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萬萬不夠

嘉靖一提到裕王,便話語講的不太利索。

實在是高拱給寫的這本奏摺給力,裡面將朱載坖講的可憐無比,又弱小又無助還委屈。一個膽小如鼠的朱載坖躍然紙上,彷彿嘉靖都能透過奏摺看到裕王瑟瑟發抖的模樣一般。

否則嘉靖也不會自己拿着奏摺,不讓內閣的三位閣老看,實在有些丟人。

至於封賞算是一種補償,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嚇的和鵪鶉一樣。再讓他連生活也窘迫,不但說不過去,也丟了皇家體面。

索性藉着這個機會,嘉靖又將裕王的俸祿當做了賞賜發下去。

嚴嵩看了一眼嘉靖手中拿着的奏摺,雖然好奇的很,但他並沒追問。既然陛下不讓大家看,便有他的理由,嚴嵩非常瞭解嘉靖。

徐階異常的滑頭,見嚴嵩不問,他也沒說話。

只有呂本有點不滿意,“陛下,裕王應立首功纔對。那種危機時刻,有一皇子坐鎮孤城,所能起的作用不可忽視。因此,老臣以爲,這首功要落到裕王身上才更合適。”

“汝立說的也有些道理,陛下也可參考一下。”嚴嵩捋着鬍子道。

嘉靖面露不愉之色,“怎麼,朕要如何坐,還用你來教我不成?”

呂本知道嘉靖心意已決,只得拱手告罪,“老臣不敢。”

“今日已經不早,諸位卿家辛苦,朕已誤了功課時間,有事明日再說。”嘉靖淡淡的道。

幾位閣臣躬身退出西苑,來到外面。

“今日真是好險,通州如果出事,京城也危矣。”嚴嵩搖頭嘆息道。

“倒是裕王,在通州很是讓人刮目相看。而且裕王又是陛下長子,依老夫之見,當早日立爲太子以固國本纔是。”呂本平平淡淡的順勢附和道。

徐階看了兩人一眼,眉頭微皺,卻是並沒有說話。

嚴嵩微微搖頭,“汝立啊,陛下的心意捉摸不定,還是不要替陛下作主,這畢竟是天家之事。”

呂本立刻針鋒相對道:“怎麼就是陛下的家事?大明的太子之位空懸已有兩年,南倭北虜鬧得又兇,朝中諸臥工都心神不屬,疑心陛下別有他想。如今裕王殿下在通州立下功勞,十數萬流民鬧事,轉瞬即平。這樣的皇長子,纔是最佳的太子人選。若是再拖延下去,難道陛下還會另立別的皇子的爲太子嗎?朝中諸臣都在看着,豈能心服口服,只怕爲了此事又會掀起一場大風波。”

他接着道:“若裕王被立爲太子,則於大明好處極多。以裕王此次平亂所現之能,必定會被諸位大人所稱道贊同,少了許多風波啊。”

嚴嵩笑了笑,“若是能立,早就立了裕王。汝立,你在這裡乾着急又有何用?莫非,你忘了以前的大禮儀之爭,如四朝老臣楊廷和,也沒能拗得過陛下。”

“哼!”呂本仍舊不忿道:“陛下在大禮儀中可是佔了一個孝字,誰又能說陛下不對,這是兩回事。嚴閣老,你不要顧左右而言他。若是這滿朝堂都齊心立裕王爲太子,又是尊奉皇明祖訓,本就是佔住了理。陛下即使欲乾綱獨斷,也不能違了祖制。”

這兩個月來,呂本發動自己的門生故吏,上書整頓言官。其實也正順了嘉靖的意,嘉靖也覺得這些科道言官太囉嗦煩人。因此,也貶斥了幾名言官,這讓呂本有些自得。

現在又是說到大明立儲之事,便是對首輔嚴嵩也不客氣。

“兩位閣老,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何必鬧的如此不快。都消消氣,不要爭執。”徐階出來打圓場道:“大明立國本,這是頭等大事,不在一時不如從長計議。現下就是給陛下進言,只怕也只能觸了陛下的黴頭。就是要提,也要等最近的紛亂的國事平靜一些再說。”

嚴嵩面無表情的道:“還是徐閣老明白事理老成謀國,正該如此。不象某些人毛毛躁躁,只能壞了規矩。”

呂本看看嚴嵩,又瞧瞧徐階,氣的喘粗氣。

“你們……你們真是一對好親家!”呂本掉頭負氣而走。

次日,嘉靖難得一次早朝。

不參加早朝也不行,通州還有十幾萬流民要安置,現在只不過是剛剛安撫下來,總要想個長久之計來解決。

“諸位卿家,山東河南又遭天災,十數萬流民涌入京畿就食。昨日裡,通州告急,幸好京營得力戮力而平。”嘉靖坐在龍椅上,俯視下方諸臣道:“但這只是一時而已,流民仍舊不斷增加,如何應對大家議一議吧。”

戶部侍郎楊行中第一個站了出來,“啓奏陛下,臣以爲通州水運便利,正可從東南諸省調運糧食北上,在通州就地放糧賑濟流民。”

“然後呢?”嘉靖追問道。

“然後,可分發糧食,使流民歸鄉各安其命,以待夏收。”楊行中接着道:“此次饑荒,不過是青黃不接,只要糧食夠這兩月所用,便可無憂。”

“朕記得你是通州人吧,難得肯讓流民擾動家鄉,也難爲你了。”嘉靖面帶嘲諷之色,“你是戶部侍郎,可曾計算過,要消耗多少糧食纔夠。”

楊行中立時回道:“通州有糧食五十萬石,只要取出半數,尚夠十幾萬流民一月之用。”

朝臣們交頭接耳,有的搖頭有的點頭,一時間議論不休。

戶部尚書方鈍出列,對着嘉靖行禮道:“陛下,楊侍郎此議也可。只是他忘了一點,通州的糧食是京城所用。除了京營官兵吃用,還有一部分還要運往邊鎮。如此一來,通州的糧食便有些不夠。”

嘉靖臉上終於露出點笑容,“依卿家之言,戶部的錢糧足夠應付此次大災了吧。”

“戶部現有糧五十萬石在通州,東南各布政使司常平倉也能擠些出來,還可支用一月。只是銀子……卻還欠着九邊的軍餉,這是萬萬不夠的。”楊行中只能實話實說,打破嘉靖的幻想。

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507章 武的不行來文的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93章 國賊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568章 讓他好看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521章 後悔了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72章 浪費時間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46章 銅鐵作坊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45章 回京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202章 靖海伯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507章 武的不行來文的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426章 新長安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72章 浪費時間第144章 怕打疼了他們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42章 萬萬不夠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171章 實心的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7章 不敢多想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65章 這等魄力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章 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