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製造天空中最亮的星

鄭陽大學的畢業生對於奕星招工的反響熱烈,連計算機類的重點專業,都有大量的畢業生報名,主要就是因爲工作機會非常不容易。

奕星實在是太有名氣了,尤其是在鄭陽本地來說,就是最最高端的科技企業,能夠進入奕星工作,就像是和趙院士一起工作,說出去都很有面子。

當有很多畢業生報名的時候,負責的羅永林就有些頭疼了,因爲申請的人數實在太多,他根本沒有辦法決定劃掉哪些人。

這可是鄭陽大學的大事件,一定要很認真的進行處理。

羅永林不是普通的老師,而是負責畢業生就業的主管,他很清楚學校要發展,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鄭陽大學的就業率不低,但就業質量相對很慘淡。

大部分的畢業生只能找到一個私企工作,哪怕是成績非常好的,畢業以後也很難找到好工作,主要就是鄭陽大學畢業證書的含金量問題。

所以想要上進的學生,多數都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努力奮發圖強進行考研備戰。

鄭陽大學還很難留住那些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因爲他們去考研肯定會考慮更好的大學,而不是留在本校繼續讀研究生。

這些是普通高校存在的問題。

如果鄭陽大學能持續和奕星公司合作,讓一些畢業生就業能進入奕星公司工作,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時候,學歷就不重要了。

哪怕開設個專科專業,畢業就有很大機率進入奕星,肯定會成爲非常火爆的專業,一些高考分數高的學生都會考慮報名,生源變好也會讓學校跟着大大受益。

羅永林知道這次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他看着報名的學生名單,乾脆不分學歷、專業、成績,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都推薦過去。

具體怎麼去進行篩選,還是讓奕星公司做決定吧。

最終報名的學生有六百多人,六個人爭一個工作名額,相對於奕星的崗位來說,進入的希望還是不小的。

——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收到了鄭陽大學的消息,同時他們也在面向社會進行招聘。

鄭陽大學有一百個名額,其他也有一百個名額。

公司第一批打算招兩百個員工,招聘的條件也很直接,必須要有大專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優先考慮,數學成績好的優先考慮。

這個工作確實需要一些數學能力,但要求也並不是那麼高,只要有高中級別的數學基礎就可以了,再進一步可以工作中擴展學習。

在招聘的問題上,奕星無限動力公司開了兩次會,就簡單的決定下來,他們讓招聘報名的人,都參加一次數學考試,錄取四百個名額進入第二輪的面試,通過面試就可以進入公司。

數學考試是公司內部出題,內容和工作直接相關,包括高中的基礎數學、一點微積分的內容,還牽扯到概率學和統計學。

這麼多內容放在一起,多數人肯定考個高分,但成績的要求也並不高,只要排名靠前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工作就不用趙奕參與了,鄭陽大學配合負責的人員,在大學的教學樓進行了一次規模宏大的考試,判了成績以後很快得到了名單,然後就直接進入面試環節。

趙奕沒有再管招聘的事情,但他也沒能輕鬆下來。

鄭陽大學得到了一百個進入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名額,直接被人傳到了網絡上。

好多人都知道了。

然後就有大學找上了門,首先來的就是鄭陽科技大學,隨後還有兩家專科學校,還包括江城大學也來了,後來煙花大學都打電話過來。

這就有些讓人頭疼了。

趙奕直接把事情推給了教育部門,讓他們去找教育部門來談,而奕星方面只提供教育相關的建議。

其實好多學校都找上來,對奕星公司也是個好消息,因爲未來對於空間連接技術相關的技能人才,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靠鄭陽大學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的。

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對於教育行業發展也很不利,但也不能讓所有學校都開設相關的專業,否則就會讓好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市場需求就這麼大,培養的人才比市場稍多一些就可以,而不需要過多的培養。

很快。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招聘的兩百人,也包括一百個鄭陽大學的畢業生,都進入到培訓階段。

公司負責調試光能接收轉化器的員工,好多都跑去參與員工培訓,相關的工作幾乎停了下來。

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兩到三週的培訓以後,就會有十幾倍的人,直接參與到工作中,肯定能大大加快生產速度。

因爲無限動力汽車還沒有正式發行,也不着急大批量快速的製造,也就不再需要太多的關注,知道能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這天有個好消息。

高層會議通過了高功率Z波發生衛星的審批,不出意外的是,衛星的所有權歸屬航空集團和航天局,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則擁有‘非緊急狀態’的完全使用權,同時,每一次使用也需要做報告並接受監督。

在審批通過以後,高功率Z波發生衛星就可以進入建造階段。

其實建造所需的時間並不長,因爲並沒有直接的技術難關,Z波衛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功率裝置的建造,一個月時間也足夠了。

這個項目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能源供給端,也就是光能接收轉化器的製造上。

用在汽車上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已經被證明可以使用,汽車行駛超過一萬公里,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但是,安裝在民用汽車上,和安裝在太空衛星上,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散熱問題。

