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

這個時候如果回到京都,只怕無法面對東瀛大名們的質問。

而且此時自己剛剛喪師孤身而歸,怕正是一些野心家們窺伺之時,若回京都必有兇險。

想明白了這一點,織田信長便帶着人去了島根的治所,命其官員來見。

其實有大船靠岸,便已經有人去報知了治所,官員得知是織田信長這位東瀛之主,立時小心伺候。

織田信長與親衛們在治所休整了一日,揚言要立刻回到京都,又讓人準備車駕,可謂大張旗鼓。

而實際上,織田信長已經先一步派人去了京都,通知自己的心腹家臣與大將們,命他們帶兵回尾張老巢。至於要來的車駕也是空的,僱了一些人手,在兩名親衛的押送下往京都方向而去。

織田信長自己,則帶領大部親衛,直接裝扮成了普通商隊回尾張。

敗戰喪師四十萬人之多,織田信長知道自己不能再回京都。

經過在島根的一番宣傳,但織田信長回到東瀛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便傳回到了京都。

島根距離尾張不過三百餘里,織田信長用了數日便回到了尾張自己的老巢之中。而另一邊的京都,則有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帶領其餘的家臣等人,秘密安排迴歸尾張。

表面上,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則是與德川家康一同主持盂蘭盆盛會,並沒露出絲毫破綻。

德川家康得到了織田信長回到東瀛的消息,便去京都治所拜見丹羽長秀和佐久間信盛。

這兩人都在當值,得知德川家康前來,便一同迎見。

“這次拜見兩位,其實是聽說主公已經歸來。”德川家康面帶喜色道:“如此,主公便可與我等,一同共慶盂蘭盆盛會!朝鮮戰局如何,現在的情況之下倒是其次。首先主公可藉此一盛會,將我東瀛的人心都團結起來。若是明國對我東瀛來犯,有主公這個主心骨在,我們這些大名們,也心中有底啊。”

丹羽長秀與佐久間信盛互相看了對方一眼,都覺得有點意思。這位德川家康說的話,也讓他們兩人心中升起了一些希望。

說實話,這兩人對於織田信長命他們撤回尾張的命令,有點不太願意執行。他們這些人隨着織田信長篳路藍縷征戰數年之久,才入主京都。如今卻又要縮回尾張,這讓大家都不怎麼好接受。

現在聽到了德川家康的話,似乎朝鮮戰事失敗,面對明國的壓力,東瀛也一樣需要一隻領頭羊來承擔和麪對。

如果東瀛所有的大名,都如德川家康這般想的話,那主公還可穩坐東瀛之主的寶座。

佐久間信盛微微一笑道:“主公新敗,恐怕沒有多少好心情。在此次盛會露面,怕是會讓他難以接受。”

德川家康搖搖頭道:“話是這樣說,但是主公心懷東瀛天下,胸中格局也不會小。此次盂蘭盆盛會,各地大名齊聚,正是一次好機會。失敗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我們更看重的應該是如何補救與將來如何面對明國。若等各個大名都回到自己的駐地,再想聚起來一會,便十分的難了。或許會有人當面質疑主公,但是主公真的將大位讓出來,又有誰能承擔這個責任?除了主公之外,再無他人有這個魄力與號召之力。”

丹羽長秀不由得點了點頭,“德川君說的不錯,可是這最終還要等主公回到京都再決定。至少要給主公一些時間,等主公恢復了心中鬥志,纔可令其面對各個大名。否則的話,只恐不得衆大名的支持。”

德川家康笑着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我此次過來,給主公準備了一套茶碗,是他最喜歡的明國窯變油滴魚目碗。這套茶碗釉色清奇,其上密佈魚目狀的斑紋,觀之若油滴似寶珠。此爲至寶世所稀有,還請代我轉交主公,以釋主公之懷抱。”

說完,德川家康便從腰間取出一個方形小包袱,放在榻榻米上推到了兩人的面前。

佐久間信盛和丹羽長秀兩人立時對着德川家康微微欠身,以示尊重。能送這等重禮給予主公之人,必定是極爲忠心之人。

“德川君的禮物,我們必定會送到主公面前。這些日子德川君也辛苦了,爲防有些大名因朝鮮之敗鬧事,德川君還請多增加自己的護衛纔是。”丹羽長秀叮囑道。

看了丹羽長秀一眼,佐久間信盛微微皺了下眉頭。這些細節,都落入了德川家康的眼中,讓他不由得心中一緊。

從京都治所出來,德川家康一路上都在沉思。

當回到自己的府邸,德川家康便叫人請來了明智秀滿。

“明智君,我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織田信長已經回到了東瀛,但是他現在人在哪裡,還不得而知。”德川家康沉吟道:“你要做好準備,隨時都有可能會讓你出手。”

“主公,這個消息我也聽說了。”明智秀滿肅然道:“不過,我不認爲德川家康會來京都。”

德川家康看向明智秀滿道:“哦,你這樣說,想必有一定的根據,說來聽聽。”

明智秀滿躬身道:“主公,織田信長在朝鮮戰敗,喪師四十萬人,他是決不會公開露面的。以我所見,織田信長是個慷慨豪雄之士。他獲此奇恥大辱,定會找個地方休養心情謀劃全局。至於正在來京都的那一路車駕,應是故佈疑陣。想必主公也一樣覺得,織田信長是不會回到京都的。”

德川家康想起丹羽長秀所提醒自己的話,讓自己增加護衛,他不由得點點頭表示贊同。

“明智君,你說織田信長並沒有可能回京都,那你覺得,他會去哪裡?”德川家康問道。

明智秀滿臉色興奮的發紅,“承蒙主公不棄,秀滿當盡力一試。只要織田信長在尾張國,我就不會讓他逃了!若是失敗,我也會以北條家餘孽的身份自裁,決不牽連主公!”

他是認定了織田信長就在尾張國,爲此不惜玉石俱焚。

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4章 成國公世子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373章 江邊第67章 爲了國本之位!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176章 溺水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89章 修馬場第43章 你自己想辦法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210章 見聞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459章 天馬第573章 真真可惡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257章 增兵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426章 新長安第19章 如此有毒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38章 大亂將起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494章 賽因布拉特的算計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383章 不可逆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42章 萬萬不夠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521章 後悔了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52章 官錢私造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31章 有信有義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8章 不似人君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242章 兵出西北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