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

阿克巴帶着十萬大軍用了十天不到,就狂奔了兩千餘里到達齋浦爾。

這一路明軍也剛剛到達阿杰梅爾,正要進軍攻打齋浦爾城。

此次帶領明軍登陸的,便是李軒。他這兩年在樂浪駐軍,而許遠則是駐軍於東瀛島上。

朱載坖爲了在天竺多佔一些領地,特意派了李軒協助胡宗憲在古裡經營大明的勢力。如果不是莫臥爾挑起事端,李軒應該會先將南天竺的諸多大小土王都給收拾一遍。

不過,在李軒看來先打莫臥爾也是一樣。莫臥爾雖然強大,但也要看和誰比。他這一路過來,連克七八座城市,對於莫臥爾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

莫臥爾雖然也有火器,但是火器質量並不怎麼樣,威力遠遠不如明軍所用的火器。而軍中管理更是政教一體,戰事基本全靠一時血勇。雖然狂熱,但是很容易就會被利用狂熱的弱點而用計坑害。

象莫臥爾這樣的軍隊,李軒認爲讓他們打一打攻堅戰,做炮灰還是非常合格的。可他不知道的是,阿克巴也剛剛在巴特那城下打了一場攻堅戰,卻沒佔倒任何便宜。

阿杰梅爾相距齋浦爾不到兩百里,這對於明軍的行軍速度來說,三天才可到達。

李軒剛剛帶着明軍出發不過半日,就得到了阿克巴領着十萬騎兵到達齋浦爾的消息。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李軒便毫不猶豫的領兵迴轉,改變了攻打齋浦爾的計劃。

他對於莫臥爾的騎兵有些印象,相比蒙元的騎兵,莫臥爾的騎兵裝備要好得多。除了許多騎兵都身覆鐵甲之外,有些連戰馬都有鐵甲保護。他雖然不知道莫臥爾的精銳騎兵與重型騎兵分別,但是從裝備上卻看出來不同。

當然還有不着甲的輕騎兵,不過這此輕騎兵並不是李軒要考慮的。他所顧慮的原因,就是那些鐵甲騎兵在平原之上對於明軍的衝擊力。

雖然明軍火銃火炮都威力強大,但是面對快速移動,而且有相當強防禦能力的鐵甲騎兵還是容易出現錯漏。

一旦被這些鐵甲騎兵衝到明軍的軍隊當中,那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李軒並不想冒這個險,而是直接帶人回到了阿杰梅爾,等着阿克巴來攻。

當阿克巴聽到明軍走到半途,又折返回到阿杰梅爾城,不由得氣歪了鼻子。巴特那的明軍是這樣,怎麼阿杰梅爾的明軍也是如此?這些欺軟怕硬的傢伙,既然怕死爲什麼還要攻打我的莫臥爾帝國!

可是他也不想想,若不是莫臥爾先將大明的屬國阿洪王國給吞併了,明軍還真不好找藉口出兵。

在莫臥爾有一句聖人的話流傳,‘山不來就我,那我應該就山’。

阿克巴既然等不來明軍,但是他也沒有輕易的前往阿杰梅爾城。上次在巴特那已經吃了不小的虧,這讓阿克巴對於明軍的火器有了深刻印象。如果再打一次攻城戰,阿克巴認爲十萬騎兵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果是打一場野戰,那纔有可能發揮出莫臥爾騎兵的優勢。

因此,阿克巴就在齋浦爾與李軒的明軍對峙起來,雙方都打定了主意,就是不挪窩。

李軒每天都派人四處蒐集情報,而後接見各處已佔領之地的頭人們,並且接納胡宗憲委派來的吏員。

對於阿克巴那一邊李軒是愛理不理,反正只要將地盤佔下來,就是賺的。

而阿克巴所在意的也並不是地盤的得失,他在等明軍出動。只要明軍一出動,阿克巴就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給明軍重創。

只是阿克巴沒想到的是,在德里的北方又傳來非常不好的消息,又出現了一支明軍。他們攻下昌迪加爾和亞穆納,現在正沿着亞穆納河直逼德里!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阿克巴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心中是一種深深的絕望。

三路明軍進擊莫臥爾,自己還答應薩非王朝的塔赫馬普斯助人一臂之力,卻沒想到大明帝國早已經在計劃莫臥爾的江山了。如果沒有龐大的佈局長年的經營,如何能夠三路大軍從三個方向進攻?

此時阿克巴當然可以領兵回到德里,但是他回去又有什麼用?最後被明軍三面包圍德里,然後自己窩囊死嗎,這不可能!

不過不甘心的阿克巴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他要在野戰之中給予北方來的明軍沉重一擊!就是自己最終還是要逃亡,也不能被明軍所輕看。

十萬騎兵在阿克巴的率領之下,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回到德里。他們休息了一晚,便再次向北迎擊楊洪義所部的明軍。

楊洪義領軍進入莫臥爾之後,便沒碰到多少敵人。莫臥爾雖然有零星的軍隊會來阻攔,卻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只能算是騷擾罷了。

對於這種反常的情況,楊洪義卻分外的小心。他雖然判斷,莫臥軍隊有可能在其他方向上正與明軍作戰,可是也不排除對方有陷阱。

爲此,楊洪義特意選擇了沿河的道路。至少在碰到大股的敵軍之時,明軍可以背靠亞穆納河作戰。

就在明軍行軍到了格爾納爾附近之時,前方的偵騎回報,數十里外有大隊的莫臥爾騎兵靠近。而且對方的騎兵多着鐵甲,相當的難對付。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楊洪義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自己的擔心變成現實。面對對方的鐵甲騎兵,楊洪義並沒慌亂,而是在亞穆河邊命令明軍結陣。

並且將自己手中的兩萬騎兵,也派了出去。楊洪義並不是讓這兩萬明軍騎兵迎戰,而是與火銃兵們拉開距離。

如此安排,便可在火銃背河而戰之時,使騎兵牽制對方的騎兵,使其不能放開衝鋒。

他看到明軍之時,也感覺到明軍騎兵們似乎並沒與主力在一起,而是遠遠的綴在兩裡之外。這等不同尋常之處,使得阿克巴微微猶豫了片刻。

不過他還是很快,便下了進攻的命令。除了留下兩萬騎兵牽制明軍的騎兵外,其餘八萬人猛撲向楊洪義所帶領的明軍主力。

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521章 後悔了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179章 秘聞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93章 掣電銃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15章 辦件大事第46章 銅鐵作坊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459章 天馬第181章 張居正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55章 穿山銃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20章 鋪墊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15章 辦件大事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582章 戰勝明軍的希望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544章 鷸蚌相爭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444章 瀛北侯第43章 你自己想辦法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22章 高人風範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316章 透心涼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563章 景郡王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80章 無冕之王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33章 有聲閱讀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195章 殿下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