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

張名振追求快速殲滅更多的扶桑聯軍有生力量,甚至爲此不顧自己的海軍優勢,寧願在蝦夷島對岸的陸奧半島登陸,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爲明軍雖然戰鬥力絕對碾壓,但終究是跨海作戰,後勤難度很大。隨船帶來的糧食,就只夠大軍吃一個半月,這是一千五百里跨海航渡的極限。

而事實上,考慮到往返途中還要各留十天口糧,所以給陸戰窗口期的作戰糧食,只有二十五天,最多一個月。

張名振必須在最初的這段時間,快速解決就地籌糧的問題。否則一直跨海補給,縱然暫時不被拖垮,可一旦到了農曆六月份,夏末隨時有可能出現颱風,海路航運就有可能被威脅。

此前拿下鬆前港城等地,以及圍困函館,已經花費了數日。迎擊戒備奧羽聯軍三藩,又花了四五天機動拉扯。所以,給他籌糧的時間,也就剩十五天了。

所以,爲了防止出現意外,張名振在部隊卸載後不到五天,在第一次重創了會津藩的保科正經試圖偷航津輕海峽南逃之後。

確認了扶桑人在東北的戰船質量很差、沒有海戰經驗,他就果斷把大部分富餘船隻都分兵駛回海參崴,以備再拉一次軍糧和彈藥來,防止大軍萬一斷糧。回去的船水手都是按最低要求配的,人員儘量留下,減輕負載,下次再來的時候,就能多裝點物資。

在張名振的計劃裡,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從本土方向籌集糧草,只是一個保險的後手。如果這批糧食都吃完了他還沒取得在扶桑東北地區的決定性勝利,那他都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另外,按照戰前朱樹人的計劃,張名振在遣返運糧船隊的同時,還讓負責押運的將領帶回去一條消息,確認扶桑人在蝦夷和陸奧選擇了負隅頑抗、冥頑不靈不理會大明的照會,好讓鄭成功那一路也按時出發。

戰前朱樹人是吩咐過的,大明要先禮後兵,如果扶桑人在蝦夷吃了敗仗後立刻認慫服軟、割地賠款,那大明倒沒有藉口再對琉球和九州動手了,否則顯得大明沒有信用、開出的外交條件隨時會反悔,也不利於瓦解敵人的意志。

現在這種情況並未發生,扶桑人還是堅決抵抗了,那鄭成功那一路也算實打實地師出有名。

考慮到海上繞路通訊需要大量時間,張名振這邊打到三月中旬,就必須往回報信,三月下旬能送到海參崴,然後經過朝鮮陸路傳遞,鄭成功的艦隊四月中就可以從釜山進攻對馬島、隨後進攻九州了。

張名振必須爲鄭成功留出時間,因爲鄭成功起兵的時機,至少會比張名振還晚一個半月,多的話可能是兩個月。

扶桑地區農曆六月臺風風險就會升高,鄭成功只有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短短四十天,在九州站穩腳跟,後續也可能隨時面臨本土海運的斷絕。

……

計劃已經環環相扣,剩下的就是嚴格執行,張名振知道自己拖不起,所以執行力非常高。

三月初十這天,就渡過津輕海峽,在扶桑奧羽聯軍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主動登陸,並且對海峽南側陸奧半島上的大浦城發動了進攻。

大浦城是弘前藩的領土,也是津輕海峽南岸的主要港口,也是《太閣立志傳》和《信長野望》上津輕爲信的地盤,如今已傳到第三代,現任藩主津輕信義。

弘前藩並不算什麼強藩,也不在被幕府調遣的奧羽聯軍三大藩之內,半個世紀前德川家康初次冊封的時候,弘前藩一共才十萬石領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荒種田、休養生息,現在也纔不過二十三萬石。

