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

當人類下地行走,開始追逐獵物的時候,奔走在草原林地,用自己的雙腳去追逐獵殺飛禽走獸,速度關係着生存的質量高低,就算是逃生,速度快的人也有更多的機會,因此,對於速度的渴求,恐怕就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了基因當中。

因此在速度和力量結合體的騎兵面前,所有人都是既羨慕又畏懼的,尤其是人馬批甲的備甲騎兵,則是當之無愧的野戰王者。

放風箏,也就是蒙古騎兵欺負一下頭腦簡單,教條古板的歐洲鐵罐頭,要是放在華夏,隨時可能從襠下掏出的遠程武器,就能把來來回回溜圈的輕騎兵射成一個傻子。正是深切的知道這一點,清朝在吃夠了明朝火器苦頭之後,便不遺餘力的砍伐着火藥的科技樹,甚至當西方研製較爲成熟的火槍被奉到了大辮子皇帝面前的時候,雖然獲取了口頭上的讚賞,甚至大辮子皇帝個人還相當的喜歡,然而火槍依舊毫無懸念的被封存到了最爲陰暗的角落。

在集體利益面前,個人的喜好就是一個屁,有點氣味,但是無足輕重。

就像是眼下。

可以說斐潛並不喜歡在這個時候進行戰鬥,如果讓他僅僅是憑着個人的喜好來選擇的話,他只覺得自己全身痠痛,恨不得立刻下地,躺下來好好睡上一覺再說!

這幾日,從隴西一路趕過來,斐潛休息的時間甚至比普通兵卒都還要少,至少普通的兵卒不需要每到一個地方就高調出場,接見地方豪右,關鍵是每一次都要表現得神采奕奕氣勢昂揚的狀態,然後在真誠或是虛僞的話語之中,重新穩定住關中的局勢。

秋收在即,縱然有損失,也必須將損失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

斐潛甚至也可以推測到此時進行戰鬥,在兵卒和戰馬的戰損方面也是必然比較高,但是爲了整體的利益,這一仗,不得不打,不得不現在就打。

幸好雙方在體力方面還算是對等的,甚至在局部上,斐潛這一方還具備一些優勢。

因爲楊俊和呼廚泉根本就沒有想到斐潛會出現在這裡,所以當斐潛出現的時候,楊俊呼廚泉一方甚至連一個像樣一點的防禦體系都沒有,只能是選擇和斐潛面對面戰鬥,這是其一,另外一個方面,臨晉城沒有被楊俊和呼廚泉攻下,也就等於這二人依舊承擔着臨晉城兵力的側翼打擊的威脅,雖然臨晉城之中的兵卒也近乎枯竭的狀態,但是依舊不可否認有這樣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斐潛的個人私心的這一點喜好已經不重要了,而是他作爲全局的統帥,必須做出最適宜的舉措。

甘風是原先就跟着從隴右而來的,而趙雲則是斐潛從長安帶過來的。

武關是長安的南大門,是通往荊襄的重要通道,不過因爲荊襄的劉表雖然表面上收復了南郡,但是實際上南郡只是名義上投降了而已,劉表並不能完全掌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劉表暫時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內部的平衡和調整上,對於向外向關中擴張的慾望在這個階段並不是很強。

再加上荊襄龐氏、黃氏、蔡氏這三大地頭蛇,斐潛都七牽八扯的有一些關係,若是劉表想要進攻關中,必然也繞不開這些地頭蛇,搞不準劉表還沒有舉兵呢,斐潛這邊已經收到了情報了,因此相比潼關來說,武關遭受攻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此在關中一亂的時候,龐統就第一時間將趙雲招回了長安,統領兵卒坐鎮調度。

長安畢竟距離左馮翊不遠,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看着相對比較年輕的龐統和趙雲組合,還有些輕視,結果被龐統抓到了個機會,當場堵住了關中扈氏準備運往左馮翊給鄭甘的一批物資,立刻以資敵謀逆的罪名,在趙雲的統領之下,兩天時間就攻陷關中扈氏的五個塢堡,這一支或許是最古老傳承的關中扈氏,也因此而被龐統滅族。

