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

“殺!韃子僞帝豪格就在那兒!弟兄們,咱跟朱將軍聯手破賊!”

“鄂王爺有令,生擒豪格者封國公!擊殺者封侯!賞黃金十萬兩!杭錦十萬匹!”

隨着李愉帶領的東江鎮明軍抵達戰場,戰局的形勢愈發往大明一方傾斜。

一萬兩千人的朝鮮明軍,和八千名漢人明軍,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生力軍,騎兵比例很高,火槍數量也非常多。

李愉在東江鎮數年,總結他當初狙殺阿濟格的經驗,進一步把龍騎兵的戰法磨合發揚光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戰術。

過去幾年裡,他從朝鮮皮島和義州獐子島出發,多次騷擾清軍沿海地區,以及鴨綠江沿岸,騷擾削弱,也是效果拔羣。各種偷襲戰讓清軍疲於奔命,現在終於到了總攻收割的時刻。

如果說朱文禎的明軍,主要是四千手槍胸甲騎兵,加兩萬蒙古僕從,龍騎兵只有數百的規模。

那麼李愉的部隊裡,幾乎沒有弓騎兵,手槍騎兵也不比朱文禎多,但使用“騎馬步槍”的龍騎兵,比例卻是極高。

明軍原先很少大規模使用龍騎兵,即使有,也多半是使用線膛狙擊槍,以求個遠距離狙殺敵將。

而李愉也算是結合了朝鮮明軍的特點——朝鮮的兵源,肉搏能力實在是不堪入目,組織成殺手隊基本都是白給的,傳統兵種中只有鳥銃隊一種可用。

所以,指望朝鮮兵源的騎兵敢跟韃子衝刺肉搏,那是妄想,絕對一接觸就會崩,實在是太慫了。

李愉只能是揚長避短,給大量騎兵裝備了滑膛槍,有明制鳥銃就行,最好還能有點老式的武昌造。遇到跟騎兵大部隊作戰,只能是接敵前提前下馬步行、裝彈列陣準備。

不過戰術沒有貴賤之分,好用就行。排隊槍斃的堂堂之陣,只要能逼得敵人跟你正面硬懟,往刺蝟陣上撞,那就是本事。

李愉的士兵們紛紛在距離敵人二三百步遠時就停下列隊,然後遠遠地對着清軍輸出,清軍後隊愈發混亂,死傷漸增,也不得不派出越來越多的士兵反衝李愉的陣勢。

李愉卻毫無戰術可言,就是繼續站樁排隊槍斃,直到有個別陣勢被敵軍衝散,他才集中人數絕對優勢的騎兵預備隊上去堵口,跟清軍絞殺在一起。

騎兵被他用成這樣,用得如此保守,根本沒打算作爲一股主動進取的力量去迂迴包抄、穿插切割敵人,或者是偷襲側背,

純粹是作爲一股防守預備隊,一股機動性較強、補位比較及時的防守預備隊,也算是東亞戰史上的奇葩一幕了。

但不管怎麼樣,再奇葩的戰術,如果在特定的環境下,特定的局勢下,能幫助友軍引向最後的勝利,那就是好戰術。

這一戰明軍要的不是擊潰豪格,不是擊退豪格,而是儘可能多的全殲豪格,全殲一支以騎兵爲主的敵人。這樣的消耗拖延,恰恰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雙方的流血消耗還在繼續,而明軍在交換比上已經贏得了絕對上風。每一個明軍將士的傷亡,至少可以帶走兩三個更是更多敵兵的傷亡。

就算沒有黃得功和李輔明趕到戰場,按照這樣消耗換下去,只要朱文禎和李愉不崩盤,不被突圍,光靠他們自己都能把豪格耗光。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又是一個多時辰的血戰,清軍上上下下已經徹底精疲力竭,數以千計被裹挾的清軍漢兵開始出現成建制地崩潰投降。

而仗打到了這一刻,隨着天色將暮,明軍的最後一擊也終於到來了。

黃得功的部隊,前後脫節、幾乎形成了一個一字長蛇陣,但還是不惜馬力趕到了正面決戰戰場。

原本黃得功部應該是四路明軍中實力最強的,擁有胸甲騎兵三萬之巨,不但人數多,裝備也極爲精良。

但是,因爲提前得到了朱文禎的警告,需要加速趕來戰場,黃得功不得不調整馬匹配置,爭取把一部分部隊配備爲一人雙馬,以求趕上決戰。

所以最終他及時帶到戰場的,只是一萬五千人的鐵騎。還有一萬五千人,因爲把馬匹讓給了戰友,變成了行動相對遲緩的步兵,或許要再走兩三天才能趕到戰場,而按照現在的進度,到時候這場決戰鐵定早已打完了。

