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戰場

葉縣大戰,痛快淋漓的殲滅戰鬥力不差的漢軍葉縣守軍,還有韓軍主力,陣斬少帥軍老將任愷,生擒活捉目前只被漢軍承認的韓王韓成,由劉老三、英布和柴武組成的三王聯軍之所以打得這麼漂亮,固然是因爲三王聯軍的戰鬥力確實強悍,可背後最大的幕後功臣,卻是剛剛加入劉老三隊伍的劉軍大將韓信。

兵臨葉縣城下後,韓信通過實地勘探和收集到的漢軍情報,判斷出漢軍和韓軍準備堅守待援的打算,便建議劉老三在下午時出動劉軍主力,進攻位於城外的韓軍營地,先利用光線充足的機會,蕩平韓軍營地的外圍工事,待天色入黑時再真正發力,全力猛攻韓軍營地,又讓英布和柴武二軍故意按兵不動,假裝成不願出力幫劉老三奪取封地城池一樣,實際上則養精蓄銳,暗中備妥各種攻城武器,準備突然向葉縣發起偷襲。

劉老三依計而行後,兵力優勢巨大的劉軍主力果然順利在白天基本蕩平了韓軍的營地外圍工事,打開了直接進兵韓軍營地的道路,並按照計劃在入夜時突然發力,全力猛攻韓軍營地,韓成和韓信等人招架不住,被迫棄營南撤,劉老三率軍全力追擊,很快就遠離了葉縣戰場。而因爲英布和柴武此前一直按兵不動的緣故,任愷率領的漢軍將士也果然上當,認定危險已經過去,這個晚上敵人已經不可能發起進攻,放鬆之下疏虞防範,露出了破綻。

再接着,到了深夜四更的時候,當蓄銳已久的英布和柴武聯軍突然向葉縣發起偷襲時,漢軍也馬上就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被經驗更加豐富和戰鬥力更強的英柴聯軍一舉衝上城頭,奪佔了大片的城頭陣地,即便任愷親自率軍發起反擊,也沒能把敵人驅逐下城,英柴聯軍乘機源源不竭的衝上城頭,徹底佔據了葉縣的北門陣地,掩護後軍撞開城門,打開了直接進兵城內的道路。

關鍵時刻,少帥軍老將任愷還做出了錯誤選擇,在實力強弱懸殊的情況下,任愷不但沒有果斷率軍突圍南逃,還親自帶着軍隊與敵人展開巷戰,結果他在巷戰中不幸被英布軍士卒斬殺之後,羣龍無首的漢軍將士也就沒有了任何的還手之力,一部分將士被殺,另一部分被迫放下武器投降,還有一部分南逃後又被劉老三的軍隊堵住砍殺,三千守軍全軍覆沒,不幸成爲了自下相起兵以來第一支被敵人徹底殲滅的項康軍隊。

劉老三在戰場上的運氣一向不錯,全力追擊韓軍雖然是爲了麻痹葉縣守軍,可包括劉老三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士卒居然楞是在追擊中生擒了韓成,讓三王聯軍取得了葉縣之戰的全面大勝。然後也和陳平分析的一樣,在根本沒有必要處死韓成的情況下,爲了彰顯自己的寬仁大度,也爲了讓韓成回去給項康添堵,劉老三大手一揮,楞是派人把韓成送到了陽城,交還給了敗逃到陽城的韓軍殘部。

劉老三這一手也的確起到了不小作用,見守軍實力僅僅只次於宛城的葉縣都被三王聯軍輕鬆拿下,又見劉老三大度到連韓成這樣的重要俘虜都能無條件釋放,再加上韓軍殘部搶先南逃到了宛城,兵微將寡的陽城守軍根本沒做任何抵抗,三王聯軍纔剛剛開抵到郊區,陽城守軍就主動打開城門投降,讓即將入主的劉老三拿下了一座完好無損的南陽縣城。

再接着,探得漢軍援軍鍾離昧所部已經搶先抵達了宛城後,劉老三又採納韓信的建議,故意沒有急着進兵宛城,選擇了說服英布和柴武先打宛城正北面的酈縣,以此引誘鍾離昧北上救援酈縣,在野戰中殲滅鍾離昧所部——即便不成,也可以動搖和打擊漢軍士氣,讓其他的南陽縣城守軍都看清楚項康的所謂援軍到底是什麼德行。

實力懸殊過大,鍾離昧和漢軍南陽郡守呂齮被迫選擇了讓酈縣守軍主動棄城南逃,也在出逃前將城中存糧全部分發給了酈縣百姓,勉強部分完成了項康交代的任務。而劉老三發現這一情況後,也馬上心生警覺,吃驚說道:“只是一個酈縣還好說,如果南陽的其他城池都是這麼做的話,那老子就麻煩大了,不把糧食搶回來沒有軍糧可用,搶糧又失民心,如何能在南陽立足?”

