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推波助瀾

袁術等人面面相覷。

看到荀穿着一身騎士服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覺得意外了。只是當時還以爲這是爲了迎合天子尚武簡易的習氣,完全還沒想到荀會真的騎馬,更沒想到荀會和天子比試騎術。

這……還是名士荀嗎?

有幾個老成些的已經在心中哀嘆,果然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連荀這樣的君子都迫於形勢,不得不阿從上意了。

如果劉表在此,他肯定不會這麼做。

劉協與荀並肩奔馳了數裡,緩緩勒住了馬繮。

他看得出來,荀的騎術算不上高明,也就是能騎而已。那匹白馬雖然溫順,荀卻是第一次騎乘,萬一摔了,可就不美了。

荀騎馬是爲了表態,給他看。

他與荀一起騎馬也是爲了表態,給其他人看。

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沒必要再冒險了。

“河南施政一年,如何?”沒有外人在場,劉協開門見山。

“比河東略好。”荀輕嘆。“袁術繪《洛陽圖卷》,劉表致仕,還敢出頭的人很少。”

劉協轉頭看着荀。“有些遺憾?”

荀猶豫了片刻。“本是施行王道,最後卻還是以刑殺得逞,總有些得之非道。”

劉協不禁莞爾,輕輕點了點頭。

荀見狀,暗自鬆了一口氣,隨即又有些慚愧。

他本以爲劉協會勃然大怒,所以事先做了讓步,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只是有遺憾,並不是反對朝廷度田。

劉協幽幽地說道:“夫子在世的時候,曾多次拒絕稱聖。”

荀眼神閃爍,欲言又止。

“我亦如是。”

荀愕然,轉頭看着劉協,眼中露出一絲強烈的不安。

“陛下此言……”

劉協臉上的笑容漸淡,不緊不慢地說道:“荀君施政河東,張昭施政渤海,都不能如願,我又豈敢好高騖遠,以成聖自許。內聖外王只是努力的目標,這一生能達成自然更好,達不成也沒什麼遺憾。”

荀臉有些熱,想了想,點頭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只要一直在努力,最後能不能達成目標,反倒沒那麼重要了,只當是爲後人鋪路吧。”

劉協微微頜首。“荀卿此言,我很喜歡。”

――

劉協與唐夫人見了一面,賜宴。

酒食很簡單,就是一場家宴,沒有一個外人。

見駕之前,唐夫人已經知道了荀見駕的經過,知道兩人談得還算投機,至少在大方向上達成了一致,一直懸在心裡的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心情也比較輕鬆。

馬雲祿不善言辭,和唐夫人說了幾句客套話後,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唐夫人也不介意,她的注意力全被馬雲祿的兒子吸引了。

這是天子的第二個兒子,因爲出生在冀州,取名劉冀,乳名扣兒。雖然還沒滿週歲,身體卻是極好,活潑好動,很是討人喜歡。

唐夫人一見就喜歡得不行,抱着不肯放手。

劉氏看在眼裡,有些心酸。

以她的身份以及對亡兄的感情,這輩子再嫁的可能性幾乎爲零,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這份與生俱來的母性無處安放。

“嫂嫂離開長安多久了?”

“有一年多了。”唐夫人隨口說道。

“在長安時,與文倩見面多麼?阿泰現在怎麼樣了?”

唐夫人聞言,擡頭看了劉協一眼,笑道:“你若是想念他們母子,何不將文倩召到行在來?至於我麼,在長安時見過幾面,後來文倩負責同文館印坊,走不開,就見得少了。”

劉協暗自嘆了一口氣。

荀文倩雖說聰明,畢竟還是年輕,事業心又太重,顧及不到唐夫人的心情。唐夫人雖有父兄,卻沒什麼感情,將更多的感情寄託在了他和荀一家人身上,爲此不惜放棄河東印坊。

但荀文倩卻感受不到,或者說,沒有留意。

“隨我去南陽吧。”劉協提議道。

唐夫人思索片刻,低頭說道:“多謝陛下。河南印坊初建,暫時怕是走不開。”

“你手下好麼多人才,隨便挑一個都能頂上去。”劉協擺擺手。“就當是給自己放個假吧。這幾年你也夠辛苦的。讓文倩也去,你們倆做個伴。”

