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乾陵秘事

第二天,餘飛早早起來,先是在房中修行了一會吐納之術,便下到樓下餐廳,發現葉老和丁老三已經用完早餐,依然在聊着什麼,也不知這兩位神人究竟又是一夜未眠,還是起得早。

葉老見了餘飛,笑道:“餘兄弟怎麼不多休息一會。”

餘飛說:“呵呵,我現在已經習慣早起了。不過沒想到二老比我還早,該不會又是一宿沒睡吧?”

葉老和丁老三相視一笑,丁老三說:“嘿嘿,我們年紀大了,來了這陌生地方,一時半會睡不着。”

“果然又是一宿沒睡,這兩位真是神人。”餘飛不禁在心頭嘆道。

這時,董教授和李肅也下來了,葉老見了開口說道:“董老弟也起得這麼早呢,不如待會吃完了早餐,陪我們去乾陵周圍逛逛如何?這位餘兄弟還是第一次來這乾陵呢。”

“啊?餘兄弟是第一次來嗎?那是得先好好看看,這乾陵外面也是氣勢恢宏啊。”自從昨晚得知那幅乾陵秘圖乃是來自於餘飛,董教授對餘飛便也多了一份熱情。

餘飛對這有着“天下第一陵”美譽的乾陵神往已久,現在聽說要去參觀乾陵,自然是求之不得。

吃完早餐,董教授叫來了兩臺車,也不等其他人,便和李肅領着他們三個往乾陵而去。

他們住的地方離乾陵所在的梁山也就幾公里路程,不過幾分鐘,幾人便到了乾陵景區門口,由於還是清晨,遊客也不多。下車後,董教授領着大家往裡走去。

走進景區首先踏上的是一條石階路,董教授介紹道:“這條石階路有537級臺階,臺階高差爲81.68米。走完臺階便到了司馬道,司馬道的盡頭就是乾陵。”

上了臺階,果然一條平坦的大道引入眼簾,這便是司馬道,在其兩旁,立了不少雕塑,其中有許多石人像,奇怪的是,這些石像皆無頭。餘飛覺得奇怪:“這些石像爲何都不雕刻腦袋呢?”

董教授說:“關於石像無頭的原因,可謂是衆說紛紜。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這些石像的腦袋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

“啊!明朝的百姓都吃飽沒事幹了麼?還專門跑來將這些石像的腦袋統統砍掉?”

董教授笑道:“呵呵,當然不會無緣無故,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

這些石像其實都是唐代的蕃臣像,立在這裡,象徵着大唐天威,萬國朝拜。

在明朝初期,有個外國使節到乾陵去遊玩,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裡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既有損國格,也有辱於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強大的損害,便想把這些石像給毀了。

但是他又怕引起當地民衆的不滿,於是便想到了一個妙計。他每天晚上都到乾陵附近的莊稼裡踐踏糧食,然後在第二天又煽風點火似的,和百姓說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們在晚上便成精了,開始糟蹋莊稼。

要想保護好莊稼和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砍掉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不能在出來禍害莊稼。當地的羣衆認爲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於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

“這個外國使節也真可謂用心良苦,只可惜了這些珍貴的唐代文物,就此便被毀了。”餘飛嘆道。

丁老三在一旁狠狠地說道:“這些個洋鬼子,毀壞我們的文物還少麼。”

正說着,一尊兩米多高的黑色石碑出現在大家眼前,上書“唐高宗乾陵”,餘飛疑惑地問道:“乾陵不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兩代皇帝合葬的陵墓嗎?爲何只寫唐高宗呢?”

董教授解釋道:“這武則天是自廢帝號後,請求她的兒子將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於乾陵的,所以在禮制上乾陵仍然屬於一帝一後的合葬墓,這種情況一般只寫帝名。”

再往前走,便見到司馬道兩側各立了兩座七八米高的巨石碑,西側的石碑上面刻滿了文字,而東側的卻是一座鐫刻着許多雜亂無章的文字的石碑。

董教授介紹道:“左側的石碑叫‘述聖紀碑’,是武則天親撰、其子中宗李顯書丹,爲高宗歌功頌德的一通功德碑,碑爲方形,頂、身、座共七節,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故又稱‘七節碑’。”

“那右邊這座呢,是什麼?上面好像刻了很多不同的文字。”餘飛還從未見過這不同字體,甚至文字方向都不一致的碑文。

“呵呵,這是聞名於世的武則天無字碑,碑額上刻有九條螭龍,故又稱‘九龍碑’。”