“大王,我們應該儘快出兵宛城。”曹參建議道:“儘早拿下宛城,讓南陽的項康賊軍羣龍無首,失去統一指揮,這樣南陽的其他城池纔不敢這麼做。”

“不能進兵宛城,那樣只會正中項康的下懷。”韓信提出反對,說道:“宛城是南陽郡治,城高壕深,攻打極難,現在又有賊軍大將鍾離昧的軍隊助守,我們很難迅速拿下,一旦被項康賊軍拖入了消耗戰,南陽南部的項康賊軍就可以乘機實施焦土戰術,從容轉移軍隊和糧草,留下無數空城讓我們去收拾爛攤子,最後就算我們成功拿下了南陽全郡,也只能得到一個空空如野的南陽。”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曹參不服氣的反問道。

“請大王親自出面,說服英布和柴武的其中一軍負責監視宛城賊軍。”韓信答道:“我軍主力和另一支軍隊乘機進兵析縣和丹水,先切斷南陽腹地和關中的聯繫,形成關門打狗之勢,然後再從容奪取南陽南部的其他城池,最後再進兵宛城,殲滅呂齮和鍾離昧的賊軍,如此方能粉碎項康的焦土戰術,讓南陽的其他城池守軍不敢自斷退路。”

劉老三確實是軍政天才,覺得韓信的建議對自己入主南陽更加有利,便當場採納他的建議,又立即派人請來英布和柴武,勸說他們依計而行,幫助自己阻止項康實施焦土戰術。

很可惜,英布和柴武爲了各自的利益,這次卻說什麼都不肯從劉老三的擺佈了,其中柴武都還好點,進兵漢中巴蜀必須仰仗劉老三的錢糧支持,沒有過於反對,着急南下奪取自己封地的英布卻說什麼都不肯答應,一口咬定如此做過於浪費時間,還有被漢軍各個擊破的危險,堅持要直接進兵宛城,儘快拿下宛城打開南下道路,讓自己可以騰出手來奪取南郡、長沙和黔中等地。被劉老三勸得急了,英布還乾脆威脅說如果劉老三不聽他的,他就要帶着軍隊繞開宛城直接南下自己的封地,讓劉老三自己去對付呂齮和鍾離昧。

知道英布是隻想盡快拿下他的封地,不願考慮劉軍的戰略利益,劉老三心中窩火,可是現在又有求於英布和柴武,不敢當面發作,被迫無奈之下,劉老三隻能是唯心的同意了直接進兵宛城,先儘快幹掉南陽境內的漢軍主力,然後再奪取南陽全郡。韓信同樣無可奈何,也只好改爲儘量想辦法幫劉老三迅速拿下宛城。

還是在三王聯軍兵臨宛城城下的時候,劉老三才後悔自己沒有堅持繼續勸說英布採納韓信的主張,因爲呂齮和鍾離昧率領的漢軍將士早就已經把宛城修建得如同鐵桶一般,駐軍在宛城西門外的漢軍鍾離昧所部,光是護營壕溝就挖掘了四道之多,壘牆修築得可以和普通的縣城城牆可比,城高壕深的宛城城防更是武裝到了牙齒,幾乎沒有任何可能迅速拿下。

對於這樣的情況,劉老三當然是憂心忡忡,無比擔心三王聯軍會被宛城守軍耗到糧儘自退,必須要藉助劉軍力量進兵漢中巴蜀的柴武心裡也多少有些忐忑,英布則根本無其所謂,甚至還有些巴不得三王聯軍主動放棄攻打南陽,讓自己可以儘快南下奪取封地,三路兵馬各懷心思,也各自不斷爲自己的利益打算。

這個時候,意外突然出現,三王聯軍纔剛剛各自立營,宛城之中就敲鑼打鼓的派出了一支隊伍,簇擁着一輛華麗馬車直往英布的營地而來,並公然聲稱是來向臨江王英布投遞漢軍國書。劉老三和柴武聞報都不敢怠慢,趕緊一起趕來英布營中,當面瞭解漢軍與英布的聯絡情況。

