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思

綠蓮帶回來的消息令人失望不已:宮中甄皇后鳳體違和,張御醫及幾位御醫皆隨侍在鳳坤宮,已兩日不曾歸府。

聞得此訊,宋氏內心一涼,望着兒子即心亂如麻。

這可怎麼辦?

竟鬼使神差的轉向了瓊姐兒。

難道,要開口請瓊姐兒開方救治?

她能擔得起這份信任嗎?

珏哥兒的身子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正徘徊之際,綠蓮安慰道:“夫人莫急,侯爺已派人去請了慈濟堂的朱大夫。朱大夫慣善治少兒病症,四少爺定會沒事的。”

剛起的念頭就這樣壓下,宋氏撫額,她真是糊塗了。

沒有劉郎中張御醫,還有其他大夫,怎麼就要去指望瓊姐兒了?

察覺到滿屋子人,尤其還有四夫人楚氏,宋氏思忖了開口:“四弟妹對珏哥兒的關懷,我記在心上了。等珏哥兒病好之後,定親自帶他去永樂堂見你。此時夜深霧重,我就不虛留你了。”

說完又轉向陸思瓊,語氣和藹:“瓊姐兒也是,剛從榮國公府回來,想來還沒有用晚飯。讓你在這兒陪着乾着急,是我當母親的疏忽,回頭讓廚房送些精緻可口的小菜到嬌園,你用了膳就早些休息。”

這是下逐客令了。

二人皆是識相之人,接過話道別,並行離去。

離屋前,陸思瓊忍不住又回頭望了眼珏哥兒,那瘦小的身子躺在寬大的牀榻上,襯得越發單薄。

這是她唯一的兄弟。

哪怕不是一母同胞,卻是真正血脈相連的兄弟。

往常,陸思瓊之所以落在人眼中有清高冷傲的形象,正是因性子清寡,平時除了瑤姐兒,與府裡其他兄弟姐妹均不如何親近。

這亦與她自小在榮國公府長大有莫大的關係。

然到底是血脈至親,心裡又哪能真不在乎?

珏哥兒小小的燥結被耽誤成這樣……

可惜,宋氏不信她。

低頭跨過門檻,陸思瓊無聲輕嘆;

罷了,自有大夫來治。

出清風小築的路上,四夫人又褒獎起她:“以前只知道瓊姐兒你通曉醫理,卻不知到了這等爐火純青的地步。

你是不知,珏哥兒的病,早先前請了多少名醫郎中,都沒瞧出個所以然來,最後還是你父親請了張御醫出手,纔有所緩和。

你剛進屋時把個脈就將病情道了個明細,瞧你母親臉上的表情,都驚詫住了。”

前一刻還對宋氏請自己分析珏哥兒病情的行爲表示質疑,如今出了屋子,卻又說起這些好聽的來?

陸思瓊止步,凝視着楚氏緩緩道:“嬸母您是知曉的,思瓊孃親去的早,從小藥不離身,對病魘最是痛恨。

往常閒來無事,多翻了幾本醫書,不過是略懂些皮毛。四弟這回的病症,與我曾經所閱的某一案例較爲相似,故而纔有那番分析。

再者,我雖沒有言錯,但到底不敢與出師行醫的老大夫相比,您用爐火純青來擡舉我這見識淺短的閨中姑娘,侄女愧不敢當。”

四夫人一滯,顯然是意料之外。

瓊姐兒平素是何等性子的人?

高傲、嬌氣,說她行起事來有恃無恐皆不爲過,這會子……卻是在謙虛?

楚氏不敢相信,二侄女從不是低調之人。

否則,早前自己雖說是有背後編排長嫂之嫌,可若是府中尋常的姑娘,哪怕聽出了自己本意,聰明人又怎可能直接警告她這做嬸母的?

然瓊姐兒就敢,還說的那樣直白,便是認定了自己不會與她計較。

亦無從計較。

在楚氏的印象裡,二侄女就是個年輕狂妄、被寵壞的閨閣嬌女,自己誇她醫術能耐,這又誇錯了?

總在晚輩跟前吃癟,她心裡也有了幾分窩火。

“呵,瓊姐兒莫不是在開玩笑?

