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章 改稿

005章 改稿

新書衝榜了,拜求推薦票,大家幫幫老魚,上上分類榜吧,感謝感謝。

——————————————————————————————

濱海晨報的編輯記者們是“梅園土菜館”的常客。這家小飯館就在報社左邊的小衚衕裡,地方雖然不大,但菜品的質量卻着實不錯,價格也不貴。因爲報社的編輯記者的工作時間跟其他行業不同,一般是下午上班,一直要工作到深夜,等報紙版面進了印刷程序才能下班,所以這裡就成了晨報人事實上的職工食堂。

副主任張綱因爲家中突然有急事,沒有來。新聞部的領導,出席的就只有孫蘭了。當然,宋鋼在下班前,跟安在濤表示了自己因故不能出席的歉意。

一般的記者,全部都到了,馬曉麗,李湘,孟陽,胡勇……加上安在濤,一共12個人,圍了一大桌。

馬曉麗不知在什麼時候換上了一身清爽的裝束,一件淺藍色的收腰T恤,一條半截的緊身牛仔褲,更加將火爆的身材襯托得令人歎爲觀止。她從粉紅色的小包中掏出一包女士香菸,點上,看了看身邊的安在濤,嘻嘻一笑,“小帥哥,來一顆?”

……

……

因爲還要當班,這頓飯其實也就是走走過場。每人喝了一瓶啤酒,稍微在飯桌上談了些報社的閒話,衆人就又回到了報社,各自忙碌起來。

各自跑回來的新聞稿子,都要進入審稿程序。普通記者的稿子,一般是先由部門主管審,完了是交總編室處理,上頭版和二版的稿子還要由值班副總編審,有些特別重要的稿子尤其是涉及市裡主要領導的新聞稿子,還要上報宣傳部或者市委辦市府辦的頭頭們審覈。只有稿子通過了,才能交到編輯中心,正式進入編輯程序。

因爲主任孫蘭幾乎是個“門外漢”,所以新聞部的稿子主要由業務副主任張綱來初審。張綱與孫蘭不同,也算是資深的媒體人了,之前在濱海日報,後來才調入晨報。

衆人都在忙碌,只有安在濤閒了下來。這些業務流程,他本熟悉的緊,也沒什麼好學習的,所以也就坐在桌子前百無聊賴地隨手翻看着馬曉麗帶來的一本時尚雜誌。

突然,馬曉麗手裡握着自己的稿子,漲紅着臉嘟嘟囔囔地從外邊走了進來,身後跟着一臉尷尬的張綱。

馬曉麗一屁股坐了下來,眼圈一紅,徑自掉下淚來。

張綱搓了搓手,低低道,“小馬,你還是再改改吧,這稿子——否則也通不過呀。”

馬曉麗一抹眼淚,擡起臉來恨恨道,“改什麼改?就這麼一個破稿子,老孃都改了八遍了……還怎麼改?你倒是跟我說說,怎麼改?”

張綱皺了皺眉,嘆了口氣,“小馬,其實我也不是太明白,這稿子我看了好幾遍,新聞幾要素俱全,導語標題合適,相關領導信息也沒有任何誤差,但就是不知道爲什麼市委辦的宋主任死活就是不點頭。”

98年時候的濱海媒體,還沒有建立起自主採訪機制和市民報料機制,採訪活動多是由宣傳部或者是有關部門電話通知,再有就是各企事業單位搞什麼活動時主動來聯繫。

今兒個一早,濱海橫跨博陽、山禾兩區的高架橋中心地帶發生重大車禍,兩輛貨車相撞翻車,導致整個高架橋十幾公里的道路嚴重堵塞。上午9點,報社接市府辦通知,新任市委書記杜庚親自驅車趕往事故現場,要求報社派記者相隨。

管交通口的記者去了省城探親,總編室便臨時調度了馬曉麗前往。

原本以爲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頂多是在頭版發一則“市委書記親臨車禍現場視察”之類的幾百字新聞罷了。回來後馬曉麗寫完稿子就遞到了總編室,總編室審完後就轉到了值班副總編劉琦那裡。

按照慣例,這種稿子只要突出領導的正面形象即可。劉琦審完,見沒有什麼問題,剛準備簽發,突然接到市委辦主任宋亮的電話,說市委辦要審稿。

關於一把手的新聞,市委辦要審稿也合乎“規則”,劉琦也沒有太在意,隨手就將稿子傳真給了市委辦。可沒有半個小時,宋亮打回電話來,說稿子即沒有深度也沒有高度,領導很不滿意云云,必須要修改。

沒辦法,只好將稿子打回去,讓馬曉麗修改。一連修改了好幾遍,可市委辦那邊還是不撒口,就連劉琦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如果是普通的稿子,頂多是撤了不上版就是,可這新聞涉及市裡一把手,撤是撤不得的,只好繼續硬着頭皮繼續改。短短几百字的稿子,馬曉麗和張綱兩人幾乎是字斟句酌,也沒有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