關中扈氏雖然歷史久遠,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大禹的時期,但是從漢朝以來,就沒有出過什麼大人物,當代算是比較出名的扈重,甚至是因爲跟隨青牛先生而聞名,從某個角度來說,已經是淪爲了下等的地方豪右了……

在上層圈子裡面,青牛先生就是一個混吃混喝的道士,比起左慈差得太遠了,至少左慈還有一個左仙人的名號,青牛先生都沒有人記得他到底姓甚名誰。

因此扈氏被龐統滅族,關中其他士族豪右只是側目,卻沒有多少立刻跳起來爲扈氏報仇的意願,當然,在親眼見到了斐潛回到關中之後,這些士族豪右就立刻將扈氏拋到了故紙堆當中。

成者王,敗者寇,這有什麼好說的。謀逆,自然就要承擔謀逆的風險和後果,以下克上,向來就是統治階級的最大忌諱,絕對不可能有任何緩和餘地。

當然,若是斐潛真的身亡了,這些故紙堆裡面的東西又會立刻被翻出來,說不定順手還再加上十條八條的……

因此斐潛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將楊俊和呼廚泉一舉擊敗,整頓關中局面,雖然當下手中的兵卒並非最佳的作戰狀態,但依舊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理想的作戰時機。

攜勢而來,便順勢而擊!

甘風不愧是戰場瘋子,從隴右一路而來,竟然沒有一點疲憊神色,而是爲了眼下大戰興高采烈的大呼小叫,敦促着手下整理兵器甲具,旋即帶着人馬從土坡之上率先列隊而下,直撲楊俊和呼廚泉的聯軍左翼。

斐潛從西而來,楊俊呼廚泉列陣迎擊,而臨晉城便於楊俊呼廚泉左面。別看上陣時瘋瘋癲癲的,其實甘風一點都不傻,特意先出發選擇此處,自然是有利用這一點的心思在內,

旋即趙雲也統領着騎兵,微微向外繞了一下,然後撲向了楊俊呼廚泉聯軍的右翼。

因爲兵種不同,楊俊統領的步卒,位於聯軍兵陣的中間,左右兩翼絕大部分都是呼廚泉的南匈奴騎兵,見到了徵西騎兵呼嘯而來,宛如天河倒卷一般席捲而來,多少心中都有些打鼓起來。

別的勢力的騎兵隊伍,或許南匈奴不熟悉,但是徵西斐潛的騎兵南匈奴人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甚至還聯手對抗過鮮卑,在戰陣之上實力如何,心中都是有數的,因此見到徵西騎兵開始展開隊列衝來的時候,南匈奴隊列難免就有些騷亂起來。

看着最先來的甘風隊列,當中一部分的騎兵已經放下了面甲,端平了馬槊,甚至都能看得見面甲上面猙獰的圖案,看見鋒銳的馬槊之上閃耀出來的萬千寒光!

這些前衝而來的徵西騎兵,似乎就連戰馬都踩踏到了同一個節點之上,每一名的騎兵在馬背上的姿勢都宛如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般,微微欠身前傾,調集好了自身和戰馬的合力,戰馬在漸漸的加速,氣勢也在不斷的攀升,就等着在雙方接觸的那一刻,將這急需的恐怖衝擊力量完全釋放出來!

這訓練有素的騎兵架勢,這勇猛無比的衝鋒狀態,這不是徵西將軍親臨還能有誰?

整個大漢當下,縱觀東西南北,還有哪一個人能拿得出這樣的部隊,這樣的騎兵?

