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

朱文禎沒跟劉舜臣這種慫人多廢話,他只是拿出沉樹人配發的基本款單筒望遠鏡,在城陵磯望樓上觀察了一下敵情。

確認對面焦光啓的兵力多寡、分佈之後,朱文禎就要求部下趕緊歇息半個時辰,先吃點東西恢復體力,然後正午準時出擊。

一來是他的部隊畢竟遠途趕路過來,肯定會疲憊。二來麼也快中午了,不吃東西士兵和馬匹都會進一步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

同時,有經驗的將領,都知道疲憊之後的士兵,如果只休息一刻鐘,那反而會得不償失,肌肉會變得酸脹、再想發力就難了。

古人未必知道這裡面的科學原理是“肌肉在長時間運動後,一旦停下來,就會乳酸堆積、開始排酸”,但樸素的戰場經驗他們還是有的。

要休息就至少休息半個時辰以上,正好把剛吃下去的東西也消化消化,免得腸癰(闌尾炎),戰馬也歇歇腳。

這半個時辰裡,對面的流賊軍卻不會休息,他們還在營建封鎖工事。

或許半個時辰的時間差,能讓他們把營前的壕溝再挖深挖寬那麼一尺,但這點負面影響對於騎兵來說區別不大,他們挖溝時多消耗掉的體力,卻有可能在後續的戰鬥中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怎麼看官軍都是賺的。

……

半個多時辰很快就過去了,時間也來到了午時初刻。

農曆六月初正是炎熱的時候,烈日當空,焦光啓麾下的萬餘人馬,因爲紮營、挖溝,伐木,一個個累得跟狗一樣。

而且因爲大家都在幹活,比較疲憊。軍中的糧食也是一路上殺人搶劫補充來的,米麪雜菜不一。哪怕只是簡單一鍋燴煮成粥,也會比單一糧食種類的飯菜做起來複雜一點、更耗時間,所以流賊軍吃飯的時間也會晚一些。

焦光啓壓根兒沒想到官軍有可能出城野戰反撲,所以他在士兵的吃飯時間問題上,完全沒做任何優化處理。

他只是看了一下日頭,覺得正午過後天氣會越來越熱,於是就吩咐大家加急幹活,等日頭過正午後、午時三刻再吃飯。

零點看書

這也很符合生活常識,因爲夏天最熱的就是下午一點鐘到兩點鐘,甚至比正午十二點還熱。

連後世的農民工夏天蓋房子,都知道十二點到兩點要午休。焦光啓讓將士們午前抓緊時間多幹點活、午後連吃飯帶休息,已經非常體恤人心了。

誰知,朱文禎這傢伙,偏偏就是這麼不講武德。

午時初刻剛過、他就利用官軍騎兵先吃完午飯、午休完之後,而賊軍還沒吃午飯沒午休的時間差,打開城陵磯的寨門,帶着兩千騎兵殺了出來。

“官軍居然敢出擊?”正在大帳內的焦光啓,聽到北面敵寨方向的馬蹄轟鳴和嘈雜,立刻也顧不得吃飯了,叼了一根當零食的狗腿直接就跳了起來,大聲呼喝讓士卒列陣迎擊。

李定國分給了他足足一萬多人馬,哪怕有相當一部分是新附軍炮灰,可至少也有三四千是老兵,騎兵的數量也不比朱文禎少。

等於是兩三千騎兵,加上八千多步兵,應戰對面朱文禎只有兩千純騎兵,雙方兵力怎麼看都有五六倍的差距!

哪怕官軍士氣高漲、裝備精良、休息充分,就能彌合這五六倍的兵力差了麼?

焦光啓惡狠狠撕咬了一口狗腿,把剩下的隨手一丟,滿臉獰笑地抽出馬刀來,督戰讓將士們列陣防守,同時騎兵居於兩翼,打算等步兵依託新挖的溝黏住朱文禎後,再讓騎兵包抄反衝鋒。