馬曉麗憤憤地起身,撂下一句話氣呼呼地走了,“愛改不改了,老孃不侍候了。”

馬曉麗發脾氣走了,張綱手裡捏着那張稿子神色非常煩躁鬱悶,心裡暗暗罵道,狗日的官僚主義,就這麼一個破事兒,市委書記在車禍現場呆了幾分鐘還能體現出什麼高度和深度來。

“張主任,可以讓我看看稿子嗎?”安在濤在一旁聽了半天了,大體上弄明白了怎麼一回事。

“哎。”張綱嘆息一聲,隨手將稿子遞給了安在濤,“小安啊,新聞這碗飯不好吃哦,哎!”

安在濤接過稿子看了一眼,也沒看出什麼毛病來。以他前世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來看,這則新聞稿子非常中規中矩,是傳統的正面報道。可,市委辦何以對這麼一則新聞揪住不放呢?

安在濤沉吟着,突然眼前一亮。

濱海的高架橋是前任市委書記高洋當市長時所建,曾經作爲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典型被廣爲宣傳,成爲高洋在濱海主政10年最具代表性的政績工程之一。但安在濤分明記得,這高架橋分明在99年就已經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座立交橋和一條環城濱海大道。同樣地,這也是繼任者杜庚最耀眼的政績工程。

難道……安在濤心裡暗暗笑了起來,原來如此。看來,這剛剛上任的杜書記有心要借題發揮,拆了前任修建的高架橋啊。

第573章 趙老與陳近南的會面下第598章 皆大歡喜第七卷激流勇進461章 張大將軍第七卷激流勇進505章 反擊第七卷511章 抵達莫城風波又起第645章 衣錦還鄉(下)第678章 自作孽不可活247章 孫曉丹的孩子116章 微服下縣一357章 再見李雲秋443章 岳母的羞愧171章 敢問路在何方強勢的女人xx強154章 新官上任送禮的所長第718章 重返房山、怒斥134章 陳近南家一第540章 歸寧書記與市長的人選021章 會上154章 新官上任送禮的所長522章 歸國沙259章 張鵬遠的迴應228章 開發區中層以上幹部會議403章 一龍三鳳風雲際會上041章 專訪第381章 李大年的“兒媳”(上)043章 電影第七卷激流勇進429章 430章屁股決定腦袋第708章 升遷履新(完)396章 鬧翻了鬧大了第六卷413章 走向輝煌放縱第六卷410章 一張載入歷史的照片完107章 青幹班開學典禮第608章 “攔路喊冤”第七卷激流勇進447章 一個男人的怒火2第375章 張市長提前離崗第七卷激流勇進495章 重返歸寧中第619章 建貧民區?166章 竹子惹禍了143章 集中輪訓一第687章 新任務、新職務第七卷激流勇進459章 張欣的軟肋第631章 省委省政府班子大調整220章 果然是有黑手191章 圖窮匕見市長千金蒙娜娜052章 反擊038章 孫茜第七卷518章 獨當大任第623章 微妙的**034章 壓力第662章 大風暴(3)第694章 副市長分工調整風波(中)159章 縣委常委會上的交鋒下203章 資河鎮新班子中第576章 步步爲營、刀光劍影(3)第697章 故意刁難?204章 資河鎮新班子下第717章 父女相見041章 專訪第376章 陳近南的“表態”第七卷激流勇進458章 誘惑下144章 集中輪訓二284章 火氣121章 探視高洋221章 孟菊的難堪322章 征服犧牲品367章 陳近南給夏曉雪的補償第629章 絕不姑息養奸!157章 整頓立威第735章 去房山調研130章 權力重組一第603章 神秘的市委常委075章 競崗四247章 孫曉丹的孩子第552章 風口浪尖第683章 提名市長助理人選第六卷387章 雷霆手段2第263章 倒孫谷之四319章 征服一第七卷激流勇進435章 情何以堪第七卷激流勇進484章 老奸巨猾第597章 合作131章 權力重組完砥柱中流530章強權281章 突然來任命211章 開發區領導班子人選第552章 風口浪尖040章 傾訴403章 一龍三鳳風雲際會上第七卷激流勇進480章 肖書記的臨時決定425章 非常手段119章 安家的婚宴二第七卷激流勇進481章 新聞辦主任043章 電影第567568章 反擊開始355章 榮歸回憶第723章 即將調離:微妙的變化245章 菊姐158章 縣委常委會上的交鋒上第九卷第742-743章 最後交鋒號令東山第七卷激流勇進433章 我從來不威脅誰148章 衝冠一怒不爲紅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