“啊!這就是無字碑!可這上面……”董教授的回答讓餘飛大吃一驚,他對這無字碑倒是早有耳聞,卻不曾料想無字碑上居然會刻了這麼多字。

“嗯,這石碑原本無字,不過到了宋金以後,開始有遊人在碑上題字,使無字碑變成了有字碑。再歷經元、明、清各代,碑上便逐漸形成了許多不同字體、不同內容的文字。”

“哎,當初既然立了碑,爲何就不刻字呢?搞得現在變得這麼雜亂無章。”餘飛嘆道。

董教授說:“關於這一點,民間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爲,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認爲,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爲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爲好。第三種說法認爲,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

餘飛聽到這,卻搖了搖頭,說道:“我看這三種說法應該都不是。”

餘飛此話一出,董教授立時愣住:“哦?餘兄弟對此有何高見?”

“這功德碑都是後人立來評價先人的,武則天怎麼會自己給自己立碑呢?所以,立無字碑一定不是她本人的想法。我想應該是其子李顯的意思。相對唐王朝來說,武則天算是犯了忤逆之罪,若是要撰寫功德碑,恐怕多半隻能是批判之筆,但武則天畢竟又是中宗李顯的母親,李顯不忍心這樣做,於是最終便立了這無字碑,功過都留給後人去評說了。呵呵,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淺見,董老見笑了。”

“不!不!餘兄弟你這個說法很值得好好研究!說不定就能解了這無字碑的千古之謎呢。”聽餘飛說完,董教授細細一想,這個說法確實有道理,便趕緊讓一旁的李肅拿筆記下來:

丁老三在一旁笑道:“嘿嘿,餘兄弟總是能有獨到見解。”

隨後,在董教授的帶領下,一行人陸續參觀了已經發掘的十幾座乾陵陪葬墓。餘飛對這些陪葬墓的建築格局驚歎不已。心道:“僅是陪葬的王公貴族的墓穴便已是如此宏偉,那乾陵之中,又得是一幅怎樣的盛世景觀?”

第45章 回到家鄉第75章 七棺毛僵(二)第109章 神鬼不覺第122章 龍襲事件第156章 斬仙寶葫第67章 稚嫩土龍(二)第102章 冒牌神鼎第175章 槍走火第5章 赤焰冰精佩(一)第78章 血屍兵俑第19章 真人之死第27章 幽冥左使第192章 封穴易容術第52章 兇獸檮杌第261章 神火克真金第47章 神秘的力量第205章 空城之謎第105章 太極卵第173章 蠱靈精怪第280章 x局內鬼第150章 對峙神獸第56章 消除鏡像第144章 爭先恐後第208章 隔空傳音術第102章 冒牌神鼎第91章 接地氣的山澗第113章 尋劍第97章 旱魃飛僵(三)第239章 玄冥神石的秘密第17章 逆天醫技第26章 陰湖水蛟第282章 忍耐第74章 青棺鬼煞第28章 交易第31章 憤然離職第8章 對付贏勾的法陣(2)第14章 血牙當診金第76章 七星索命陣第12章 聚氣玉鼎第226章 乾坤玄冥塔第188章 解僵毒第2章 邪教內鬼第270章 拂塵再現身第235章 神奇藥酒第242章 拂塵遺物第222章 忽悠拂塵第262章 鎮門神獸第54章 女媧造人陣第103章 再往舜皇山第210章 秦風失聰(2)第235章 瘟魔現身第26章 九蛟一龍第37章 溶洞石棺第155章 屠魔谷第241章 火山噴發第289章 x局的邀請第3章 雙魚玉佩事件(一)第103章 離開乾陵第1章 古墓殘圖被盜第242章 拂塵遺物第184章 魯班書第102章 冒牌神鼎第114章 秦皇陵遇險第188章 受傷的白狐第217章 坍塌的暗黑之門第75章 深入沙漠第242章 冰封活火山第98章 鎮魔珠第228章 上神之軀第94章 虎口之食第67章 怪異濃霧第199章 怪物再襲第120章 車上的誤會第185章 稱兄道弟第183章 被殭屍咬了第151章 金光漩渦第123章 金甲秦將第151章 金光漩渦第146章 悟道第60章 以斧引雷第97章 旱天雷劈第116章 秦始皇陵第122章 蹊蹺死屍第95章 旱魃飛僵(一)第35章 龍魂寶劍第212章 噬金蟻(二)第14章 燈滅不摸金第42章 敲山震虎第246章 魔瘴之氣第97章 旱天雷劈第27章 調查命案第51章 驚天陰謀第9章 再上廣州第86章 挖參第49章 神龍之卵(二)第99章 黃金大門第42章 大戰巨鼠羣第47章 奇效神丹第74章 突發狀況第30章 虛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