呼廚泉的南匈奴人,在臨晉城下已經是攻伐多日,困頓良久,戰意早就不像最開始的那個時刻那麼的高昂了,再加上連日在野外宿營,雖然也有帳篷,但是總歸和平時遊牧草場完全不同,人馬體力都是消耗了許多,若不是鄭甘供給了相當一部分的乾料,說不得戰馬都已經開始掉膘了。

當下見到了徵西騎兵迎面突襲而來的赫赫威勢的時候,這些南匈奴騎兵下意識的反應,竟然不是迎面對戰,而是想要撥讓馬頭,不想直面衝來的徵西騎兵!

這些匈奴騎兵並非都是懦弱之輩,而是他們都見過之前徵西騎兵,在鮮卑陣中如同分波裂浪一般衝陣而過的情形,也見過數百種重裝的騎兵,刀砍不進,搶扎不透,箭射不穿,幾乎就是在血肉當中開路,殺得鮮卑人仰馬翻的景象!

幸好徵西將軍斐潛並非全員騎兵,重裝騎兵也就是一千左右的模樣,這些匈奴騎兵多少心裡纔有些安慰,卻不曾想到今日到了臨晉城下,結果又面對上了徵西的騎兵!

尤其是原先以爲徵西將軍斐潛已經身亡的呼廚泉一下的一幫匈奴頭人和將領,更是深深的陷入疑惑和憤怒當中……

難道真的在這裡和徵西將軍死戰一場?

這裡毫無可以依託之處,就連臨晉城都還沒有攻下,而徵西將軍斐潛席捲而來,不用說至少京兆尹和右扶風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可以源源不斷的接濟前線。

真的要成爲弘農楊氏的附庸,成爲別人手中的戰刀麼,那麼這城下的一戰,就算是打贏了又能怎樣?

將主的遲疑和兵卒心中的不確定,導致南匈奴兵卒迎上來對衝的騎兵稀稀拉拉,毫無陣列可言,與之相反的是徵西兵卒的戰馬卻藉着下坡的衝勁,很快的就將速度提升了起來,如同洶涌澎湃的巨浪,又宛如一面鋼鐵和血肉築建的活動長城,黑壓壓的直接撞上了南匈奴騎兵的鋒線!

對於站在土坡之上的斐潛來說,這一個撞擊的瞬間,彷彿被無限拉長了。

在腎上腺素的協助下,斐潛看見了更多的東西,也攝取了更多戰場之上的細節……

斐潛看見了,在最前方,甘風揮舞着馬槊,已經捅翻了兩名匈奴騎兵,左右拋飛的匈奴騎兵剛剛離開馬背,鮮血在空中噴出一條線,如同潑墨畫出一道橫捺一般,迅捷且充滿了力量感。

斐潛看見了,另外一側的趙雲抖開了長槍,鮮豔的紅纓在空中宛如活物一般一漲一收,然後就有長長的血箭噴涌出來,或是被扎中了面門,或是扎中了脖頸的匈奴騎兵徒勞的用手捂着傷口,直愣愣的從馬背上跌落。

斐潛看見了,一名匈奴兵卒呲牙裂嘴的在兩騎交錯的時候,緊握着戰刀砍在自家兵卒的肩膀護甲上,札甲的絲絛被砍斷了兩根,鐵片下凹又迅速的彈回,伴隨着火星在空中跳躍起來。

斐潛看見了,有的因爲躲閃不及,雙方的騎兵戰馬轟然撞到了一處,戰馬虯張跳動的肌肉皮毛相互擠壓在一起,然後扭曲着改變了形狀,血液和碎骨在撕扯扭曲的傷口之中噴濺出來,雙方的馬背上的騎兵卻因爲慣性,猛的向前栽落。

像是原本一秒鐘24幀的畫面突然變成了12幀,甚至更少一樣,斐潛感覺自己甚至看到了戰馬之上兵卒盔甲身上的黃沙震盪,看到了血液崩飛出來的如水滴般的形狀,看到馬蹄之下大塊泥土騰空,看到了兵刃刺破皮膚穿透筋骨……

似乎過了很久,又像是隻是一兩個呼吸,這種錯綜雜亂的割離破碎的感覺,讓斐潛都有些恍惚起來,然後在下一刻,衝上雲霄一般的戰場拼殺之聲就像是無形的波浪一般轉達到了斐潛這裡,激盪起他身後的玄色披風,也將他從莫名的狀態當中震醒。

巨大的呼喊聲音,慘叫聲音,在這一刻盡數爆發,震盪在臨晉城的這一方天地之間!就連天上原本的滾滾黑色煙塵,也似乎被激盪而開!

