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0章一個全新的習慣

在後世很多企業當中,都喜歡讓員工進入企業之後,改一個名字。

美名其曰,方便稱呼。

洋企業就起個洋名,私人企業就起一個代號,表面上不管是人事還是老闆,都告訴員工這個改名字沒什麼特別含義,頂多是新的花名更具有正能量,也代表着員工所期望未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能擁有什麼能力、希望獲得什麼樣的認可等等……

但是實際上,小小的舉動,背後卻蘊含着深層次的意義。

斐潛讓鄯善小王子取一個芳名,呃,漢名,自然也是有意義的……

首先自然是服從性測試。

連祖宗傳下來的姓名都能賣了,那麼也就沒什麼賣不了了。

其次,花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員工私人的社交,尤其是防止員工相互聯合,在部門人數相對多的時候,也可以防止外面挖人和自立門戶,因爲一般人不知道員工的真名。

同時,用花名習慣了,當需要告訴別人真名的時候,員工也會下意識猶豫,好像真名成了一種什麼秘密似的,這就跟帶着面具時間長了,脫下來的時候多少感覺有些怪怪的一樣。表面上說是給員工一個機會給自己起個新名字,其實也是一定程度上剝奪、掩埋了員工原本的人格。

因爲在原本的生活,生長過程當中直接關聯的那個名字,被捨棄不用了。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方便強迫下屬幹些什麼事情的時候好隱藏自己……

就像是水滸傳裡面,誰幹的?

花和尚!

現在,斐潛讓鄯善的小王子起一個漢名。

一個好聽,好記,代表了正能量的漢名。

小王子用可憐巴巴的眼神望着斐潛,『尊貴的將軍,我不知道要起什麼名字……』

斐潛微笑着,『一般來說,我們的姓呢,代表了我們祖先的來歷,很多時候是祖先用封地的名稱來作爲姓氏的……名字纔是相互之間的稱呼,也代表了對於自己未來的期望等等,所以呢,你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模式想一個……』

『嗯……要不,尊貴的將軍,我叫……「樓善」怎麼樣?』小王子手舞足蹈的說着,顯得很開心的樣子,『「樓」就是祖先的樓蘭,「善」既代表了現在的鄯善,也代表了善良和美好……』

斐潛點點頭,『你看,這不是很好麼?樓善,不錯啊,是一個好的名字。等你到了冠禮的時候,還可以取一個自己的字……這樣就代表你長大成人了,可以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了……』

『真的?』小王子樓善喜笑顏開,『哈哈,我有新名字了!』

小王子蹦蹦跳跳,似乎是真的歡喜,也像是裝作歡喜。

但是這並不重要。

斐潛的意志,才最重要。

而在遠處隊列之中,步森看着斐潛和鄯善小王子相談甚歡的樣子,臉上的皺紋都快縮到了一起……

只可惜,現在沒有人在乎他的痛苦。

最後步森也緊緊只能是低頭口誦佛號……

鄯善是小國,但卻可以四兩撥千斤。

這也是西域的一個特色。

大部分的西域邦國都不大,並且也很容易就左右搖擺。

斐潛對於樓蘭的瞭解,並不是很多。

因爲後世所能知道一些樓蘭人的情況,是因爲在當年有一些人遷徙到了華夏的西部,並且帶來了一些文字,文本什麼的,雖然這些人採用的字是佉盧文,但是也多多少少的記載了一些事情,使得後人纔有機會一窺樓蘭古國的風貌。

佉盧文並不是樓蘭獨有,也是尼雅國的文字。關於尼雅,後人有人說是屬於精絕,也有人說是樓蘭一部,有人說是毀於戰火,也有人稱是河道變遷,但是斐潛覺得麼,這些可能都對,也都不對。因爲世間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少有單純孤立的事件。

『主公……』太史慈瞄了一眼奔去和旁人分享,或是炫耀的鄯善小王子,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樓姓……主公,我好像記得,這樓蘭……元鳳四年,平樂監刺之,方改其名……』

斐潛笑笑,轉頭問張遼道:『文遠以爲如何?』

張遼在一旁,皺眉說道:『刺之改名不假,不過好像是當年樓蘭親匈奴……』

斐潛點頭,頗爲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確實如此,不過……這又是爲何?西域諸國遣漢爲質,然不得其用。質子其法善乎?既不得其用,何以延之?大漢之臣,莫以善之小,而不爲之乎?若知其惡法,又何不易之?』

太史慈忽然覺得有些牙疼。

張遼也是皺眉思索起來。

斐潛提出的問題很客觀,甚至關聯到了太史慈和張遼。畢竟作爲大漢的一地太守,或是地方諸侯,按照慣例是要給斐潛送去人質的……

樓蘭爲什麼會改爲了鄯善?

