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東瀛

“二當家。”正當劉金星爲小紅寬衣解帶之時,門外傳來了急促地敲門聲。

“他媽的,誰啊?”眼看自己好事將成,這個時候卻別人打擾了,劉金星大爲光火,朝門口怒問道。

“是我,王大力。”門外回答道。

要是換成別人的話,劉金星定要打開門胖揍他一頓。但是王大力不行,因爲王大力是陳祖義的侍從。既然這會兒王大力來了,說明陳祖義一定有事情找自己。

“等下。”劉金星對門外的王大力說道,然後急忙將自己的衣服穿好。然後對躺在牀上的小紅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拉上牀帳之後,這才疾步向房門口走去。

“是大哥找我有事嗎?”打開房門之後,劉金星向王大力問道。

“對,大當家讓你現在就去大廳找他,具體事宜他和你面談。”

“好。”聽見陳祖義在找自己,劉金星不敢遲疑,便急忙和王大力一起前往大廳。

“之前交代你辦的事情怎麼樣了?”劉金星一進來,陳祖義就向他問道。

“放心吧,我已經派了兩個高手偷偷潛入安南國,等他們找到陳朝遺臣之後,定會安全將其護送至明國。”

“另外,我另外派了一個人前往大本營通知他們提前做好部署,算算日子,這些天也該到了。”劉金星將近來的情況一一向陳祖義彙報。

“嗯,做的不錯。”陳祖義對劉金星的表現很滿意。

“好,接下來我跟你說正事。根據線報,明天有一艘由東瀛前往明國的官船明天經途徑這邊海域。

“船上面有不少朝貢的物品,只要能將其截獲,我們就可以大賺一筆。但是上面有東瀛武士鎮守,所以根據軍師的建議,我們明天採取側翼包抄的戰術。”

這裡所說的東瀛其實指的就是日本。

距今一萬多年前,日本列島逐漸脫離亞歐大陸,形成今日的列島形狀。

日本列島的本土原始居民叫做阿伊努人。後來一部分人從庫頁島經北海道移民入日本,這部分人被稱爲北路移民。

一部分人從南太平洋諸島進入本州東部,這部分人被稱爲南洋路移民。

一部分人則來自北西伯利亞和中國華北,經朝鮮半島進入到本州中部,這部分人被稱之爲朝鮮路移民。

一部分人則來自長江流域,東渡至九州北部,這部分人被稱之爲東中國海路移民。

至於最後一撥人則被稱之爲沖繩路移民。他們來自中國華南及東南亞,經中國臺灣、沖繩至九州南部。

這五路移民和日本本土的阿伊努人一起構成了日本民族。

後來日本經歷了由繩文時代向彌生時代的轉變。

在彌生時代,水稻、青銅器、鐵器出現了。日本的社會發生了質的飛躍,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的一個人——徐福。

徐福:字君房,精通天文地理,在醫藥、煉丹方面也頗有建樹。

秦始皇在位時,徐福奉始皇之命,帶領三千名童年男女入海求仙。除此之外,他還帶了種子、水手、技工、善騎射者共五六千人。

後來在出海過程之中沒想到遇到了大風浪,徐福等人最後被迫停靠了一個八丈島的地方。

由於沒有辦法按時返回咸陽,回去以後肯定難逃一死,所以徐福便率領手下的人在此地定居了下來。並將秦朝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語言文化在當地推廣了開來。

當地居民見徐福帶來了許多他們之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好東西,以後徐福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所以都尊稱徐福爲大神。

從此徐福自稱爲神武大神,是天照大神的後代。徐福大神經過了六年的東征西討,平定了各方勢力,建立了統一的大和王朝。

後來隨着歷史的不斷演進,日本島內又出現了不少新的勢力。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位於日本九州島東北部的一個叫“邪馬臺國”的國家。

這個國家和別的政權不同,因爲其他政權全是以男子爲王,但是這個國家的王卻是一名女性。她的名字叫作“卑彌呼”。

卑彌呼女王原爲掌控祭祀的巫女,因其擅長鬼神之事,被邪馬臺國的國民擁立爲王。(當然了,也有人懷疑卑彌呼女王其實是個boy。)

後來,卑彌呼女王排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曹睿感其親魏態度,便賞賜了大量財物。

除此以後,曹睿還賜予了卑彌呼女王一枚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對其所在的國家稱爲“倭國”。

從此倭國這個名字便出現在了中國的史書之內。

《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就有關於卑彌呼女王的記載,“其國本亦以男子爲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爲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衆,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自爲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

