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塊壘盡去

披耶卻克里有心直接答應,但是那樣就顯得太過功利。但是機不可失,萬一要自己歸國,此事就黃了。

“外臣抖膽,請陛下賜我鴻臚寺官職,可與各國使節往來,以助我暹羅復國。”披耶卻克里急忙道。

他這便等於答應,做個大明的官員了。

朱載坖笑了笑,對於對方的這個選擇,一點也不意外。眼前大明之強,還要強於開國之時。在周邊各國的眼中,那是絕對的天朝上國。

“卿有心了,那便賜你鴻臚寺司賓之職吧。”朱載坖笑道:“如此,你便可多接觸他國使節。”

披耶卻克里行匍匐大禮,五體五體投地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載坖擡手道:“卿家平身吧,暹羅道遠,若復國並非是一兩年可期之事。若有需要,卿家還是要回轉暹羅公幹的。”

對於朱載坖的這個安排,披耶卻克里早有準備,自然沒有什麼可反對的。

而朱載坖許給披耶卻克里,也是起到了千金市馬骨的作用,其他的外國使節看到,心中多少會有點想法。但是朱載坖這麼做,可不是爲了純粹的面子,而是有着更深的原因。

大明皇帝的旨意,交到了洞烏使節的手中,命他即刻返國,交給莽應龍,並遵照執行。

俞大猷已經回到京城,正要面聖覆命。

朱載坖召見俞大猷的同時,又派人請來了兵部尚書楊博,請這兩人同到養心殿奏對。

到了這個時候,朱載坖認爲,大明的現代軍事制度便要逐步的確立起來。因此,他召集兩人是有目的的。

朱載坖見到了俞大猷與兵部尚書楊博,便先讓俞大猷將平滅張璉之事彙報了一番。

俞大猷講完平叛之事後,忽然有些猶豫道:“臣還有一些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卿有何事儘可講來,只要是國事,便沒什麼不能講的。”朱載坖點點頭道。

“臣在浙江整軍備武之時,發現衛所雖然已經改制,但是當地文官對於衛所影響仍舊不小。”俞大猷道:“即使不能象以前那樣,呼來喝去,但是也並不客氣。錢糧都掌握大文官的手中,衛所如有所需,便要低三下四的討要,十分掣肘。”

楊博在旁邊聽着,不由得皺眉。他雖然身爲兵部尚書,但也一樣是個文官,對於俞大猷的話有點聽不進去。

“俞將軍,經陛下改制,文官對於武官已經客氣許多。”楊博不滿道:“但是武官若是既掌兵權,又管錢糧,豈不是又成了唐時的節度使。到時文官不能反制,這天下可就要亂起來了。”

俞大猷也不服氣,“文官掌管錢糧,屢屢刁難武官。甚至從中卡拿,中飽私囊,這又如何節制?”

楊博道:“自然有陛下的監察司來監督,若是有文官敢在軍餉錢糧中下手貪墨,衛所也可向監察司報告。”

“這倒是不用了,陛下也設下了軍法司。若有與軍隊相關的不法,自有軍法司來管。”俞大猷道:“監察司專司文官監察,卻也管不到武官這裡的。”

朱載坖聽着兩人爭辯,卻沒有說話,他主要是想聽聽雙方的理由。

楊博哼了一聲,搖搖頭道:“俞將軍,你覺得武官受到文官掣肘,甚至連作戰之時都不方便,這個我也贊同。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武官若是錢糧兵權都握於手中,恐怕一旦有了反心,便會流毒無窮。”

“這個也不是不能商量,總要找出一個好辦法來,纔可使武官不受掣肘。”俞大猷轉向朱載坖道:“陛下,臣並非一己私心,實是在浙江與叛軍作戰,數次被刁難的怕了。也幸好叛軍皆是烏合之衆,否則恐壞了大事。”

朱載坖擺擺手道:“兩位卿家說的都有些道理,此事其實並不難解。但是在此之前,朕有一事要與你們兩人商議。”

“陛下請講,想必是與軍制有關吧?”楊博躬身道。

“我等身爲陛下的臣子,自然要聽陛下吩咐。”俞大猷也拱手道。

“此事關係重大,朕覺得軍制改的還是不夠徹底,因此想要成立一個參謀部,專管我大明軍隊之事。”朱載坖的右手手指輕敲寶座扶手,看着兩人道。

楊博愣了一下道:“陛下,這與兵部有什麼區別嗎?”

俞大猷也是弄不明白,看向朱載坖的目光之中帶着疑惑。

朱載坖笑道:“最大的不同,便是此參謀部主官皆爲武官。現有兵部併入參謀部,而參謀部便要分析與予判我大明周邊各國,與國內叛亂的軍事情況。由此,使得朝堂上下都能放眼天下戰略佈局。若有戰事,便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陛下之見實在是聖明!”俞大猷中放光,他簡直太贊成了。去年就聽陛下提過,如今終於要實現了、

楊博卻陷入沉思,在考慮朱坖所說的參謀部的作用。

“陛下,這參謀部的主官,爲何皆用武官?”楊博躬身問道。

“而且,以文馭武,則使得軍無戰心。長此以往,便如宋時一般,恐無力抵禦外侮。我大明初時,太祖、成祖都親自帶出一批能征慣戰的武官來。非只是太祖成祖有識人之明,還因爲武官並未被太祖成祖視爲卑賤之人也。”

這些理由很充分,朱載坖要讓大明的軍隊近代化,便要將參謀部成立起來,使得軍人都有了尊嚴和人格的保障。

楊博點了點頭,“臣懂了,陛下果然不同凡想,此爲高見。自成祖之後,朝廷上下便對軍中頤指氣使,而軍中戰力愈下。依陛下此見,當能扭轉軍中頹喪之氣。”

俞大猷對於朱載坖的感覺,幾乎是驚爲天人了,“陛下此等見識,我俞大猷遠遠不如也。之前總覺得掣肘,可是經陛下一說,才明白確如陛下所說。而今,則心中塊壘盡去!”

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383章 不可逆第45章 回京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30章 非是苦寒第202章 靖海伯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444章 瀛北侯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383章 不可逆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94章 新的成就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20章 蠢萌至斯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18章 不似人君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597章 尷尬不已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393章 國賊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28章 嗤之以鼻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242章 兵出西北第344章 暹羅再滅第42章 萬萬不夠第426章 新長安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459章 天馬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15章 辦件大事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607章 禮物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33章 擋了財路第607章 禮物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