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

儘管主動提出和談的是一方是沙俄,但是態度依舊十分強硬。

約翰王子與安德烈兩人又談了一些細節,之後便回去向聯軍的各方彙報。此時他們所談的事情,只能是一個初步的方向,並不是結果。

安德烈將約翰王子送走,便立時又從前線抽調了兩萬沙俄軍隊,去支援莫斯科。

對於聯軍的進攻,安德烈並不擔心。聯軍各方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否則也不會與沙俄打了這麼久。

沙俄就是因爲聯軍之間各自的自私,才能在面對衆多敵人的情況下,還進佔了利沃尼亞。

安德烈已經決定,自己手中還有十萬軍隊,如果聯軍哪一方在談判結束之前敢主動進攻,那自己就會給對方一個狠的。

或許真的被安德烈猜中,聯軍商議了幾天之後,就給了安德烈一個明確的回覆。

沙俄必須退出利沃尼亞,這是底線。而普斯科夫由波蘭立陶宛佔領,彼德羅扎沃斯克則由瑞典佔領。一旦沙俄要繼續進攻這些地區,幾國會再次組成聯軍予以堅決反擊。

雙方簽下這個協議之後,安德烈將消息快馬送回莫斯科,交給伊凡雷帝。他自己則領兵退往諾夫哥羅德城,另又派出五萬人馬前往莫斯科。

伊凡雷帝收到了安德烈的信之後,牙齒都咬出了血,他知道這是安德烈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之前兩年的成果一朝葬送,還搭進去了兩塊領土,這讓他異常的不甘心。

但是礙於克里米亞汗國與喀山汗國聯手,他不得不做出這個屈辱的選擇。

至少瑞典人與波蘭立陶宛王國的人不會販賣沙俄人,而克里米亞汗國這個歐洲最大的白奴販子,則是會讓沙俄覆滅的。

不只是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的重新崛起,也讓伊凡雷帝憂心忡忡。前後兩次與賽因布拉特交戰,伊凡雷帝都沒佔多少上風,而且對方的背後還有遠方的大明帝國支持。

伊凡雷帝即使鬥志一直非常旺盛,可是眼下的局勢讓他也非常的擔憂。

尤其是他不知道爲什麼,遠方的大明帝國,對於沙俄也沒有半點友好的態度。

對於大明帝國,伊凡雷帝所知不多,但是知道那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度。

太遠的事情他想再多也沒用,而是將目光聚集在了克里米亞與喀山汗國的聯手進攻上面。

這兩個汗國都很強大,尤其是克里米亞汗國,背後還有着讓歐洲聞之變色的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汗國向來以奧斯曼蘇丹爲主,是忠實的屬國。而且他們在沙俄所捕獲的白奴,基本上都是出售給了奧斯曼。

一想無數的子民被克里米亞汗國販賣到奧斯曼,在那些奴隸主的皮鞭之下哀號,他的怒火就抑制不住。

看到安德烈在來信之中,給自己又派來了總共七萬援軍,伊凡雷帝便哼了一聲。這個安德烈做事,還是沒有孤注一擲的決心。在諾夫哥羅德留着五萬援軍沒有任何的用處。

難道五萬沙俄軍隊,還能抵擋住西方聯軍的進攻嗎?與其在西邊白白的閒置,不如讓他領兵到達莫斯科,在這裡一舉將克里米亞汗國與喀山汗國擊敗。

想好如此做的結果,伊凡雷帝直接給安德烈回信,命令對方帶着所有的西線沙俄軍隊迴歸莫斯科。而伊凡雷帝自己,則領着原有的三萬人,和新到達的七萬援軍,一共十萬大軍,去迎擊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

至於喀山汗國的軍隊,就讓他們去攻打莫斯科。到時安德烈的五萬軍隊,想必在守城戰中也能堅守住。

只要自己先將克里米亞汗國的五萬軍隊擊敗,再轉回頭來,就能一口吃掉喀山軍隊。

即使是最差的可能,克里米亞軍隊與喀山軍隊同時對自己所率領的軍隊進攻,他們也佔不了什麼便宜。到時安德烈再出兵,自己一樣可以將這兩大汗國擊敗。

在信中,伊凡雷帝向安德烈講清楚了其中的幾種結果。只要東邊戰勝兩大汗國,哪怕西線的各國聯軍再次進攻,沙俄軍隊也有足夠的自保之力。

安德烈收到伊凡雷帝的信件之時,他沒有選擇。這位陛下的決定,他雖然並不贊成,但是也覺得有些道理,只是太過冒險。

而伊凡雷帝,則帶着十萬沙俄大軍殺向了克里米亞汗國所在的耶列茲城。

耶列茲城背靠索斯納河,周圍都是平原地區,全是農田連樹林都沒有,並沒有任何的險要地形可以憑藉。

這也是伊凡雷帝爲什麼選擇先打克里米亞汗國軍隊的原因,此戰的變數最小。

而且若將耶列茲城奪取下來,可以進逼沃羅涅什城,在克里米亞汗國與喀山汗國之間打下一根楔子。

十萬人的沙俄軍隊,上百門火炮,浩浩蕩蕩的向着耶列茲前進。

而克里米亞人對於沙俄向來有着不小的心理優勢,他們數十年前對沙俄的入侵達到了近兩百次,掠奪白奴無數。因此對於沙俄人的主動進攻,克里米亞軍隊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以克里米亞汗國的作風,當然也不會死守着耶列茲城,五萬克里米亞軍隊全部都是騎兵。他們如同漫山遍野的蝗蟲一般,出現在耶列茲城外的平原之上。

這些克里米亞騎兵們,並沒有去直接衝擊沙俄軍隊的軍陣,而是不停的繞着沙俄軍隊打轉。

不停的騷擾和戲弄沙俄軍隊,這是他們一貫的戰術,也是制勝的關鍵。

可惜這一次領軍的是人是伊凡雷帝,只要他自己不亂,手下的將領們就有了主心骨。而伊凡雷帝則命令,克里米亞騎兵如果進入重型火繩槍的射程,就可開火。他們如果逃走,絕對不允許追擊。

沙俄軍隊不動如山,甚至在伊凡雷帝的指揮下,開始在索納斯河邊紮營。

剩下的時間幾乎是沙俄單方面的收割人命,他們手中的恰西克戰刀飛舞盤旋着,帶走一顆又一顆的頭顱,潑撒出的血液染紅了大片土地。

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22章 高人風範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81章 不吝重賞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93章 掣電銃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191章 惶惶不安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18章 不似人君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307章 大明的憧憬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30章 分頭進擊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80章 無冕之王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170章 北遷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51章 簡直該死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74章 把水攪渾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165章 鎮令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7章 不敢多想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165章 鎮令第415章 大勢已去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432章 真是不一般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330章 分頭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