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

江聞從來沒想到自己會在這種時間、這種場合,一會傳說中少林五老之一的五枚師太。

他更沒想到這樣的江湖前輩,也會爲了徒弟們甘冒如此大的風險,於此時此刻闖入廣州府中,出手與尚可喜爲敵。

王將軍本想獨攬大功,卻被五枚師太所殺,只見她僧袍之下的掌式悄然隱藏,江聞卻從簡簡單單的一個手勢裡,察覺出了至輕至柔的武學道理,也唯有憑藉這樣的武功,五枚師太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王將軍,一暗掌催斷他的方寸靈臺,一拂塵削去他的大好頭顱。

光這一手至柔爲剛的功夫造詣,就已經勝過也曾在江聞面前耍過拂塵的馮道德多矣。

傳說中的南少林五老不單是在年紀上堪爲尊長,更代表着他們是南少林中,武功最爲高絕神妙的五個人。

但在雲譎波詭的江湖傳聞中,這五個人似乎都以某種獨特的方式爲人所熟知,畢竟世上就連“老”這東西,也是有不同表現方式的。

譬如馮道德的“老”是老成,身爲杏隱禪詩最末弟子的他卻有手段有城府,帶着少林叛徒身份繼任武當掌門卻能統合全局,其中的手段與隱忍難以想象,而對於自詡浮生苦短、意氣千秋的江湖中人本是難以理解,偏偏他馮道德就能穩如泰山地坐了下來,一如他的武功中正持穩、不疾不徐。

另外幾人江聞雖沒親眼見過,卻也在旁人口中聽聞過些許,比如白眉道人的“老”是狠辣,此人武功縱使至臻化境也從未自矜過什麼宗師身份,殺人滅口對他來說猶如吃飯飲水般順手,直到他也突然隱居峨眉山深處,江湖中此起彼伏的血案傳聞纔有所平息。

苗顯的“老”是多聞,帶藝投師的他早就遍歷了江湖上的風風雨雨,對於武林中諸多言之不詳的傳聞也爛熟於心,在南少林中,他就像一尊埋體於塵氛、遍身纏蛛網的偏殿石佛,悄然見證着南少林磚縫間的每一縷蒼苔。

至善禪師的“老”是執着,如今的他已經化身爲了南少林的本體,不論南少林如何風雨飄搖、前途式微,似乎只要至善禪師站在那裡,南少林的千重寶殿、萬傾禪林就會從土裡自行冒出來,紮根在這片從來都沒有門人踏足的土地上。

像這些“老”的模樣都太過遙遠,江聞本來心存疑慮,但直到今天江聞看見了五枚師太,才發現南少林五老並非全都垂垂老矣,至少她的樣貌並不算蒼老,出手的動作也迅捷凌厲。

五枚師太還有着不遜色於年輕人的身手,唯獨她的聲音太過蒼頹冰冷,帶着在時光中磨礪的獨有特質,就像是佛堂前因昨夜法事散去、燈油燃盡,還掛着清塵收露時沾上冷霜的燭臺,只消一眼,就能讓新入寺院至極憊懶的小沙彌覺得寒意頓生。

“久仰五枚師太大名,武夷派江聞今日見過前輩。”

江聞恭恭敬敬地打了個招呼,就衝着對方甘冒奇險這一點,即便對方沒有和自己搭話,對方也值得江聞此時的敬重。但江聞更好奇的是她來這裡的理由,究竟是隻爲了兩個徒弟,還是像自己一樣,存着搜尋南少林殘留蹤跡的想法。

此時很多人都看向這裡,眼神裡帶着各式各樣說不清的意味,而冷若寒鐵的尼姑卻唯獨看向了場中的袁紫衣。

武林羣雄之中顯然也有人發現了這裡。

只見那名面如金紙的用劍高手似乎在發愣,其他人卻保持着大惑不解的模樣,不知道這邊的人在說什麼事情,而袁紫衣則先是愕然,隨即變得面如土色,絕望的眼神帶着戰慄看向此處,最後無助求救般地偷偷看向了江聞。

五枚師太仍舊沒說話,卻一眼就能知道她爲什來這裡——徒兒,跟爲師走。

走?

怎麼走?

拿什麼走?