是因爲樓蘭偏向於了匈奴,然後被平樂監傅介子以金銀引誘而斬殺,立親漢爲新王,改名鄯善。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樓蘭並非是有意去親善匈奴的。

老樓蘭王死了,然後派遣使者到大漢來找之前送到漢朝的樓蘭質子。想要迎樓蘭質子回去當新王,但是誰能想到樓蘭質子被施了宮刑……

這尼瑪回去了,是他還是她?還是像後世米帝最喜歡的五彩斑斕的黑?

不好搞啊,所以漢帝當時就拒絕了樓蘭的請求。

樓蘭沒辦法,自能是再立了一個嗣子爲王,但是很快這個嗣子新王又死了,然後被匈奴知道了,便是立刻送了原本在匈奴的樓蘭質子回來,繼承了王位。於是樓蘭纔開始對於大漢疏遠,對於匈奴依賴,一直到傅介子做法斬殺了其王……

所以,這算是樓蘭自願背棄了大漢,還是被強迫的背叛?

質子制度從春秋戰國,或是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執行了,爲什麼出了這麼多問題之後,依舊沒有人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對於野心家來說,有質子和沒質子有差別麼?

對於不敢背叛的怯懦者來說,有質子和沒質子又有什麼區別?

在允許多妻多妾的封建王朝之中,質子的重要性有多大?

這些問題,斐潛不相信沒有人考慮過,但是他很遺憾的看到,即便是到了之後的封建王朝,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更改。實際上,到了大清時期,依舊有類似於質子的制度。

誠然,質子制度最開始的時候,用意自然是有益的,也是爲了政治目的考量,並且也取得不錯的效用,甚至讓一部分桀驁頑劣的周邊遊牧部落,真誠的融合到了華夏的大家庭當中來。甚至有潛移默化,影響教育的作用。

可是絕大多數的質子,並沒有什麼卵用。

就以樓蘭爲例,其於漢朝的羈絆,長達兩三百年,但是從後世的考古發現當中,卻沒有看到多少漢文明的明顯影響的跡象。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管是樓蘭還是鄯善,都沒有大規模的使用漢文字。

質子在漢地用漢語寫漢字,爲什麼回到了樓蘭鄯善,卻變成了鬼畫符?

不僅是樓蘭,連帶着和華夏『一衣帶水』的多少年的周邊藩屬國,幾百年下來竟然也沒有完全使用漢語言漢文字?

太史慈斜眼瞄了一下那個新改了名字的鄯善小王子,忽然像是想到了一些什麼,但是又比較的零散不成體系,便是皺着眉說道:『主公,莫非這……改了名字,也與此相關?』

斐潛正想要說什麼,忽然前方有騎兵急急而來,『報!發現鄯善騎兵!前方斥候正在交戰!』

斐潛微微皺眉,這還沒有到扜泥城的範圍,怎麼就出現了鄯善騎兵?

……(`)Ψ……

斐潛覺得有些疑惑,但是在前軍之領隊的李隆,心中則是隻剩下了激動和興奮。

李隆帶着的斥候,是和鄯善人剛好在一個山崗碰上。

西域大部分都是戈壁沙漠,然後綠洲穿插期間,河流就是生命線,也是大多數部隊行進的路線。

斐潛等人當然不可能脫離水源太遠,基本上是沿着當地被稱之爲車爾臣河而進。

偶爾有些山崗,或是被風吹得奇形怪狀的石頭堆,自然就是斥候都會選擇的地點,登高而望當然比站在地面上看得更遠……

李隆便是在領着斥候偵測的時候,在攀爬一處風蝕山當中,發現了有鄯善人的蹤跡,雙方几乎是拐角碰到愛,旋即戰到了一起。

李隆是隴西人,他的父輩早年,還擔任過一個不大不小的太守,但是並不能帶給李隆多少的優勢,在西羌暴亂的時候,隴西李氏也同樣不能倖免於難。

家業在戰火當中焚燬,族人在刀槍之下死亡,剩下的也只有無盡的痛恨,李隆一度成爲了隴西的馬賊。

當斐潛掌控了隴西之後,重新恢復了隴西的秩序,招募勇士,剿滅賊匪。李隆覺得繼續當一個馬賊沒有前途,便是試探的投降,他原本以爲可能會收到一些刁難和折磨,但是沒想到斐潛並沒有過多的責備他們,並且讓賈詡負責將他們訓練成爲正規的兵卒。

於是李隆就在隴右成爲了一名普通的兵卒,很遺憾的是在上一次的羌人叛亂裡面,李隆並沒有撈到什麼可以稱道的功勳,只是按照苦勞,磨到了斥候隊率的位置。

在往上,就不是一般的功勳能升級的了,從『率』到『長』,在軍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需要用人頭迭上去的……

