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二章 未來很重要

就在郭昶在營寨之外站着恭候的時候,上黨壺關的土著令狐琮,令狐孟瑜,已經先行求見了斐潛。

令狐琮是幷州土生土長的士族,從漢武帝時期就在這一塊區域生活了,雖然並沒有擔任過什麼朝廷三公之類的重要職務,但是在幷州這一塊地面上,尤其是在上黨區域,聲望還是非常高的。

令狐琮見了斐潛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斐潛磕頭賠罪。

“孟瑜爲何如此?”斐潛連忙上前攙扶。

令狐琮說道:“壺關之內,溫使君舉棋不定,竟拒中郎於關外,乃琮之罪也……”

斐潛呵呵一笑,說道:“溫使君有所顧慮,人之常情,與孟瑜何干?還請就坐。”

令狐琮坐下之後,又再次拱手賠罪,苦笑了一下,說道:“溫使君年事已高,瞻前顧後,聽信讒言……唉!”這個事情令狐琮也很尷尬,前腳請了斐潛過來,後腳溫浩又覺得斐潛勢力太大,有點放心不下。

斐潛點點頭,明白了。

溫浩之前多半是打着讓斐潛和張揚兩個人在壺關之下鬥個兩敗俱傷,然後溫浩自己坐在壺關之上坐山觀虎鬥,現在結果一看張揚居然是個紙老虎,一捅就破了……

原本兵力就不如張揚的溫浩,現在又怎麼敢輕易的放斐潛入關?

斐潛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孟瑜,關內之意如何?”

大批的軍隊都來到這裡了,難道僅僅是爲了壺關之上溫浩的一點點勞軍物資,然後就打道回府?

斐潛的意思也很明確,溫浩現在猶豫不決,那麼在壺關之內的人員,究竟要怎樣選擇?

也就是選擇站在那一邊?

站錯了隊伍,或者是站對了,卻威脅到了大佬,都註定了是一件悲哀的故事。

幷州曾經是強大無比的一個州郡,從秦朝至漢初,幷州曾經一度擁有近十萬的戰兵,養馬之地天下有六,三處在幷州,更有“天封苑”號稱出名馬之地。還有武庫、鹽池,人口衆多,將星無數,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強橫一時的地區,卻在一兩百年間衰敗得不成樣子。

幷州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在漢代之初,幷州太強大了。“世祖以幽並走兵騎定天下”,光武中興的過程當中,幷州的軍事力量是極其強大的。當時河北有一個姓王的號稱兵多將廣,實力雄厚,劉秀率兵與其作戰,久攻不下,進展緩慢,幷州寇恂和彭寵突“各發突騎兩千匹,步兵千人”,投劉秀並攻之,隨之大破。

劉秀稱讚道:“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見其戰,深信不疑。”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個太強悍上面了。

劉秀帶着河北冀州的兵卒,打了一個月的仗,沒打贏,結果幷州人來了,咔嚓兩下就打贏了,這個……是有幾個意思?

後來劉秀平定漢室之後,爲了休養生息,就開始推行“閒修文政”的策略,光武帝宴請這些功臣諸侯們說各位如果沒有這樣的遭遇會議什麼樣的方式取得功名利祿呢?

鄧禹說他勤奮好學,可以憑藉這樣做到郡縣的文學博士。光武帝說以你的才華做到一郡功曹也是沒有問題的……

馬武說他的武勇至少可以當一個尉督。光武帝笑着說,當個亭長就可以了……

普通的功曹官秩雖然僅百石,但是這個官職其實就等同於後世的組織部長,雖然可能沒有什麼局長處長的職位顯赫,但是具備相當重要的實權,而一個亭長,則是跟後世的社區裡面架設的警務室值班警察,俗稱片警差不多。

這樣一高一低的評價,幾乎也就註定了幷州的地位逐漸的走低。

但僅僅這樣並不意味着沒得救,只要跟着劉秀的重文政策,抓緊中央思想,好好修文不就可以了?

