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抽絲剝繭(1)

“咻!”

“咻……咻……”

黑夜前的空山,寂靜寥落,不見一個人影,只有晚歸巢的倦鳥扇動着翅膀,發出撲簌簌的聲音。而在一條下山的野徑上,卻忽然響起了一陣哨響。

那哨聲銳利明亮,傳出去很遠,又消失在密林層葉中,歸於平靜。顧璵放下手指,無奈道:“看來真的生氣了,不理我。”

“沒事兒,我讓小青去哄哄。”小齋笑道。

“哄哄?你確定不是打架?”他蛋疼。

“打架也是一種緩和方式,你不懂。”

姑娘說着,就輕輕一甩胳膊,那青蛇水一樣的滑落在地,不解的看着主人。

“你在家也憋壞了,就放你一天假,明天我來接你。”

“噝噝!”

青蛇一聽,樂得頓時裝成狗,屁顛屁顛的圍着主人打轉。待對方同意後,才身子一扭,搖搖擺擺的遊向林叢。

顧璵一直覺得很神奇,不禁問:“它怎麼就能聽懂呢?”

“它聽不懂,但能理解我的意思。我這門馭蛇術,對蛇的靈性要求極高,不然收了也只是玩物,沒多大用處。”

小齋繼續往下,邊走邊道:“我師父有一條白蛇,陪了她三十年,她故去的時候,那蛇仍有壽命,但自己鑽進火堆,最後也死了。”

“倒是忠義可敬。”

顧璵嘆了聲,又惦起一事,問:“對了,你住的那個村子在哪兒?”

“長白山下,松江河。”

“長白山?”

他一怔,原以爲就在盛天附近,沒想到還是鄰省的,又問道:“你師父就收了一個徒弟?”

“嗯。”

姑娘摘了片樹葉,拿在手裡把玩,道:“她年歲不大,始終一個人住,只有那條白蛇陪着。我在她身邊呆了七年,之後回到盛天,每年少有相見。高中的時候更忙,直到臨終前才見了一次,感覺很悽楚。”

“是啊,沒有妻兒陪伴,終究孤苦。”

“妻兒?”

小齋回頭瞥了一眼,笑道:“我什麼時候說她是男的了?”

“呃……”

得!那貨尷尬的要死,老老實實的閉上嘴,只悶頭行路。

話說倆人出了荊棘林,轉至半山腰,就已經到了安全地界,現在這條野徑,更是顧璵挑貨上山用的,熟的不得了。

所以他們也不急,晃晃悠悠的走着,天色剛黑了一點,正好下了山。

周遭還是那麼冷清,沒什麼人家,只有那個老鰥夫的小院,孤零零的戳在對面。倆人揹着包,胳膊和腿上帶着一道道的劃痕,腳下是坑窪不平的土路。

此處比山中更靜,市區的喧囂完全被掩蓋,聞不到一絲熱鬧。

走着走着,只覺天光愈暗。顧璵擡眼望去,見那穹頂如墨,傾盆籠罩,只一輪明月孤懸在夜空之中。

他忽問:“你說,上面有仙人麼?”

“上面只有石頭和石頭坑。”小齋也擡着頭。

“那我們現在,在幹什麼呢?”

他有些不確定,這歷史長河千年演變,如今科學這麼發達,單單一個登月計劃,就把所有的大神話轟殺乾淨。

“我們?”

小齋卻毫不猶豫,笑道:“當然在開創未來啊!”

…………

他們下山之後,便找了家診所簡單處理。幸好那荊棘沒有毒,塗了藥水也就ok了。

顧璵之前沒有訂房,因爲不知啥時候能結束,這會才跑到酒店,要了一個標準間。倆人都不怎麼餓,直接上樓。

他在走廊等了一會,小齋先進去換了身衣裳。

白t恤,寬鬆的休閒褲,踩着兩隻涼拖。她個子那麼高,腿又長又直,皮膚也好,但從不露腿,不穿絲襪,更沒有勒得緊緊的打底褲。

顧璵見了幾次面,下裝就沒有短到膝蓋以上的。

而此時,倆人正坐在沙發上,這一天算是有驚無險,回到人世間,心情都很放鬆。隨便聊了幾句,小齋就拽過揹包,翻出那幾份資料,道:“你先看看,然後再說。”

“這什麼?”

他接過一瞧,先注意到了紅筆標註,問:“這個是時間?”