項康的國書內容想必就不用細說了,總之就是拼命拉攏與漢軍利益幾乎沒有任何直接衝突的英布,項康還厚意無恥的替自己向英布的親眷求親,並答應在將來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英布的兒子,建立姻親關係。結果也不用劉老三和柴武開口,英布馬上就明白了項康的意思,笑道:“項康小兒打得好主意,就憑一道輕飄飄的所謂國書,竟然就想離間本王和漢中王、南陽王的關係,手段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卑鄙無恥,讓人作嘔。”

來與英布聯絡的漢軍使者是叔孫先生的一個弟子,早就跟着叔孫先生把臉皮學得比城牆還厚,聽了英布的冷嘲熱諷毫不生氣,只是彬彬有禮的微笑答道:“大王千萬不要誤會,我們漢王派遣小使呈遞國書,絕對只是一片好意,還請大王念在你與我們漢王曾經並肩作戰的份上,也爲了貴國與我們漢國的萬千子民計,與我國建立萬世不易的友好關係,永罷刀兵,也永成兄弟之國。”

“少來這套!”英布十分粗暴的說道:“本王受項王大恩,至今未報,如何能與項康那樣的反國之臣建立姻親關係?給我滾,回去告訴項康小兒,項王進兵關中的時候,本王一定會親自率軍北上增援,幫着項王討伐他這個卑鄙奸險的無恥小人,叫他把脖子洗乾淨給我等死!”

“既然大王拒絕,那小使一定會把大王的原話向我王稟報。”漢軍使者很有禮貌的回答,又說道:“另外我們漢王還說了,如果大王你現在不肯答應,沒有任何關係,那一天大王你如果想通了,只管隨時派人前往咸陽與我們漢王聯繫通好,我們漢王一定會倒履相迎,與大王再續前誼。”

英布冷笑,也不答話,只是催促漢軍使者趕緊離開,然後又主動向劉老三和柴武說道:“南陽王,漢中王,你們放心,不管項康小兒如何拉攏收買,本王都絕對不會上他的當!只會與你們齊心協力,共破項康賊軍!”

“臨江王大義,小王欽佩。”劉老三含笑點頭,滿臉都是絕對信任英布的模樣,心裡卻破口大罵,“你才少給老子來這一套!你如果真心想和項康小兒不共戴天,爲什麼不把他的使者架出去用鼎煮死?!故意只是把項康小兒的使者趕走,留下將來緩和的餘地,玩這一套老子是你祖宗!”

“英大兄不必解釋,你是什麼人我還不清楚?”柴武也是哈哈一笑,心裡卻嘆道:“英布這個匹夫也靠不住啊,他如果被項康小兒拉攏過去,老子想從邔縣、房陵進兵漢中,肯定是沒有任何指望了。”

也不難怪柴武會在千里之外就被項康和陳平等無恥小人盯上,他確實是一個有縫的雞蛋,英布、劉老三和他的封地中,就數他的封地最偏遠,也最難真正拿到手裡——漢中和巴蜀本來就是關中的大後方,項康絕對不會容忍任何人染指,道路又無比險峻難行,易守難攻,光憑柴武的一軍之力,幾乎沒有任何希望能夠拿得下項康肯定會用重兵守衛的漢中巴蜀。

也正因爲如此,柴武除了必須要仰仗英布和劉老三的幫助纔有希望拿到漢中巴蜀外,也不得不防着英布或劉老三突然倒戈,見利忘義站到項康一邊,所以看到項康拼命拉攏英布後,柴武的心裡其實比狡詐過人的劉老三更擔憂,也更加擔心自己會被英布當做與項康達成卑鄙交易的籌碼。

憂心忡忡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地後,柴武還忍不住喝起了悶酒,也再一次在心裡悄悄詛咒賞罰不公的項羽,竟然會把既偏遠又難打的漢中巴蜀封給功勳卓著的自己,把南陽封給小醜跳樑的劉老三——無險可守的南陽可比漢中巴蜀好打多了,又被戰亂破壞不大,拿到了手裡可絕不亞於位於窮山惡水之中的漢中巴蜀之地。