那些讓馬的士兵註定會錯失對韃子的最後一戰的榮耀和立功機會,但人生就是這樣,很多事情命中趕不上就是趕不上。

不過,即使只有一萬五千人的精銳生力軍趕到現場,也足以導致豪格的最後徹底崩盤。

這可是一萬五千名人人穿着鍛鋼胸甲、人人拿着手槍或雙管後膛噴子的精銳鐵騎,還人人配備了一把精鋼打造的直刃鋒利馬刀,或者也可以叫單刃厚背騎兵劍。

這樣一支力量出現在地平線上時,豪格軍的士氣徹底跌落到了低谷。

還在猶豫不決的清軍漢兵無不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當黃得功終於衝殺至眼前的時候,成片成片的清軍漢兵直接跪地投降,或者立刻高喊倒戈帶路,幫着回身掩殺清軍中的滿蒙兵。

清軍中的蒙古兵,在跟朱文禎那邊的大明蒙古僕從軍撕扯了大半天之後,到了這一刻也堪堪崩盤,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最後只剩下幾千個核心的滿人騎兵圍在豪格身邊負隅頑抗。或是不顧滔滔的松花江水,直接試圖強行馭馬衝下江水泅渡。

然而洶涌的松花江,又豈是這樣魯莽的手法就可以泅渡的?除非是運氣好抱着大樹下水,或者能找到其他浮物漂流,否則十有七八都是死。

他大清皇帝豪格,親自抽出寶劍亂砍亂殺,已經到了皇帝親自上陣搏殺的程度。也多虧豪格的武藝不錯,勉強算是一員勐將,而且他的武器和鎧甲也都是最精良的。

明軍騎兵看在重賞的份上,都想肉搏生擒,以多換取些賞賜,誰知一些將士武藝不精,連續被豪格擊殺了數人。

但隨着豪格身邊的親衛越打越少,這點微不足道的個人武藝,實在是不可能翻起浪來。

黃得功和朱文禎的騎兵隊衝殺到近處,往復穿插切割,實在不耐煩就直接讓手槍隊用霰彈對着人堆兜着圈子勐轟。

仗打到這一步,明軍將領基本上也摸清了:連鰲拜都身披數層重甲,豪格作爲僞帝,御駕親征,怎麼可能防護差?所以用手槍霰彈只要保持距離,是殺不死豪格的,不影響生擒!

反而還能利用這個機會,把豪格身邊的侍衛消耗完!

事情也果不出明軍將領預料,眼看着明軍鐵騎都衝到臉上了,最多相距不過二三十步,竟噼頭蓋臉用霰彈狂轟皇帝。很多死忠的清軍正黃旗侍衛瘋了一樣撲上去,用身體爲豪格遮蔽,但都紛紛被霰彈擊斃,來幾個擋槍的就殺幾個。

半盞茶的功夫後,豪格身邊的侍衛幾乎死傷殆盡,

豪格本人身上雖然沒被霰彈穿透,但臂鎧的肘部,以及雙手的指掌等部位,都因爲鎧甲遮蔽不嚴,有縫隙漏洞,被幾個彈片趁虛而入割傷。

豪格雙肘雙掌都不斷溢出鮮血,手臂經脈也不知被彈片割斷了多少,再無力揮劍抵禦。

黃得功這才躍馬挺槍上前搶人頭,直接提了一根被拍斷了槍頭的槍桿子,一下子捅在豪格肋下,在護心鏡上砸出“鋥”地一聲火星。

豪格狂噴嘔出一口污血,肋骨被撞斷數根,頓時墜馬委頓不起,被黃得功生擒了。

“恭喜黃將軍生擒僞帝!鄂王爺定然言而有信,奏請陛下加封您爲國公的!”旁邊的部將連忙上前恭賀拍馬。

黃得功也是志滿意得,整個人都覺得要飄起來了,血壓上躥下跳地,內心爽得不行。

直接在戰場上抓獲僞帝了!這可不得跟衛霍竇憲李靖一樣青史留名。

“快!把這廝綁了!再派人飛馬回北京給王爺報捷!”黃得功興奮地一邊勐抓自己鋼針一樣的濃密絡腮鬍子,一邊厲聲喝令。

……

豪格被俘之後,這場戰役基本上也就掃尾了,最後幾千零散士卒,不是直接投降,就是投松花江試圖漂流逃命。

松花江上都有數百丈的江面,被血水短暫染紅了,只是江水流量巨大,才很快散去。

滿清最後集結的三族五萬大軍,算是全軍覆沒,約一萬五千人戰死,還有不計其數的重傷掩殺墜江,屍骨無存。

投降、被俘者約兩萬,逃命者總計不過數千。

此後幾日,各路明軍繼續追亡逐北、擴大戰果,跑馬圈地佔領各縣鄉鎮,肅清民間抵抗。

其中吉林、寧古塔、松原三處城池,還分別攻打了一到三天,纔算拿下。對於連皇帝都沒了還依然敢負隅頑抗的,明軍當然不會客氣,哪怕抵抗的滿人只是壯丁、百姓,但既然拿起武器了那就是敵人,破城後就允許放開了劫掠清算。