此時甲兵之聲已經靠近,一股絕望無助的情緒逐漸蔓延開來,老尼姑似乎沒看懂此時的形勢,又或者是毫不在乎眼前的危機,於整個天地之間空無一物,只剩下了她眼前孤零零的徒弟。

江聞不知道袁紫衣爲什麼如此懼怕自己的師父,就連大軍壓境都改變不了她的恐懼,但他大概也猜出了袁紫衣此次下山行走的起因,恐怕沒有她自己所說的那麼簡單。

黑雲壓城城欲摧,天上覆壓的是重重層層晦暗不祥到了極致的烏雲,地上是困圍的,則是無數嚴陣以待、刀槍整列的平南王府精兵。

整整三千精兵,這是尚可喜的倚仗與底氣,也是他傲視羣雄的資本,三千人的規模固然算不上什麼,但這三千部曲有着同樣的忠誠與冷血,唯獨效忠平南王尚可喜一人,也是他用無數的鮮血與財富澆灌出來的力量核心。上弦的弓弩、施力的戰刀,焦躁的戰馬、冰冷的眼神,哪怕此時的風還從海天深處往南門颳着,面前的人也能逆風嗅到濃濃鐵鏽般的血味。

“快快束手就擒!”

武林中人剛剛殺散殘兵,只聽得喊殺聲起,更多的精兵正環着沉珠浦兩端緩緩前進,南海中的惡浪也滾滾襲來,一齊從四面八方重重包圍住了武林中人。

武林羣雄額角滴落的汗水不絕,粗淺劇烈的呼吸聲起伏,場面形式似乎陷入了僵局,唯獨剩丘阜上的江聞與尼姑遺漏在外,彷彿棋盤上被刻意遺忘的棋子,也不知道這是件幸事還是壞事。

氣氛壓抑到了極限,身穿甲袍的尚可喜終於登場,他騎在一匹神駿無比的烏雲戰馬上,對着被逼到絕路的武林人士說道。

“今日,本王可以給你們一條活路。”

此時的他語氣裡沒有了桀驁,沒有了輕蔑,更沒有了先前濃到化不開的憤恨,因爲不但他知道、在場的人也知道這場仗已經結束了,唯有拋去了一切的遺休餘烈、縱橫捭闔,此時及今後還能活着的人,纔有資格談論勝負。

而尚可喜恰好就是這樣的人。

陳家洛勉強站了起來,紅花會前來匯合的幾位當家也守在他身邊,但全都是遍體鱗傷、筋疲力盡之態,此時的目標正在百步之內,不僅說話聲音清晰可聞,就連晃擺的盔纓都赫然可見,偏偏他們已經沒有了再往前哪怕一步的力氣。

尚可喜站在高處勒馬俯視,袍甲上的金蟒火珠、雲紋江崖等圖案快然欲飛,終於緩緩說出了條件。

“今日手上未染我平南王府鮮血,未參與陰謀詭計者可以離去,本王既往不咎,剩下的人立即束手就擒也可活命,若有違令反抗之人,則當受千刀萬剮之刑!”

這些話說出來,武林羣雄中卻沒有人行動。今日能堅持到此的人,哪個不是鐵了心要和尚可喜爲敵,又有哪個背後沒有動手的理由,尚可喜所說的事情無異於赤裸裸的羞辱,逼他們選擇今後是以拋棄臉面的方式苟活,還是自己留在原地等死。

武林羣雄中站出來一名老者,手持杆棒沉聲罵道。

“士可殺不可辱,老夫沒想能見到尚老狗你在這裡狂吠狴犴,端的是一出好戲!”

被人面刺的尚可喜並未惱怒,反而露出了思索之色,不知爲何看着這名精瘦老者陷入深思,良久纔開口道。

“十個月前,有一封密信送到吳六奇手裡,其中寫滿了大逆不道的井蛙之語,吳總兵謄寫之後一份獻上朝廷,一份轉呈到了本王手裡,早在那時,本王就已經預見到其中的蹊蹺之處。因而如今的將計就計,也不過是你們來自投羅網,真要殺了你們又有何難?”

尚可喜雲淡風輕的說着,目光卻越發凌厲了起來,“事已至此,本王也毋須諱言,只要你們敢踏足這廣州城一步,就翻不出本王的手掌心。這座城是本王的封地,也是本王的根基,任何人都別想在這裡有絲毫隱瞞!”