聽說要召荀文倩赴行在,唐夫人沒有再拒絕。

――

劉協在洛陽逗留了幾天,到北邙山掃祭光武帝劉秀和先帝劉宏。

雖然對這些人都沒什麼感情,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

在此過程中,荀一直陪在左右。

劉協和荀商量,將唐夫人的父親唐瑁調到河南郡,安排一個縣令或者縣長。

雖然唐瑁的能力有限,德行也談不上,可是看在唐夫人的面子上,一點安排也沒有,不太合適。

儘管唐夫人從來不提父兄,血脈終究是血脈,是無法割捨的。

荀有些爲難,卻還是答應了。

他隨即問了劉協一個問題。

少帝在位只有幾個月,後來被廢,改封弘農王。雖說當時是董卓主政,但程序是合法的,而且森林木己成舟,無法更改。

如今弘農王已薨,又無嗣子,按理說,弘農國應該除國爲郡。事實上,弘農在京畿,本來就不該封國,這幾年也一直是當郡處理。

那麼,唐夫人的稱呼是不是也要改一改?

劉協想了想, 搖搖頭。

“少帝無過被廢,本就是亂政。人已經死了,過錯不能挽回,只能當作遺憾。如果再除其國,黜其未亡人名號,將來九泉之下,如何面對亡兄?”

荀一聲嘆息。“陛下仁厚,臣理當支持。但朝廷自有制度,也不能輕易更改。如今幾個封國都因無嗣子而除,弘農又豈能例外?”

劉協想了想。“如果過繼一個皇子,以承少帝之後呢?”

荀不假思索的搖搖頭。“沒有這樣的先例,臣不敢苟同。”

劉協笑笑,卻沒有說話。

他只是問問荀的意見,並不需要取得荀的同意。在有這個想法之前,他就知道會有人反對,包括楊彪等人在內。

但他不在乎。

身爲皇帝,這點事,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之所以問荀,就是想看看荀的反應。

要從皇子中挑一個過繼給少帝,最合適的人選自是荀文倩所生。這既是對荀氏的安撫,也是將荀氏推到朝臣的對立面,逼着他們和那些將儒家倫理看得比一切都重的儒生決裂。

荀表現出了與時俱進的態度,但是遠遠不夠。他要推荀一下,逼着他儘快完成思想轉變,以便發揮出真正實力。

很顯然,荀非常清楚這背後的危險,本能的抗拒。

第864章 父女重逢第673章 仇人相見第1047章 合作共贏第991章 初露鋒芒第94章 臥談第1239章 泉陵新貌第1161章 劫貧濟富第1237章 行將致遠第410章 周忠的選擇第646章 兒女情長(玄清竹打賞加更)第49章 羣策羣力第939章 時不再來第421章 他鄉遇故知第1138章 禮法之別第955章 諱疾忌醫第239章 知人善任第632章 忘年之交第149章 姍姍來遲第1240章 其命維新第1011章 雷霆手段第1037章 自取其辱第863章 就事論事第889章 勉爲其難第292章 裴茂進言第68章 勝負皆頭疼第646章 兒女情長(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195章 美好未來第464章 自取滅亡第999章 微言大義第715章 相看兩厭第189章 反客爲主第929章 後生可畏第529章 歪打正着第585章 隱患叢生第439章 喧賓奪主第951章 責無旁貸第412章 天降大功第872章 是非不分第607章 孤注一擲(大雄2020打賞加更)第369章 虛左以待第454章 趙雲論道第1217章 萬象更新第1233章 西望天竺第1089章 有眼無珠第155章 人心有間第929章 後生可畏第749章 釜底抽薪第617章 臥龍鳳雛(承天_之翼打賞加更)第938章 機不可失第449章 風起浮萍第585章 隱患叢生第73章 請自我始第1255章 一語中的第406章 如日中天(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420章 初來乍到第111章 無路可退第870章 因時制禮第715章 相看兩厭第282章 觀陣料敵第903章 關係深遠第221章 寵辱不驚第225章 除惡務盡第919章 循序漸進第582章 自有定數第244章 天子問政第854章 殺雞儆猴第931章 善戰者也第1178章 望梅止渴第341章 勇怯有別第244章 天子問政第467章 潤物無聲第1192章 惟楚有材第415章 聲名遠播第49章 羣策羣力第634章 標本之論第432章 踏雪尋道第593章 劉曄進計第115章 過目不忘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204章 百密一疏第322章 反客爲主第92章 再給你一個機會第820章 區別對待第291章 患得患失(求月票!)第371章 陰差陽錯第436章 喜憂參半(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35章 勾心鬥角第878章 動若雷霆第1013章 一以貫之第1245章 一朝頓悟第1246章 百無一用第647章 孟軻真傳第148章 慶功宴上第250章 捉襟見肘第167章 更進一步(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469章 狼騎遠征第224章 大丈夫氣(求月票!)第1249章 輕重權衡第702章 學而時習之第609章 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