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申請進行核-試驗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趙奕就住在覈所安排的接待公寓,併到核所和核專家們,一起探討起核物理問題。

趙奕的目的是進行核物理的學術交流,以便補充自己在粒子物理領域的空白,順帶也能豐富一下知識廣度。

但實際上,最開始他並不是和核專家們討論核物理理論問題,而是被一大堆小組、部門、領導,邀請去看各種核所的項目。

核所對趙奕太熱情了。

陳澤書院士每天都親自接待,差點要二十四小時陪護,實際上,像是陳澤書這樣,六十歲左右在一線崗位的院士,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但他推掉了大部分的工作,就專心陪着趙奕到處走、到處看,順便討論問題。

核所的其他人也差不多,比起接待反重力飛行器團隊,他們的熱情明顯是上升了好幾倍。

這主要還是因爲趙奕的影響力,以及趙奕到核所做的事情。

趙奕只是過來了一趟,看了看輸入屏蔽泵的設計,就解決了屏蔽泵的技術難關。

核所的人對趙奕佩服無比,都十分感慨‘名不虛傳’。

他們自然會非常熱情。

核所的領導層對趙奕非常熱情,技術組的負責人,也希望帶着趙奕看看他們的研究。

萬一……

趙奕看上幾眼就找出了問題,把碰到的技術難關攻克了呢?

這已經有先例了!

於是趙奕就接到了邀請,被熱情的接待着去參觀各種項目、設計,最開始還稍稍好一些,後來實在有些煩不勝煩,他乾脆苦笑着直接說,“不可能看到什麼難關,我就直接解決了呀!”

“我不是神仙,也別把我當神仙……我也只是普通人!”

趙奕強調了好幾遍普通人,但效果並不怎麼好,其他人都感覺,他針對項目、設計,隨便說上幾句,總是說到重點上。

最後還是核所的領導出面,一些項目的負責人,才帶着遺憾走開。

只是短短几天時間,核所的人對趙奕有了新的瞭解,他們一直以爲趙奕擅長的是數學,是理論物理,結果卻發現趙奕在設計上更加天才,甚至可以說是個BUG,似乎無論什麼樣的設計、難點,到趙奕這裡都可以輕鬆找出問題,然後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趙奕倒是非常的謙虛,他解釋道,“只是平時想的多一些,或者,是一種靈感吧!”

後來再去參觀的時候,他乾脆就不主動說什麼了,只是過去看看,稍稍瞭解是一下。

在和核所的專家們,討論核物理理論問題上,他的收穫也是很大的。

陳澤書是國內最頂級的核專家,他對於核裝置、核技術都非常瞭解,同時也對核物理理論,有很深厚的研究。

通過和陳澤書的交談,趙奕瞭解到很多內容。

核物理學,直白說就是原子核物理學,是研究原子核的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門物理學科。

這門學科也可以歸在‘粒子物理’範疇內,但是核物理的研究和其他理論物理不同,是偏重於核能、核技術應用領域的。

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核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對原子核的深入研究,幫助物理學家發現了短程的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也就是強力和弱力,另外,宇稱不守恆現象,也是核物理相關領域,是對傳統的物理學時空觀的一次重大突破。

粒子物理學研究的主要核心,就是四種相互作用的規律和它們之間可能的聯繫。

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但現實中,核物理被重視最主要還是在應用領域,也就是能創造出核能,不管是製造毀滅性武器,還是建造核設施提供新型能源,都是被世界所重視的方面。

核能,說複雜也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就只分爲兩種--

裂變和聚變。

在元素週期表中,鐵元素是個重要的分水嶺,鐵元素擁有最高的比結合能,簡單來說,就是原子核狀態‘最穩定’,最不容易發生核重組。

爲了獲得更高的能量收益,輕核要通過‘聚變’來變成更重的原子核,重核相反是通過‘裂變’讓原子核更輕。

這是兩個研究方向,是兩種不同的核反應。

理論上任何物質,哪怕是地上的泥土,在極端的環境下,都可能會發生核反應。

前提是‘極端環境’。

顯然,地球上不存在像是恆星內部一樣,超高壓、高溫的極端環境,絕大部分原子核穩定的元素,根本就沒有發生發生核反應的可能,哪怕是強行創造出相應的環境,因爲製造環境本身需要的能量太高,肯定也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核反應的主要材料,還是那些容易發生核聚變或裂變的元素。

這些基礎的內容,趙奕早就瞭解過了,他知道的還更多,但是和真正的核專家討論,收穫肯定是不一樣的。

核專家看待這些問題,是站在微觀物理、數學角度的,他們的講解非常的高深,能說出很多的元素核變反應,還有確切的實驗數據。

等等。

這些讓趙奕收益匪淺,同時也產生一種了無奈,因爲他所聽到的內容,差不多就等於告訴他,“核反應只能從現有的理論入手去改進技術。”

實際情況,似乎就是這樣。

核反應相關的理論,幾十年都沒有能再獲得巨大突破,近年來發展的核物理理論、研究,最多就只是加深對原本理論的理解,讓已有的核反應,變得更加的可控。

僅此而已。

這種提升可以用M國的航母核反應裝置性能來描述,比如,幾十年前,他們所建造的航母,能服役十幾年不更換燃料。

現在最新建造的航母,能服役幾十年不更換燃料。

這是進步。

但是,這種進步顯然沒有達到‘質’的飛躍,只是在原本的技術上獲得提升,理論上並沒有‘質’的突破。

趙奕和幾個核專家討論了幾天,就有類似的感覺,一切都被說死了,核物理的研究,似乎就只能從現有的理論出發,去設計、完善相關的技術。

這是核物理研究?