老者冷哼一聲,懷抱着鐵桿怒目而視,尚可喜卻忽然嗤笑出聲,揭破了一個驚天的消息。

“郝搖旗,本王敬你當初以勇武敢戰聞名,多年來也算忠心耿耿,卻沒想到你會在巴中改頭換面喬裝打扮,還招徠船工建立了什麼‘青旗幫’。”

人羣之中傳來陣陣驚呼之聲,郝搖旗這個名字對他們來說不但不陌生,反而熟悉得出奇。可以說二十年前的江湖上並沒有這號人物,但二十年前攪亂天下大勢的,卻絕少不了此人!

郝搖旗者,商丘人氏,早年嘗爲闖王旗手,後爲鄂西順軍之主。在李自成敗亡以後老營號爲“忠貞營”繼續抗清,在永曆政權萬分危急之際嘗爲“忠貞營”所馳援,郝搖旗旋爲朱由榔所冊封爲南安侯,再後來大順王李來享令“忠貞營”由湘西悉數北撤至鄂川陝之交,郝搖旗遂開拔至房縣以守鄖西山區。

關於郝搖旗最後的消息,是兩年前李來享將“忠貞營”一分爲九,郝搖旗等三人各率三營分守鄂西、川東、陝南且耕且戰以求自給。又數月,李來享將來附義軍編作四營,並將王興光部劃入郝搖旗麾下,故而此人不說是一方諸侯也算是一員大將,難道真的會屈身草莽,如尚可喜所說來這裡行刺?

老者神色凝重,看着一旁遍體鱗傷的鐵塔楊成協慨嘆道:“老夫自搖旗衝陣之時起,哪天不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今日就算事情不遂已然無憾,只是可惜了麾下兒郎本該沙場灑血,如今卻要死在你這鼠輩手中!”

郝搖旗並未再掩瞞自己的身份,因爲多年征戰而早衰的身體滿是傷痕,與尚可喜遙相對峙着,彷彿時間又回到了山海關前那決定命運的一戰。

“怎麼?你們自詡江湖好漢,卻連身份都要相互隱瞞的嗎?”

尚可喜腦海中翻涌起往昔回憶,心中也想起當初吳六奇密報消息時自己的震驚,但他仍是裝作不以爲意道:“闖賊手下果然還是有些豪傑人物,難怪當初前明剿逆屢戰屢敗,不論派上什麼文臣武將,都不免陣前一死。”

江聞微微皺眉,武林人士的刺殺怎麼忽然變成政治對決了?此時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江聞是很清楚紅花會背後站着的是鄭成功,顯然也是一方政治勢力。

也就是說今日的事情還牽扯進了李闖餘黨、南明永曆、南明鄭氏三方和清廷、平南王府的對決?

怪不得兩個大內侍衛一直標榜自己是前來抓捕叛逆,原來反賊真的就在我身邊呀?

江聞擔心夜長夢多、再出變故,再下去很可能變成“反賊竟是我自己”,故此連忙拿出護身符對着尚可喜說道:“平南王爺,你先前答應我的事情可別忘了,我們還有急事,今天可耽擱不起。”

所謂的事情就是可以帶人走,這一點倒是不需要說太明白。

尚可喜橫眉冷視,揚起馬鞭遙遙一指,江聞就連忙闖進人羣之中,把駱霜兒和訥訥不語的袁紫衣揪出來拉到了自己,順道身邊低聲說道:“你們快去和雷老虎匯合,這邊掉腦袋的事情別瞎摻合了。”

江聞此時又等到了三位徒弟與溫玉欽前來,便急忙催促着幾人先走,卻發現尚可喜也看向了這裡。

“江掌門,我只允許你帶走駱家和無辜之人,但方纔殺我大將之人必須留下。”

江聞眉頭一皺,轉頭看向了面無表情的五枚師太,發現只有袁紫衣的臉上閃過懊惱悔恨之色,五枚師太本人卻毫無表情,此時既沒有打算跟着江聞走,也未曾打算要順尚可喜的意思站在旁邊,只是自顧自地站在原地不動。

就這樣,袁紫衣卻也一咬牙轉身回頭,跟在了自家師父的身邊。

“師父不走我就不走。”