用敵人的人頭。

所以,李隆現在看着對手,臉上帶着一些貪婪的笑。

『啊啊……』首先衝來的,穿着皮袍的鄯善人,顯然對於李隆露出的這種笑,感覺很不好,於是他嚎叫着,猛地挺直了身軀,顯得有些瘋狂的衝着李隆的頭臉砍來,似乎恨不得將李隆臉上的笑連着鼻子眼睛一起砍下去。

李隆提刀迎上,身後是他的戰友。

不需要特別的招呼,李隆等人已經按照往日的習慣,訓練養成的本能,構建出了一條陣線。

李隆的武藝自然沒有辦法和張遼相比,甚至在他參加軍隊集訓的時候,被教官罵得狗血臨頭,尤其是當他在陰山接受斥候騎兵加強訓練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更是天天幾乎都被罵,原因就是因爲李隆早些年當馬賊,一些行爲習慣難以糾正。

作爲馬賊,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頂多就是手裡面有事沒事抓一把沙子,然後腳底下插到沙地裡面勾些沙土罷了。

然後就不僅是他自己被罵,還要牽連着隊列裡面其他戰友一同做俯臥撐。

因爲教官表示,這是他不相信戰友,也是戰友沒有讓他相信,反正怎麼說都是教官有道理。如果教官沒道理,那就參考第一條。

起初李隆多少還有些不服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

畢竟戰陣相搏,像是李隆這樣的,最重要的還是硬碰硬的本事,是戰友之間相互的配合,而不是單打獨鬥。

如果誰都能像是張遼呂布太史慈這樣,那還要種什麼田,耕什麼地,一路無雙過去就是了!

大多數的兵卒,依舊是氣力有限,武力一般,此時此刻最可以依賴的,就自然不是什麼取巧的手段,而是身後和身側的戰友。

這倒不是說取巧的手段就完全不能用,而是不能讓兵卒在初期就養成習慣取巧。

單獨搏殺,那麼灑沙子扔土塊當然奏效,可當大規模戰鬥的時候,誰有空彎腰抓沙子?忽然一個人彎腰低頭,或是做出了什麼多餘的動作,是不是意味着就等同於他出賣了隊友,讓隊友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而且最爲關鍵的,是這種招式太好破解了……

結果李隆也沒想到,他竟然在這裡遇到了『同行』。

就在兩個人即將相互接觸的時候,李隆忽然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

一篷黃沙撲面而來!

『凸(艹皿艹)!』

大意了!

李隆憤怒的怒吼了一聲,然後將手裡的刀鞘扔了過去!

『隊率小心!』李隆就覺得自己被身後的戰友拉扯了一些,等他再次睜開眼,甩掉了臉上的沙土的時候,便發現那個該死的鄯善人已經倒下,身邊的戰友哈哈笑着,『欠我一次!』

『欠你一次!』李隆也迴應了一聲,然後叫道,『都小心些!帶上面罩!這些傢伙扔沙子!』

之前爬山的時候爲了透氣,李隆將原本兜鍪上的面罩紗簾給掀開了……

身後的戰友七七八八的應答着,有的喊着知道了,有的只是哼了一聲。

李隆將兜鍪上的面罩扯了下來,蓋在了臉上。這樣雖然說呼吸略有一些障礙,也會讓視野有一點不清晰,但是薄紗卻能基本上阻隔這種扔沙子糊臉的招式。

後續的鄯善人衝了上來。

李隆等人列隊相迎。

又是一捧沙土迎面而來!

但是這一次,只需要稍微眯一下眼,因爲面紗就已經能夠免除大部分的塵土了。

一名鄯善以爲能矇住李隆的眼,便是不聲不響的舉刀砍來,卻不料李隆突然一矮身,躲過敵兵的大力劈剁,順手一刀就刺進了對方的腹部。

鄯善兵嗷的一身慘叫,緊緊的抓住了李隆的戰刀。

還沒等李隆將其踹倒,就見到緊隨其後的第二名的鄯善人刀鋒已經在空中閃耀而下!

