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國舞臺

與猶太人問題比起來。阿拉伯人問題要複雜得聳。

名義上,“阿拉伯人”是一個民族稱謂,但是在具體的民族劃分上。阿拉伯人與漢人非常相似,即沒有一個固定的、而且得到全部成員承認的基本文化。廣義上講,講阿拉伯語與使用阿拉伯文的都是阿拉伯人,而一些不講阿拉伯語、也不使用阿拉伯文的人也自認爲是阿拉伯人。

簡單的說,“阿拉伯人,小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稱呼。

受歷史、地理等等因素影響,特別是歷史上,阿拉伯人創造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所以阿拉伯人的分佈範圍非常廣泛,且地區差別非常明顯。

如此一來,要將阿拉伯人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受民族獨立運動影響,阿拉伯世界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希望將所有阿拉伯人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這個努力到力世紀刃年代,隨着阿拉伯國家聯盟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慘敗而化爲泡影。隨後的幾十年間,因爲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並未得到根本性改變。所以阿拉伯世界的統一努力不但沒有收到任何成效,反而在幾次地區戰爭之後變得遙不可及。直到引世紀刃年代末,美國在伊朗戰場上一敗塗地,共和國在東方崛起,阿拉伯世界的統一努力纔看到了新的希望。只不過,這也僅僅只是希望。因爲“阿拉伯世界”是一個面積超過口口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4乙、包括二十多個國家的廣大含義,所以不管是共和國、還是想在中東地區插上一手的其他國家,都對阿拉伯世界的“統一大業”不太感冒,甚至刻意迴避。

共和國在猶太人問題上徘徊不前。與阿拉伯人的關係最爲密切。

說的直接一點,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阿拉伯人問題,也就是在不激怒阿拉伯人的前提條件下阻止阿拉伯國家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將猶太人趕出中東地區對共和國、以及其他任何大國都沒有好處可言。

顯然,歐洲也不希望在身邊出現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

要知道,阿拉伯世界不僅僅包括中東與海灣地區,還包括北非、甚至歐洲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也就是說,如果阿拉伯世界出現了一股走向統一的向心力,歐洲也將成爲受害者。

萬幸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歐洲與共和國與着共同利益。

《開羅協議》中,一個最爲重要的條款就是共和國承諾不再支持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作爲補償性協議,歐洲將支持成立一個“泛阿拉伯國家聯盟。”

顯然,這兩條協議,絕對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人認爲,這是阿拉伯世界分裂的導火索。也有人認爲,這是中東亂局的開始。還有人認爲,這是戰後世界動盪的根源。更有人認爲,這是東西方鬥法的

不管怎麼說。這是兩條霸權協議,是兩條根本沒有顧及到阿拉伯人利益的霸權協議。

表面上看,共和國受到歐洲的壓力。被迫做出讓步,以犧牲阿拉伯人的利益,換取自身利益。反過來看。也可以認爲是歐洲爲了幫助猶太人,不得不在阿拉伯人的問題上向共和國做出妥協。

可以說,雙方都不想擔責。

在雙方都想推卸責任的情況下。的到的結果是雙方都得承擔責任。

說得不客氣一點,這兩份協議。足以讓4乙多阿拉伯人心灰意冷。

當然,在這兩條公開的協議後面;還有很多不爲人知的秘密。

母庸置疑,共和國與歐洲已經在此基礎之上,針對“去以色列。之後的中東地區、乃至整個泛阿拉伯的區的勢力範圍做了規劃。

根據一些沒有得到證實,也許永遠也無法得到證實的消息,早在《開羅協議》簽署之前,共和國與歐盟就達成了一份至關重要的秘密協議,對歐亞非大陸交匯處的勢力範圍做了明確劃分。