這次弘前藩之所以遭殃,無非是因爲他們命不好,生長的位置恰好堵了張名振的路。張名振覺得在這兒誘敵奧羽聯軍最合適,就順手把大浦城摟了。

扶桑軍隊毫無提防,所以東北三藩也就根本沒來得及救援,張名振便已經完成了對大浦城的合圍,從渡海到上岸行軍、完成圍城,前後只花了一天半。

圍住之後,張名振的部將勸他立刻用隨軍的騎兵輕炮轟城,爭取儘快把城池攻破。這樣等東北三藩的聯軍趕到時,明軍就可以據城而守,依託地利作戰了。

但張名振直接否決了屬下的這個提議,他嚴令吩咐,讓部隊保持圍城,寧可多等一天,等重型紅夷大炮慢慢從碼頭卸貨、拉到前線、再展開部署。

反正大浦城的要塞部分距離海邊港口區也不算多遠,全加起來一天足夠了。

屬下部將見狀紛紛焦急勸說:“將軍!這些扶桑人的破爛城池,隨軍的騎兵炮已經夠轟爛城門了!割雞焉用牛刀?多一天時間入城部署防務、應對敵軍援軍不好麼?”

張名振厲聲解釋:“用騎兵炮才叫割雞用牛刀!經過過去十日的交戰,某已經發現了扶桑人作戰的一個盲區——他們至今沒見過騎兵炮,也不知道這種兵器的機動性,隱藏住這一點,就能給我軍留下一個埋伏的後手殺招!豈能輕易暴露?

我們就是要用行動笨拙遲緩的紅夷大炮,慢慢破城,這樣敵軍將來就會低估我們的奔襲能力!”

屬下們腦子稍微琢磨了一下,倒也很快承認了這個想法不錯,反正要攻下大浦城是綽綽有餘的,先假裝行動遲緩也誤不了大事。

……

相比之下,大浦城內的津輕信義一族,在最初看到明軍圍城時,還是非常緊張的。二十幾萬石的領地,讓他只能招募最多四千人的常備軍,哪怕臨時徵集農兵,也談不上什麼戰鬥力。弘前藩的實力,只有對岸鬆前藩的一半都不到。

不過隨着明軍圍城後,沒法第一時間展開炮擊攻城,只是拿着新式步槍對着城頭樓櫓、天守閣胡亂放槍壓制,津輕信義的緊張倒也漸漸平復下來。

他自以爲明軍這是缺乏重型攻城武器,或者至少也是攻城武器行動遲緩,只能遠程壓制。於是他就只是讓武士們和弓箭手、鐵炮手全部躲到樓櫓內部不要露頭,除非明軍衝鋒才能露頭放箭放槍。

津輕信義內心,就只指望着東北三藩的聯軍,能趕快來救他。

可惜他當然等不到這一天了。明軍只是讓他多活了一天,第二天東北三藩聯軍依然沒有趕到,明軍從港口拉來的遲鈍重炮卻先到了。

明軍最大號的陸戰炮比艦炮還是要小一兩個檔次,畢竟要考慮機動性。

如今最終的艦炮鐵彈是六十明斤,陸戰炮最重就是四十斤。用開花彈的話,因爲裝藥比實心鐵要輕不少,最重只有二十五斤。

但哪怕是二十五斤的開花彈和四十斤鐵彈,也遠遠不是扶桑人見識過的。半個世紀前德川家康轟開大阪城的“國崩”,其實也不過是18磅荷蘭炮,折十五明斤不到。

而大阪城已經是當時扶桑第一的巨城堅城,眼前的大浦城簡直就是小魚小蝦。

明軍第一輪炮擊就把津輕信義驚得目瞪口呆,簡單校射後,第三輪就開始命中土垣和圍牆,直接把大門和土垣轟爛了幾個口子。

到第五輪炮擊時,一枚開花彈和一枚四十斤鐵彈直接命中了只有區區三層高的天守閣。天守閣就被直接炸得倒塌下來,藩主津輕信義直接因爲塌房被活埋砸死。

而明軍居然到了這一刻還沒發起衝鋒,依然按照操典等十輪炮擊火力準備打完,然後試探性衝鋒,確認沒有像樣的抵抗,才一擁而入——如果抵抗依然堅挺,第一道防線上的守軍依然不退,那麼明軍就會按操典再炮擊十輪。只不過這種情況在此沒機會發生了。

