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滿載而歸

第一次看到趙國的上計數據時,劉協便曾爲諸葛亮擔心。

他太顯眼了。

作爲國都,又是商業基礎雄厚的大城,邯鄲縣的經濟實力居趙國之首沒什麼問題,而且應該如此。

但是你比其他幾個縣高出一大截,形成了碾壓的優勢,一枝獨秀,不僅讓別人的面上無光,還會讓自己成爲衆矢之的。

心態崩了的甚至會說這不是你諸葛亮的本事,而是因爲你是天子看中的人,所以各種資源向你傾斜,枉顧公平。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爭的,大家躺平,看你一個人表演就是了。

楊俊應該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一見面就說明了原委,減輕諸葛亮可能承受的壓力。

其他幾個縣的令長雖然不在,但司徒楊彪在,楊俊的這個意見會通過楊彪之口,傳到其他人耳中。

再說了,天子和司徒有了心理準備,其他人再想說風涼話就難了。

楊俊人到中年,心思要比諸葛亮縝密得多。

劉協唯一不理解的是楊俊與諸葛亮同城而治,爲什麼不事先提醒諸葛亮,非要等諸葛亮犯下無心之失,成爲衆矢之的,楊俊纔會他出面說明?

劉協先想到的是諸葛亮拒絕了楊俊的提醒,堅持要如實上報。

至於是否如此,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就只能私下裡問了。

聽完了楊俊的報告,劉協隨即和趙王劉珪聊了幾句。

劉珪沉默寡言,劉協問一句,他答一句,絕不多說一個字,看起來多少有些壓抑。

劉協也沒多說什麼。

他對這些宗室沒什麼太高的期望,如果不是擔心引起輿論震動,他甚至想將他們全部免了。

一百多年下來,這些人已經養廢了,根本起不到拱衛皇室的作用。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真有本事的話,朝廷又緊張了。

畢竟年代久了,血脈疏遠了,野心卻有可能隨着實力增長。

如何對待宗室,是帝制的一個重大難題,直到清朝才摸索出一個相對穩妥的辦法,卻還是避免不了手足相殘這樣的慘劇。

劉協現在還不想動他們,維持現狀,等待時機。

來到邯鄲縣界,諸葛亮出現在迎接的隊伍中。

讓劉協意外的是,諸葛亮身邊還有另外一個人,周瑜。

看着兩個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風度翩翩的年輕人站在一起,任誰都要喝一聲採。

兩人上前見禮,劉協好奇的問了一句。

“公瑾,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周瑜笑道:“臣前日由飛狐道入塞,聽說陛下移駕趙國,就改變了路線,徑直趕到趙國來了。一路急行,未及通報,還請陛下恕罪。”

“找到那條大水了?”

“找到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收穫,屆時一併向陛下彙報。”

劉協心中歡喜,轉身叫過孫策。

他鄉重逢,周瑜、孫策都很意外,也都很興奮。

趁着這個機會,劉協向諸葛亮轉述了楊俊的解釋,並問諸葛亮的想法。

諸葛亮似乎早有準備,平靜地說道:“臣其實也沒想那麼多,只記得陛下的一個教誨,凡事必先求真。上計關係重大,不僅影響朝廷的收入,更能影響朝廷施政的方向,豈能虛飾?無中生有、虛增政績固然不好,掩飾既有成績,只求自保,亦非大臣所宜爲。”

“不擔心明年成績不佳,被人笑話?”

“不擔心。”諸葛亮從容說道:“臣只知盡力做事,不關注其他。”

他突然輕笑了一聲:“況且依臣的估計,這三四年都會是發展最快的時候,其他諸縣根本趕不上。等勢頭稍緩,臣已經不在邯鄲令的任上了。有壓力也是繼任的壓力,與臣無關。”

劉協微怔,還沒說話,楊彪先笑了起來,伸手指指諸葛亮。

“小子,做人不可鋒芒太露。再者,你怎麼知道只做一任?或許百姓認可你,讓你再做一任也是可能的。”

諸葛亮拱手還了一禮。“論起鋒芒,亮豈敢與令郎楊德祖相提並論。不過說起令郎,亮倒是有一點意見。”

楊彪大感意外。“哦?”

“令郎在漢陽將滿一任,該做的都做了,再留在漢陽意義不大,楊公何不將他調任更需要他的郡國,以盡其才?”