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將是歐洲的傳統勢力範圍。也就是說,大戰結束之後,共和國將從摩洛哥撤軍(因爲直布羅陀要塞不屬於北非地區。也不屬於阿拉伯國家,所以共和國沒有答應從直布羅陀要塞撤軍),將該地區的主導權交給歐州。作爲回報,歐州將承諾不向北非地區擴張,即不吸收北非國家加入在戰後成立的“大歐州國”。

約旦以東的西亞地區,將是共和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因爲歐洲在該地區沒有駐軍,所以該地區的戰後規劃完全由共和國做主,歐州要做的。只是接受與承認共和國在該地區的所作所爲。作爲回報,共和國承諾在不涉及國家主權的領域,比如經濟、貿易等方面,與歐洲共享西亞

。從埃及到約旦,將是共和國與歐洲的勢力緩衝區。

事實上,這也就是所謂的“泛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核心地區。

雖然與共和國戰前規劃相北差了許多,畢竟敘利亞與伊拉克都被排除在了這咋小核心地區之外,而埃及本身又有很強的獨立自主意識,所以共和國在

心,拉伯國家聯明的影響力肯定不會大到哪裡去,車少反性的影響力,但是埃及一直嚴在北非地區的擴張行動,所以只要歐州不做得太過分,“泛阿拉伯國家聯盟。肯定成爲一個框架組織,不會有妾大影響力。

因爲歐洲也懼怕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所以共和國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說得直接一點,這份秘密協議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阿拉伯世界。準確的說,是除了埃及之外的其他阿拉伯國家。

因爲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共和國與歐洲都是受益者。

大戰期間,埃及保最大的好處,成爲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國家。毫無疑問,埃及得到了好處,而且還是巨大的好處。與之相比,敘利亞與伊拉克是戰勝國,而且爲戰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換來的卻只是一些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虛名。

不說與埃及比,就連作爲戰敗國的摩洛哥都比不上。從這個角度出發,阿拉伯世界不在戰後分裂纔是怪事。

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戰後的阿拉伯世界會成爲動盪的根源。

作爲最強大的阿拉伯國家,埃及爲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賣其他阿拉伯國家。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埃及在中東地區與北非地區的地位的到了共和國與歐洲承認,並且被公認爲地區強國,還得到了如同約旦、巴勒斯坦這樣的阿拉伯國家的認同。但是埃及的影響力也僅僅侷限在這個小小小的三角地區。

從某種意義上講,歐洲在這份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協議中獲得的利益並不多。

把目光放得更廣闊一點就能發現。歐洲在阿拉伯問題上做了很大的讓步。在歐亞大陸上,雖然歐洲通過出兵俄羅斯、並且與共和國瓜分俄羅斯歐洲地區小以及在戰後與共和國共同建立新的俄羅斯聯邦,穩住了戰線,並且用一個不算過於弱小的俄羅斯將共和國擋在了千里之外,但是歐洲已經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而且向東擴展的空間被徹底堵死了。站在歐洲的立場上,除了向大西洋對岸發展之外,唯一的選擇就是渡過地中海,南下非洲大陸。而歐洲要想在非洲大陸上站穩腳跟,首先就得控制撒哈拉以北的北非地區。

事實上,這也是歐洲堅持了數十年的基本擴張政策。

說得不客氣一點,歐洲在猶太人問題上死活不肯首先讓步,就是不想讓共和國通過中東地區染指北非。

問題是,國家間的較量靠的是實力。而不是意願。

在必須死保以色列的情況車。歐洲只能犧牲自身的利益。

結果就是,共和國的大軍在戈蘭高地上停下了前進的步伐,而一直對歐洲的擴張行動心存芥蒂的埃及成了共和國的打手。

說得直接一點,一個嚐到甜頭的埃及。肯定會給歐洲製造不少麻煩。

別的不說,在埃及的阻撓下,歐洲很難將整個北非地區收如囊中。

在埃及的阻撓之下,歐洲也不大可能越過撒哈拉沙漠,將觸手伸入“黑非浙”。

從這咋小角度來看,共和國不但沒有做出讓步,反而以退爲進,把難題留給了歐洲,讓歐洲站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對立面上,然後出面調解。從而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對歐洲的戰略包圍。