在兩軍接觸的這一刻瞬間,就有數十名的兵卒東倒西歪的跌下馬來,甚至有的像是一個皮球一樣在奔騰的戰馬之間來回撞擊了幾下,形成了一個古怪且扭曲的模樣跌下,轉眼消失在馬蹄之間。

迎戰的南匈奴就像是原本就不大的雜色的破浪,和玄黑色的斐潛騎兵撞擊在一處之後,便剩下了零星的一些色斑,然後轉眼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在馬蹄煙塵稍微落下之後,才能看得見這些匈奴兵卒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就像是給徵西騎兵鋪就出了一條血色的道路!

灑下的陽光照在徵西騎兵身上,宛如給他們加上了一圈得刺得聯軍人人都不得不避開視線得光輝!小規模的匈奴的攔擊就像是螳臂擋車一般,絲毫沒有延緩徵西騎兵的步伐,甘風揮舞着馬槊,只是大笑着催馬朝前,就連遠在山坡之上的斐潛,似乎都能聽見其大笑得聲音……

這一刻,在臨晉城下,南匈奴和徵西騎兵的這一次碰撞,似乎也在說明着“一漢頂五胡”依舊沒有改變,宣告着在這一片土地之上,依舊只有一位屹立不倒的強者,只有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

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五三八章 湢室之內第1831章 天下驃騎軍第七七七章 有失必有得第1160章 試煉場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2907章狂者東走,逐者亦東第3037章正常戰鬥中的不正常第1857章 苦難未了,綿延無窮無盡第2101章正確的舉措爲什麼沒有正確的結果第2529章有人爲了生存有人在意傳承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1997章幽北紛亂,大戲開場第1685章 失去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2157章良辰美景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七三三章 走馬起征程第1452章 殺局第四九七章 道友請留步第3077章 商第2470章女人也瘋狂第2340章忠誠口號永遠響亮第2410章另類辯論(加更)第3183章 下有血水起波瀾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2410章另類辯論(加更)第2742章 黑馬白第1650章 找藉口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1080章 大漢的新舊規則第1190章 請君入甕加點料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六四五章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第1001章 鮮卑進兵第五四九章 各種各樣的麻煩第1104章 論政第2984章合則勝第3250章 出場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2351章智慧侷限性第二八七章 破戰第1120章 大漢的保皇黨們第六十二章 各有各煩惱第1947章商會馴化,拙劣計謀第一六六章 看一看第3289章 團隊要有狼性精神第二七三章 火炎焱燚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七零六章 西涼老戰法第2503章進一步(加更)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2202章祈福求佑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六三八章 形勢比人強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1087章 殺殺人和翻翻臉第2840章可謂上大夫第2398章憨傻癲瘋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2960章夕陽無限好,噴子也下頭第1428章 催死前反撲第2590章人無我有第2704章官場忌諱三致仕第七二九章 迷霧般局面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八十八章 無禮之殺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1662章 防禦者第1015章 老卒新兵第1211章 西涼也是要合作的第九六一章 戰場上的煙塵第3078章 薪第2236章想一想,練一練第3127章 緊急求援第2892章將令,軍在外不受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695章應其高燥而則生第1955章窘迫幽州,遺留問題第1350章 進退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問題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1538章 人到中年第八九四章 反客爲主(九)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3254章 價值第3118章 治下之民第六五六章 一日爲賊終身爲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