當然,柴武也知道自己並不是毫無機會,只要劉老三和英布能夠全力支持自己進兵漢中巴蜀,再等項羽傷勢痊癒進兵關中的時候,自己拿下漢中巴蜀同樣很有希望。但柴武卻又不得不擔心,劉老三和英布能否容忍自軍在他們的地盤上長期白吃白喝,直到項羽進兵關中那一天?還有項羽將來會不會因爲其他意外,放棄進兵關中?——畢竟,項羽和項康是同一個曾祖父的堂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將來會不會握手言和,就是鬼神上天都不敢保證。

“走一步算一步吧,好在劉季和英布這兩個匹夫現在都有求於我,暫時不用擔心軍糧和補給的問題,等他們順利拿下了封地,說不定項羽那個獨眼小兒就會進兵關中了。”

悶悶不樂的將殘酒倒入口中,見天色已經微黑,柴武正打算安排一下夜防事務就回去摟着在葉縣搶來的侍女休息,不曾想帳外卻突然有親兵來報,說是有一人自稱漢軍密使,帶着兩個隨從前來與柴武軍聯繫,還說有十分重要的大事要當面向柴武稟報。

“九成九是來挑撥離間的,見不見呢?”

柴武也不糊塗,馬上猜到漢軍使者的來意,但稍一盤算後,柴武發現自己最好還是弄清楚漢軍打算如何挑撥離間,免得自己不上當,劉老三和英布兩個蠢貨卻中了計,最後自己吃了虧上了當都不知道是爲了什麼。所以柴武還是吩咐道:“把他帶進來吧。”

不一刻,長得還算相貌堂堂的漢軍使者就被帶到了柴武的面前,先是自報身份,說他是漢軍南陽郡守呂齮的舍人公良造,然後才雙手呈上了項康寫給柴武的書信,可是親兵把書信轉遞到了柴武的面前後,柴武卻根本懶得伸手去接,直接就冷笑說道:“說吧,項康小兒打算如何收買本王?是不是也想和本王通好結親?行,本王可以答應,不過他得先把漢中巴蜀給本王交出來。”

“大王,還是請先看我們漢王的書信吧,看完了再與小使細談。”漢軍使者公良造很是誠懇的說道:“小使可以擔保,大王看完之後,一定會大吃一驚,也一定會馬上明白我們漢王的一片好意。”

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柴武終究還是拿起了項康的那道書信,書信的內容也不用細說,當然是項康無恥構陷,栽贓說劉老三故意釋放韓成,目的是爲了向漢軍示好,希望與漢軍達成秘密交易,通過出賣柴武換取漢軍主動讓出南陽,然後與漢軍締結盟約共抗其他諸侯,再有就是項康勸說柴武與漢軍締盟,幫着漢軍幹掉劉老三,答應在事後把南陽送給柴武建國,並威脅說柴武如果不肯接受漢軍的好意,項康就會改爲與劉老三締盟,犧牲柴武換取漢軍南線的太平。

除此之外,漢軍使者當然還順便遞上了僞造的劉老三書信——但很可惜,沒有劉老三的印章。

項康類似的花招實在是玩得太多了,所以迅速看完了兩道書信後,對項康惡劣秉性早就有所耳聞的柴武不但沒有動怒,還馬上就冷笑說道:“來人,把這個賊軍使者推出去,斬了。”

漢軍南陽郡守呂齮別的本事不大,收羅門客舍人的眼光卻頗有獨到之處,之前網羅的門客陳恢就連項康都頗爲欣賞,現在派來和柴武聯繫的公良造也是一樣,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公良造不但沒有半點的驚慌,還十分冷靜的問道:“敢問大王,爲何要殺小使?”

“爲什麼要殺你?”柴武冷笑說道:“你替項康小兒拿一道僞書來誆騙本王,妄圖讓本王與南陽王反目成仇,本王爲什麼還不殺你?”

“大王認爲劉季匹夫的書信是僞造?”公良造頗爲驚奇的問道:“大王爲什麼不仔細看一看書信的筆跡,這道書信究竟是不是劉季匹夫的親筆?”

“筆跡很難僞造嗎?”柴武微笑反問,說道:“這道書信如果真是南陽王的親筆,那他爲什麼不在書信上蓋上他的印章?”

“大王,恕小使直言,難怪劉季匹夫敢這麼放心大膽的出賣你啊。”公良造輕笑出聲,說道:“劉季匹夫不蓋印章,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啊,他寫了這道書信,又故意不蓋印章,既可以向我們漢王表達他的意圖,又可以防着我們漢王把他的書信公之於衆,不管任何人看了,他都可以藉口沒有印章是我們漢王僞造,大王明察秋毫,難道這一點都看不出來?”