山道並不寬敞,李隆退卻躲避都是不妥,只能是飛身往前撲,躲過了刀鋒,將對方撞倒在地,同時也是有些身形不穩,眼見着第三名的鄯善人衝了過來,正要決死一搏的時候,卻聽到身後有戰友喊了一聲側身,李隆就順勢往邊上讓了一下。

身後戰友的長槍擦着李隆往前刺出,一槍捅在了那名撲來的鄯善人胸口。

李隆順手立刻跨步一刀,砍在了另外一名朝着長槍手撲去的鄯善人身上……

一方是雜亂撲殺,一方是相互掩護,等李隆再砍倒一人,收了刀四下查看的時候,就見到這些鄯善斥候都基本上都被清理乾淨了。

而稍遠處,有兩個像是被嚇破了膽,或是要逃回去報信的鄯善人,正在連滾帶爬的往山下跑。

『老馬!你左邊,我右邊!』

李隆取了弓箭,一邊開弓一邊說道。

旁邊一箇中年斥候應了一聲,也是取弓搭箭。

幾乎是在同一瞬間,李隆和那名中年斥候射出了箭矢,一左一右扎入那逃走的鄯善人後背,將其直接從山坡上射了下去,翻滾着,跌落巖體。

慘叫聲漸漸小了下去。

『打掃戰場!』李隆收起弓箭吩咐道,『看看這些傢伙的馬藏在哪裡!』

其餘的兵卒呼應着,三三兩兩的分散走開,開始檢索戰場,搜尋信息。

『隊率!』正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忽然有兵卒呼喝着,往身後方向指了指,『張將軍來了!』

李隆回頭一看,在滾滾煙塵之中,一杆張氏大旗高高飄揚。

等張遼到了山下的時候,李隆也已經下了山。

『如何?』張遼問道。

李隆拱手回稟,『上山的時候撞見了鄯善國的小隊斥候,一共二十五人,全數斬殺,無一逃脫。』

張遼動了動眉毛,『哦?你怎麼知道是二十五人?』

『山下他們的戰馬也被找到了,』李隆回應道,『周邊沒有新鮮逃走的馬蹄印……』

張遼有些不相信。

當然不是張遼他不相信李隆,而是不相信這竟然是鄯善人的斥候水準,竟然沒有人看着戰馬?沒有安排暗哨?這些真的是鄯善哨兵?

『將軍,這些人……可能不是正經兵馬,』李隆看了一眼張遼,然後說道,『可能是臨時招募的馬賊……有些習慣,看起來比較像……』

李隆將他遇到的事,簡要的敘述了一遍。

張遼點了點頭。

若是馬賊,多少能說得通一些。

不過,鄯善人竟然招募了馬賊,而且看起來這馬賊是在這裡潛伏的……

這是準備要做什麼?

李隆沉吟了一下,『屬下在未投軍之前,也做過一段時間馬賊……以屬下之見,這些傢伙不是在這裡偵測,而是在這裡埋伏,不巧被我等撞見了而已……』

張遼思索了一下,點了點頭,『嗯……對了,你叫什麼?』

李隆低頭行禮,『屬下隴西人士,姓李名隆,字業緒。』

『嗯,我記住了。』張遼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現在我給你兩百兵馬,敢不敢帶隊將沿途周邊可能有馬賊藏身的地點掃一遍?』

李隆昂首而立,大聲應道:『屬下遵令!請將軍放心!』

第1744章 第一天第二十六章 迷茫的未來第3247章 公審第五九九章 不同的將領技能第3075章 絕地之中求生途第六五三章 壺關很重要第2900章騎虎難下,迎難而上第1161章 無產者的力量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五三八章 湢室之內第1906章四十不惑,銅臭不臭第五七零章 囧在人途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3116章 舊的習俗第3084章 英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1341章 清野第五二一章 喜悅與憂愁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二五四章 前途未卜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四六四章 殺一殺第八二零章 人心見人心(二)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1815章 天之子當有天佑之第1358章 凋零第1483章 袁本初的遲疑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一五五章 劉表的兩封信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二九七章 坐下來談第1226章 就算是廢物也是有價值的第3090章 借用第九八六章 書香濃第九四七章 是祭天還是祭人第1379章 祭壇第五一三章 只想好好的活下去第3252章 律法第六四四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第2355章驚喜和驚嚇第1189章 當長槍對上長斧第2074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六九五章 就地轉進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2214章杞人憂天第1303章 夜半霹靂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2757章 父慈子孝滿堂大孝第1248章 貪狼星起第2397章大小圈子第1465章 千百年江渚上的歌謠第1420章 不光是緩兵計第1540章 釜底抽薪第1790章 試演,試探第3013章有記有計也有機第九四七章 是祭天還是祭人第四六二章 我們是朋友第2344章如何有記性(加更)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2015章炊煙不起,空營不落第1033章 漢人挖的坑第3089章 演化第1314章 自私第1266章 唯有一戰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1443章 大德輪迴第三三三章 春雨第2019章家國大事,女子小事第1647章 陌上桑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1447章 君位之側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1899章蒼天已死,黃天不立第1534章 漢水之敵第五七二章 囧人在途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2676章黃龍血鼠青蒿酒第1823章 計劃永遠都只是一個計劃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二零一章 崔家的方向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2599章黃老,傳承爲重第1526章 敗退第八零二章 獨孤餘歡的兩難題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