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

爲了給鄭家人放煙霧彈,沈樹人讓父親假裝寫了一封給南京國子監的回信,還另外做了一些佈局,花了整整一下午。

次日清晨,沈家一大早準備好了車駕,伺候大少爺出門。

穿越到明朝之後的第三天,沈樹人總算是第一次出門了。

目的地也不遠,就在太倉劉家港鎮上、一處鄭家商號。鄭鴻逵在蘇州期間,便是在那兒下榻。

明朝的劉家港,是長江口最大的江海轉運港,也是當初鄭和七下西洋的啓航根據地。

而鄭家號稱擁有“山海五商”的商業網絡,在蘇、杭都有負責採購海貿貨物的商行,這劉家港當然也少不了鄭家的據點。

剛出門時,沈樹人內心頗有些好奇。

雖然有肉身留給他的一部分記憶,讓他能適應明末的生活方式,可親眼看見市井百態,那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蘇州府如今正是天下繁華所在,下轄各縣和散州,也都各領風騷。

作爲府治的吳縣,蠶桑刺繡、奢侈珍玩極爲發達;

太倉是江海水運貿易重地,長途富商雲集;

吳縣和太倉之間的崑山,則是文化風尚的標杆,“崑曲”就誕生於此。

沈樹人爲了多熟悉一些情況,吩咐沈福特地讓馬車在鎮子裡稍微繞一繞,原本只是五六裡的路程,愣是走了十幾裡。

港區沿江一溜兒都是各種商行、貨棧,行人如雲,最多的就是米鋪和綢緞莊、棉布莊。

源源不斷的運糧船從外地運來糧食,在劉家港卸貨。再把蘇湖的絲綢、松江的棉布裝船,販往大明各地,或是南下轉運去福建後、再轉賣海外。

沈樹人看着這一切,也略微驚訝了一下:“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諺語太有名了,哪有魚米之鄉還得從外面買米的道理?

但很快他就想起了一種可能性:估計是商業太發達,種別的經濟作物收益更高吧。

他便用摺扇掀開車簾,跟沈福確認道:“阿福,去問問如今米價幾何。蘇州府都得從外邊買糧,周邊府縣的良田,莫不是都種桑養蠶了?”

“少爺有所不知,這蘇、湖二府的良田,確實種桑養蠶的多。只因湖絲和蘇絲的質地特別細滑,天下數一數二,一擔本地生絲的售價,能抵外地兩擔不止。

不過臨近的松江府和揚州府,土質不如太湖周邊肥沃,多是貧瘠沙壤,不宜種桑養蠶。好在灌溉依然充沛,所以廣種木棉,松江棉布所用的棉料,倒有一小半是江北種的。”

沈福先回答了少爺的後半個問題,然後纔去路邊的米行詢問行情,不一會兒就折回來補充道:

“少爺,剛問過了,今年的米特別貴。往年早稻只要一兩八錢銀一石,晚稻貴些。但今年嘉興府的餘糧也不夠了,還有從紹興府販過來的,足要三兩四錢。連浙江都大旱了,入夏就沒下過雨。”

沈樹人聽了這數字,也是觸目驚心,蘇州的物價確實貴得離譜。

再看這蘇州府的繁華街景時,頓時覺得“濾鏡”都不一樣了。連街邊那些奄奄一息的碼頭工人,都越看越像是流民。

崇禎後期的天災,真的是太誇張了。

按《明史》的說法,從崇禎十年到十四年,居然連續五年、年年大旱——當然,不可能是全國範圍同時大旱,但至少也是每年要輪到三四成的省份大旱。

今年連沿海氣候溫潤的浙江都能大旱,以至於蘇州從外面買糧都受到了影響,也算是邪門到頭了。

好在江南早就普及了雙季稻,浙江今年春天還算雨水充足,所以夏糧是收下來了,眼下的乾旱只會導致後續秋糧絕收。

一年兩季收成能保住一季,還不至於餓死太多人。

但北方那些只能種一季的省份,遇到同等級別的旱情,絕對會赤地千里,難怪張獻忠隨便一扯旗,又裹挾了那麼多人。

沈樹人長嘆一聲,放下車簾,也沒心情繼續逛了,吩咐沈福直接驅車去目的地。

沈福剛來不久,對少爺的脾氣還不太瞭解。但他善於察言觀色,便悄悄遞了個臺階:

