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鴻蒙初開

劉協看出了蔡琰的窘迫,不忍再說,順勢轉換了話題。

他問起了宣夜說。

蔡琰還不知道具體情況,直說自己只看過與宣夜說有關的文獻摘要,沒看到具體的內容,對宣夜說究竟說了些什麼,並不清楚。

劉協這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可是爲了緩解剛纔的尷尬,他還是藉着這個話題說了下去。他不想據宣夜說爲己有,又不方便直接出面解釋,由蔡琰代爲轉述更合適。

其實宣夜說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更不是穿越者的產物,而是元氣說的推衍。

宣夜說主張萬物皆爲元氣所化,不僅是天,就連大地也是如此。

這種說法從理論上講是通的,但從直覺上來說,卻很難讓人接受。日月星辰也就罷了,反正摸不到。眼前的事物都是看得着,摸得到的,也說是氣,很難令人信服。

但是出乎劉協的預料,稍微討論之後,蔡琰、袁衡都表示宣夜說更合理,至少比蓋天說、渾天說合理。

蓋天說最大的問題是天圓地方,這一點已經證明有誤,地大概率不是平的,也不太可能是方的,是圓的更接近事實。

這一點,母須黃猗的牽星術來證明,月食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蔡邕與張衡雖不是一時,卻對張衡的才華非常欽佩,深入研究過張衡的學問。後來流落江湖時,在會稽看到王充的《論衡》,對張衡的學問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用月食來推論大地是圓的,不僅符合邏輯,而且可以得到天文觀測的驗證。

月食是大地投影所致,是站得住腳的。

看着蔡琰、袁衡振振有詞,劉協反倒有些懵。

這速度有些快啊。是年輕人的接受能力強,還是受我的影響太大?

尤其是袁衡,一年多沒見,她的思維更敏銳,邏輯也更嚴密了。

劉協一問,才知道她們這一年多除了收集高句麗、扶余的資料,還閱讀了大量的西域典籍,尤其是對推理論證的內容感興趣。閒來無事,兩人就經常互相辯駁,消磨時光的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辯論技巧和思維。

從邸報上得知天子在南陽爲講武堂新生開設算學時,她們還特地研究了一些西域算學。

這次來南陽,她們最想了解的就是天子編撰的算學教材,看看天子是怎麼將不同的算學體系揉合在一起的。中原的算學以計算見長,西域的算學以證明見長,兩者方鑿圓枘,在她們看來根本無法相容。

劉協一聽,就知道她們已經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不僅留意到了具體的術,而且觸摸到了相對抽象的理,數學理論的出現近在眼前。

據他有限的算學史知識,東方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劉徽好像就是魏晉之間。

換句話說,東方算學的積累已經很深厚,具備了理論出現的基礎。他的到來,只是加快了這一進程而已。不出意外的話,由算術發展爲數學的契機就在二三十年內。

但是很可惜,他沒有這樣的底蘊。

他會解很多方程,也會很多證明,上升到理論就有點吃力了。

他太忙,也沒那麼多時間去考慮那些問題。

“三種說法中,我贊成宣夜說。”劉協將話題扯了回來。“但宣夜說違反直覺,要想讓更多的人接近,必須要更堅實的證據。這一點,可能最後還要落實在玄理和數學上,只有無隙可擊的推理和計算,才能令人信服。”

“以宣夜說爲範本,重新計算日月星辰的軌跡?”

“嗯。”劉協點點頭。“你們能做到嗎?”

蔡琰和袁衡互相看了看,不約而同的搖搖頭。

蔡琰說道:“我既沒有足夠的天文曆法學養,也沒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怕是力有不逮。再者,蘭臺要處理的文獻太多了,也不可能讓我心無旁騖的去思考這些問題。”

劉協想了想,覺得蔡琰說得有理。

她太忙了,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這些。

“這件事還是交給講武堂吧,研究牽星術時避不開這些問題。”

蔡琰看看袁衡,又說道:“陛下,臣有蘭臺之責,脫不開身。阿衡卻已經不是蘭臺的人,只是暫時幫忙而已。不如讓她轉回陛下身邊,左陛下文書,或許能幫一些忙。”

劉協笑笑,看着羞澀的袁衡,心中明白。

該辦的事,遲早要辦。該收的人,遲早要收。

如今大局將定,可以收回懸在汝南袁氏頭上的那把劍了。

“行吧,你也不小了,明年秋冬入宮。”