後來,在奈良一帶的大和平原興起了大和國,由於這一時期留存許多大墳(龜冢古墳),所以這一時期也被叫做“古墳時代”。

在“倭五王時代”,先後有五位國王統治大和國。他們重視與中國的交往,先後派遣使團來華請求冊封,也因此帶去了中國的漢字、儒學和佛教文化。

後來,推古女王即位,並任命自己的外甥聖德太子攝政。

聖德太子在攝政期間的三十年間,對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比如正式採用“天皇”稱呼,制定“冠位十二階”制度,制定《十七條憲法》,弘揚佛教,修建寺廟。

這一系列改革由於發生在推古女王時期,所以史稱“推古改革”。

聖德太子對外注重與中國的交往,派遣小野妹子(注意,不要以爲他叫妹子就以爲他真的是妹子,其實人家是個純大老爺們。)出使隋朝。

後來,推古女皇和聖德太子相繼去世,權臣蘇我氏乘亂把持朝政,擅自任命天皇人選,禍亂朝綱。(蘇我蝦夷排斥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擁立田村皇子即位。至皇極朝時期,蝦夷之子入鹿直接徵調勞役爲其修建父子陵墓,可謂權傾朝野)

正當社會危機嚴重的時期,推古朝時期派到中國的交流生陸續回國。在朝廷之中形成了改革派勢力。

中大兄皇子與官僚後裔中臣鐮足組合改革派勢力,開始將矛頭指向蘇我入鹿等一干勢力。

皇極天皇四年,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在皇極天皇接見高句麗、百濟、新羅使節之時,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劍,刺殺了蘇我入鹿。蘇我蝦夷在得之這一消息之後,知道大勢已去,便自焚身亡了。

在消滅掉蘇我氏的一干勢力之後,改革派成立了以孝德天皇爲中心的新政權。

新政權成立之後,建年號爲“大化”。仿“法式備定”的唐制,開始實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之後,日本廢除了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成立了古代中央集權國家。日本也由大和國正式改名爲日本國。意爲“日出之處的國家”。

大化改革讓日本得以開化,並步入到封建社會,然而圍繞着政權的鬥爭,卻在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愈演愈烈。

唐朝時期,日本共派出遣唐使20次,每一次都將近在中國學習20年左右。

唐朝的雕塑、音樂、天文、詩歌、醫學、建築等都通過這些遣唐使傳入到了日本,由此對日本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自恆武天皇將日本的都城由平城京(奈良)遷到平安京(京都)之後,日本也由“奈良時代”進入到了“平安時代”。

大化改革之後,中臣鐮足因爲有功,被天皇賜姓“藤原”,從此藤原家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並長期把持朝政。

在日本,將輔佐年幼天皇的大臣稱爲“攝政”,而天皇成年後,則將輔政者稱之爲“關白”。

因爲藤原家族長期擔任攝政和關白的職務,所以藤原家族掌權這段時期統稱爲攝關政治。

藤原家族的權力的日益膨脹,開始威脅到天皇的統治地位。

於是到了白河天皇時期,他爲了抵制外戚藤原氏,讓位於年僅8歲的堀河天皇而成爲太上天皇,在居處建立院廳,並任命了官員。

院廳得到了受到藤原氏壓迫的官員的支持,上皇也因此擁有了和藤原氏抗衡的實力,這段時期被稱之爲“院政時代”。

這段時期,出現了很多的武士集團,而其中最大的兩大武士集團爲平氏和源氏。

後來,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之間爆發爭奪皇位之戰,由於這場內亂髮生於保元元年,史稱“保元之亂”。

終於,後白河天皇在平清盛和源義朝的支持下,先發制人,取得了這場內亂的勝利。

平清盛和源義朝都因此受到了獎賞,但平清盛得到的官位卻比源義朝高,這讓源義朝大爲不滿,二人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地激化。

後來,源義朝趁平清盛離開京城參拜神社之機,聯合藤原信賴拘禁上皇和天皇,殺死了天皇的親信。

在外的平清盛聞訊,立刻趕回京城,擊敗源義朝,並誅殺了藤原信賴,而源義朝在逃至尾張時被手下殺死。而源義朝13歲的兒子源賴朝倖免於難,被流放於伊豆。史稱“平治之亂”。

經此一事,平氏勢力急劇膨脹,確立了霸權地位。平氏家族門下的莊園竟多達五百多處。

平氏的獨裁壓制了天皇以及貴族們,上層勢力不斷髮動反動平氏的鬥爭。除此依舊,地方上不滿平氏專權的鬥爭也在不斷雲涌。

此時,流放到伊豆的源賴朝被當地的土豪北條時政看中,成爲了他的女婿。

後來,源賴朝在岳父北條時政的幫助下,起兵討伐平氏,起初慘敗。

後來兩軍再次對戰於富士川,源賴朝吸取了前面失敗的教訓,沒有輕敵,在正面擺出決戰態勢的同時,採取迂迴包抄戰術,令武田信義率軍在夜深入靜之時,包抄敵後。武田軍通過富士沼澤地時,驚動了羣集在沼澤地裡的水鴨,羣鴨驚恐,鳴叫亂飛,平氏軍嚇得魂飛魄散,源氏不戰而勝。