雙方很快就飛速接近,廝殺一觸即發。

……

朱文禎在遼東作戰多年,不僅跟着曹變蛟打過仗,當初還跟着曹變蛟的叔叔曹文詔走南闖北廝殺,從軍也有十幾年了。

他跟兩位曹將軍一樣,籍貫上算是山西人。

如果沒有沉樹人這個蝴蝶效應相救,歷史上他本該在洪承疇覆滅時,就隨着十三萬明軍邊軍主力一起,灰飛煙滅了。

如今的他,每多活一天都是撿回來的。

遼東撤下來的將領中,朱文禎官居參將,是願意放棄原先身份、跟隨沉樹人的武將中,級別最高的。

他之所以這麼想得開,跟他在杏山、筆架山激戰中,落下了一些殘疾,被削斷了幾根手指有關。所以他一隻手已經無法握持兵器,也沒了身先士卒率領鐵騎衝殺的能力。

就算回到北方、繼續以原先官職身份在軍中任職,也未必有更好的前途。而沉樹人對身負榮譽的老兵老將卻特別優厚。

凡是隱姓埋名裝死洗白的遼東潰兵,沉樹人一律保留原有待遇,軍餉不好做賬他就自掏腰包補足差額。

朱文禎是見過那些殘廢無用了的老將前輩、晚景淒涼的。這讓他對沉樹人更加感恩戴德,急於證明“武將哪怕缺一隻手,也能繼續發揮餘熱,指揮若定”。

此時此刻,他就腰間左側懸了一把佩刀,右手握持了一把上個月底剛剛生產出來的轉輪手槍,不緊不慢地居於中軍,有條不紊指揮袍澤們發起衝鋒。

缺了兩根手指的左手,無法握佩刀,也無法握轉輪手槍,不過卻可以用來撥壓轉輪手槍的轉輪和擊錘——

沉樹人最新列裝部隊的轉輪手槍,自動化程度當然最多也就跟1800年代的柯爾特最老式左輪差不多,所以沒法做到“扣一下扳機直接完成轉輪一格、上緊擊錘、擊發擊錘三大動作”。

老式轉輪,擊錘是要手動撥開蓄力、扣扳機只負責擊發。所以很多西部片裡玩“美式居合”的牛仔,都得左右手配合用手槍,一隻手就負責把擊錘撥緊蓄力,另一隻手扣扳機擊發。

朱文禎缺了手指的那隻手,用來給擊錘蓄力剛剛好,這兩個月裡,他閒下來的時候,就專注於苦練這一手,他知道這是自己將來繼續臨陣發揮餘熱、親自殺敵的最高效機會了。

一定要利用這一戰,證明自己值得沉撫臺給的參將待遇!

……

雙方很快接近到百步以內,流賊一方仗着步兵之利,很快也開始稀稀落落投放起遠程攻擊,一時間失石橫飛,偶有火銃轟鳴。

流賊因爲是翻山越嶺而來、長途奔襲作戰,火器數量自然也極少。僅有的幾門半路投降縣城繳獲的佛郎機,也都被李定國留在巴陵攻城戰場,沒帶到城陵磯這邊。

所以焦光啓全軍也就兩三百支老式火銃,連精準的鳥銃、魯密銃都沒有。強弩也沒什麼裝備,主要就靠大量的弓箭覆蓋射擊。

焦光啓也不懂什麼高深的火槍戰術,火銃在雙方剛剛百步開外時就開火了,用的還是繳獲的獨頭彈。

以滑膛槍發射單顆彈丸、一百多步遠,命中率也就非常可憐了。後世曾經有過嚴密的測試,哪怕是瞄準了射擊,單枚彈丸在一百五十碼上,命中率也絕對不會到一成,

何況是流賊這邊隨便瞄準、繳獲的器械還年久失修甚至有斑斑鏽跡。

兩百多槍放完,官軍騎兵不過被射落了區區十幾人,還不一定都是人被射死的,半數以上反而是馬匹中彈、把人甩下來。

好在獨頭彈也有獨頭彈的優勢,那就是彈丸威力極大,不是鐵札棉甲能阻擋的,所以只要中了基本上就是死,至少也是重傷。

這點傷亡當然動搖不了這些算是“準關寧鐵騎”的官軍騎兵士氣。

隨後而來的弓箭覆蓋,倒是仗着龐大的數量、快速的設計速度,可以確保騎兵衝到面前之前射出三輪,帶走了更多官軍騎兵。

只是弓箭對鐵札棉甲的穿甲率基本上是零,所以只要不被射中面門、手腕,人就不會受到傷害。大多數被帶走的,都是馬被射傷後甩下來摔傷,這種幾乎不會致命,也就留點骨折或者內傷,只要戰鬥勝利了,都是可以打掃戰場搶救傷員的。

“這支官軍騎兵很精銳啊?哪裡來的人馬?”看到官軍根本不爲遠程打擊所動,焦光啓第一次表情凝重了起來,變得非常重視。他原先見過不少官軍騎兵,從沒如此沉穩肅殺的。

可惜他已經沒時間多想了,官軍騎兵很快衝到流賊陣前三四十步遠,

然後按照朱文禎事先吩咐的號令、以及這兩個月刻苦操練的新戰術,讓騎兵隊暫時調整方向,改爲橫掠過流賊步兵陣前。

流賊火槍手一共只放出兩槍,然後就退到了陣後,此刻已經讓長槍手頂了上來,密密匝匝就等着扎戰馬呢。官軍騎兵的突然變陣橫掠,也讓焦光啓猝不及防。

“這是做什麼?想模彷韃子的騎射騷擾不成?要騎射至少也五十步以外,或者再遠一點吧?怎麼會逼近到三十步內橫向通過陣前的?”