不!

這是核技術研究。

趙奕一直都認爲理論是最重要的,並且對此非常的肯定,而人類對微觀世界、對宇宙的瞭解並不充分,甚至可以說,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理論可提升的空間很大,做理論研究再去研究技術,纔是最正確的方向。

現在的核物理研究多集中在技術上,而不是去挖掘沒有發現的理論,等於只是希望從技術上,追趕國際最先進追評,而不是真正去做研究。

但是……怎麼挖掘呢?

晚上半躺在牀上的時候,趙奕眉頭緊鎖的思考着,他不斷梳理着過去的研究。

包括粒子的邊界理論,對引力、強力的解析。

包括對空間的解析,神靈的密碼列式。

也包括反重力的研究。

等等。

這些都可以說是他基於做出的理論研究,也都可以算作是粒子物理、理論物理。

核物理也是理論物理。

最開始是從實驗角度出發,利用數學去推導微觀世界所發生的現象,也使用數學的方式去做計算。

核物理屬於理論物理的一種,只不過研究對象是原子核,而他之前的研究都是針對最微小的粒子和空間。

但是……

“原子核也處在空間中!”

趙奕思考着忽然眼前一亮,實際上來說,原子核依舊在‘有重量的粒子’範疇,只不過內部是大量粒子構成,有着強力、弱力的混雜而已,問題似乎變得很複雜,不考慮內部因素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做是空間排斥的‘大粒子’。

只要存在質量,就肯定會受到空間排斥,也就是產生引力作用。

那麼……

“在失去空間排斥作用的情況下,核反應會怎麼進行呢?”

現有的物理理論中,原子核是基於強力和弱力作用,但四大基本力充斥宇宙每一個空間,引力和電磁力肯定也會起到作用。

在之前的研究中,空間對2的n次方能量的排斥造就了強力,強力和引力也就實現了統一。

原子裂變或聚變的過程中,空間排斥也肯定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不管作用小到什麼程度,也肯定會有作用……

“要不,試試?”趙奕忽然產生了興趣。

他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真正去實驗試一試,也許就會有收穫,總要比聽着‘完全無解’的核技術理論,要有意義太多了。

……

兩天後,趙奕回到了燕華大學,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科技處以及高層打報告,申請進行機密性質的小核聚變和裂變試驗。

這個申請讓科技處領導層都有點蒙。

“核試驗?”

“裂變實驗、聚變實驗……趙院士,這是要做什麼?”

“不知道啊!怎麼就突然打算做核試驗了?”

“覈實驗,科技處也做不了主啊,批了也沒用!”

類似的實驗可不是能審批的,換做是其他的學者,肯定直接就被駁回,想研究核問題,唯一的通路就是進入核能研究所。

哪怕是在覈能研究所,想要進行一次核相關的實驗,也要一整個組一起論證,還要和許多部門包括軍方協同,最後才能確定進行一次實驗。

這還是最普通的實驗。

如果像是‘原子彈’類似的重量級實驗,就表示審批那麼簡單了,大規模的核試驗,只能高層領導點頭,纔有可能進行下去。

趙奕以個人去的名義,打報告申請進行核試驗,聽起來就感覺怪怪的。

這份申請報告寫的也不詳細,似乎還牽扯到反重力問題。

科技處乾脆把報告遞交給了高層,他們可沒有權利做這種決定,而高層領導早就知道消息了。

趙奕知道科技處無權決定,他只是‘象徵性’的打個報告,畢竟名義上他只是個大學教授,申請做研究還是要科技處審批的。

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渠道,把報告遞交給了高層領導。

僅過了兩天時間,趙奕就收到了消息,讓他去一趟首都行政中心,會見一下相關負責的高層領導。

這次真的是非常重量級的實驗申請,趙奕到了地方以後,發現高層還真是很重視,進的小會議室有好幾個人等着,每一個都是重量級人物。

他們似乎是準備做‘三堂會審’。

趙奕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考驗’,哪怕是做院士評選的時候,他進去都是被‘催着離開’的,而不是真正去做什麼論述。

眼前就像是個‘申請面試’,他需要詳細的說明自己申請的實驗,最好是能說服會議室的高層們。

趙奕表現的倒是很淡然,他並沒有緊張之類,而是坐下來輕鬆道,“我就直接說了,這個實驗是臨時想到的,在覈所的時候。”

會議室的人不由得扯扯嘴角。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做項目申請報告,都會非常認真的做說明,肯定會說起實驗有多重要,怎麼也不會用‘臨時想到’的形容。

臨時想到?