當然,歐洲不是笨蛋,不會不明白共和國的戰略意圖。

這也是歐洲爲什麼要積極支持“泛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原因。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會對歐洲構成威脅,那麼一個統一起來的阿拉伯世界就能對共和國構成威脅。共和國支持埃及在北非地區有所作爲。那麼歐洲就支持埃及在阿拉伯世界有所表現。

顯然,這就是埃及漁利的原因。

問題是,埃及頂滿天也只是地區強國,連成爲準大國的基礎都沒有。更重要的是,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埃及的綜合實力僅相當於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兩成,因此就算能夠利用共和國與歐洲的鬥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契鬆,埃及也不可能成爲阿拉伯的中心,至少不可能單獨成爲阿拉伯的中心。

由此可見,共和國失去的只是進軍北非的機會。

因爲北非就在歐洲的家門口。所以共和國從來沒有控制北非的打算。

說得簡單點,共和國沒有失去什公

這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特點。即在共和國與美國直接對抗的情況下。因爲沒有出現如同二戰中的蘇聯那樣的大國,所以共和國的霸權沒有受到限制,即便歐洲想方設法的阻止共和國肆意擴張,努力的結果仍然非常有限。

阿拉伯世界的複雜問題,也就成爲了共和國利用的對象。

相對而言,與阿拉伯問題連在一起的土耳其問題反而簡單得多。

作爲《開羅協議》的一部分,共和國承諾放棄對土耳其的利益訴求。在保證庫爾德斯坦與伊朗的主權利益的情況下,共和國不派兵佔領土耳其,集約集團也不出兵土耳其。並且在“沾束點後從十耳其撤洲要做的,只是在十耳其十大選的時候,爲共和國提供監棄權。

也就是說,共和國把土耳其讓給了歐州。

當然,用“讓”這咋。字,還是太客氣了一點。

對共和國來說,土耳其是個燙手的山芋。作爲一個擁有一億多人口的國家,就算共和國能夠擊敗土耳其軍隊,也無法徹底征服土耳其人。別說長期佔領整個土耳其,在中東戰爭期間。爲了控制佔領區,集約集團聯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平均每天陣亡近千人。戰爭還沒結束。包括伊拉克與敘利亞在內,好幾個盟國都表示將在戰爭結束之後把派駐土耳其的軍隊撤回去,不承擔佔領義務。如果佔領土耳其的義務全部由共和國承擔的話,必然會對戰後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與巨大的付出比起來,佔領土耳其的收穫卻微乎其微。

在不考慮土耳其與歐洲國家關係的情況下,共和國當局就打了退堂鼓。

對歐洲來說,土耳其同樣是個燙手的止芋。

雖然在庫爾德斯坦獨立出去之後,歐州與土耳其的關係大爲改善,至少法德意就再以民族問題指責土耳其,並且在大戰爆發前解除了針對土耳其的武器禁運,但是受土耳其與希臘關係的影響,歐洲在處理土耳其問題的時候一直非常小心。

要知道,希臘早就對法德意等國偏袒土耳其的做法感到不滿了。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欲洲強國還不需要過分考慮希臘的感受。畢竟對於已經脫離北約集團、與美國分道揚鍍的希臘來說,在共和國將觸手伸入地中海之前,確實沒有比留在歐盟內部更好的選擇。

問題是,現在不一樣了。

隨着共和國在地中海東部站穩腳跟。希臘有了第二種選擇,那就是脫歐入亞,以加入集約集團的方式脫離歐洲。真要鬧到這一步,歐州別說向外擴張,能夠穩住自家成員就很不錯了。要知道,希臘西邊就是被稱爲“歐洲火藥桶”的前南地區,往北則是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以及經濟不算太發達的阿爾卑斯國家。只要共和國在希臘成功登上歐州大陸,歐洲就別想安寧。