咱們這德安侯府裡,可屬你見識最爲寬廣,過去些年跟着榮國公老夫人連宮苑都進過,更是蕙寧公主府的常客,試問這京都城裡還有哪處是你去不得的?

你若見識淺短,嬸嬸我豈非更爲微薄?瓊姐兒,妄自菲薄也要有個度數。”

說起這些話,虛榮心強的楚氏亦不免語氣泛酸。自己活了這小半輩子,居然連個黃毛丫頭都不如。

想從前待字閨中時亦是闔府寵溺的貴女,現如今討好個夫家侄女,還要被人輕視。

陸思瓊微有莫名,不知四嬸母這火力怎麼就對着自己發了。

她府中爭強好勝,往日就屢次挑戰宋氏之主母威嚴,現如今跟自己個晚輩鬧什麼?

剛剛那些個詞句,明面上雖都是好話,但句句不離榮國公府,聽在她耳裡能是悅耳?

陸思瓊自覺醫術本事如何,尚不用眼前人來肯定附和。

她就不喜歡這等做派。

事實上,今兒確實累了,心中亦記掛了幾分珏哥兒病情,如今着實沒心情站在風雨裡與人周旋如此無關緊要的話題。

因而,亦懶得再多說,淡笑着福身,“天色不早,侄女先回嬌園去了,嬸母路上小心。”

四夫人原還打算與她好好說辯一番,想着自己誇她難道還有錯,不成想眼前人直接告退。

卻又不好強留。

否則,回頭這嬌滴滴的瓊姐兒若又病了,老夫人豈不得怪自己非拉着她在風雨裡說話?

這罪名,可不好擔。

只能點頭,並出聲囑咐丫頭們路上好生伺候。

可盯着那漸遠消失在院門口的倩影,楚氏又不甘心,拽着手裡帕子就惱道:“瞧她這輕狂勁,若不是有周家替她撐腰,一個沒了親孃的姑娘,敢這樣同我說話?”

近身的楚媽媽自是寬慰:“夫人您何必與她計較?榮國公府再如何榮耀光鮮,可二姑娘終究是咱們侯府的二姑娘,難道還能指望外祖家過一輩子?”

“說的是,瓊姐兒也不過是小人得志,要沒有周家,我犯得着這樣低聲低氣的說好話?”

楚氏話落,轉首望了眼依舊明亮的屋子,想起長房裡這一個兩個的踩在自己頭上就不甘心。

可有些話,在腦海裡一轉,最終也就只能是化作一聲嘆息:“唉,我的珉哥兒樣樣能幹,是府裡的嫡長孫,可惜啊……”

垂着頭舉步離去,背影清寂,看不出人前的絲毫盛氣。

入夜,涼意更濃。

嬌園裡,一株海棠含苞待放,沐雨鮮麗。

周媽媽領着寶笙跟南霜侯在廊檐下。

瞧見陸思瓊身影,下階便迎了過去,“姑娘,您今兒怎的這麼晚還回府?老奴聽說您回來了還不敢信,周老夫人怎會放心您傍晚離開?”

根本不顧身後寶笙跟不上她步伐而致使細雨淋滿肩頭,湊上前先是緊張的替陸思瓊攏了攏身上斗篷,又去伸手握她的手。

感受到掌中冰涼,緊張的又道:“手這樣涼,快進屋去,省的被寒氣侵了身。”

轉身又吩咐南霜去將備好的香湯添上,準備服侍主子沐浴。

周媽媽是已故大夫人的陪嫁,先主子過身後,就守在小主子身邊服侍。

陸思瓊一直很敬重她,對她亦有股特殊的情愫。

聞言,笑呵呵的親切道:“外祖家府上有點事,我便先回來了。媽媽放心,我如今身子比幼時好許多了,再不是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了,這點風雨無妨的。”

周媽媽還是立即迎她入內。

淨房裡擺了座紫銅鎏金鼎,早早燃上了銀碳,暖意流淌滿室。

更衣後,陸思瓊穿了件半舊的家常小襖坐在妝鏡臺前,任由書繪服侍。

周媽媽領了寶笙跟南霜將飯菜送進來,在外邊靠窗暖炕的矮几上擺好,隨後掀簾繞至陸思瓊身後,接過梳子親自替她打理。

從鏡中發覺身前人神色疲倦,眉宇間似有憂愁,忍不住輕問:“姑娘有心事?”