一聽就覺得不認真啊!

趙奕繼續道,“簡單來說,在反重力的區域做核試驗。”

“我的理論中,任何帶質量的粒子、物質,當然也包括原子核,都會受到來自空間的擠壓。”

“這種擠壓可以理解爲是引力的來源。”

“原子核同樣會受到空間的擠壓。雖然原子核內部,主要是強力和弱力作用,但空間擠壓無處不在,也肯定會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

“如果空間擠壓大大減小,當然不會影響到穩定的原子核,但是,不穩定的原子核呢?”

“正在發生核聚變或裂變的原子核,都是不穩定的,而核聚變或裂變的過程中,失去了空間擠壓的作用,也許就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

“我想希望能看到這種‘意外’。”

趙奕說的非常認真,之後卻馬上補充一句,“當然了,也許沒有。”

他不會把話說死。

“這說不一定。”

“但我認爲,即便只是存在極爲微弱的可能性,也應該試試看!”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趙奕和懷爾斯第三百四十七章研究所苦‘李醫生’久已第二十三章 我爲什麼要跑呢?第三百二十七章 超級邪惡的科學家!第三百九十六章 沃爾夫物理學獎第一百三十四章 全網掛鷹!震驚海外!第六百五十八章 抵達火星!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裡沒人管的了他!第四百八十二章 那我們就再保守一些!第六百五十章 這就是圈地啊!第十一章 變身人氣校草第一百三十九章 這幾天不適合上學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沃爾夫物理學獎第九十九章 猜答案沒有意義哦第一百七十三章 看不懂的東西意義重大第三百六十五章 數學物理大神給你審稿?第四百五十六章 連續三年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三百三十章 沒有靈魂的女人(盟主夜灬未離)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賀敏果然不是一般人!第七百一十章 真正的龍捲風製造器第一百零二章 這次不怕對方再改了!第五十八章 他真的是爲了我?第六百八十七章 百億售賣火星-1飛船第四百八十七章 領證是個大事情第二百八十章 維度界限和波形圖第二十一章 重在參與?第一百六十三章 魔術破解大師第六十七章 奧林匹克競賽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立基因實驗室第六百三十六章 所以我們才叫‘無限動力’!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真是什麼也不懂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數學天才真是太難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超對稱問題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章 看不見它服役,我死不瞑目啊!第二百二十四章 差一點就說對了啊!第六百三十四章 航天局的公開消息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重力裝置被曝光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搶佔先機很重要!第四百九十七章 邱成文:我是臭皮匠?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組設計瞄定五代戰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實錘了!中國人都會功夫!第七十二章 魔方計算器第九十六章 死撐的黑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魔術破解大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個天才隕落的起點?第二百八十七章 十倍的性能提升!第四十七章 哥的快樂你們想象不到第六百六十九章 全新的物理體系第一百五十章 數論是很有意思的第九章 獨特的實驗方式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也太氣人了吧!第二十七章 這都是什麼同學啊!第二百五十二章 《相關率》還能這麼用?第八十六章 破紀錄的收穫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給兩個菲爾茲得主講過課!第七百一十三章 科技和人類和平第七百零四章 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冷落的趙奕實驗室第三百六十二章 氣炸了帶來的靈感第一百九十九章 這是演的一齣戲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存在的函數構建法第六百零七章 太空武器和超級實驗第五百五十五章 黎曼猜想的證明報告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定要讓趙奕愛上細菌、病毒!第四百四十五章 主設計結束,審查組到來第五百三十章 核-動力技術第一百七十一章 原來我這麼優秀啊!第六百六十八章 詭異的黑球!詭異的測試!第六百七十章 靈感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第十八章 進入精英A班第一百六十八章 你這個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第六百七十四章 專業的問題要找專業的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丙河:你們還是差那麼一點!第五百九十三章 太空飛船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真的證明了哥猜!第六百八十四章 祝你們成功昇天!第七百一十章 真正的龍捲風製造器第五百九十六章 公開研究成果:《粒子性態墮化》第五十九章 要努力攢學習幣了!第六百零四章 趙奕:空間罩就是黑洞!第一百零一章 複製監聽第五百八十四章 3D真人全息投影遊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連續三年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二十一章 重在參與?第二百零五章 天才都是怪異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會拒絕百萬獎金呢?第八十一章 上帝之數被輕易破解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這就是UFO啊!第四百零八章 非常不同尋常的數字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不可能!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次厲害了,真是羨慕你啊~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打算一口氣完成兩種證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數學天才真是太難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晉升成爲趙教授第二百三十八章 可怕的論文數量(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老子就是不‘寫作業’!第八十八章 原來是我太單純了第九十章 趙-柯南-奕第四十章 溫柔的牛蓮花第一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