“嗯,我按時間分成了四個階段。”

“哦……”

他點點頭,便捧着在燈下細讀。

那第一份文稿,從年代上看,應是兩千二百多年前的先秦時期。而文稿開篇的第一句話,就令他心中一跳:

“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顧璵不禁擡頭,看了看小齋。姑娘握着自己的白瓷杯子,一口一口的喝着水,視而不見。

他想問,又生生忍住,繼續往下。

……

話說小齋梳理的,是整個道法體系的發展脈絡。

我們現在一提起來,就是全真、正一兩派,全真修內丹,正一修符籙,似乎別無他法。其實不然,在唐以前,很少有關於內丹的記載。

小齋以先秦爲線,劃分了第一個階段,稱爲上古時期。其中又包含兩部分,春秋前和春秋後。

春秋前沒有仙道的說法,只有人道。天行天道,地行地道,人行人道。天地因人而生,大道爲人所用。

人道有四種,真、至、神、聖。

真人超脫三界,可立身永恆,坐視宇宙生滅,後世稱爲天仙。

至人在天地之內,超脫壽限,能長生久視,後世稱爲地仙。

神人形神俱妙,雖未必免於夭亡,然得壽千百,後世稱爲神仙。

聖人提攜精氣,養形全生,可盡人壽,後世稱爲人仙。

另有一種特殊的,修元神而不死,可白晝顯形,化物爲身,有地仙境界,無地仙之體,後世稱爲鬼仙。

而到了春秋後,仙道興起,人道衰落,部分失傳,部分隱入民間,又分散到仙家手中。兩相雜糅,從而衍生出一系列道法,如劍仙法、陰仙法、存神煉氣法等等。

這個時期,修煉仍以肉體長生,形神俱妙爲上。

此部分的資料甚少,小齋只是旁證引用,猜測居多,但她着重說明了一點:所謂大道至簡,上古修士的修煉方法極其簡單,絕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第二個階段,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叫古仙時期。

道法進一步衰敗,辟穀和食氣成了修行的主要手段。有道經記載:“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

另有典籍描述:“該人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結氣不息,身不動搖,狀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

簡單講,就是不吃東西,以天地靈氣爲食。

雖然較上古衰弱、繁瑣,但仍屬正統。修行者可壽命數百,容貌年輕,少有老相。大能者,可肉身成聖,白日飛昇,連至雞犬升天。

而同樣的,也是這個階段,外丹術開始漸漸冒頭。

外丹,即煉丹術。有《太清金液神丹經》三卷,強調唯有服食金丹,才能與天相畢,長生不老。

這種論調,就與人道的體系完全相悖。

但更奇怪的是,到漢末時,有個叫魏伯陽的傢伙寫了本《周易參同契》,首次系統闡述了內丹、外丹理論。

不僅如此,他還將內丹之外的一切道法,皆斥爲異端,稱其“悖逆失樞機”,是不得長生的旁門小法。

(快點快點,祝我生日快樂!)

第七百五十八章 造化之精第三百八十六章 出來混名號最重要第七百三十九章 我不是變態第二百四十三章 APP第六百零八章 當世神話第八百八十四章 謎底揭曉第七百四十五章 法身(3)第二百六十九章 門(2)第四百三十四章 神仙之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出來混名號最重要第七百九十四章 虛空落泉千仞直第五百八十一章 可憐弱小又無助的老顧第三百零九章 開始你的表演第七百九十五章 春考第五百二十七章 十年記(4)第八百一十三章 入北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金雷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是翻壇張五郎(3)封推感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人第六十一章 老樹第六百七十三章 青山王(2)第八十二章 比鬥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年是個好年景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有收穫第六百三十七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二十八章 有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煌煌之威(2)第二十三章 曾月薇第三十一章 對眼第八百二十一章 飛昇(2)第六百二十六章 掌控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第二代第五十一章 青蛇(2)第四十二章 前輩第六百三十章 如夢似幻第九十四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2)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秘勢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白雲悠悠第八十五章 潛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人第五十九章 探秘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見不了天地第九十三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1)第四百九十八章 2.0時代開啓(1)第五百二十五章 十年記(2)第二百八十七章 西方超凡概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硬者勝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試不爽第二百零九章 大災禍(1)第七百八十五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是火洲第五百六十七章 化龍(1)第二百一十四章 陽內含陰第四百九十九章 2.0時代開啓(2)第三百零五章 顧氏兄妹第七百八十五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大事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不被允許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顧打老虎第七百七十三章 厭勝第八百二十一章 飛昇(2)第六百七十九章 妖魔斬神第二百四十三章 APP第七百四十四章 法身(2)第八百一十九章 託婭第八百零七章 參水猿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蠶第二百六十九章 門(2)第四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危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居白城大不易第一百一十八章 叮囑(3400加)第二百七十六章 丹成三轉第九十二章 事件發展第七百章 試探第六十八章 射擊場第七百六十三章 組團衝擊第七百七十九章 七日收魂第五百一十五章 出巡第四百六十九章 散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以武犯禁(2)第八十六章 聽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飛賊第六百五十八章 神現第五百零九章 試驗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翻地覆(2)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服私訪(2)第九章 高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百第七百五十三章 各行其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空空石第三十四章 端倪第七百零七章 妖族入境第六百七十一章 應時而變第九十章 交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前人打架後人遭殃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第五百零五章 混元派第七百二十章 反殺第七百六十四章 5.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