能在屋裡頭服侍的婢子,自都是信得過的,不用防備,主僕交談間亦不拘着。

陸思瓊搖搖頭,“沒什麼事,就有些擔心珏哥兒。”

稚子年幼,早前臥病在榻,受了那麼多病魔折騰,既傷身又傷神,若再有個不慎……可真是禁不起了。

“四少爺有大夫人成日守着,滿屋子奴僕服侍,姑娘您操什麼心?”

周媽媽自認爲私心,素來對新夫人無多少好感,故語氣並不怎麼友善:“再且,姑娘您擔心四少爺,也要看大夫人承不承這份情。您不是她親生的,面上再如何親和,心中的想法又有誰知?

姑娘再想想七姑娘,她自幼跟您親近,您對她亦可謂是付了真心的,可大夫人呢?每回七姑娘來咱們嬌園,她不都派人盯着,生怕姑娘欺了她閨女似的?

國公爺雖然早年前對宋家有恩,可這世上的人,真心知恩圖報的又能有幾個?”

陸思瓊未接話,只是抽開妝匣子下面的抽屜,取出擺在裡面的典票,喚道:“書繪,拿出去燒了吧。”

書繪本就侯在旁邊,聞言接過拿在手裡,面色訝然。

周媽媽亦開口:“姑娘,這是紈娘偷拿了府裡東西在我們寶鑑行裡典當的存票!”意味強調。

“燒了吧,本就是死當。且紈娘已被驅趕出府,留着也無意義了。”

陸思瓊滿臉無謂,見近侍徘徊,不由添了句解釋:“終究是宋家出來的奴婢,有人護短在前,我若揭穿在後,丟臉的雖說是她,可我身爲長房之女,難道就能有好處?不過是白白讓人看笑話罷了……”

書繪明白主子是從大局着想,並非圖給大夫人添堵這一時之快,亦理解府中其他各房看熱鬧的心理,忙應道:“是,奴婢這就拿去焚了。”

第224章 騙誘第142章 辭別第143章 相勸第93章 討回第228章 更改婚期第140章 處境第184章 變化第126章 曲解第233章 絕配第186章 周家之憂第8章 信任第131章 聘禮第103章 說明心意第209章 等待第191章 打聽第58章 懿旨第156章 謝禮第42章 恭賀第31章 質疑第143章 相勸第11章 拒絕第15章 九賢王第73章 婆媳第226章 設計第84章 苦勸第239章 決心第182章 洞悉第179章 破相第150章 交代第46章 袒護第188章 試探第169章 開導第110章 體貼第205章 放棄第41章 翻臉第143章 相勸第89章 攤牌第67章 嚴查第58章 懿旨第160章 獻計第158章 繼母第132章 籌備第194章 擡姨娘第184章 變化第155章 坦誠相待第46章 袒護第70章 夜訪第220章 母女第209章 等待第143章 相勸第48章 私心第114章 淒涼第123章 放下第182章 洞悉第61章 溺斃第11章 拒絕第195章 湘夫人第4章 威信第29章 玉字第126章 曲解第152章 可是巧第173章 龔家雙姝第12章 讚許第76章 誤會第173章 龔家雙姝第156章 謝禮第122章 頂撞第75章 死訊第85章 陪伴第184章 變化第64章 親密第83章 情意第55章 天倫第113章 得天之幸第119章 旁敲側擊第201章 提點第129章 暑症第131章 聘禮第183章 侯爺心意第58章 懿旨第184章 變化第3章 幼弟第74章 扮拙第221章 帶你走第166章 情竇初開第187章 怨艾第60章 意外第156章 謝禮第92章 求救第154章 靠近第106章 疼惜第97章 賢惠第229章 凱旋歸來第185章 進宮第24章 說親第75章 死訊第141章 嫡庶之別第171章 微妙第40章 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