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

既然見都見了,也沒必要刻意迴避,朱常淓就破例准許了女兒陪客人同席吃飯。

畢竟沈樹人是帶兵救援河南的主帥,也算他們潞王府上下的救命恩人,知恩圖報也是美得。

有這麼個藉口在,男女大防也就沒那麼嚴謹了,反正只是吃個飯。

信陽窮苦,王府衆人也是流落至此,飲食起居尚無法保證豪華,所以席上的幾道主菜,都只是一些山區野獸的肉而已,有麂肉,還有獐子。冬天素菜也不多,只能是一些醃漬的鹹菜。

吃飯的時候,沈樹人自然是基本上保持食不言,不主動說話,但被人問起問題,還是隨口回答。

朱常淓和朱毓嬋吃東西時,看起來都沒什麼胃口,點到即止。尤其是朱常淓,或許是念佛的原因,居然只吃鹹菜,這一點挺讓沈樹人驚訝的,也可能是偶然如此,另有隱情。朱毓嬋雖然胃口也差,好歹是葷素都吃。

反而是沈樹人戎馬倥傯,到處奔波,既能過錦衣玉食的日子,也能吃苦。就着獐子肉和鹹菜便吃下了兩大碗飯,同時吃相依然非常優雅。

朱常淓不經意觀察他的舉止,便看得出他絕對是個能屈能伸的人。

“這種人是幹大事的啊。”朱常淓心中暗忖。

而朱毓嬋年幼,便沒那麼多心思。她從小深居簡出,也沒什麼機會跟外人聊天,於是從樂理愛好到遊歷見聞,有一搭沒一搭跟沈樹人聊了不少,沈樹人也都是有問必答。

用過飯後,沈樹人便起身與朱常淓告辭,朱常淓起身要送,沈樹人連忙遜謝:“豈敢有勞王爺相送,這不折了下官的福麼,還請留步。”

這時,朱毓嬋卻突然跳了出來,扯着父王袖子胡鬧:“父王,我送沈大哥出去吧,我年紀小,不折福。”

“你這孩子……送到前院就回啊。”朱常淓從小把女兒驕縱壞了,也是無奈,只當女兒是貪玩,沒有阻止。

朱毓嬋便蹦蹦跳跳地在先引路,帶着沈樹人出府,轉過垂花門時,迎面來的侍女和宦官都向她見禮,再看向沈樹人的眼神,便都有些詫異。

沈樹人被看得彆扭,正在難受,朱毓嬋卻主動嬌蠻地驅散了衆人:“行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有什麼好看的。”

侍女們這才散去。

沈樹人還在詫異,以爲是這小姑娘善解人意,會察言觀色,意識到他不想被人圍觀了。

然而下一秒鐘,朱毓嬋的舉止,立刻就宣佈了沈樹人的這種揣測錯得簡直沒邊了。

朱毓嬋左右偷掃一眼,確認旁邊沒人,這才踮着腳尖湊近了些,把手掌附在嘴邊,悄咪咪說道:

“剛纔吃飯的時候父王在,有個問題我沒好意思問,但我知道父王其實也想問的。”

沈樹人眉頭一皺,暗忖這小姑娘不會那麼早熟吧?

不過他也沒表露出來,便敵不動我不動地淡然迴應:“郡主但問無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朱毓嬋:“父王其實一直很避諱跟督撫官員往來的,不過這次見你,實在是心中有愧,聽外面的人說,沈大哥你是爲了防止闖賊截殺我們,才從陳縣突圍,跟闖賊野戰,擊退他們的吧?