此戰以後,平清盛便一病不起,兩個月後離開了人世。

後來,平氏與源氏之間爆發了壇浦之戰,源賴朝三路大軍分別從陸地和海面同時夾擊平氏軍隊,取得了最終勝利。

消滅平氏以後,源賴朝並未接管京都政府,而是遠赴鎌倉,建立自己的勢力。後來,後鳥羽天皇的授予源賴朝“徵夷大將軍”稱號,鎌倉幕府正式成立。

自鎌倉幕府成立之後,天皇和幕府之間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後來,各地豪族在後醍醐天皇的號召下,紛紛開始倒幕,鎌倉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政權,途中倒戈。最終,上野豪族新田義貞攻佔鎌倉,鎌倉幕府倒閉。

足利高氏,應叛亂有功,受天皇賜名,改名爲“足利尊”氏,因爲沒有被冊封爲將軍,“足利尊”氏心有怨憤,打算伺機而動。

後來,足利尊氏佔領京都,軟禁了後醍醐天皇,並擁持明院統豐仁親王爲光明天皇。後來,光明天皇任命足利尊氏爲“徵夷大將軍”在京都建立足利幕府,史稱“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成立之後,全國局勢長期動盪不安,各地農民起義頻發。一部分流民爲了逃避戰火,開始逃往海外。

其中有一部分人就逃到了中國沿海。這部分爲了生存就加入到了海盜集團,這些海盜集團經常掠奪大明沿岸城鎮,因爲其絕大部分成員來自於倭國,所以中國人稱呼他們爲“倭寇”。

朱元璋爲此大爲頭疼,遷怒於日本,後來找了個終止了與日本的朝貢貿易關係。

此時,由於日本國內戰爭頻發,財源枯竭,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朱允炆在位時期就極力恢復了兩國的朝貢貿易關係。

可使節剛回日本沒多久,足利義滿又得到了朱棣即位的消息,所以足利義滿又遣天龍寺僧人堅中圭密爲使入明朝貢。

而陳祖義這次打的就是這條朝貢船的主意。

第七章 黑珍珠海盜團第七章 黑珍珠海盜團第二十章 神諭七章(二)第七十一章 考驗(五)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三十四章 李氏朝鮮(五)第二十章 神諭七章(二)第二十二章 出逃第六章 海上驚魂第二十三章 神諭七章(五)第三十九回 李氏朝鮮(十)第二十九章 到達朝鮮第二十五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考驗(三)第三十五章 李氏朝鮮(六)第二十四章 蚩尤之劍第七十三章 考驗(七)第五十章 收買第十四章 鬼醫第二十六章 海難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二十八章 獲救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十七章 父與子第五十四章 越營計劃第六十章 古墓探險(五)第二十章 生日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二十二章 神諭七章(四)第五章 我叫李隨第二十六章 海難第三十四章 李氏朝鮮(五)第五十八章 古墓探險(三)第五十八章 古墓探險(三)第二十七章 殺意第二十九章 到達朝鮮第十二章 劉金星第一章 靖難之役第三十章 李氏朝鮮(一)第七十二章 考驗(六)第三十三章 李氏朝鮮(四)第六十六章 白眉道人第二十九章 到達朝鮮第六十四章 古墓探險(九)第五十章 收買第四十一回 初入軍營第六十九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鬼醫第四十一回 初入軍營第四十二回 死對頭第十三章 揭秘第二十五章 離別第二十三章 識破第三十六章 李氏朝鮮(七)第十四章 鬼醫第六十六章 白眉道人第三十五章 李氏朝鮮(六)第三十二章 李氏朝鮮(三)第四十五章 趙思義第五十章 收買第二十三章 神諭七章(五)第四十五章 趙思義第三十八章 李氏朝鮮(九)第七十二章 考驗(六)第四十八章 十七枚金幣第七十一章 考驗(五)第六十一章 古墓探險(六)第二十章 生日第二十三章 識破第五十一章 探子第六十章 古墓探險(五)第五十一章 探子第三十七章 李氏朝鮮(八)第二十章 生日第二十三章 神諭七章(五)第二十三章 識破第六十一章 古墓探險(六)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三十九回 李氏朝鮮(十)第十七章 父與子第四章 出海第六十七章 考驗(一)第二十三章 識破第三十六章 李氏朝鮮(七)第十九章 神諭七章(一)第二十九章 到達朝鮮第十二章 劉金星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二十一章 晚宴第五十八章 古墓探險(三)第八章 登船第五章 我叫李隨第十一章 初爲人師第六十八章 考驗(二)第五十四章 越營計劃求推薦 求月票 求打賞 求觀看第十一章 初爲人師第五十二章 設計第二章 馬雨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