江聞有些猶豫,按常理說以五枚師太的武功水準,趁亂殺出包圍應該不成問題,但帶着袁紫衣這個拖油瓶可就不好說了,指不定關心則亂被人暗算。

五枚師太冷冷地看了袁紫衣一眼。

“跟着他走,爲師還有事要處理。”

江聞發現五枚師太說話間,出乎意料地看了駱霜兒一眼,似乎在表達着什麼。就這麼一句話,似乎就奪走了袁紫衣最後的勇氣,連反駁抗辯的機會都沒有,隨即便一步三回頭走了。

“袁姑娘,你先離開危險的地方纔是給你師父幫忙,再拖下去大家誰都走不了。”

剛搞定袁紫衣這邊,方纔一路上緊趕慢趕的溫玉欽卻突然往地上一坐,說什麼也不走了。

“大俠,老夫已經沒力氣再跑了,我生於斯長於斯,庚寅之劫尚且沒走,今天又何必避趨呢?”

江聞能夠聽出溫玉欽話語中的推託之意,他與溫玉欽對視了一眼,瞬間發現對方神態中的堅定已經無法改變,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定見。他似乎就和五枚師太一樣,自帶着一種朝聞夕死的覺悟,今天不論如何非要留在這個是非之地。

“師父,我們還走嗎?”

幾個徒弟忽然踟躕了起來,江聞則無奈地回答道。

“不走留下來等死嗎?雷老虎,趕緊說你的船在哪裡?”

江聞不知爲何突然一肚子火,沒好氣地來到了雷老虎邊上,立馬揪住了剛上岸穿好衣服的雷老虎衣領,“道爺今天可是拼上江湖聲譽才跑出來,可別戲耍灑家。”

見到江聞出現,表情既驚且喜的雷老虎,連忙指着沉珠浦上隱現的人一段黑黢黢、髒兮兮的爛木頭說道:“絕對沒問題!只要有這條老龍在,我們跑到爪哇國都不是難事!”

“什麼老龍?你可別買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萬一出事情就不妙了……”

江聞將信將疑,卻見雷府管家正趴在水裡費力地搬開水底固定的木樁,清除水上浮藻。隨着碧綠浮藻被某種事物頂破,只見一股股污水從底下涌現,隨後老管家藉着潮水闖入河涌間的巧勁,終於把一段爛木頭扶起,使勁推到了河涌入海口間。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江大俠,先前朝廷把周邊的大小船隻蒐羅一空,就連打漁的舢板都沒有放過,幸好我早料到會有這麼一天,提前買下了這條老龍!”

雷老虎志得意滿地說着,一邊前去幫助管家拖動,江聞也逐漸發現水中漂上來的不是一段爛木頭,而是一條年份久遠的長舟,舟身木色因爲年深日久而變得暗沉如墨,木質紋理卻細膩如玉,兩側經常被人摩挲的船板也如硯石一樣油亮,顯出了時光沉澱後獨有的溫潤。

這樣古樸的龍舟,偏偏在船頭上雕刻着一顆惟妙惟肖的老龍頭,雙眼觀天神氣逼人,一經水洗就在波濤間沉浮不定,彷彿要活過來一般。

“這條老龍是從宣德七年傳下來的,坤甸木打造,全長十二丈,一經入水便能乘風破浪!”

到這時候江聞才明白雷老虎是鑽了清廷命令的一個空子。

朝廷水師想徵調的是能夠用於水戰的船隻,而平南王府封船是要緊鎖水路出入的可能,偏偏這條龍舟兩邊都不挨着,並且因爲端午賽舟過後就會被包裹着沉入水底妥善保存,因此反倒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更爲人讚歎的是它的年份表明這艘龍舟已經堪稱文物了。要知道宣德七年到眼下已經將近兩百三十年,江聞沒想到今天得靠着這樣的老物什才能脫離險境,更沒想到自己在萬千身份之外,如今還得化身龍舟運動員登場。

“江掌門,你留得性命還磨磨蹭蹭不走,莫非你靖南王府還要插手本王的事?”

