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

“痛快!這等奸邪當道之世,竟還能讓我輩憑藉殺敵報國、堂堂正正立功升遷,真是難得。”

“這黃州險僻之地,竟比兩京、蘇州那等藏污納垢的繁華之所,乾淨百倍!喝!今夜不醉不歸!”

接到升官旨意的當晚,黃州知府衙門內,沈樹人少不了跟張煌言、顧炎武一起痛飲慶祝。

早就對世道頗有不滿的張、顧二人,喝着喝着就噴出些憤世嫉俗的吐槽之語,越說尺度越大。

一想到如今外界文官升遷都靠賄賂吏部、各種花錢買官疏通關節,他們竟把黃州這種戰亂之地,視爲了憑真本事救國救民的樂土。

至少殺流賊憑的是真本事!再會拍馬屁會給上官塞好處都沒用!無能的諂諛之臣到了這兒就得死!

沈樹人看起來就比張、顧二人冷靜不少,他始終在那兒默默的喝酒想事兒,也不跟着吐槽。

張煌言覺得奇怪,又是一壺好酒下肚後,才關心問道:“怎麼?是有心事麼?今日這般大喜的日子,也不跟着吹吹牛。”

沈樹人禮貌微笑,端起杯子:“我過幾天可能要去趟南京,有些事情要處理。當然也會順便回蘇州過個年,二月春耕之前回來。

這兒的山僻險路,反正冬天也會被積雪封山,我們有水軍之利,不怕賀錦、藺養成鋌而走險。所以冬季農閒,只要按部就班做些水利修繕、新田整頓、士卒操練的活就好。

到時候,就有勞‘張通判’幫我代理一個半月了。反正水利徭役本就是通判的職責。”

張煌言聞言頓時不樂意了,毫不見外地吐槽:“好哇,你這新知府剛剛上任就撂挑子、把活兒丟給我,虧你好意思!就不怕朝廷問責!”

沈樹人胸有成竹地微笑:“朝廷法度,新官上任,本就有三個月期限赴任、交接。雖然我是自己跟自己交接,只用一個半月,不過分吧。”

古代交通不便,官員異地赴任都會給個期限,三個月能趕到都是正常的。

前任地方官如果急於離職,只要錢糧和各方賬目交接得清楚,同知、通判願意接盤代管,只要不超過三個月,也完全可以。

沈樹人這次完全是鑽法律空子,自己跟自己交接還放個大假。

好在雙方是表兄弟,幫忙打工也是應該的。張煌言吐槽過之後,就認真起來:“去南京可是有什麼關節要疏通麼?”

沈樹人點點頭:“剛纔下午你也看見了,不光朝廷的旨意到了,還有家父的家書。家書裡的事兒,反而更麻煩。

我都不知道,我原先是被左良玉越級彈劾了、中間還有方孔炤方巡撫保我,最後竟搞得這麼複雜。

父親在京城時,聽說了左良玉的奏章,爲了打探消息幫忙遮掩,就把我之前家書裡隨口跟他聊的‘厘金’的事兒跟陛下說了,算是一個請求面君投石問路的藉口。

誰知,陛下就對‘厘金’感興趣了,估計也是缺錢鬧的。可這法子要推行,阻礙可是多多。

就算阻礙能搬開,強推下去,將來也少不了被既得利益者抨擊‘出此下策者置祖宗分權法度於不顧,用心險惡、將來必然導致藩鎮割據’。

我相信,以陛下的脾氣,只要有人言之鑿鑿,他就肯定會‘把當初出主意的官員嚴懲,但是半推半就把能斂財的新法保下來’,試圖息事寧人。

我要是不預做準備,就算將來厘金推行成功,父親說不定也會被卸磨殺驢,當替罪驢推出來。所以,我必須去南京先佈局打點一些關係,明年纔好真正上奏推廣厘金。”

沈樹人太清楚崇禎的做派了,崇禎對於那些能給他實際好處、但是會損害祖宗法度、朝廷原則的變法,本質上是樂意去用的。

但是用了之後,如果被言官指出了這些破壞原則的點,他就會把當初建議變法的人推出去砍了,以示“破壞原則不是出於皇帝的本意,而是有奸臣”,然後皇帝只拿好處,但不背破壞原則的鍋。

打個最衆所周知的比方,歷史上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之前,崇禎其實多次試圖讓閣老們上奏建議放棄北京、遷都南下。

但放棄北京顯然是有悖於“天子守國門”的祖傳原則的,也是無原則的認慫擺爛,面子上過不去,所以他不能親自說。

一定要有別人說,他可以假裝一時被矇蔽,等真生米煮成熟飯到了南京,到時候再假裝“醒悟”,把勸他放棄北京的奸臣殺了就好——而能活到那一天的大臣們,也都太瞭解他了,所以咬緊牙關就是不說不背鍋。

今天的厘金政策,能斂財,也有導致地方離心不便控制的隱患。從行爲模式上來說,跟歷史上兩年後的勸遷都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先留些後手,就算勸成了也會被崇禎殺。

張煌言沒見過皇帝,對錶弟這麼說皇帝,還是有點不服的。

但自家人有髒活兒要處理,他也只能先幫扛一下日常工作,其他不該他知道的事情就少問。

“罷了,我也不管你去南京具體怎麼勾當,幫你代一個半月就是了,回來記得帶點謝禮!說吧,哪天動身?”