柴武有些語塞,公良造又乘機說道:“大王,如果你還要問劉季匹夫爲什麼要在背後出賣你,那小使現在就可以回答,倘若我們漢王鐵了心要保住孤懸關外的南陽,又從關中派遣援軍南下,或者是親自率軍南下救援南陽,你覺得劉季匹夫有多少把握能夠拿得下南陽?把大王你當做晉身之禮獻給我們漢王,換取我們大王允許他在南陽立足,讓他成爲我們漢王的南線屏障,豈不是對我們漢王和他都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嘴巴挺能說的。”柴武益發冷笑,說道:“好吧,就算你說的挺有道理,那你又如何證明這道書信不是項康小兒僞造?而是南陽王的親筆?”

“小使如果不能證明這道書信是劉季匹夫的親筆,就不敢來白白送死了。”

公良造的回答讓柴武愕然,然後公良造又沉聲說道:“大王,明天我們漢王會找藉口派人和劉季聯繫,誆取他試圖出賣你的回書,請你派人暗中盯緊劉季的一舉一動,到時候一切自見分曉。倘若到時候不能證明劉季匹夫真打算在暗中出賣你,請大王隨意發落小使,小使也死而無憾。”

柴武將信將疑,盤算着不說話,公良造又振振有詞的說道:“大王,另外小使還得順便告訴你一個消息,我們漢軍已經順利拿下了河東之地,逼迫西魏王魏豹開城投降,北線已經轉危爲安,我們漢王現在也在考慮是否要增兵南線,全力保住南陽。大王你能否取代劉季成爲南陽之主,很可能就只有這一個機會。”

琢磨了半晌,考慮到不能排除劉老三犧牲自己討好項康的可能,另外英布也有些靠不住,柴武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本王明天倒要看一看,你們究竟如何證明劉季在背後出賣本王,讓你死而無憾。”

“多謝大王。”公良造趕緊點頭,又叮囑道:“請大王明天務必盯緊劉季,我們的使者去和他聯繫的時候,大王不妨親臨現場,看一看劉季匹夫到底是幅什麼樣的卑鄙嘴臉!”

第三百零三章 主力歸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章 周叔VS項羽(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坑秦趙高第三百四十二章 老資格幫兇第四百五十章 堅決搶渡第五十八章 序幕拉開之前第四百三十六章 秦廷遺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滅秦之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到剋星第五百二十六章 有機可乘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甘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被動技能(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二次鉅鹿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原來合情合理第一百零一章 狼狽爲奸的叔侄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有長老第六十二章 拿下縣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敗垂成第三十二章 說曹操,夏侯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真正對項康最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笑裡藏刀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四百三十一章 後方有隱患第六十五章 一敗再敗第四百八十三章 薛郡亂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戰匈奴(4)第八十九章 東線起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效果好過了份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奪濮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怎麼得罪你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臧荼的反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百萬援軍第三百零三章 主力歸來第二十八章 叔侄重逢第一百一十八章 獎勵來了第四十一章 我要退婚第四百五十章 堅決搶渡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有長老第二百一十章 進兵武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千五百年的武器代差第三百三十八章 強敵襲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周叔VS項羽(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漢軍信用(修)第四百七十九章 真正對項康最好第一百六十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八十八章 偶遇韓信第五百章 霸王末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叔侄聯手第五百零八章 不必親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二百六十五章 兌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周叔VS項羽(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途路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被圍半天嶺第五章 來搭救你第三百二十章 項康VS韓信(3)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是花瓶(修)第五十三章 也算是了結第五百章 霸王末路第八十二章 禍害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三百七十五章 惟一生路第三百零六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零二章 攻城爲下第三十九章 天良未泯第五十章 目標是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老資格幫兇第一百零一章 狼狽爲奸的叔侄第一百二十章 魏國使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理念不合第三十四章 虞公子有請第二百八十二章 調虎離山(修)第二百一十五章 北線戰場(4)第二百三十四章 風雲鉅變(上)第五十三章 也算是了結第五百四十章 黎明到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畢露第四百六十八章 智者多疑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搶先一步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八十八章 偶遇韓信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伯奇謀立大功第三百零七章 西楚軍偏師第五百零四章 接手爛攤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車輪大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比親兄弟還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對陣李由第三百一十六章 北線戰場(5)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時起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比親兄弟還親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楚軍還有希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零八章 西征前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