楊彪轉頭看了一眼劉協。

劉協點點頭。“司徒的確應該考慮一下了。”

“唯。”

——

行營紮在叢臺。

叢臺本是趙武靈王的宮殿舊址,因臺閣相連如叢而得名。如今那些宮殿自然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個土臺,可以登高望遠,弔古思今。

站在高臺之上,劉協聽周瑜說起了漠北之旅。

他這一年多走了上萬里路,見到了很多聽都沒聽過的部落,看到了想都不敢想象的風景,眼界大開,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而且出色的完成了這些使命。

首先,他找到了橫貫東西的大河,沿河上溯,找到了蘇武曾經牧羊的北海,又找到了北海附近幾條向北、向西的大河,基本驗證了以水師運糧的可能性。

其次,他證明了劉協的猜想。

這些年,北方越來越冷,北方森林裡的蠻夷正在南下,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只不過北海之北的部落大多實力有限,不是鮮卑人的對手,不是被鮮卑人殺死了,就是成爲了鮮卑人的奴隸。

但是他聽說,向西數千裡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過了那道山,有不少平原,那裡的森林更適合人居住,部落的實力也大得多。

最後,他見到了一些與中原人非常像的部落。

據那些部落中的老人說,故老相傳,他們的祖先的確是從南方來的,只是時代久遠,已經沒人記得具體的年代,有說幾百年的,也有說幾千年的,甚至有人說是幾萬年前。

那些人沒有文字,但是從他們的語言中,依稀能聽到些與古音很相似的發音。

“臣大膽猜想,他們可能是商人後裔。”周瑜說道。

“何以見得?”

“據說武王滅商時,商之主力大軍正在東征,得知朝歌被焚,紂王身死,那些人無力復國,又不肯事周,便選擇了出海求生。一部分人沿着海邊而行,箕子就是其中一員。到達遼東後,有些人隨箕子留在了朝鮮,更多的人則繼續向前,直到極北之地。相傳爲東方朔所著的《海內十洲記》中就曾記載,扶桑蜃海以外,還有冥夜之丘,純陽之陵,和臣所看到、聽到的情況非常相似。”

劉協忽然心中一動。“或許應該派幾個學者去研究一下。”

第376章 話不投機第551章 中山甄氏第464章 自取滅亡第15章 老臣聯盟第617章 臥龍鳳雛(承天_之翼打賞加更)第1063章 蜀郡張鬆第420章 初來乍到第132章 勇者勝(第二更)第706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244章 天子問政第1157章 移風易俗第156章 自取其辱第1085章 解放思想第1204章 法家遺風第80章 旗鼓相當第55章 賈詡的復仇第32章 反擊第633章 我,楚子也第624章 弄假成真(COCO爸比打賞加更)第737章 以理服人第236章 奇才劉巴第370章 冀州消息第374章 高下立見第55章 賈詡的復仇第518章 決戰(一)第451章 燕歸來第341章 勇怯有別第247章 後生可畏第1129章 自知之明第1001章 高瞻遠矚第965章 欲速則不達第1039章 勢如破竹第1166章 大道至簡第400章 關羽來也第507章 書生亦封侯第1189章 春秋大夢第706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786章 上善若水第52章 侍寢第659章 你長得很美(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62章 君臣共勉第641章 先來後到第553章 分道揚鑣(大熊2020打賞加更)第723章 同聲相應第627章 身不由己第691章 醫不自醫第782章 亂拳制勝第492章 儒與道第531章 懷璧其罪第1136章 南陽新貌第277章 人心叵測第663章 初相見第614章 討價還價第595章 百年樹人第1046章 又見陳羣第95章 小心思第1146章 客隨主便第147章 與狼共舞(鶴舞白沙盟主加更)第451章 燕歸來第361章 山河變(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234章 着眼將來第418章 涼州兒女第900章 士別三日第979章 正中下懷第34章 血盟第701章 深不可測(穿越回原始打賞加更)第541章 旁觀者清第1257章 循序漸進第256章 天子來了第152章 強人所難第462章 死結第248章 河東往事第1175章 婦人之見第628章 與民爭利第936章 分而治之第178章 荀攸論袁第1229章 有家難回第2章 大劍師王越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849章 進軍冀州第560章 西域之西(火炎焱一郭打賞加更)第225章 除惡務盡第1081章 指點迷津第1064章 有心無力第250章 捉襟見肘第631章 今非昔比第1224章 迷途知返第420章 初來乍到第589章 不殺不放第188章 仇人見面第1252章 弄巧成拙第163章 來者不善第1179章 貌合神離第1197章 少年有爲第645章 過猶不及第866章 家人團聚第489章 緩緩圖之第861章 不同意見第403章 君臣兄弟第840章 近鄉情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