“少爺若是覺得不忍,我安排人給碼頭上的饑民散些銅錢,或是明日着人來舍粥。”

“不必,這種地方人太多,而且流竄頻繁,會出亂子的。我寧可回去和父親說,提高碼頭力工的計件工錢。但限制每天的工量,多用幾個人便是。”

沈樹人畢竟接受過系統的公共管理教育,知道直接撒錢肯定會引起升米恩鬥米仇,而且管理成本太高。

沈福聽了,內心頗爲佩服,連忙表示一切按吩咐辦。

馬車很快就到了鄭家商號所在的那條街。位於鎮子東北角、瀏河與長江交匯處,也是劉家港最熱鬧的所在。

瀏河是蘇州地界上一條重要的河流,連接了太湖和長江。吳縣、崑山和太倉三處州縣,也都是沿着瀏河分佈的。劉家港這個地名,也因位於瀏河入江口而得名。

臨近鄭家商號,沈樹人一路掀着車簾隨意觀望,不經意又看到一些奇怪現象,便隨口問僕人:

“沈福,此處已是港口最繁忙的所在,怎得路兩旁貨棧、店鋪反而越少了,倒有那麼多勾欄消閒之地。”

原來,沈樹人看見路旁鋪面很多都掛着彩燈籠,雖然大白天的沒有點亮,但一眼就看得出是娛樂場所。

而沈福聽了這問題,立刻來了精神,用一種“男人都懂的”語氣,滔滔不絕解釋:

“此地乃是蘇鬆兩府趕考秀才聚集之所,每到鄉試之年,選擇走長江水路去南京秋闈的,便在這候船。只是大船要湊夠人數才肯啓航。來得早的,便在此多盤桓幾日。

這附近的堂會,價錢公道,多有本地豪紳貼錢經營,算是跟窮秀才們結個善緣——少爺,斜對面第三家,便是咱自己家開的。”

沈樹人點點頭,倒也沒再橫生枝節。無非是一些低端娛樂場所而已,不值得好奇。

……

到了鄭家商行,沈樹人讓人捧了禮物,便徑直入內。

鄭鴻逵聞報也出來噓寒問暖,雙方虛與委蛇了一會兒,外人見了肯定會誤以爲兩家關係不錯。

沈樹人知道歷史,所以他對鄭家除了鄭森以外的人,都沒好感。

當然,反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沈樹人也知道,鄭鴻逵好歹比他三個哥哥有骨氣一點,歷史上沒有直接降清,還跟着大侄兒鄭森抗清,只是經常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

雙方先客套了幾句沈樹人的病情,進屋分賓主坐定,隨後鄭鴻逵就念念不忘地問起後續安排:

“賢侄這精神看着不錯,不過還是要調養……”

沈樹人有備而來,見對方終於上鉤聊到了戲肉,他也連忙擺出一副感激的表情:

“說起這事兒,還真要感激世叔幫我忙。說句不怕丟人的話,我就不是讀書的料,本就不想去南京,可惜家父嚴厲,一直逼着我念書。幸虧那日的郎中說我還需調養,又能逃學一段日子了。”

鄭鴻逵一愣,好一會兒纔想明白其中反轉,頓時大喜,對沈樹人也放鬆了幾分戒心。

他心中暗忖:“果然是個紈絝草包、不愛讀書,坊間關於這小子的頑劣傳聞,多半是不虛的了。沈家需要擔心的,只是一個沈廷揚而已。”

不過,他雖鄙夷沈樹人草包,潛意識裡也覺得這小子更親近了些。畢竟鄭家人也都不愛讀書,包括他鄭鴻逵,平時就喜歡結交狐朋狗友。

理順了思路後,鄭鴻逵還有幾分不踏實,又進一步追問細節:

“賢侄,說句不見外的話,以你們沈家的家業,讀書還有什麼用?難道將來還差你捐官那點銀子不成?你去了南京一樣可以逍遙,還遠離家人管束,你就真心不想去?”

