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

朱載坖收攏朝鮮的方式,在內閣首輔徐階看來,實在是手法糙切了。

若是施以恩義,而後緩緩圖之,則朝鮮局面一定不會生出任何波折。象朱載坖這樣直接宣佈李峘的罪狀,而後講一通大話,便要將朝鮮收歸大明版圖,實在是有點兒戲。

但是朱載坖卻有不得不如此做的理由。

朝鮮正是處於戰亂之時,以李峘所爲若不及時處置,反而容易使朝鮮一些豪強世家以李峘爲口各據一方。而且最重要的是,大明軍隊不能替朝鮮打白工,朝廷必須從中受益。否則勞民傷財,到底所爲何來?

朱載坖這樣做,也能讓一些不服氣的人早些跳出來加以甄別。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若是此時不冒頭,等大明平定了倭軍之後,再跳出來鬧事便名不正言不順。有着撿便宜的嫌疑,會被朝鮮百姓所鄙視,從而失卻民心。

朝鮮處於戰亂當中,若有人敢在這時火中取栗,朱載坖一定會讓對方知道什麼是戰時處置方式。

而且,以明軍的強勢,根本就不懼朝鮮內亂。伸手剁手冒頭砍頭,這是一定的。而事後,也完全可以給對方扣上一個勾結倭軍的朝奸帽子,使其合族都不得翻身。

這也正是朱載坖的高明之處,所謂大巧若拙大音希聲,便是如此了。

其中最主要,便是明軍實力強悍夠控制全局。其他的計謀再好,也要有強大的實力支撐。只要實力足夠強大,就是前面是一堵銅牆鐵壁,大明也能一路平推下去。

此時的方大偉,已經在高原郡厲兵秣馬,準備提兵南下新坪郡。

他自上次與柴田勝家一戰,對於自己的新戰法還是有些不滿意。但他對於倭軍的戰力,也有了一個直觀的估計。倭軍連年征戰,無論是經驗和戰力,都不可小窺。

可是倭軍也有不如明軍的地方,首先是裝備的火銃不如明軍,其次便是倭軍的軍紀不如明軍嚴整。雖然戰陣之上倭軍也一樣嚴厲,可是平時卻少有約束,爲禍民間之事多有發生。

有了這些考量,方大偉面對倭軍作戰便更加有把握。

這次方大偉給平壤的趙國忠去了信,表示自己這一路人馬要出兵攻打元山。元山爲朝鮮東岸的要地,只要明軍拿下元山,便可兵出鐵原郡威脅到漢城。

至於藏身於新坪郡的柴田勝家,更是處於明軍的包圍之中。

因此,方大偉這一次出兵十分慎重,遠遠的便將探子派出去數十里。

儘管高原郡到元山不過是兩百里不到,方大偉也用了五日纔到元山城下。

對於明軍的動向,柴田勝家非常重視。當明軍從高原郡出來的第二日,柴田勝家就收到了消息。

爲防後路被斷,柴田勝家也不得不從新坪郡出動了所有的六萬三千人兵力,移防元山城。

若是元山有失,則空守新坪再無意義。

只是從新坪到元山,足有三百里,路途幾乎比明軍長了一倍。若要搶在明軍之前到達,便須出死力氣趕路。

幸好明軍的速度並不算快,就在柴田勝家趕至元山的當日,明軍也來到了元山城外。

看到城頭柴田勝家的旗號,方大偉便大笑。

這是方大偉有意所爲,自拿下高原郡後,他就每天相着朝鮮地區研究,計劃也一步步的在腦子裡成型。從高原到元山這一路,方大偉便是有意拖延時間,使得柴田勝家不得不搶在明軍之前到達元山。

方大偉這樣做,便是爲了疲憊敵軍。到時攻打元山,好斃其功於一役。

想的雖然好,但是方大偉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兵力只有三萬人。而柴田勝家的手中,則有六萬餘名倭軍。雙方兵力差了幾乎一倍,還是有些危險的。

不過方大偉也並不急,他給趙國忠去的信中,便請其派李軒帶領炮隊一起協同。

信中給李軒所部指向是新坪郡,不管柴田勝家在不在新坪郡,都是一樣的。

若是柴田勝家不在新坪郡,李軒一定會帶兵直接追過來。到時與方大偉便能會師一處形成優勢兵力,共同與柴田勝家交戰。

因爲柴田勝家知道明軍的戰力,便緊守在元山城中,並沒有出城與方大偉交戰。

等又過了幾日,李軒果然帶兵來到了元山城外。

這一次李軒過來,麾下是帶着炮隊的。不象是方大偉前一次,爲了方便趕山路,並沒有炮隊隨行。若非如此,上次與柴田勝交戰,便可給柴田勝家以更大的打擊。

柴田勝家看到城外又有明軍來援,他的心中已經打鼓,這說明新坪郡已經丟失。此時他困守於元山城內,如果不早想辦法,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方大偉一見到李軒,便上前在李軒的胸口捶了一拳道:“你來的正是時候,把炮隊交給我,你再帶兵去休息。”

李軒一聽到方大偉的話,就想翻白眼,“你這話說的,我麾下的人馬都是強軍,用不着休息。不就是一座元山城,看我現在就破了他!”

一看李軒不上當,只得笑道:“那咱們一起,也好不被對方趁機逃了。”

“先說好了,這一戰的功勞一人一半!”李軒急忙道。

“行行行,依你就是。”方大偉沒有炮隊,自然也沒有破城的底氣。

正在柴田勝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在城頭看到明軍民居然在城外列隊,看樣子是要攻城。起先他還並不注意,若是守城的話,以倭軍的火銃之利,倒也夠用。

可正在他要佈置防禦之時,溫哥華看到明軍的隊列之中推出數十輛大車,上面架着一個個的金屬筒。

“國崩!”柴田勝家當然見過,只是東瀛的國崩更小也更輕便。

若與眼前明軍所推出的國崩相比,只怕是曾孫子輩的。

看到明軍火炮,柴田勝家就知道元山城完了。他急忙讓身邊傳令兵傳令,全軍撤出城外,即刻南歸!

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2章 本王瞧瞧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432章 真是不一般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535章 烏拉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65章 鎮令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34章 另有所圖第19章 如此有毒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416章 氣壞了第444章 瀛北侯第94章 就這樣第12章 印畫紙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34章 另有所圖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220章 鋪墊第98章 沙勿略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2章 一條退路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94章 就這樣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521章 後悔了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27章 張元德備戰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86章 初立營盤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607章 禮物第214章 遇阻大黑河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46章 銅鐵作坊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23章 我沒有病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89章 修馬場第23章 我沒有病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第398章 援軍入朝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209章 不可相提並論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499章 分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