父王其實一直想知道,你有城不守,卻野戰決戰,不知多死了多少人。父王唸佛心善,一想到那麼多將士爲了救我們白白多死了,就很不安,我聽到他近日唸佛的時候,經常有自言自語。

所以今天你來求見,他才一下子見了。這個問題父王不好意思親自問,我知道父王的心事,當然要幫他問了。”

沈樹人聽到這兒,才意識到自己相差了。

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還是深居簡出什麼都不懂的郡主,哪裡至於見到一個高大威猛白淨有才的男人,就走不動道、想那些事兒了。

人家原來只是想孝順父親,怕父親心病難去,幫着問一些不便問的事兒。

不過,說實話……潞王這種程度的“心善”,其實也算不上什麼“仁德”,只是想圖個安心。類似於“老爺心善,見不得窮人,最好窮人離遠一點,別出現在老爺視野裡”。

當然了,修身養性唸佛的人,有惻隱之心,總比沒有好。

明朝還有不少藩王,就是以殘虐取樂的呢,相比之下,唸佛的至少不亂殺人。

沈樹人當然也要全對方的孝心,於是正色說道:“你把本官當成什麼人了?本官是那種不恤士卒、只想升官發財的卑鄙小人麼?

陛下的詔命要完成,藩王能救的也要救,但將士們的性命,當然也不能隨意犧牲!陳縣之戰,一切都是在本官的計謀之內的,最後跟闖賊野戰決戰,當然是確有把握。

火候強弱已經醞釀到那一步了,篤定能大勝闖賊,咱也是爲了長痛不如短痛,讓河南百姓少受一些時日禍害,才拍板決戰的。”

朱毓嬋這才鬆了口氣:“那就好,我父王還一直以爲爲了救他,多死了不少人呢,這幾天每天恍恍惚惚,摳着佛珠神神叨叨的。想問又不敢問,就怕一切是真的。

我剛纔還想,要是你告訴我說,爲了救王府衆人,真是額外死了不少人,我就問完後假裝沒問,也不跟父王提起。確認是好消息,再找機會偷偷跟他說。”

朱毓嬋說這番話的言語神態,恰似一戶人家裡有高考生,考完後卻不敢打查分電話,想多裝幾日鴕鳥。

於是家裡的親戚偷偷幫打查分電話,確認是喜報,才第一時間報喜。要是查出來是噩耗,那就順其自然再裝一回兒鴕鳥。

沈樹人當然能理解這種心態,也是不由感慨:“難得郡主倒是有孝心,王爺沒白疼你。”

朱毓嬋被誇了,不由有些得意之色,但她轉念一想,又有些不放心,便纏着深入追問:“那你不會是安慰我的吧?我倒不是怕你安慰我,是怕轉述了之後,父王也不信,覺得我不懂事,是哄他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能不能說說陳縣那邊,你到底用了什麼計策打贏的闖賊,又是怎麼做到沒死太多人的?”

聽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問題,沈樹人也是不由笑了:“打仗謀略的事情,你一個小姑娘懂什麼?我說了,你也轉述不了。”

朱毓嬋從小沒吃過虧,被人拒絕還是讓她很不爽,蠻橫地說:“你不說怎麼知道我不懂?再說就算我不懂,你不會挑我聽得懂的說啊。”

沈樹人想了想,於是把很多細節簡化處理了一下,然後把“背水結陣自古有名將打贏的,但關鍵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同時要斷了士兵退路讓他們奮戰”這番道理,用小孩子也聽得懂的話轉述了一番。

他描述的側重點,也停留在了“決戰前已經多次試探,疲敵的同時讓自己人相信糧道被斷,但存糧還有,必須死戰退敵纔有希望。”

最後,他當然免不了把說過最多遍的那個激勵士氣段子,重新說一遍,強調他是“爲了大明朝貼錢做官,爲了激勵士氣,爲了讓士兵們相信別無選擇,他提前下血本讓闖賊燒燬了他十幾條數百料的運糧大沙船”。

沈樹人說的那些高深謀略,朱毓嬋當然聽不懂,完全雲裡霧裡。但最後的貼錢做官激勵士氣,還是聽得懂的,

因爲這些要素就跟《三國演義》裡苦肉計的段子一樣,朱毓嬋完全可以類比成聽過的唱本戲曲來理解。

而且這些段子的前因後果,沈樹人自己也是揣摩得再熟悉不過了,前陣子他就靠這個故事反覆賣、決戰前激勵部隊士氣的。所以他再講出來,簡直就跟創業導師大忽悠一樣輕車熟路,聽得對方一愣一愣的。