焦光啓正在錯愕,立刻就要下令各部弓箭手重新開始拋射盲射放箭、火銃手也準備重新裝彈——

剛纔這種戰術,他是壓根兒沒想到的,因爲漢人騎兵從來不玩那種類似於韃子的花裡胡哨,都是直接衝的。漢人騎兵自古也沒有那麼精良的射術,怎麼可能玩這些?

所以爲了不讓遠程兵種損失過大,焦光啓在朱文禎衝到面前之前,就已經提前讓遠程士兵退下來一些、前排都是長槍兵頂住。現在想重新讓遠程兵輸出,當然要浪費一點時間變陣調度。

可惜,就在焦光啓準備二次變陣的時候,陣前發出了一陣陣劇烈的轟鳴。上千杆明軍火器忽然輪番開火,聲音雖不整齊,卻勝在綿綿不絕,似無止境。

朱文禎的部隊,裝備了沉樹人在大冶的鐵場兩個月的產能、一共一千兩百杆短管雙管噴子、後裝填使用蠟殼彈藥。

ωωω _тt kдn _C○

外加三百把轉輪噴子手槍。

兩千人的騎兵部隊,有一千五百人是配備了騎用火器的,只有五百是純近戰騎兵。這還是沉樹人那邊產能跟不上所致,要是產能夠,他巴不得所有人都配上火槍。

反正帶火槍跟帶近戰兵器又不存在衝突,帶了火槍還是依然可以有強悍的近戰武力的。

一千多根槍,都是雙管的,那就等於直接兩千多次開火,用的全部是霰彈。

每顆彈藥裡面至少六顆半錢重的小鉛珠,還有一些填縫的細碎鐵砂。加起來就是萬餘發小鉛珠,如同一面呼嘯的鋼鐵風暴,對着流賊陣線席捲而去。

這種霰彈唯一的劣勢,就是不能破甲,別的獨頭彈都是三錢的彈頭,蠟殼霰彈卻只有半錢,只有獨頭彈的六分之一,動能也等比例縮減。

然而,現在朱文禎打的不是鐵札棉甲精良的韃子,他打的是張獻忠的部隊。

“啊!”“噗——”“我的臉——”

一時之間,焦光啓陣前慘嚎連連,數百上千的士兵,幾乎是在數息之間,紛紛痛苦地捂着身體栽倒下來,鮮血還來不及滲透,傷口也不明顯,但就是一個個鬼哭狼嚎,讓尚未受傷的戰友都覺得如墮地獄。

張獻忠軍雖比革左五營精銳得多,但跋山涉水遠征而來,着甲率依然非常低,很多沉重的裝備,都留在了秭歸孫可望那兒。

加上李定國之前的劇烈戰鬥、持續消耗中,主力部隊棉甲上的鐵札也多有損失折舊掉落——

鐵札棉甲的正面防禦力,不比老式札甲、鱗甲差多少,但吃虧就吃虧在札甲片之間的縫隙比較弱,爲了運動靈活,棉甲裡的鐵札不是互相交疊打孔固定的,而是靠棉布外皮和內襯縫在一起,有些高端的會上釘子給甲片鑽孔、跟棉布內襯釘在一起。