散熱,是個大問題。

無限動力汽車上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可以說就是一個‘電能匣’,是封閉式的設計,開啓依舊就能夠源源不斷供給穩定的電能。

電能匣的設計上不存在問題,因爲內部的電能轉化率非常高,哪怕只依靠自然散熱,內部最高溫度也致能達到四百攝氏度,根本無法對接觸的到的壓縮材料造成任何影響,同時,電能匣內部還設計了冷卻裝置,也就直接解決了散熱問題。

如果是放在太空中就不一樣了,太空中的空氣密度非常低,自然散熱速度也就非常的慢。

同時,因爲無法供給相關的材料,而製造後服役時間很長,最低預計超過五年以上,太空中的光能接收轉化器,無法使用大部分冷卻設計。

那麼,怎麼解決冷卻問題呢?

這個問題甚至難住了趙奕,但他還是想出了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開放式設計!

如果把電能匣的外皮去掉,就不會把熱量封閉住,可以源源不斷的自然進行散熱。

哪怕最高溫度超過一千度,也不會影響到壓縮單晶硅薄片,也就不會影響到電能的傳遞。

所以冷卻問題只需要考慮電路接點就可以了。

如果設計的冷卻裝置,只需要冷卻壓縮材料製造的電路接觸點,因爲覆蓋的面積非常小,用冷卻液直接包裹住都可以,配合其他長期的設計,就可以直接解決問題。

趙奕把解決方案提交給了製造部門,就開始等待論證結果。

然後,他被邀請去開會了。

光能接收轉化器的開放式設計是沒問題的,最多就是影響到電能轉化效率,比如原本的轉化率超過百分之七十,開放式設計後,轉化率會迅速降低到五成左右。

那麼加大光能傳輸總量,就可以直接解決問題。

但是,開放式設計有一個巨大問題,就是外在可以看到傳輸過來的光,因爲設計距離地面只有六百公里,很可能會直接被肉眼捕捉到。

這次冷卻設計相關的技術會議,就在航天局內部進行。

趙奕帶着兩個主管的公司人員,一起參加了的會議,並說明了論證結果,“白天很難看到。”

“如果到了晚上,天氣晴朗的時候,就能看到,亮度——”

他猶豫了一下,做了個形容,“就像是天空上多出個亮度很高的星星。亮度大概比最近的天狼星和大角星高一些。”

好多人都會討論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還有一首歌曲,也叫做‘天空中最亮的星’。

實際上,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並不是固定的某顆星星,是會隨着時間變化的。

有的階段會是天狼星,有的階段會是大角星,有時候則是織女一、五車二、啓明星等。

在四月份左右的時間,天狼星、大角星不分伯仲,展出出來的亮度是差不多的。

趙奕說比‘現階段天狼星、大角星亮一些’,也就表示會成爲‘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當然,肯定不是星星。

趙奕的說法讓會場不少人陷入了糾結,高功率Z波衛星的製造發射,已經被高層會議決定下來。

現在的設計則會讓天空中,多出一顆最亮的星星。

這怎麼辦?

如果推翻‘開放式’設計方案,其他方案肯定會讓製造費用大大增加,同時,他們似乎也不能因爲這個原因,就推翻已經做好的設計。

最終會議還是沒有商討出結果,然後就推給了上級部門敲定。

趙奕在首都待了有一個星期時間,上級部門還是做出了決定--

通過!

據說有高層領導知道以後,直接說道,“天空上多一顆星星,就多出一顆吧,似乎也是挺好的,能讓夜空變得更加美好!”

也對!

好多人仔細想想,確實就是這個道理。

在做出了決定以後,高功率Z波衛星的製造就開始了。

同時,光能接收轉化裝置也進入了製造階段,大量的單晶硅薄片,早就已經生產好,並運送到了指定的組裝工廠。

趙奕直接去了組裝工廠,眼看着一片片單晶硅薄片,被嵌入到由壓縮鎳鐵合金製造的‘骨架’上。

整個光能接收轉化裝置,看起來就像是一顆金屬構造的大樹,大片的‘枝葉’開放式懸掛。

“這就是未來最亮的星星了!”趙奕也覺得很有意思,甚至期待起了‘最亮星’出現的場景。

到時候,一定要用望遠鏡仔細的看看。

在解決了光能接收轉化器的冷卻問題以後,其他方面就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了。

趙奕也就回到了鄭陽,並在指定的時間,讓公司和航天局,同步公開了高功率Z波衛星的消息。

當然,說的不是‘高功率Z波衛星’M,而是建造‘太空航道’。

“航天局聯合奕星科技,製造了能建立太空穿梭航道的衛星。”

“這個衛星代號爲‘奕星-1’,它所建立的太空穿梭航道,能讓未來的小型太空飛船,完成最高超過五十億公里的太空穿梭。”

五十億公里,說的是‘邏輯’距離,前提是小型太空飛船不超過一噸。

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小型太空飛船的重量直接決定距離,正常情況下,小型太空飛船肯定會達到幾噸重量,重量每提升一倍,穿梭距離就降低一倍。

在公佈消息的同時,奕星科技公司也宣佈了接下來的計劃--

“下一步,我將會製造發射環繞火星運作的反航道衛星,也就是能建立從火星到地球的太空穿梭航道。”

“在航道建立完成以後,下一步就就是發射太空飛船,進行從地球到火星,以及從火星返回地球的穿梭實驗。”

當奕星科技的計劃公佈出來以後,頓時引起了輿論的強烈反響,國內外都被相關的討論充斥--

“從地球到火星?再從火星到地球?太誇張了吧!”