第一波十輪打完,明軍蜂擁往裡衝,弘前藩的幾百個武士、幾千個普通士卒亂糟糟各自爲戰,很快被列陣推進的明軍摧垮。

明軍已經有了新式步槍的排隊槍斃加持,扶桑人敢用長槍或者弓箭鐵炮列陣對戰的,那就是送菜,根本進不了明軍射程。唯獨少量武士直接拿着武士刀衝鋒,纔有機會接近明軍,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哪怕當了躲過火槍彈雨的漏網之魚,光憑着武士刀也沒法在刺刀陣面前討到便宜。

整個弘前藩武藝最精湛的武士,也就是奔着以命換命的兇悍打法,換死最多兩三個明軍小兵,然後就被亂刃紮成馬蜂窩,而更多的是隻能換死一個明軍小兵,或者半路就被白白擊斃。

那場面雖不比那部描繪幕末的電影《最後的武士》,卻也差不多悲壯了,很有藝術價值。

……

弘前藩四千武士和更多農兵,一天之內被明軍團滅,武器代差的碾壓,已經不是勇武和人數可以彌合的了。

要怪只能怪扶桑人掉線太久,都不知道東亞怪物房在明清互卷的大背景下,這幾十年科技進步和軍備競賽對抗升級到了什麼程度。

津輕家族也在亂戰中被明軍全部殺光,算是立威了。

又過了大半天,東北三藩的聯軍前鋒才趕到。但看到明軍如此兇悍,他們的少數騎兵部隊也不敢再輕易上前,而是打算先集結兵力、相持拖延。

張名振讓人稍稍追擊了一下,用步槍隊射殺數百扶桑騎兵,最後因爲機動性不足追不上,見好就收回城。

明軍畢竟是渡海而來,要在海上連續航行十日,所以第一批騎兵很少,戰馬渡海運輸很難。

扶桑人連續兩三場大敗,東北三藩只好進一步加大動員強度,並且向江戶的幕府求援,試圖用人海戰術把少得多的明軍淹沒。

扶桑各方商議了一下之後,覺得也只有這一條路了。因爲這個時代扶桑的人力資源還是很充分的,唯一能用的就是人命——

後世很多華夏之人,對明清之際中日的歷史解讀有個誤區,認爲扶桑人一直人口只有大明的百分之幾,但這其實是要分時段的。

如果是萬曆時期、壬辰倭亂那陣子,扶桑因爲連續戰亂,戰國時期總人口始終在六百到八百萬之間浮動,而那時大明有一億多人,換算下來確實至少是扶桑的十五倍。

但是到了明清戰爭,疊加了歷史上明末連續二三十年的天災,大明人口最低谷時跌到過四千萬,如今雖有朱樹人的蝴蝶效應,最低谷時也只剩五千多萬,現在回覆和平數年,才爬回六千萬。

而扶桑這邊,戰國結束後的第一個五十年,人口恢復是最快的。戰國末七八百萬人,到幕末四千萬、一戰時七千萬。

江戶時代兩百六十年,至少一大半的人口增長,就是剛剛回復和平後的最初半個世紀完成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死的時候,人口統計大約是兩千兩百萬,現在德川家綱沒統計過,估計在兩千四百萬左右,已經是戰國末的三倍了。

大明六千萬,扶桑兩千四,扶桑的人口,如今實打實是大明的四成!所以光拼人口,確實是不該小覷扶桑的。

這也是爲什麼朱樹人沒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要對一個相當於大明四成人口的民族直接發動總體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現在扶桑人連敗,卻還不想認慫,又意識到武器代差太嚴重,那就只能堆人命爆兵了。不試一把他們是不會心服口服的。

只有真正全方位碾壓打疼,才能讓他們跟後世臣服米國爸爸那樣乖乖認慫。

東北三藩加上週邊被裹挾的僕從,還是有四百萬石以上石高的,主要是仙台藩比較大,再加一部分江戶幕府的直接支援。

扶桑人很快組織起了一支規模十倍於蝦夷守軍、二十倍於弘前藩守軍的戰力,也就是大約七八萬人,還有無數可以隨時擴大抓壯丁的後備農兵,來跟張名振的區區一萬多明軍水陸兵交戰。