聽完之後,朱毓嬋也徹底放心了,因爲她知道,只要把這些段子找個時機跟父王一說,父王絕對不會懷疑她是編造話來安慰他,

父王知道以她的見識和腦子,肯定是編不出這麼複雜的東西的。

所以,只要這麼複雜又傳奇的段子從朱毓嬋口中說出,那就肯定是請教了別人的,消息的真實性也就大大加強了。

與此同時,朱毓嬋在心中把臺詞默唸幾遍後,對沈樹人的瞭解,也又加深了一層。

這種年紀的小姑娘,總是很容易崇拜英雄的,揣摩完沈樹人的戰鬥策略事蹟,她由衷地說:

“沈大哥你好厲害啊,不但文武雙全,居然還倒貼錢做官,這大明的官員要是都像你一樣,天下肯定早太平了吧。”

對於這種恭維話,沈樹人自然是笑而不語,他該說的也都說了,走到垂花門邊,便回身請朱毓嬋留步,他這就告辭離去。

然而,就在他轉身的那一刻,朱毓嬋又拉住了他的手,多問了一個問題:“沈大哥……我福王兄找你,有沒有讓你幹壞事?你可別騙我。”

沈樹人一愣,不由笑了:“福王能幹什麼壞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朱毓嬋腦袋一歪:“莪也不知道福王兄能幹什麼壞事,但我總覺得他找你會幹壞事。因爲他最近總是各種禮貌結交搭救他的官員、武將。反正不管他讓你幹什麼,你都別幹,好不好?”

沈樹人蹲下身體,摸了摸朱毓嬋的頭髮:“符合朝廷法度的事情,我該給人辦的,自然要辦。不合朝廷法度的私相授受,自然一律不辦,這總行了吧?

再說了,你們今日不也‘結交’了我麼,爲什麼總拿福王說事呢。”

朱毓嬋說不過他,急得直跺腳:“是你找上門來的好吧!再說,我讓你做事,那也是提防別人做壞事,又沒說我自己要做什麼。”

