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海軍在行動

本再次對共和國發動核襲擊,加快了國際社會的分化

25日,國際輿論明顯分成兩派,一邊是嚴厲指責共和國、認爲是共和國挑起戰爭與擴大戰爭的西方國家集團,一邊則是支持共和國、認爲日本悍然發動戰爭與悍然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親華國家”集團。

隨着共和國的新聞媒體報道攜帶核武器的日本戰鬥機妄圖對共和國東部地區國際性大城市進行戰略轟炸的消息,正在爲如何拯救1億萬日本人而爭論不休的聯合國大會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美國東部時間24日晚上,在聯合國緊急大會上,以朝鮮、老撾、越南、巴基斯坦、尼泊爾、伊朗、敘利亞、利比亞、也門、阿根廷等國爲首的“八十七國集團”發起提議,要求對日本實施嚴格的戰略制裁,禁止向日本輸出一切可以用於戰爭的設備物資,授權共和國對日本進行戰略封鎖。

這一提議立即遭到西方國家集團的堅決反對。

因爲聯合國大具備決定國際重大事務的能力,所以八十七國集團的提議與西方國家集團的反對沒有多大意義。

就在聯合國爭論不休的候,日本在海牙向國際軍事法庭提起戰爭訴訟。

此時,關於誰發戰爭,以及誰擴大戰爭的爭論,成爲世界各國的焦點話題。

共和國拿出了足夠多證據,證明日本首先出兵侵略臺灣。雖然大陸與臺灣並未實現統一,但是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承認臺灣是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共和國的特殊行政區,因此共和國有權利捍衛臺灣,也有權利對侵略臺灣的日本發動反擊戰。日本卻無法拿出共和國首先入侵日本的證據,也就無法擺脫發動戰爭的罪名。

這一至關重要因爲誰發起戰爭,誰就爲戰爭承擔責任!

只是西方家集團看重地並不是誰發起戰爭。而是誰擴大戰爭。

在西方國家集團看來。共國首先轟炸日本地導彈基地與核設施、擊沉日本地戰略核潛艇。都是對日本地戰略打擊。雖然共和國有權捍衛臺灣。但是在殲滅了侵略臺灣地日軍之後。共和國沒有理由擴大戰爭。更沒有理由對日本進行戰略打擊。

由此。西方國家集團認爲是共和國擴大打擊範圍。才導致戰爭全面爆發。

隨後日本進行戰略反擊是爲了捍衛國家利益。共和國轟炸日本地民用核設施。可以看成是對日本戰略反擊地再反擊。

站在不同地立場。肯定有不同地觀點。

到25日。全球200多個國家。基本上分成了3個陣營。

一是以美國爲首支持日本、譴責共和國的西方國家集團。二是以朝鮮、巴基斯坦等國爲首,支持共和國、譴責日本的八十七國集團三是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爲代表,保持中立立場的國家。

雖然前兩者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但是絕大部分國家都持中立態度。

主要是受“日本戰爭”影響的國家並不多,大部分中立國不想得罪共和國,也不想得罪西方國家,只能保持中立。如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多少帶有觀望態度,在局勢進一步明朗之前會明確支持哪一方。

爭論持續不休,實質性工作卻得落實。

莫斯科時間25日上午共和國與印度代表團再次對藏南問題進行磋商。

雖然談判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但是雙方均表示應該儘量維持地區穩定免因爲藏南問題導致兩國關係倒退。

布魯塞爾時間25日上午,歐盟召開全體會議。

經過數個小時的辯論,在英法德意西等國的推動下,其他歐盟成員國最終同意向日本提供包括放輻射設施、治療放射性疾病藥物在內的人道主義援助,卻沒有對接納日本難民的問題進行任何實質性討論。

會後,歐盟代表飛赴華盛頓。

在美國的主導下,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與歐盟32國組成的“三十七國集團”正式對日本難民問題進行磋商。

第一輪談判中,所有國家都承諾提供必要的援助,比如派遣船隻接送日本難民。

關鍵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諾接受日本難民。按照日本外務大臣北山志川提交的報告,日本需要向其他國家轉移8500萬國民,其中絕大部分是老人、兒童與婦女。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8500萬日本人絕對不是小問題。

不說別的,哪怕養8500萬頭豬,一年都得花費近千億美元。因爲大部分需

的日本難民來自遭到放射性污染的地區,所以還得解醫療救問題。

談到最後,只有新西蘭承諾接納5萬名日本兒童。

這不是“義務承諾”,做出承諾的同時,新西蘭也開出了極爲高昂的條件,比如由“三十七國集團”爲這些日本兒童提供醫療救治援助。

被日本抱以重望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仍然沒有任何表示。

由此可見,口口聲聲喊着“人道主義”的西方國家,也是“僞人道主義”。1億萬日本人即將完蛋的時候,西方國家卻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見死不救。如果西方國家正是把人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文明社會”,會如此絕情嗎?別的不說,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容納數千萬日本人,也有足夠的實力幫助日本人,卻沒在接納日本難民的問題上鬆口,甚至沒對資金援助做出正式承諾。參加談判的西方國家代表都承認日本難民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卻不肯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貢獻。就連做出承諾的新西蘭也開出了其他國家難以接受的條件,使得萬名日本兒童前往新西蘭避難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