因爲鬆嫩平原地域廣大,哪怕是敵國皇帝已滅,剩下地盤的接收工作依然持續了超過一個半月,到十月初纔算結束。

鬆嫩平原腹地的寒冷,也遠超遼東半島,冬天基本上能再冷上十度,所以農曆十月就已經零下封凍了。

明軍搶在此之前,把僞清遺留下的今年莊稼都收割入庫,正好充作佔領軍的軍糧,還能有額外結餘。

清國爲難得大明白種了這一年的田,最後沒能吃到新米新麥成熟,直接爲人作嫁,也算是天道好循環了。

另一方面,在豪格本人被俘的次日,黃得功就派出了信使,快馬回北京報信(俘獲的當天已經是夜裡了,部隊急行軍趕路無法再夜行,急需休息)

考慮到草原上還未徹底肅清,可能還有小股敵對的散兵遊勇活動,黃得功也不能讓信使孤身一人送信,否則撞見殘敵被截殺就麻煩了。

於是最終是派出了一支百人的胸甲騎兵隊,一人三馬,日行二百餘里,緩緩南歸送信。八月十六啓程,走了整整九天,行程兩千裡,終於在八月二十五把消息送到。

至於豪格本人被押送回北京,走得就更慢了,最多隻能日行百里,還要嚴加安保,差不多快九月中旬時才送到。

朱樹人在北京,得知豪格最終被擒,吉林、寧古塔、松原等地也全部攻克,雖然早有預料,但真到了這一刻還是不免大喜過望。

他也連夜寫了一道奏表,連同捷報一起先送去南京,爲黃得功等立功將領請功。

關內送信就快捷多了,直接六百里加急,八月三十日時,南京朝廷就得到了喜訊。

此時距離隆武帝朱常淓的五十大壽萬壽節過去,還不到一個月。南京城內自然免不了再次張燈結綵,全城瘋狂在城外燃放煙花禮炮普天同慶——之所以選擇在城外,也是朱樹人提醒的,主要是怕南京城裡敞開了放火災會層出不窮。

所以,就直接到城外秦淮河口、長江邊上,選在娛樂業最繁榮的街區燃放。

同時,爲了讓出城觀禮顯得必要、值得,南京的幾家火器研究所,還根據最新研發出來的焰色反應詳盡原理,做了一大堆各種金屬鹽的彩色禮花彈,確保涵蓋儘量多的火焰顏色,然後製造成使用重型攻城臼炮朝天發射的禮花炮彈,以彰顯大明混一天下的天威。

“砰砰砰——”禮炮的巨響在南京城外不絕於耳,徹夜不眠。

朱常淓大手一揮,讓南京城外連放三夜禮炮煙花,第一夜在秦淮河口,第二夜在江防要塞幕府山,最後一天在紫金山腳,找太廟和孝陵衛附近,也算是給祖宗報喜。

“太祖皇帝!列祖列宗在上!子孫朱常淓爲你們光宗耀祖了!太祖皇帝都沒拿下的北元已經覆滅了!蒙元各稱僞汗部族,都已臣服大明!

僞清韃子被我大明舉國殲滅!我大明將士於東北關外沃野之上、以騎兵決戰生擒韃子僞帝!大明五十年來屈辱,南風一掃胡塵靜、北入燕京到日邊!”

放禮炮的那天晚上,朱常淓親自到太廟上完香,又跑去孝陵衛上香,排場之壯盛,遠過《出警入蹕圖》何止十倍。

但朝中文武,卻無一人指責朱常淓排場奢靡,天下人都覺得這是應該花的錢。

這可是覆滅僞清!你就算放一萬炮禮炮都是該的!

相比之下,北京城裡的朱樹人,最近就算是低調的了。他在北京處理北方接受工作,點撥善後事宜,一直留到九月初九,等到了豪格被送到北京。

然後朱樹人才親自帶兵班師南下,押送着俘虜一起回南京獻俘。他在北京的任務差不多也結束了。後續北方工作可以再“旋轉門”交還給張煌言幫着穩定治理幾年,再往後就可以交給其他北直隸總督。

朱樹人九月初十從北京啓程,帶領大軍徐徐而行,走了二十多天,十月初六終於渡過長江,抵達南京。

豪格和一衆最後的滿清王公貴族,全部被五花大綁在囚車裡,一併用於獻俘。

此前福臨被抓時,因爲需要安撫招降、瓦解敵人中的動搖派,所以沒法全部酷刑殺了。

但這次豪格被抓,已經沒有敵人需要分化瓦解,他自己就是最後的頑賊首惡,

當然需要接受大明刑部等三法司的堂堂正正會審,

連皇帝朱常淓也會派司禮監的代表來旁聽。

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80章 塔山血第19章 隨州炮戰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25章 得國本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66章 無能狂怒第5章 雙線操作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90章 全勝而歸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7章 入國子監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69章 秦淮金粉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8章 鄉試揭曉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