這個懷疑非常合理,沈樹人來之前,當然也早就想到了。

所以他只是露出一個男人都能看懂的笑容,假裝不好意思地解釋:

“唉,這事本不想多說,有些家醜外揚了。不過世叔也不是外人,你應該知道,我前陣子,就是跟家父鬧了彆扭,賭氣之下,不慎中暑的。”

鄭鴻逵不動聲色地接話:“倒是略有耳聞。”

沈樹人:“事情的起因,是我想要一萬兩買個姐兒做妾,父親卻不鬆口,還卡我的銀子。如今雖然我病好了,那事兒卻還依然不肯鬆口。

要是去了南京,這邊又不能給那些相好的姐兒贖身,豈不是要分隔兩地?雖說十里秦淮也多有煙柳,但我是個念舊的,總得等這邊的放下了,纔好動身。”

鄭鴻逵一聽,頓時又多信了五六分。

原來是在蘇州這邊還有一羣女人放不下!沈廷揚也不讓他給那些女人贖身,所以纔不想去南京!

但轉念一想,鄭鴻逵還有最後一點疑慮:“你家怎會在買妾上這般慳嗇?”

沈樹人裝作無奈地嘆息:“其實我也想明白了,家父是爲我好。他當初成親時,還沒有官身,家裡只是鉅富,所以娶不到鐘鳴鼎食之家的女子。先妣出身卑微,只是一個寧波府秀才之女。

後來先妣亡故,家父續絃時,因爲已經捐了戶部的官職,所以我後母的家世反而顯赫不少。

家父也是不想我走他的老路,就一直告誡我不許納妾,也別急着早娶,等將來捐了官再成親,才能跟高門大戶聯姻。至於狎玩侍女、尋花問柳,他倒是不管我的。”

話說到這份上,沈樹人的語氣也像是毫無城府,完全是在跟狐朋狗友聊天一般,鄭鴻逵便徹底信了。

明朝是有不少相信自己能高中或者買官的讀書人,不急着娶妻納妾,就想憋到出人頭地,再娶個門當戶對的。

反正沒老婆又不等於不能玩女人,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解決生理需求的嘛。

鄭家人徹底放鬆了警惕,雙方又聊了一會兒,沈樹人就留下禮物、有說有笑地起身告辭。

鄭鴻逵送他出門,沈樹人還虛攔了一下,裝作不經意地說:“世叔不必送了,小侄還有些事兒,不急着回府,要去碼頭一趟。”

“去碼頭?可有我們幫得上忙的。”鄭鴻逵隨口客套。

沈樹人:“不用,小事一樁——家父昨晚寫了一封給國子監司業的回信,給我請病假的。今日我家恰好有船要去南京,我出門時就把信捎上了,送上船就回。”

沈樹人一邊說,一邊自然而然把袖子裡一封用火漆封口、但並未在火漆上加蓋印信的信封,在鄭鴻逵眼前一晃,然後又收回袖子。

鄭鴻逵原本已經對他徹底放心,聞言又警覺起來。

他唯恐沈樹人送信上船後、跟着船就直接跑去南京,連忙表示:“這麼巧?愚叔恰好也想起,今日要去碼頭上接一批貨,一起走一趟吧。”

說着,沈家鄭家兩輛馬車,就一前一後往碼頭駛去。

沈樹人剛上車,伺候他上車的沈福也一個箭步跨了上來。沈樹人微微有些意外,但還是鎮定地問:“一切都按計劃準備了吧?”

沈福臉色有些難看,解釋道:“剛纔稍稍出了點意外。老爺昨日吩咐下去,給碼頭上留守咱家船的水手,都放出去歇息,還給了他們銀子聽曲喝酒。

誰知今早我二哥去查驗的時候,發現竟有個別過於勤勉的水手,明明給了假還守在船上。昨晚我們的人明明在船底一處打麻補桐油的位置坐了手腳,居然被勤勉巡查的水手又補好了。

我二哥剛纔火急過來和我說了這事兒,讓咱再拖一時半刻再去碼頭,否則怕是會被鄭家那些行家裡手看出破綻。”