“有什麼誇張的?太空穿梭實驗已經成功了,從地球到月球只用了十秒而已。”

“那也很誇張啊,《從地球到月球》只有三十萬公里,到火星最近也有五千五百萬公里,差了一百五十倍!”

“這個距離等於要用半個小時?但是,能源夠嗎?支持十秒的穿梭,就需要很多能源吧?”

“到火星實在是太遠了!”

“現在奕星只是公佈了計劃,具體能不能做到,還是要看看——”

第四十四章 這也太高調了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這也太過份了吧!第三百五十九章 抱歉,實在沒憋住笑!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感覺自己像是個傻P!第八十三章 看!那邊有個猥-瑣男!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空飛船編隊第六百零九章 看來我還是太膚淺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科技和人類和平第三百八十章 ‘追熱門’式的做研究第七十章 輕鬆休閒娛樂第五百八十六章 空間壓縮和宇宙理論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們真是好基-友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趙奕的c語言課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爾斯:這是個陰謀!第五百二十九章 趙奕:我感覺似乎不太難第四百八十九章 絕對不花研究所一分錢!第四百一十四章 趙奕,就是上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超級邪惡的科學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是天才?那是當然!第三百八十七章 跟着趙奕走,評上院士不是夢!第四百一十章 大型社死現場第三百一十章 每年一個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七百二十五章 諾貝爾級的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諾貝爾級的成果第六百六十一章 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的設想第六百四十九章 壓縮倍率要檢測出來很不容易第一百零五章 給小朋友講解真麻煩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4G和比特幣第六百七十三章 這是真正的UFO!第五百五十八章 趙奕:核聚變是可控的!第四十三章 你們就不考慮多給一點?第六百章 粒子被壓縮倍率的臨界值第四十二章 這小子說的不就是錢嗎?第二百零五章 天才都是怪異的第七百零六章 飛行汽車被曝光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定要讓趙奕愛上細菌、病毒!第六百九十六章 登陸月球!第六百零二章 空間站和Z波發生器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思路,新的理解!第一百九十章 最適合刷錢的‘機制研究’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子要證明他的證明是錯誤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竟然證明了角谷猜想?第六十九章 最好最好的高中第七百二十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啊!第八十章 天才的詐騙創意第六十八章 這纔是正確的解題方式第五百二十章 動了!動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試飛成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國內的獎項肯定要支持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國家項目掛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把它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聽我的,試試不吃虧!第二百一十八章 看素數解結果?請自覺排隊!第四百四十三章 超級天才、絕頂天才!第五十三章 可怕的林曉晴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冷落的趙奕實驗室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立基因實驗室第二百零二章 懷爾斯邏輯和黎曼猜想的反掛鉤!第三百三十三章 咱倆誰跟誰啊!第十章 單身女青年不好惹第四百二十六章 聽我的,試試不吃虧!第六百三十二章 製造戴森球?第七百三十三章 倒置的世界!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空穿梭實驗被公佈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十倍的性能提升!第七百零三章 月球基地計劃開啓第二階段第三百六十一章 醫學科學中心第六百零七章 太空武器和超級實驗第三百六十三章 熱情的高能物理所第四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二百九十七章 國家級別的重要意義第二百一十章 有關孿生素數的大發現第四十四章 這也太高調了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跟着趙奕走,評上院士不是夢!第六百八十七章 百億售賣火星-1飛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所以說你們一點進展都沒有?第四百五十五章 趙院士果然是在考驗我們!第六百二十七章 異想天開的問題!第六十章 你扔,我猜!第三十六章 又是數學測驗第四百零九章 你都這麼天才了,沒病可能嗎?第六百一十四章 返回鄭陽第五百七十章 超越光速?擁有無限的速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Are-you-kidding-me?第五百三十六章 J-40?確定不是開玩笑?第五百六十七章 這就是大型UFO啊!第五百三十章 核-動力技術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果然還是擅長做技術啊!第六百六十一章 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的設想第六百六十章 最緊張的時刻第四百八十九章 絕對不花研究所一分錢!第六百二十一章 宇宙飛船設計完成!第四百二十九章 堂堂趙院士會知道我?第十二章 你笑起來真好看第一百六十七章 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第七百零四章 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第十一章 變身人氣校草第二百四十五章 證明猜想的思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鷹-1設計定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央視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