……

沈樹人離去後,當晚自然另有公務要操心。

按沈樹人的計劃,他過兩日就得護送潞王福王等一行南下,先由信陽道過桐柏山,經隨黃到武昌。

然後在武昌安排長江裡的大船,一路護送諸王順流而下至安慶,再轉入濡須水至合肥安置——

從信陽其實也可以往北走淮河,經壽縣由淝水至合肥,路程比走長江還近二百多裡,等於是省掉了翻越兩次桐柏山、英霍山的路程。

但明朝禁止藩王無故入三都,壽縣在鳳陽府,屬於中都地界,沒有朝廷明旨的情況下,還是繞開鳳陽,不容易授人把柄。相比之下在長江上多坐幾百裡船倒是不算什麼了。

至於沈樹人自己,他是不會去合肥的,所以親自護送只到武昌爲止。

抵達武昌後,他可能會稍微抽出幾天時間,打理一下湖廣內政,驗收視察一下這大半年來,後方的各種民政、財政建設情況,以及軍工和軍備。

料理這些事情的同時,順便還能在武昌等待朝廷的旨意,一旦崇禎下令讓他救援四川,或者有別的要求,他也可以立刻響應。

甚至主力部隊可以提前離開武昌西進部署,所需的軍糧也可以提前先往夷陵一帶集結。

……

話分兩頭。

沈樹人忙活後續行程安排的同時,當晚晚膳時分,臨時的潞王府內,朱常淓和朱毓嬋又其樂融融,團坐一席,共進晚膳。

與中午不同的是,晚上這頓的席面上,還多了幾個其他女眷,有朱常淓的側妃、朱毓嬋的生母孫氏,還有其他幾個被朱常淓寵幸過,但沒有側妃名分的侍妾。

朱常淓的正妃吳氏沒有留下成年子女,早年只是生了一個早產夭折的孩子,後來就鬱鬱寡歡,第二次再懷時難產死了。

孫氏原本也地位不高,是因爲給朱常淓生下了唯一存活的女兒,才母以女貴,擡升了地位。

其他幾個侍妾都無後,朱常淓自然也懶得擡。吃飯的時候,那些沒有妃號的侍妾,都只能先站着伺候,幫忙佈菜打理,打理得差不多了,朱常淓或者孫氏讓她們坐,她們才能坐下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如今朱常淓已經三十四五歲,慾望比二十來歲時稍有減退,又禮佛日勤,自然侍妾們恃寵而驕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晚膳的菜並不比午膳好多少,朱常淓自己還是如中午一般,只吃素。旁邊幾個年輕侍妾倒也饞肉,但是王爺只吃素,她們爲了邀寵也只能忍着,儘量假裝自己的生活習慣愛好跟王爺一樣。

孫氏看了這一切,也嘆了口氣,她也不是富貴出身,並沒有太多嫉妒,便勸道:“王爺,這些日子顛沛流離,也是辛苦了,正該多補補,就算禮佛,吃幾塊肉也好,酒肉穿腸過,佛祖留心中麼。”

朱常淓有些厭惡:“說什麼呢!孤不過是旅途顛簸,水土不服,吃不下肉。”

孫氏被搶白,不知如何說好,也只能閉口不言。

但朱毓嬋卻比母親更瞭解父親,主要她一個少女,平時在府中偷偷摸摸躲躲藏藏,也沒人管她,她總是能偷聽到父母更多私房話語。

於是朱毓嬋開口勸道:“父王,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這次沈撫臺、黃總兵救我們突圍,本來就是順手爲之,又不是爲了我們纔打的仗。

下午我問過沈大哥了,讓他講了不少陳縣大戰的故事,他確實是爲了河南百姓少受苦,儘快把闖賊打跑,才這麼設計的。並沒有爲了救我們而多死人。”

這句話,纔算是擊中了朱常淓最近幾天的心病,他臉色也不白了,嘴脣也不哆嗦唸叨了,只是詫異地看着女兒:

“你一個小姑娘家,怎麼還知道這些?你問沈撫臺就答了?你能聽懂?不會是蒙孤的吧。”

朱毓嬋便洋洋得意地把下午問來的東西現學現賣了一下,演技比沈樹人自己還誇張幾分,很快把衆人逗笑了,但也沒人覺得不妥。

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說話稍微逗一點誇張一點,大家只會覺得是童趣跳脫。

朱常淓老臉一紅,還盤問她如何知道自己心病,朱毓嬋便把自己偷聽父王唸佛的事兒說了,朱常淓這才釋然。

不過,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父女之間的交談,本是爲了給朱常淓去心病,讓他知道救他們並沒有多死多少官兵。

但旁邊的孫氏等人,聽到的側重點就不是那些無聊的軍務了,孫氏幾乎是一聽女兒提到“沈大哥”這三個字時,耳朵就豎了起來。

等丈夫和女兒說完正事後,孫氏一整晚都收不住八卦之心。晚膳吃完撤下後,她就把丈夫拉到一邊,反覆問起白天的外事,尤其是女兒怎麼就見到了外面的男人。

朱常淓被妃子纏不過,也只好把前因後果說了。

孫氏本是眼高於頂的人,總覺得自己生出了王爺的女兒,那將來得嫁給多麼頂級的名門才俊才划算。

但聽丈夫說明白沈樹人的才幹官位功勞後,還說了沈樹人未婚,她立刻對男方的硬件條件完全不再質疑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都這種程度了,還是王府的救命恩人,簡直太合適了。

“那沈撫臺居然才二十二歲?那也就比嬋兒大了七歲,老是稍微老了點,不過二十二就做到撫臺了,這怕是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個了吧。這小沈長得怎麼樣?俊不俊朗?”

朱常淓被纏得煩了:“還行吧,高大挺拔壯實得很,人也白得很。”

孫氏腦補了一下,眼珠子一轉,立刻纏着丈夫:“王爺,既然對方那麼能耐還長得好,那你想辦法暗示、讓沈家來咱府上提親纔是啊。

嬋兒也十五歲了,再醞釀一年半載,也可以嫁人了。而且別管是因爲什麼理由,他今日也算撞見嬋兒了,王府的郡主豈是隨便能讓外面的男人看的?