對於江聞這邊的舉動,平南王府已經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此時江聞只是徘徊了片刻,尚可喜陰陽怪氣的聲音就已經傳來。

“這就走,王爺不送。”

被當衆如此冷嘲熱諷的江聞,卻毫無芥蒂地迤迤然轉身就走,模樣愜意得彷彿是被八擡大轎厚禮相饋之後請走的一樣。

在他轉身的那一刻,江聞聽見了武林羣雄中傳來了對貪生怕死之輩的嗤笑,也知道今後自己在江湖之中的名聲未必能好到哪裡去,但他更知道尚可喜會表現出如此小肚雞腸的行徑,是因爲捨不得自己永鎮天南的計劃,還想着靠言語激怒江聞將他拖住,直拖到一切事情都大功告成。

這說明鎮壓蛟鬼的時間不多了。

想到這裡,江聞突然有些悲涼之感,他突然聯想起了駱元通默默承受了十年的鷹犬爪牙之名,困守在這座廣州城裡,似乎只要身爲揮犀客不管是善是惡,都擺脫不了被人誤解揣測、遠離尋常人世界的命運。

“上船吧,快往南海古廟走。”

江聞催促着幾人趕緊上船,順帶把因傷昏迷的嚴詠春也搬上了龍舟,但船上幾人明顯還在記掛着沉珠浦上的人,此時屢屢回望灘上, 顯得心事重重。

傅凝蝶拉着認真划船的江聞衣袖問道:“師父,溫先生不會有事吧?我們……還能見到他嗎?”

傅凝蝶自始至終也不敢提到“死”字,而江聞沉默片刻,始終沒有回頭多看一眼。

“傻徒弟,世上之人有緣自會相見,你覺得你們的相遇是緣,自然別人的相遇也是緣,緣生緣滅總會有個結果的人。”

用一堆曲裡拐彎的話搪塞了凝蝶,也暗中勸說了一番袁紫衣的江聞正使勁劃舟,卻發現雷老虎和老管家也一臉嚴肅地沉默着。

“怎麼?你們兩個也被英雄之氣感染,覺得逃命可恥了?”

江聞到是很好奇,這兩個一心逃命的傢伙怎麼如此肅穆,彷彿是被人逼上了梁山一樣,難不成也打算揮灑熱血逞英雄一回?

“江大俠你誤會了,只是剛纔經管家提醒,我纔想起了一件事情。”

雷老虎很是誠實地悄悄搖了搖頭,露出了一個膽小怕死的表情,然後壓低聲音說道,“我記得買下這條老龍的時候,對方曾經說過絕不能讓女人碰龍舟,否則華光大帝的法力加持沒了不說,還會在水上遭遇種種意外呀……”

此時的天色更加陰沉,明明已經臨近黎明,海天盡處卻仍纏繞着萬丈的黑氣,盤旋縈繞自深海之中飛向高空,宛如千百頭黑龍出淵,倒吸江海之水亟待逞兇之時,映襯着沉珠浦上的對峙。

“沒機會多想了,今天道爺我就算遊也要游到南海古廟去!”

------題外話------

收官前例行卡文,痛苦_(′?`」∠)_

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一十九章 空穴來風第八十八章 天機六甲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煙塍霧壙時泣鬼第四十七章 龍吟怪談(中)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八十四章 刀劍舞秋風第三十八章 六道之外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一百四十九章 君世負詩寡和名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間望玉鉤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墳鬼唱詩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三十六章 計不決者名不成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低雲愁廣隰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六十九章 憔悴望神州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一章 苦海無邊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爲久留茲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二百二十一章 蓋盡人間惡路岐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閒客夜貪棋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鉤霜雪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四十八章 龍吟怪談(下)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斷紅塵路(補發)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岡第五十二章 曉夢有心驚第二百三十一章 佔得杏樑安穩處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七章 寶藏傳聞更新預告(僞)第一百零二章 不知誰續廣寒遊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一百零五章 柔處須防綿裡針第一百二十三章 孤猿坐啼墳上月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章下 揮犀者俠客第六十二章 相逢應不識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間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雲解鬥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低雲愁廣隰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見五陵豪傑墓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讀二句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間第八十六章 揚浪動雲根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應劫遲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第五十三章 東望夕茫茫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八十二章 載猶旦暮第一百七十九章 時時誤拂弦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二十四章 樑上君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第七十一章 離衣宿夕暉第一十六章 迷途未返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