沈樹人:“再過四五日吧,先回蘇州過年,反正過年的時候南京衙門也沒人辦事。總要元宵之後纔好託關係。”

……

定好了回鄉運作的計劃,剩下這幾天時間就比較寶貴了,沈樹人得抓緊把冬季農閒要安排的民政和訓練工作規劃一下。

該冬天種下去的作物,都已經穩妥了,所以勸農方面沒什麼要做的。主要操心的就是新兵的整編訓練,還有軍備打造。

次日一早,沈樹人招來左子雄等武官,重新覈定了一下未來的部隊編制。

昨天升官之後,沈樹人這邊的官軍編制也提升了。

除了黃州這邊有個衛所,楊嗣昌還順便把如今還大部分在淪陷區的隨州府的衛所,也劃給了他——實際上沈樹人在隨州地區至今只光復了一個孝感縣,所以隨州衛駐地暫時也就放在孝感。

隨州衛的軍官,朝廷沒有任命,實際上是給了沈樹人極大的自由裁量權。

一個衛所的編制是三千五百人。

之前沈樹人有三千五正規軍、一千家丁,還五六千從劉希堯那兒收編過來的部隊。

現在重新整編,就挑選體力和紀律人品相對可靠的,拉出三千人左右,與原先的舊部合在一起,再刨除之前的戰損、傷殘永久退役,編練出七千人的部隊。

原本單獨編列的一千家丁,現在也分別摻入到兩個衛所中去,這樣可以確保部隊的忠誠度,不至於因爲反覆無常的流賊老兵過多而三心二意。

新的隨州衛裡的各級軍官,絕大部分也都是從黃州衛裡、原本立功表現好的軍官士兵挪過去的。只有極少數當初反正投降時有過立功表現的流賊舊軍官,纔會被保留職務。

重新編訂之後,黃州衛由左子雄統帥,隨州衛由張煌言統帥。

左子雄麾下有盧大頭、劉三刀等幾個千總,還有一些他當初帶出來的老嫡系。

張煌言麾下有沈福、沈練等幾個千總。其餘把總級別的基層軍官,自不必提。

編制搞定之後,剩下的困難就是軍械和兵種。

沈樹人剛來的時候,就是一套草臺班子,武器全靠花錢搞定,沒有建設自己的軍工生產。

前前後後靠外購搞定的火器,也就一千二百杆左右,還沒有大炮。消滅劉希堯後,繳獲了兩三百根火器,但質量比沈樹人買來的還差得多,只有鳥銃和老式火銃,連魯密銃都很少見,西洋斑鳩銃更是一根都沒有。

經過檢查後,有好幾十杆確認不太可靠的老式火銃,膛壁都磨得變薄了隨時有可能炸膛那種,直接被沈樹人廢棄淘汰、回爐鍊鐵。

挑選一番後,全軍總共湊出了一千四百杆火器。

相比於七千人的部隊編制,這點火器數量,只能保證兩成的火槍兵編制,軍械打造必須提上日程了。

“這次我回南京、蘇州,會趁機多招募一批熟練的鐵匠過來,先從打造仿製魯密銃和斑鳩銃起步,至於老式鳥銃和火銃,以後我軍就不要造了。

免得火器配置型號過多過雜,彈藥補給不便。未來我軍精銳部隊,火器配比怎麼也要提高到三分之一,甚至五成。

不過,冬天這兩個月,火器工匠招到之前,先讓本地鐵匠打造一些配合現有火器使用的刀槍類兵器,這些難度比較低,普通鐵匠就能做。”

沈樹人確定各兵種編制規模之後,就先跟表哥透了個底,讓他這兩個月就能先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免得浪費時間。

張煌言很好奇,以他的傳統軍事思維,覺得戚繼光戚少保留下的火器和近戰兵器配合的陣法,已經很完善了,普通火槍兵還有什麼特別的近戰武器值得配備?用現成的不好麼。

——

PS: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本書應該是8月1號上架……希望大家最後幾天保持一下追更,上架後可憐可憐給個首訂。我也知道現在形勢不好,別的也不說了。

。wap.

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52章 奇葩說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66章 無能狂怒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7章 入國子監第325章 得國本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25章 得國本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44章 初到黃州第90章 全勝而歸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