華盛頓上演的劇,足以證明西方國家的僞善本質。

當然,戰爭不會因此停止。國際社會無法阻止戰爭的情況下,交戰雙方仍然在戰場上殊死拼殺。

北京時間25日午,第一批運輸機羣到達臺灣宜蘭空軍基地。

隨着海軍陸戰隊在臺市上岸,島內平叛戰爭接近尾聲。逃到高雄的政變軍隊與僞政權領導人只有一個選擇:向南下的共和國海軍陸戰隊繳械投降,爭取寬大處理。

按照:參謀部的部署,空軍將轟炸琉球羣島的任務交給了海軍航空兵。

傍晚前,第支海軍航空兵的遠程制空戰鬥機部隊進駐宜蘭,在當天晚上起飛前往琉球羣島南部空域執行戰鬥巡邏任務。

此時,在臺灣東部海域徘;的航母戰鬥羣已經向東北方向航行了數百海里。

收到作戰命令後,林嘯雷沒有離開海軍司令部,而是將航母戰鬥羣的指揮權移交給了東海艦隊司令幕青雲中將,任命南海艦隊司令竇海鯤中將爲航母戰鬥羣參謀長,華劍鋒少將爲航母戰鬥羣副參謀長,朱榮輝准將爲航母戰鬥羣作戰參謀,後方指揮工作則由海軍參謀長張韋昌上將負責。

雖然林嘯雷很想到前線指揮戰鬥,但是作爲海軍司令,還有更重要的工作由他負責。

在安排航母戰鬥羣指揮體系的時候,林嘯雷也費了不少的心思。

按理說,作爲潛艇部隊司令官的華劍鋒不應該到前線去,而是應該留在後方專門負責潛艇部隊的作戰行動。幕青雲的資歷也不見得比竇海~高多少,航母戰鬥羣內的2“華夏”級航母來自南海艦隊,只有“華夏”號隸屬於東海艦隊,應該由竇海~擔任戰鬥羣司令,幕青雲擔任參謀長。

林嘯雷不是那種喜歡與手下商量的海軍司令,安排人員的時候,他沒有考慮太多。

不管怎麼說,這肯定是共和國海軍最強大的指揮陣容。

爲了協調各參戰部隊,林嘯雷不但把潛艇部隊司令華劍鋒與海軍航空兵參謀長朱榮輝派到了前線去,還在航母戰鬥羣內設置了“前線最高指揮部”。

還好,“華夏”號上有足夠的空間,能夠容納上百名參謀人員。設計建造的時候,“華夏”級航母均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配備了完善的艦隊指揮設施。除了沒有與潛艇進行通信聯絡的超長波電臺之外,其他設備一應俱全。

華劍鋒與朱榮輝在25日夜間乘坐艦載運輸機到達“華夏”號航母。

艦隊裡的氣氛比較緊張,兩人趕往艦隊司令部的時候,發現航母上的官兵都有點“神經質”。這也難怪,半島戰爭後,“華夏”號航母建成時服役的很多官兵在第二次軍事改革之前退役,海軍招募了不少新兵。這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因爲在第二次軍事改革中明確了海軍的“技術軍種”地位,提到了海軍官兵的待遇,延長了海軍官兵的服役期限。

如果願意,任何一名海軍官兵都能將服役當做終生職業。

華劍鋒與朱榮輝來到司令部的時候,發現幕青雲與竇海鯤正在商討作戰行動。

兩名中將的神色都有點緊張,搞得司令部內的幾十名參謀也很緊張。雖然離日本領海還有數千千米,但是華劍鋒與朱榮輝都感受到了大戰在即的氣氛。

第14章 兩手準備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10章 不可靠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8章 最終目的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41章 光復第7章 危機暗伏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55章 非常閱兵第9章 艱難處境第36章 風雲突變第85章 正規戰術第36章 栽贓嫁禍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10章 秘密逮捕第96章 風暴高潮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22章 風向轉變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74章 情報網絡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71章 全面爆發第56章 由海向陸第34章 不眠夜第40章 玩概念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2章 順從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37章 兵棋推演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5章 邁向戰爭第1章 激活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75章 國家意志第124章 領跑者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54章 中堅力量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1章 毀天滅地第24章 金融風波第5章 區別對待第3章 換屆選舉第20章 做文章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25章 意外失足第50章 亡羊補牢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9章 殺雞儆猴第59章 星戰計劃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6章 家門不幸第14章 懸疑故事第36章 先進理念第32章 臨時搭檔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96章 現實利益第61章 奪權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43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偷襲得手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41章 一鍋端第9章 政治參謀第17章 殊途同歸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28章 戰術調整第56章 連唬帶嚇第35章 絕路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32章 考察第59章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