這就導致棉甲裡的鐵札相對容易掉落,如果被敵人刀砍劃破了棉布層,失去棉布束縛的鐵札可能就掉出來了,要重新把棉布交叉縫緊固定。

之前兩個月,李定國部跟苗部、土部的敵人血戰時,每每遇到攻堅,都讓軍中的鐵札棉甲兵先上。

面對缺乏精銳利器的部落士兵,他們的苗刀、柴刀劃割或許無法劃破鐵札,但絕對可以輕鬆劃破棉布內外襯。

李定國又沒時間停下來縫補修理,軍中勇士的鐵札棉甲,很多都失落了甲片,東缺一塊西缺一塊,就等着休整下來之後,找修補匠重新縫上去。

可惜現在,他們顯然沒有這個機會了。

就算有,區區那一點着甲率,也改變不了什麼。

焦光啓的陣線,就這麼被連續幾排三十步內的貼臉噴子,噴得生活不能自理,密集的長槍兵統統東倒西歪。

只有少量扛着臨時簡易大木盾的士兵,暫時躲過了噴子洗臉的厄運。可隨着左右戰友的東倒西歪,長槍兵的密集陣線一旦鬆垮,孤立無援的士兵只會被從側面來的砍殺收割。

然而這一切還不算完。

明軍這次上的不僅是騎兵用的卡賓槍噴子,還是後裝填的!蠟殼彈藥,可以在顛簸的馬背上,都確保短短十幾秒內完成再裝填。

明軍的騎兵隊列橫掠了一會兒之後,很快又完成了裝填,又是一輪近距離貼臉勐轟,當朱文禎的部隊通過整個陣前時,居然一共開出了四輪火力。而焦光啓的反擊弓箭根本形不成規模。

因爲賊軍人多、有上萬人,陣線的正面寬度也比明軍寬得多。明軍採用橫掠戰術時,在通過每一段賊軍陣線時,局部上都是“兩千人對兩千人”,

跑過了第一個兩千人面前,纔會來到第二個兩千人面前,然後差不多又裝填好一輪彈藥了。賊軍那邊機動性低下,剩下的六千人正面並沒有明軍騎兵,所以弓箭手也只能幹看着,或者斜向胡亂射擊,也不管有沒有進入有效射程。

朱文禎掠過焦光啓的整個陣線後,從東到西,流賊已經被火力準備射得全軍東倒西歪,不成陣勢。

士兵們也不會坐以待斃,所以很多部隊都選擇了各自爲戰,完全不再聽從主將的指揮,有些被射殺得比較慘的長槍隊,直接崩潰開始逃跑,

而另一些損失較小的部分,則因爲眼睜睜看着官軍騎兵從自己面前三十步遠掠過、用噴子一頓狂殺,氣不過己方被單方面屠戮,於是在部總、哨總的臨場指揮下,選擇了衝鋒追出了防線,想要黏住騎兵進行攢刺肉搏。

陣線的一部分潰逃,另一部分衝鋒,正反拉扯,全軍當然亂成了一鍋粥。

哪怕直接被槍斃、重傷的還不到兩千人,依然可以讓剩下的全部混亂。

焦光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他部署在兩翼的騎兵,這也是李定國交給他的最精銳的部隊了。因爲部署的關係,流賊騎兵並沒有遭受到攢射,實力也保存得非常好。

焦光啓看着眼前的慘狀,一時血衝腦殼,他知道把二將軍撥給的生力軍打成這樣,他要是逃命回去,恐怕也逃不過軍法,還不如全軍突擊賭一把。

“兒郎們隨我殺!官軍不過仗着火器犀利、一時殺了我們措手不及!長槍兵全部衝鋒!主動肉搏!騎兵都隨我衝!”

他也顧不得長槍兵的用法、本該是站樁等敵人撞上來,讓各部各自爲戰,就對着離自己最近的官軍衝鋒。

ωwш▪ ttКan▪ ℃O

一時之間,流賊自相踐踏,死傷慘重,但也真給他找到一些機會,把朱文禎黏住了。流賊終究人多勢衆,幾個方向亂哄哄亂跑,朱文禎一時還真找不到路直接衝出去,也就只好殺出一條血路了。

“轉輪銃騎兵跟我衝!近戰騎兵隨後!雙管銃騎兵換馬刀!殺出重圍!”

血雨腥風的肉搏很快展開,到了這一步,雙管噴子也來不及再裝填了,只好一個個打空了彈藥就插在背上,抄起冷兵器瘋狂捅刺揮砍。

但朱文禎麾下最精銳的那三百親兵,依然可以用靈活的轉輪手槍持續開火,而且不用橫掠過陣、不用如後世的“龍騎兵半迴旋戰術”那樣退後裝填,

只要直挺挺對着前方衝鋒,一邊衝一邊密集開火,六槍打完就換馬刀。

不少流賊騎兵和長槍兵已經是在十步之內、甚至是五步之內的近戰距離上,才被明軍手槍騎兵的噴子鐵砂湖臉。

好多流賊長槍兵,在中彈時都是一臉的不可置信:明明只要再往前勐衝兩三步、再借助長槍的長度,就可以把槍頭捅進官軍騎兵的身體、狠狠扎個窟窿……

可爲什麼官軍還能在這就差兩三步的距離上,還開出一槍來?還是這種鐵砂橫飛如鐵砂風暴一般的彈藥!