袁衡又羞又喜,連忙拜倒謝恩。

她已經年滿十八,卻遲遲不能入宮,心中難免忐忑。現在得到了天子的親口允諾,終於可以放心了。父親和姐姐也可以鬆口氣,不用再擔心夜長夢多了。

蔡琰看在眼裡,心情有些複雜。

——

周忠到過宛城,三公聚齊,相關的討論立刻展開。

劉協並沒有立刻參與,他刻意保留置身事外的姿態,讓三公先討論。

有荀或的建議在前,討論一開始就進行了非常熱烈。除了三公府的掾吏之外,還有不少人從長安趕了過來,以上書、進言等不同的方式參與會議。

分歧很大,爭論也很激烈,但三公的意見相對統一,原則上同意分科取士,區別只在於具體的方法。

比如說考試,如何考,是像冀州郡縣那樣舉行統一的考試,還是根據各州不同的情況分別考?

用什麼教材?

冀州郡縣錄取的是普通吏員,對儒學素養的要求沒那麼高,識字就行。他們的考試基本不涉及經學的內容,即使有,也可以選擇沒什麼歧義的文字,相對簡單。

可是錄取高級高員就不能這麼幹了,必然涉及經學。

而涉及經學,就會有師法、家法的不同。

有人提議,用楊彪、蔡邕等人校定的熹平石經,這是由先帝主持,幾位知名大儒共同校定的經學定本,是現成的統一教材,沒道理不用。

但很快就有人指出,熹平石經雖然規範,但與當前形勢不合。

最簡單的一條就是沒有天子特別重視的《孟子》。

天子施仁政、行王道的很多理論都來自於《孟子》,現在要分科取士,考試範圍卻不包括《孟子》,合適嗎?

再者,熹平石經全是儒家經典,沒有實學內容,算學、農學、工學一概付諸闕如,也與天子重實學的政策不符。如果這麼考,最後錄取的肯定還是死讀書的儒生。

且不論公平與否,這些人就算被錄取了,能夠擔起具體的職責嗎?

第898章 兔死狐悲第414章 九曲韓遂第226章 木秀於林第164章 大義在我第81章 寶刀不老第705章 遠方風景第913章 郭氏女王第1005章 不問動機第198章 人間悲劇第677章 閉目塞聽第1221章 上士證道第99章 行到水窮處第171章 荀攸第139章 餘波未平(鶴舞白沙打賞加更)第360章 神醫華佗第500章 大戰之前第201章 禍福並存第24章 無能國舅第277章 人心叵測第1117章 勢如破竹第647章 孟軻真傳第554章 瞻前顧後第7章 陽奉陰違第407章 新仇舊怨第1177章 潤物無聲第569章 三英薈萃第859章 御前論戰第1071章 術有專攻第1126章 塵埃落定第756章 親疏遠近第237章 於我如浮雲第943章 採菊太尉府第494章 老狼與狐狸第425章 老頑固第1066章 矯枉過正第538章 居安思危第1179章 貌合神離第577章 不爭之論第429章 急先鋒第1043章 棋逢對手第707章 應接不暇第1021章 睢陽風波第650章 與時俱進第693章 東西有別(菩緹打賞加更)第1010章 杞人憂天第562章 文明融合第1111章 白髮搔更短第1092章 兵役改革第213章 示之以強(凌鈴靈陵打賞加更)第162章 君臣共勉第1144章 肺腑之言第946章 名實之間第201章 禍福並存第150章 賞功罰過(找狗糧的二哈打賞加更)第948章 投桃報李第1104章 近慮遠憂第192章 威逼利誘第472章 新勢力第574章 歪打正着第256章 天子來了第66章 第一次第236章 奇才劉巴第1032章 大有文章第808章 同病相憐第851章 無路可退第377章 巧舌如簧第92章 再給你一個機會第1043章 棋逢對手第1154章 當時之學第1057章 以人爲本第712章 王者之師(菩緹盟主加更第五)第905章 化敵爲友(求月票!)第28章 弱肉強食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963章 冷熱不均第475章 臥虎有憂第20章 榜樣的力量(兢兢業業寂寞哥盟主加更)第497章 聽說你找我?第835章 如是我聞第714章 面對現實第7章 陽奉陰違第1219章 曹氏兄弟第571章 知足不殆第1038章 今非昔比第530章 風乍起第655章 太平將至第732章 自作多情第357章 取捨之間第688章 不破不立第228章 與時俱進第485章 恩威並施第1198章 自生自滅第1049章 他鄉遇故知第627章 身不由己第116章 天賜良機第1057章 以人爲本第627章 身不由己第1026章 推波助瀾第440章 見賢思齊第468章 風口浪尖(玄清竹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