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

和沈樹人聊完那些敲打的開場話後,方孔炤的幕僚也很快拿來一堆書信。

方孔炤接過,直接往面前一丟,指着說道:“自己看看吧,這半個多月裡,有多少人找老夫告狀,說你跋扈越權。”

沈樹人隨手翻看了幾頁,心中則是絲毫不慌。

方孔炤肯把信拿出來,那就是沒打算支持那些人——項羽要是打算支持曹無傷,會跟劉邦說“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麼?

而且信上的內容,也確實沒什麼多嚴重的。

最狠的一條,無非是捕風捉影,說沈樹人“威脅藩王”,這帽子扣得有夠大,比執政跋扈什麼的還重得多,可問題是壓根兒沒什麼真憑實據。

方孔炤也挑着這條問題最大的,仔細詢問了:“既然你都親自看了,這事兒給老夫說說清楚,到底怎麼個‘威脅藩王’了?”

沈樹人放下剛剛啃完的烤串竹籤,擦了擦手,輕描淡寫說道:“我這幾個月,連楚王的面都沒見過,威脅個鳥的藩王。

無非是敲打那些指望靠種子放貸撈油水的地方官、豪紳,讓他們伸手別太囂張,我就舉了福王和周王這一反一正兩個例子——

福王貪得無厭,最後民心倒向闖賊,終究是全部都吐出來了,身家性命也不保。周王吸取了前車之鑑,拿出數成家產犒軍,所以開封至今還在堅守,不比洛陽旬日而下。

我這番話,本意只是敲打他們,想明白是誰讓他們免於張獻忠的屠刀,當此亂世,左良玉能讓他們放血,我來了就不肯放血,這是欺負我不如左良玉狠毒麼!”

沈樹人原本對於武昌地方上的勢力,倒也不是很想強力敲打。

可關鍵是左良玉那軍閥,在這兒肆虐了兩年,已經收拾了一批刺頭,當地人其實已經相當程度上服軟,給了左良玉不少法外的攤派、捐資助軍。

否則,左良玉光靠這幾個府的合法收入,哪裡養得起號稱十萬大軍?就算是普通壯丁,十萬人開支也非常誇張了。

現在沈樹人一個文官來了,當地人就開始跟他講大明律法、講朝廷體例,掏銀子不幹不脆不說,幫他做事還想分好處——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不就是欺負他沈樹人殺人沒左良玉果斷麼!

這必須敲打呀,讓那些人看看清楚,以後在武昌漢陽二府,頂的是沈道臺的天,踩的是沈道臺的地。他能把左良玉陰走,必然有比左良玉更果決的手腕!

“後生可畏啊,你倒是敢衝敢拼,可你不在乎士林名聲麼?老夫是做不到,只能徐徐圖之。”方孔炤也是明白人,他聽了沈樹人的話,已經大致猜出沈樹人想立什麼兇頑人設了。

其實如果他自己倒退個二三十年,血氣方剛,見此亂世,說不定也想雷厲風行一點。

但他已經老了,五十二歲。按明末的平均壽命,這年紀不說黃土埋到嗓子眼兒,至少也是埋到胸口了。

年紀一大,就容易愛惜羽毛,想要守住自己大半輩子的士林清名。

畢竟這是之前幾十年積攢下來的美名,沉沒成本太高,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了——

別說方孔炤了,遙想當年同樣雄踞荊楚的劉表,不也是年紀大了,最後做了個“坐觀成敗”的座談客。年輕時“名稱八俊”的偶像包袱甩不掉,放不下身段去做那些不要臉的梟雄勾當,最後只能是便宜了別人。

沈樹人也看出了對方的心態,便索性把話題挑明瞭:

“下官此次來江陵,途徑嶽州,看撫臺在巴陵也設了厘金鈔關,出入洞庭湖的一律要收稅,比把鈔關設到永州等地便利多了。

可見撫臺也是有爲剿賊大業靈活變通之心的,既如此,不如我來唱白臉,撫臺您唱紅臉。我負責跋扈,你負責‘老邁昏聵不能制’,被我欺瞞。”

方孔炤沒想到對方把話說得這麼不要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於是他假裝剛纔喝多了酒、沉吟着飲了一杯茶,趁機想清楚了,這才追問:

“你具體想要老夫如何配合?此次不遠千里親自來,肯定是有些政策上要老夫支持吧?”

沈樹人:“我需要撫臺允許把湖廣厘金的用途擴大解釋,不僅能直接用於發軍餉,也要能用於衛所軍屯的墾荒水利,甚至允許用於農閒時節徵募徭役、以工代賑。

將來,如果可能的話,明年還希望酌情調高某些關卡的厘金稅率——這些,都需要巡撫衙門的批准,您可以受我矇蔽。

剛纔您問我,在不在乎士林名聲,下官就直說了,我還真就不在乎——我家是富商出身、捐官入仕,本來就沒有清譽可言。如此亂世,不用幾年,士林清譽在流賊、韃子屠刀之下,還有什麼用?”

