庇護長久,臣感此言,輾轉難寐。生人至今,凡歷甘苦唯是自嘗,未有妒慕旁人所遇美滿。但昨日所歷所感,初心已難自持,心事怯於盡袒,但、但只要殿下仍須循求方便,臣、妾、妾唯是相待……”

壯着膽子講出這一番話後,葉阿黎已是螓首深垂,身軀都縮於車廂一角,似有幾分緊張到脫力的虛弱。

李潼在聽完這一番話後,一時間也不知該作何迴應。他昨日借西康王邸幽會上官婉兒,起先也並沒有預計到後事發展,上官婉兒予他的熾熱迴應更是始料不及,當時情動腦熱,許多事情思慮便不夠周詳。

一時衝動倒也無傷大雅,但衝動之後所面對的尷尬局面,想要處理妥當也實在是讓人有些頭疼。他昨日王駕停留於西康王邸,恐怕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葉阿黎畢竟身份特殊,不同於尋常民女,這件事也必然會給她帶來極大的影響。

想到這裡,李潼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慚愧的。無論蕃女是否珍重名節,這件事終究是他不對在先。

儘管葉阿黎聲言細表,心意已經袒露許多,但對於這一層關係的處理,又關係到行臺對於西康國的經略問題。起碼眼下李潼暫時並沒有將彼此關係更進一步的打算,即便是要認真考慮,也應該在三受降城修築完畢、隴南駐軍妥當之後再作思計。

因此眼下李潼真不知該要如何給予迴應,這也使得車廂中氣氛變得尷尬、沉悶,而那一直垂首不語的西康女王,翹起的睫毛間已經隱有淚霧暗聚。

晨光破曉之際,王駕行至朱雀門前,經過一番沉思後,李潼終於開口道:“三原李學士告身諸物俱在坊邸,女王若是雅賞此才,不妨就邸闢爲府佐。客鄉遠在,人情終究難免疏離,坊中娘子莊雅得體,閒時往來訪問,也可以經營一份閨閣情義。”

說話間,他解下一枚佩玉遞在女王白皙手心中,並說道:“篤情相守,誠爲人事可以稱美。只是有的時候,就連我也很難極盡恣意。如今所恃者,長年有望,眼前或有不便,但來者可待。”

“妾、妾不敢妄求,得此贈物、贈言,彷徨盡無,唯是安待!”

葉阿黎兩手捧住那一佩玉,於車內垂首低聲道。

朱雀門前,李潼下車後吩咐儀仗將西康女王送歸其邸,一路緩行進了政事堂,稍作沉吟後傳來內衛郭達,吩咐分遣一路內衛常駐西康王邸。

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015 仁智院掌直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148 橫財浸金汁0120 諸用仰於國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130 少王邪才妖異0306 魏王不壽0137 好生是天德0437 新授殿中監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019 一隻大青鵝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121 徐敬真引誣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036 身不由己0307 南望老人星0317 尚方少監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115 倩女幽魂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149 舊事再起波瀾0008 聖母神皇0206 一支穿雲箭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268 薰蕕不同器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104 王居大不易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159 皇孫李寶雨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014 一窩小雞崽兒0240 少陵原逢故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255 肥羊難宰0193 太平托子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242 蜀女有才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30 少王邪才妖異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169 酷吏授首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