不過很遺憾,幷州的第二個因素才最終導致最終的衰落。

幷州之地的學問和河北冀州、豫州汝南一帶完全不同……

因爲這一塊區域自古以來就和胡人相互交接,許多地方可牧可耕,因此不可避免的就產生了許多爭執,更何況這裡本身就是三晉所在,自然繼承了三晉的文化和被三晉所影響的秦文化,從“桐葉封弟”到“夏政戎索”,在幷州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兵家和法家相互融合的文化體系。

法家的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變法,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法家先驅者,也是商鞅變法的前置,還有韓非子也是法家大成者。

兵家就更不用講了,在幷州,早在戰國時期趙國就推行胡服騎射,徹底將兵車這個玩意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因此幷州之地,就成爲了兵家和法家的土壤,也正是因爲如此,在秦國焚書坑儒的時候並沒有遭受巨大的挫折,自然當西北風改成東南風的時候,已經在朝堂之上把持住了一定地位的儒家,開始着手壓迫法家和兵家的人物,也就成爲了很自然的一種現象……

斐潛現在問令狐琮,其實也是令狐琮的一次選擇,一次站隊。

令狐琮默然片刻,然後問道:“中郎可是欲入主上黨?”

斐潛沉吟了一會兒,微微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這個事情雖然不方便明講,但是既然令狐琮問及,也不能當着令狐琮的面講假話,畢竟令狐氏就是上黨土著。

令狐氏現在沒有人擔任漢代朝堂的重要職位,並不是代表令狐氏淡泊名利,而是沒有多少的機會。其實令狐家族和袁紹也有接觸過,但是袁紹那邊人才濟濟,哪裡差令狐家族多上一個或者是少一個?

更何況令狐氏其實上也是偏向於法家的傳承,只不過這些年蒙上了一層經學的外衣而已,因此身處於河北那種經學世家雲集之地,也不怎麼受待見……

令狐邵現身在平陽學宮,在見到了蔡邕之後,更加認同了在斐潛這邊的發展趨勢,也一併將平陽區域的發展情況,詳詳細細的告知了家族裡面的長老等人,因此令狐琮纔會一再的鼓動溫浩投向斐潛。

不過溫浩現在又有些反悔了,這就難免讓令狐氏有些不滿了,因此令狐琮實際也是代表着令狐氏和斐潛進行試探和談判……

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2171章水和油第2961章千山鳥飛絕,林後有佳境第3231章 耕第1527章 信任第1255章 裴氏舉賢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3166章 人多不過就是多個飯桶第2201章嗟來之食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1035章 來了就別走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七八一章 釣魚的魚餌第七七三章 得意的單于第1052章 政治上的表面文章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制約,開疆擴土有瓶頸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2716章一切都很好第3211章 山空鳥雀呼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1240章 行軍途中的小變化第1918章紅了票子,黑了心肝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 1409章 貪狼殺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1741章 假密函真陷阱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2125章無恙和有恙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1681章 謀皮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1333章 局變第3012章無餘無語也無虞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三一三章 所能做的第2667章先行一步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2423章雙標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一五七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2410章另類辯論(加更)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513章 一條路第2473章正經和正解第3089章 演化第1727章 那裡不一樣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3174章 自我知我那就真我明我第1389章 冽風第2619章消亡,宛如塵埃第2033章軍心浮動,掩藏行蹤第1397章 非常規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1607章 現實和未來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2526章風力水力畜力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1710章 兵馬之威第2289章上善若水,下流也若水。第1325章 人物第2224章丟一塊肉第一三五章 對地盤的渴望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1098章 漠北第三二九章 是哪一類的君子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1577章 萬水千山總是錢第2956章當軒烹羌煮,遲日江山麗第1371章 狄道第四七一章 退卻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1644章 西域之旗第2956章當軒烹羌煮,遲日江山麗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2675章機關算盡大聰明第四八九章 送到嘴邊的餡餅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105章 抓兩手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1232章 當關之夫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2492章抽梯策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1632章 既平隴何望蜀第2775章 指鹿爲馬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1051章 即將捲起娛樂風暴第九十六章 三雅之宴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1228章 從何裡來與到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