沈樹人說完,方孔炤沉默不語。對方這樣打開天窗說亮話,已經幫他把道德包袱卸掉了。

但做決策從來不僅僅是解決掉道德包袱就夠的,還得看利益。

道德和法律包袱,解決的只是“敢不敢做”,利益才決定“想不想做”。

沈樹人看他沉默,就知道是在想好處的問題。

做官做到巡撫,支持同僚改革,需要的好處肯定不是貪銀子。而是確保自己的任期安穩,最好再有點政治利益。

沈樹人也不打啞謎了,直接說:“只要撫臺支持,我就能強兵整武,兩年之內,我必滅張獻忠,到時候還南方一個太平。就算期間外界有些許誤會,等大功告成之日,什麼都無所謂了。

另外,今年雖然已經入冬,不可能再動武,但這幾個月內,我還有一件功勞,可以送給方年兄——革左五營,只剩馬守應投了李自成,藺養成被困在黃州與安廬之間的英霍山區,其餘三營全滅,藺養成也就被官軍徹底包圍了。

我不打算寒冬深入山險之地追剿,但是卻能以物資封鎖、配合招撫,逼迫藺養成直接投降。而且這次的投降條件,要比三年前嚴峻得多。

他們有了隨張獻忠降而復反的劣跡,所以這次投降後,必須將其部署打亂整編,還不允許他們自劃一處州府自守。

雖然條件很苛刻,當初賀一龍就是因爲不肯接受這個條件才被殺,但現在二賀都死在我手,強弱逆轉明顯,藺養成應該沒有膽子再抵抗了。

方年兄如今在安慶府當同知,安慶駐軍也要負責從東邊夾擊藺養成,我讓黃州軍與安慶軍一起封鎖、再用鄭家的水軍封鎖一切深入英霍山區的河道商路,打擊私通流賊的江西商旅。

不出數月,藺養成定然缺衣少食,到時候,讓方年兄立了勸降、改編之功,我便向楊閣老舉薦他、調任武昌知府。”

方孔炤一開始聽沈樹人說國家大事,也只是微微點頭,覺得確有道理。但最後兩段沈樹人話鋒一轉,直接跟他聊官場升遷交易,倒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沈樹人願意幫他兒子立功、升武昌知府,這可是個大人情。

從同知升知府,這一步本來就要不少功勞。而安慶府雖然也是比較重要的府,但跟武昌不能比——看看後世就知道了,武昌這地方畢竟是省會級別的。

當然了,方以智本來就跟沈樹人同年,大家一起考中的進士,這份交情在那兒,沈樹人本來就打算提攜他。

沈樹人在官場上的心腹朋友還是不夠多,勢力膨脹那麼快,用外人不如用自己人。

“這……這如何當得,迫降藺養成的事兒,該如何推進就如何推進,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還是順其自然吧。你剛纔前面那些話倒是挺有道理,厘金用途和稅率的改革,老夫就幫你擔下這個干係了。”

方孔炤還是要面子的,只說讓他辦的事兒會辦到,至於幫他兒子升官的事情,就“順其自然,不要刻意”。

大家明白人,不用說太清楚,懂的都懂。

方孔炤心情好,也連忙吩咐府上設晚宴,好好招待遠來的沈道臺。

沈樹人如今只是在具體政務上有求於他,官職卻是絕對不低的,沈樹人也已有僉都御史頭銜,離巡撫只差半步。人家還比他年輕三十歲以上,這樣年少有爲的潛力股,誰都知道該交好,哪怕沒有前面這檔子事兒,也是要隆重招待的。

……

巡撫衙門裡很快張羅起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極盡籌備美酒佳餚。

沈樹人也算一樁心事落了地,就繼續在梅花園裡賞雪喝茶——其實他對於宴席並沒有什麼期待,他家那麼有錢,什麼好東西沒吃過。剛纔又是在喝酒賞雪談事,燒烤都吃了七八串,已經有點半飽。

沈樹人喝着茶,背後忽然聽到一聲清嗓子的輕哼,他扭過頭去,看到一個不太臉熟,但應該見過的俊秀年輕人。

來人拿着兩本書,還有一柄團扇,看起來有些不協調。見沈樹人注意到她,她也大大方方過來持扇抱拳:

“見過沈兄,小妹方子翎,家兄方密之,與沈兄同年。我們上次應該見過,只是未曾通名。今日來得冒昧,卻是有些學問上的疑難,想要請教高論。”

方子翎一開口,沈樹人也想起來了,確實,這張臉就是方以智的妹妹,只是今天穿了月白色的書生袍服,有點看不出來。

看來,這方子翎倒也沒像弱智古裝戲裡那樣,覺得自己穿一身書生裝就能僞裝成男人了,她直接就大大方方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估計只是覺得穿着女裝和外人聊天,會比較羞恥,不像學術辯論的體統。

沈樹人也喜歡跟爽快人說話,對方不裝了,也省得他再去“假裝沒看出來對方是女人”。

他就坦蕩直言:“方兄與我有同年之誼,當初北上山海關運糧時,茫茫大海上,他還曾點了撥我一個月的八股文章。他妹便如我妹,方小姐有何疑惑,但問無妨。”

沈樹人這話說得非常體面:你哥去年在科舉考試之前那個月,給我突擊惡補過學問,所以我今天也只是還人情,點撥一下你學問。

方子翎聞言,也就毫無負擔,直截了當指出沈樹人一個問題:“沈兄,你的《流賊論》,應該就是從半年前跟家父夜談討賊方略、賊情輕重時,你所抒發的那番觀點修飾而來的吧?

那《流賊論》我也拜讀了,《日知史鑑》也有通讀,但自古著書立說,從未見有人敢如此鐵口直斷、預言當時之賊將來互相兼併的結果。

你爲何敢把‘李自成、羅汝才、馬守應一旦合流、將來發生內鬥,必然是李自成更能籠絡人心’,說得如此言之鑿鑿?你就不愛惜自己的名聲羽毛麼?

三賊合流,也已經有五個月時間了,他們現在自相圖害了麼?沒有吧?”

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27章 困獸之鬥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5章 雙線操作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