從小除了你之外,就只有宦官看到過嬋兒的臉,外面的男人見都見不到。他既然也看到了嬋兒,就該敢作敢當!”

在明末的封建禮教下,一個閨中少女被外面的男人看見了,就逼對方娶她,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理由雖然奇葩了點,倒也說得過去。

朱常淓卻是一陣無語,雖然他也不是很反感這個安排,甚至他自己也動過這個念頭。但他比孫氏更懂朝廷法度,於是焦躁地說:

“這沈樹人早就被不知多少督撫人家的女兒盯上了,孤今日跟他交談,話裡話外都聽得出來!他這是怕被陛下猜忌他結檔營私,才一直拖延至今,否則哪裡輪得到咱家?

我們也算是皇親國戚了,這種事情,不得陛下旨意特許,如何能造次?還是這種多難之秋,不知要被多少人嚼舌頭呢!”

孫氏卻不依,她就這一個女兒,於是不屈不撓地說:“那王爺就給陛下上奏嘛,請陛下賜婚,王爺向來淡泊名利,陛下也是知道的。

哪有叔叔要嫁堂妹,做侄兒的推三阻四的道理?如果是福王有女兒要嫁,陛下說不定還疑心一下,咱家有什麼好疑心的?

實在不行,你就在奏書裡寫明白,就說那位沈撫臺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兵荒馬亂中,嬋兒不慎走散被他看見了,也被他護送。嬋兒要報答他救命之恩,而且要全名節,才順水推舟,這不就成了?陛下要是連這都阻止,豈不是毀自個兒妹子的名節?”

朱常淓被纏得不行,但聽妻子這番話也不無道理,果然已婚女人在家長裡短找相親藉口方面的才能,遠不是男人和小姑娘能比的。

孫氏一番略顯三八的拉扯,讓招架不住的朱常淓,只好立刻寫了一封給皇侄的奏請。

寫完之後,他拿着信還有些不捨:“罷了,這事兒就聽你一次,要是陛下拒絕賜婚,那這事兒你也就別提了——會不會快了點?嬋兒今天才第一次見到那沈樹人。”

孫氏嬌嗔:“快什麼快!天底下九成的人都還盲婚啞嫁呢,洞房前一眼都沒見過的大有人在。嬋兒至少能跟那沈撫臺聊得熱絡,好歹不討厭他,這就算是有福了。聽你說那沈樹人的條件,手慢就搶不着了!”

本章未完, 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朱常淓嘆了口氣,又說出了內心最後的一點不甘:“咱這種人家,哪裡還需要嫁女兒圖男方榮華富貴?只要對嬋兒好,什麼都夠了。

咱原本還想找個贅婿呢,我們又無子,將來總要讓嬋兒的孩子過繼姓朱,最好贅婿自個兒都能改姓朱。

如今你非要找這種同樣高門大戶的,雖說他父親沈尚書有幾個兒子,其他幾個年紀尚幼,但估計是絕對不肯讓沈撫臺改姓朱的,能讓他和嬋兒將來生的孩子姓朱,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孫氏被丈夫提醒,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她一不做二不休,慫恿道:“這事兒可以再議嘛,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不管怎麼着先想辦法讓陛下賜婚。

等賜婚了之後,有機會再提條件唄,咱大明國姓,賜外人姓朱,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兒,自古多少功臣被皇帝賜國姓?李克用李存勖被大堂皇帝賜姓李的時候,也沒見他們覺得丟人啊。

大不了,就說這個朱是陛下因功賜的國姓,別說是當贅婿才賜國姓,不就保住了沈家面子了?要是還覺得委屈,趁着這次如此軍功,肯定要給他升官晉爵,多給點爵位,面子裡子都有了。”

——

PS:聽說限免期間其實最新章節不限免……那今天就一個六千多字大章吧。

其實與平時兩更是一樣的,只是懶得拆了。這一章六千五百字了。

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6章 忽略不計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50章 大言不慚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42章 塵埃落定第52章 奇葩說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4章 一石三鳥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15章 互相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