而五到十步之內被噴子噴中,哪怕穿着鐵札棉甲,那也是絕對衆生平等、必死無疑的——別說鐵札棉甲了,就是穿吃雞裡的三級甲都不好使。

三百負責突圍的尖刀精銳,每人六槍,足夠了,就這麼硬生生在焦光啓的圍堵中,殺出一條血路,直接把軍陣殺了個對穿。

焦光啓本人,也沒能看到戰鬥的結局。

因爲他的盔甲旗號太過顯眼,被朱文禎突陣時,遭到了包括朱文禎本人在內的幾十個手槍騎兵、突到極近距離上手槍連射、清空轉輪。

焦光啓連同他的心腹親衛隊,全部在噴子貼臉彈雨下團滅,死狀悽慘,不累人形。

朱文禎也無法判斷焦光啓到底是死在哪一噴子之下,不過反正焦光啓的旗陣被清場後,朱文禎的一名心腹家丁、把總朱老六,親自揮舞着馬刀上前,剁了焦光啓的首級獻給自家參將。

朱文禎也無暇顧及,只是點了點頭,吩咐大夥兒繼續衝殺、確保把焦光啓的部隊徹底殺散四逃,他這才收攏兵力,重新整隊集結,有序地朝着正南方追去。

朱文禎還沒忘,他今天這一戰,目的並不是把焦光啓的部隊殺掉多少人,而是要告訴巴陵城內的守軍、大明的官軍援軍已經到了,好鼓舞他們堅守下去的勇氣,不至於被流賊詐騙直接投降。

流賊那邊,隨着焦光啓的崩潰,其實不到半刻鐘,李定國、白文選也都得到了逃回的敗兵騎兵的飛馬急報,知道了情況的嚴重。

但是他們再想組織堵漏,也已經來不及了。

城陵磯到巴陵城本來就只有二十多里路,加上戰場離開城陵磯就有幾裡,所以當焦光啓崩潰時,朱文禎距離巴陵城北門已經不到二十里了。

這點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一刻鐘是絕對可以趕到的。

所以當李定國重新派出白文選攔截時,朱文禎早已殺進了巴陵城北城樓守軍的視野範圍內。

“北面來了一支騎兵!人數還不少!看起來就很有氣勢!”城頭守軍一開始就惴惴不安,將士們也都紛紛朝北瞭望。

他們原本還不確定這支部隊的身份,但當他們看到前方有更多潰散的士兵胡亂奔逃而來、而白文選部似乎也分兵去攔截,他們多多少少也猜出來的是官軍的援軍了。

“朝廷的援軍來了!巴陵城肯定能守住!不用理會李定國的屠城威脅!”大夥兒心中,都升起了這樣一個念頭。

隨後,城北明軍看到了他們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幕:迎擊攔截的白文選部,很快也被來襲的那支騎兵,在馬背上用火光繚繞、巨響轟鳴的連環火器所擊退。

重新裝填完畢的一千杆雙管卡賓噴、三百杆轉輪手槍噴,對於那種機動攔截的敵人,簡直是摧枯拉朽。白文選連列陣都沒列,當然是一觸即潰。

朱文禎好整以暇衝到城下數百步,這才讓全軍大喊:

“城上守軍聽着!沉撫臺援軍十萬已到城陵磯!今日遠來勞頓,暫時不與李定國決戰,只讓我等率騎兵破圍報信。爾等自當奮力,擊退李定國後沉撫臺給人人都重重有賞!”

“是武昌沉撫臺的援軍?不是江陵方撫臺的援軍?”一些思維老派的將士,還在那兒懵逼。

但更多想法靈活的人,則是歡呼雀躍起來:“你傻啊!沉撫臺的援軍有什麼不好!誰不知道沉撫臺算無遺策、富可敵國、兵馬也都甲械精良!就是要沉撫臺來救,我軍才必勝百勝萬勝!”

一羣消息靈通的將士,已經吹得唾沫橫飛,

似乎只是“沉撫臺”三個字報出來,軍隊的士氣就瞬間拉滿了,那效果堪比聽說諸葛亮再世顯靈來救。

——

PS:戰爭戲可能廢話解釋有點多,所以我給大家七千字大章。今天一萬一千字了。

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93章 瘋狂升官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3章 孫武再世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1章 大局爲重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48章 實事求是第120章 專治多疑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90章 全勝而歸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7章 入國子監第42章 塵埃落定第61章 先生繆矣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