沈樹人聽了,頓時暗暗叫糟。

他原本跟父親定的計劃,是昨晚把碼頭上沈家的船都派出去,今天只留一條。

然後這一條,也會恰好在啓航前檢查時,被臨時發現“上次回塢保養時,船底打麻保養的位置,沒有刷夠桐油,遇到大風浪有可能滲水,必須重新檢修延期起航”。

這樣就能順勢給鄭家人一個機會,讓鄭鴻逵主動提出“我們鄭家剛好也有船要去南京,不如讓咱幫你捎這封信”。

而這封信只加了火漆,卻沒在火漆上額外蓋印信,只是一封密級不太高的普通私信。所以只要沈家的信使上了鄭家的船,就肯定會被藉機拆封、偷看完之後再重新另封火漆。

如此,“沈廷揚真心想讓沈樹人長期請病假”這個煙霧彈,也就實打實傳遞給了鄭家。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沈家父子爲了儘量保密,這種事情操作起來肯定知情的人越少越少,也就不可能讓自己船上的普通水手都知道內幕。

他們原本以爲只要給水手們一些錢、找藉口放一天假,把他們調開,就能順利搞破壞了。

誰知,水手中冒出一個自願不拿加班費都主動爲主人996的傢伙,夜裡也守在船上勤勉地巡查,結果把剛剛破壞了的桐油打麻部位臨時補漆補上了!

沈福的二哥沈壽一大早去船上偷偷驗收確認時,看見昨晚剛破壞的位置重新補好了,頓時傻眼,只好連忙把那個加班壞事的水手調開,然後再緊急二次搞破壞。

另一邊,他也趁着沈樹人跟鄭鴻逵在聊天,火急通知了在外面等候的沈福,讓他多拖住一段時間。

沈樹人捋清了狀況後,不由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眼下可如何拖延?”

還好沈福和沈壽剛纔已經想過辦法了,沈福連忙說:“好在剛纔打聽過了,今日表少爺剛好在咱家在碼頭上開的那家勾欄開堂會,請了不少客——少爺您還記得吧?就是一早來的路上,咱路過的那家自家開的勾欄。

一會兒馬車還會從那兒過,您記得掀開車簾。我二哥已經通知了表少爺,到時候會剛好在送客出門、湊巧看見您,您就順勢跟鄭家人告辭,說半路偶遇親友,要順道聽幾曲,反正送信的事兒不急,咱家的船要午後纔出港。”

“表少爺?哪個表少爺?”沈樹人還有些發虛,他現在對家裡親戚還有些認不全。

沈福倒是不疑有他:“寧波張家的,先夫人的遠房侄兒。”

“行,那就這麼辦。”沈樹人琢磨了一下,點頭示意可行。多虧了沈家在太倉的勢力也是盤根錯節,備胎後手資源多得很。

剛定下計策,沈樹人就掀開車廂簾子,假裝觀賞路兩旁的娛樂場所街景。

走了沒一會兒,馬車緩緩路過一早見過的那家沈家自己開的勾欄,然後就看到幾個年輕公子扣肩搭背地出來,拱手道別。

其中一個看上去像是東道主的公子,眼神順便往沈樹人這邊一瞟,很自然地驚呼一聲:“呦?車上可是沈家表弟?今日怎會來此,快請快請。”

沈樹人也露出驚訝之色,連忙停車,後面的鄭家馬車自然也被堵路停了下來。

沈樹人下車寒暄了一句,隨後轉向鄭鴻逵:“世叔,您要是有事去碼頭,就不耽誤您了,這位是我表哥,餘姚張蒼水,是準備去南京趕考的,暫時路過太倉在此候船。今日恰巧路遇,我順便聽兩曲敘敘舊再走。”

鄭鴻逵本來就是來監視沈樹人的,哪裡肯先走。

於是連忙表示他也不急,鄭家的船也要下午才卸完貨呢,他趕在卸完前到場就行。

於是,鄭鴻逵也跟着厚着臉皮進了這座勾欄,一起聽曲。

——

五千字大章,求票求評論,如果覺得節奏慢可以噴可以提出。

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4章 一石三鳥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83章 纔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25章 得國本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