希臘就是歐洲的死穴,歐州必須守住希臘。

守住希臘,就得控制土耳其。

受此影響,歐州沒有選擇的餘地,在共和國不想收拾殘局的情況下,不得不接下這個爛攤子。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不見得是壞事。

從戰略上看,這至少將歐洲在小亞細亞方向上的戰略防線向東推了四多千米,讓共和國無法通過土耳其染指歐洲大陸。也無法充分利用俄羅斯的黑海出海口,從而使共和國在能夠對歐洲大陸產生重大影響的地中海地區的戰略空間大幅度縮

更重要的是,歐洲獲得了一個解決塞浦路斯問題的機會。

準確的說,歐洲強國獲得了利用塞浦路斯問題來影響希臘的機會。

雖然希臘與土耳其存在嚴重的領土與領海糾紛,但是兩國矛盾的關鍵在塞浦路斯,即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希族與土族之間的衝突。

只要充分利用塞浦路斯問題。歐洲強國就能讓希臘留在歐洲,而不是投入共和國懷抱。

當然,利用土耳其,還能提高歐洲在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要知道。如果以人口數量計算的話,土耳其是僅次於印度尼西亞與巴基斯坦的第三大伊斯蘭國家,而且是伊斯蘭世界裡綜合實力派在前五的國家。因爲與伊朗接壤,所以歐洲還可以利用土耳其對這個伊斯蘭世界裡綜合實力排第三位的國家產生影響。

更重要的是,歐洲東面的戰略防禦空間非常有限,所以要想擋住共和國,瓦解共和國構築起來的戰略包圍圈,歐洲的最佳選擇就是充分利用周邊地區,特別是伊斯蘭國家。讓共和國無法隨心所欲的限制歐州的生存空間。

共和國在爲歐洲製造麻煩,歐洲也同樣在爲共和國製造麻煩。

只有當共和國不得不關注於其他事情的時候,歐洲纔有機會衝破包圍圈,從一個侷限於歐洲大陸與北大西洋地區的地區性力量發展成全球力量。當然,這需要漫長的過程。

如同埃及不會放下自身的利益,爲別的國家賣命一樣,那些有能力與大國對話的伊斯蘭國家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充當大國的打手。

數千年來,中東地區就沒有太平過。

事實證明,即便共和國是二十一世紀最後四十年中唯一的超級大國。在人類文明的統一大業還遙不可及的情況下,中東地區仍然不會太平。

這處世界的十字路口,註定是大國的舞臺!

新書《亂世英雄》已上傳,書號泌溉,請兄弟們多多支持。

《國策》將在。月底完本,保證日更刃力字,請兄弟們諒解。

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41章 針鋒相對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6章 拷問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5章 鬼把戲第136章 割裂第55章 多用途第50章 粉墨登場第93章 鐵腕首相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4章 四法案第13章 深入探討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21章 易筋伐髓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51章 輪迴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30章 超大規模第83章 中東攻略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27章 機會第82章 外交戰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15章 表態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0章 玩概念第42章 冷戰陰影第37章 暗度陳倉第123章 覆滅第19章 導彈突擊第44章 閉門決策第47章 準點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2章 大國頹勢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章 財神爺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08章 選擇第98章 狂暴工具第33章 超級潛艇第90章 天羅地網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8章 高端之爭第51章 輪迴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2章 門檻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74章 切中要害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3章 情報第29章 法定程序第26章 秘密交易第52章 傳話筒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4章 懸疑故事第102章 重獲自由序四深海之狼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59章 未來第64章 龍出昇天第98章 狂暴工具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49章 保留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4章 停戰談判第71章 萬事俱備第45章 將計就計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2章 備戰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01章 爛攤子第67章 不得不做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7章 統一意見第35章 多手準備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