而張名振此前一直留着蝦夷島上的函館城沒有攻破,只是圍而不打,爲的就是勾引扶桑人增援。現在增援已經陸續抵達、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那麼誘餌也就沒必要留着了。

三月二十二日,張名振登陸作戰後第二十天,明軍突然發動強攻,把函館城徹底攻破,城內一萬三千日軍全部被擊潰,數千人直接陣亡,其餘不是被俘就是逃散。

突圍的函館殘兵懼怕明軍,只好往北燒殺擄掠,進入蝦夷人的地盤求生。這有惹起了蝦夷人的仇恨,跟那些扶桑殘兵互相絞肉殘殺,戰火進一步蔓延到了蝦夷島南部津輕半島的扶桑族人、和北部廣大地區蝦夷族人的大規模仇殺,人口消耗何止數萬。

而事實上,哪怕沒有明軍來弔民伐罪,歷史上蝦夷人到1669年的時候,也會在族長相庫相郢的帶領下,發動一場持續數年的起義,扶桑史書稱之爲“寬文蝦夷蜂起”。

現在不過是讓蝦夷人對扶桑人的不滿提前數年爆發起來。明軍只要隔斷扶桑本州島的援軍來蝦夷平叛,那麼光任由鬆前藩的扶桑族和海量蝦夷人自相仇殺,鬆前藩的平民就抵抗不住。

整個蝦夷島當時大約有不到二十萬扶桑族人口,蝦夷人卻多達五六十萬,人口比例至少是三倍以上。

張名振把扶桑人在蝦夷島的統治徹底摧毀後,就任由蝦夷平民和扶桑平民自行吃雞自己卷,他則能集中全部明軍,總計一萬兩千多人,到大浦城周邊跟扶桑三藩聯軍相持。 WWW▲Tтkд n▲¢o

扶桑三藩聯軍在集結完兵力後,就對大浦城發動了幾次強攻。

張名振沒有一開始就暴露全部火力,而是藏着掖着,好多勾引扶桑人投入,多殺點人消耗點人命。

扶桑人果然如驚濤駭浪一樣撞死在築壘地帶,被射殺達數千上萬。

兩次慘敗後,扶桑聯軍終於吸取教訓,只能改爲圍而不攻,指望靠明軍渡海作戰、軍糧補給不上,最後自行被圍困餓得削弱。

與此同時,隨着戰事相持進入四月份,東北三藩還一再懇求江戶的幕府嫡系部隊再派更多援軍來,尤其是要運糧到東北前線。

畢竟拉起七八萬作戰部隊和更多預備壯丁,需要的糧食實在是天文海量。此前扶桑歷史上只有關原合戰、大阪之戰、渡海徵韓有過這種規模的後勤糧草調度。

江戶幕府對於前線要求的糧草,只能是竭盡所能提供,但同時表示援軍是真沒有了,只能讓他們就地抓壯丁解決。

東北三藩莫名其妙,最後才知道是因爲扶桑幕府敢於反抗大明的合理要求,導致九州那邊鄭成功也打進來了。幕府要派遣援軍去九州方向,東北這兒只好讓當地大名自行解決,幕府只能給錢糧彈藥不能給兵。

……

確認戰役進入了相持階段,扶桑聯軍想靠前線屯糧、持久圍困耗死渡海而來的明軍。張名振當然有辦法破局。

他此前一直藏着掖着,不暴露明軍的騎兵炮戰力,不就是等的這一刻麼?

所以,他一邊不動聲色繼續收城,一邊卻派出細作徐徐圖之打探敵情,摸清扶桑聯軍的屯糧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明軍哨船和細作水陸並用,很快就找到了扶桑聯軍的屯糧地。

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7章 入國子監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52章 奇葩說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44章 初到黃州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20章 鮮廉寡恥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