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件事情

李成樑的話是不錯,可朱載坖卻危機感極強。

現在西方開始航海時代已上百年,他們的船隊數日之間,便能到達大明海岸。要是真的論起來,將來這些西方國家對於大明的威脅,遠大於現在的倭寇。

朱載坖只是在腦海中略微想了一下,思緒便又回到眼前。

指着李成樑手中的穿山銃道:“此銃我先給你一千杆,新軍人數也不宜太多。就從流民之中選拔,可以吃苦耐勞。另外,這邊還有數千柄精鋼的馬刀,和一千副鎧甲。你也帶回去,組織一支鐵騎。”

這些東西,都是朱載坖在建立銅鐵作坊之時,就已經有了計劃的。後來水力衝壓機械造出來,便有了批量生產板甲的可能。

騎兵鎧甲只有上半身正面是板甲,後背是鍊甲加一層棉甲,腿上是鍊甲和皮甲兩層。如此設計,就能儘量減輕騎兵鎧甲的重量,使得騎兵的機動性更好。

李成樑有些眼花繚亂,看看這個,又摸摸那個。每一樣都是新造出來的,上面的防鏽油脂還在。如此一批精良軍備,必定能武裝起一支強悍精兵。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被震的人都有些麻了。

又有人擡上一口木箱子,被當場掀開蓋。

木箱子之中是整齊排列的二十支短銃,銃口與穿山銃一樣粗,銃身只有半肩長短。

“殿下居然還制了這些手銃?”李成樑非常意外,手銃射程太近,在軍中根本就不實用。因此大明軍隊很少裝備,幾乎就看不到這東西。

“這不是手銃,這是馬銃。”朱載坖糾正了李成樑的說法,“兩方若都是騎兵,衝鋒之時接近速度極快。只是幾個呼吸之間,便能互相鬚眉可見。在如此近的距離之下,雖是手銃,也可穿甲殺敵。而且,可以一舉打擊掉對手衝鋒之時聚起的血勇之氣。”

李成樑全身發寒,急忙拱手,“幸好成樑不是殿下之敵,想一想都會覺得全身汗直豎。與如此騎兵交手,還沒到近前,便會被一頓馬銃轟亂了隊形士氣崩解,再到近戰,便已是刀下亡魂而已。”

隨手抽出一柄戰刀來,朱載坖道:“你看這些近戰利器,此馬刀也是特製而成,刀身狹長鋒刃弧線利於劈砍。手柄專門加長爲一尺,可雙手握持。”

“好刀!”李成樑是識貨的人,刀身上亂如雪片雲堆的鍛打花紋,在他眼中就是百鍊寶刀的名片。

這把戰刀雖然看上去很是狠厲,可是實際上並不沉重,單手揮舞一樣並不吃力。

唰!

刀光一閃,一具披着皮甲的人形靶子被攔腰斬斷,斷處平滑足見戰刀之鋒利。

“下官只在總兵那裡,見過一柄前朝蒙元之時的御製寶刀有如此鋒利。其餘軍中的戰刀,只怕比這柄戰刀差得太遠。”李成樑愛不釋手的輕撫刀身道。

“這樣的戰刀,給你準備了數千柄,都不會比你手中的差。”朱載坖指了指遠處的庫房道。

“什麼!”李成樑眼珠子都快瞪出來,“這樣一柄寶刀,就是名匠也要旬月之功,殿下這是花費了多少銀子和精力啊。”

“不到一個月。”朱載坖對着李成樑豎起一根手指。

李成樑吸了口涼氣,今天真是長了大見識。

“走,我們回去。除了讓你看看這些軍器武備,還有一些事情,要和你說。”朱載坖笑着搖了搖頭。

聽到朱載坖召喚,李成樑纔回過神來。自覺失態,如同剛剛進城的土包子一樣。

急忙跟上朱載坖的步伐,卻不敢逾越一步。

皇莊的客廳之中,已經坐着一個人,正蹺着二郎腿喝茶。此人正是裕成的股東之一,鎮遠候世子顧承光。

朱載坖一進門,這顧承光急忙站起迎上來,“接到殿下的信,我便立刻趕了過來,沒有誤了殿下的事情吧。”

“你來的正好。”朱載坖哈哈一笑,指了指跟在自己身後的李成樑道:“我給你介紹下,這是李成樑,遼東鐵嶺衛的指揮僉事。此次你去遼東,就要與李成樑互相照顧了。”

這些事是朱載坖早就安排好的,他們這些勳貴子弟,誰也不要閒着。

張元功、張元德兩兄弟,被派去了山東河南兩省,徐文壁在京城的裕成銀行主事。朱時泰的責任更多一些,要將裕成超市擴張的事情全部負擔起來。只有顧承光,他目前還沒有事情做。

因此朱載坖也沒有厚此薄彼,便將遼東礦產開發的事情,順勢安排到了顧承光的頭上。

顧承光家中的爵位最小,雖然遼東是苦寒之地,這讓他有些不太樂意。朱載坖將上次李成樑送來的人蔘皮毛,也送了他一些,這小子立時就轉變了觀念,天天念着去遼東發財。

除了讓顧承光去遼東開發礦產,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給新軍做政委。

李成樑雖然可以信任,但是朱載坖更希望將武裝建立在制度的控制之下。因此,這支武裝雖然叫新軍,但卻是由顧承光出面組建的民間團練,不佔用衛所的編制。平時都駐紮在礦場附近護礦,戰時由李成樑帶出作戰。

顧承光也有朱載坖的小冊子,上面的內容除了日常的隊伍訓練,便是新軍的思想工作如何去做。甚至朱載坖告訴他,新軍的思想工作,要比礦場的經營還重要。

朱載坖要讓這支新軍,成爲遼東的一根釘子,穩穩的紮根在那裡。一旦時機到來,就要擴大新軍規模,讓他們去做民族融合的重要工作。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一朵也不能少,只能多。

在中華大家庭中,大家其樂融融如兄弟姐妹一般有多好,從此北方便會少了許多紛爭戰事。

兩人客套完,朱載坖給他們佈置了遼東要做的三件事情。第一,就是建立新軍。第二,便是拓土殖民。第三,開發礦藏。

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171章 實心的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521章 後悔了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54章 不可揣測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118章 殿下給我立個字據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91章 臣也附議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25章 如此店鋪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459章 天馬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573章 真真可惡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544章 鷸蚌相爭第25章 如此店鋪第594章 新的成就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24章 陳情第233章 擋了財路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15章 辦件大事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78章 景王吐血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28章 嗤之以鼻第170章 北遷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596章 雪上加霜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120章 樸在河第385章 明軍必不在話下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330章 分頭進擊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89章 修馬場第563章 景郡王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36章 不敢亂講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165章 鎮令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13章 船主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80章 無冕之王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