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春秋大夢

周忠有些尷尬,訕訕地點點頭。

“年紀大了,習氣難改。”他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自嘲道:“天生嘴快,難免出錯。”

“言爲心聲。”楊彪不客氣地說道:“你心裡不這麼想,豈能這麼說?”

周忠放下茶杯,嚴肅的拱手致謝。“是,是。文先教訓得是,我記住了,回去就閉門謝客,深自反省。”

楊彪哼了一聲,沒有再說。

周忠與他年齡相當,官職相近,他也不能說得太過,只能找機會提醒一下。

話題回到賈詡的巡狩之計。

兩人商量了半天,覺得這個方案看似荒唐,卻有可取之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天子或者太子安居都城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利,在開銷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經常性的出去巡視,求嘗不是督促地方的一個方法,也和天子將民事委任司徒、司空吻合。

天子在外面巡視,對司徒、司空的干涉更少。

至於軍事,反正天子暫時也不可能放棄,不如暫且維持這種局面。等天下太平,賈詡以及西涼人的影響力漸弱,荀彧、周瑜等人接替,形勢自然會有變化。

退一步說,天子也不是好戰之人,兵權在他手中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原則上,楊彪表示贊成,可以進行公開、深入的探討。

周忠聽了楊彪的分析後,也改了主意,表示可以接受。他隨即又提起了天子要去江南的事。

“文先,你還記得劉陶麼?”

“當然記得。”楊彪淡淡地說道。“你是擔心天子將士燮和汝潁人聯繫起來?”

“你不擔心?”

楊彪沒有立刻回答,只是不緊不慢地品着茶。

得知天子要去江南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劉陶的官職雖不高,名聲卻很響,他當時就很敬重這個比他年長十來歲的學者。在張角爲禍之際,他們都曾多次提醒孝靈皇帝,也算是同志。

劉陶後來被污與邊章同謀造反,不屈而死,楊彪至今難忘。

如果二十年後,劉陶又因爲士燮的原因累及身後後,他會很失望。

他想不明白,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爲什麼汝潁人不利用這個關係勸士燮投降。

難道他們覺得士燮還能苟安於嶺南?

說到底,還是汝潁人沒認清形勢,不甘心失去特有的影響力,和天子慪氣,希望天子能有所讓步,承認汝潁人的獨特地步。

這種情緒很強烈,甚至連荀彧本人都無法左右。

“我和劉陶算是同道,我寫封信去,讓劉陶之子走一趟交阯,勸士燮投降。”

周忠點了點頭。“也只有如此了。”

——

送走周忠,楊彪獨自坐在堂上,慢慢地喝着茶,神情有些落寞。

袁夫人從後堂走了出來,打量了楊彪一眼,啐了一口。

“就知道你又憂國憂民了。”

楊彪回過神來,啞然失笑。“我身爲司徒,不憂國憂民,難道尸位素餐?”

“話雖如此,卻也沒有像你這樣急切的。天子等得,你等不得?”

楊彪咂咂嘴。“天子還年輕,我卻已過花甲,豈能如他一般從容。”他幽幽地嘆了一口氣。“說起來,我真有些嫉妒荀文若啊。”

袁夫人垂下眼皮,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端在手中,卻沒有飲,只是看着嫋嫋的茶霧出神,眼神有些無奈。

三個月前,楊修上書天子,爲涼州鳴不平,要求司徒府調整從西涼調撥的物資價格,尤其是馬匹的價格,並對官員考績的指標做出調整,以求公平。

奏疏一經刊發,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楊修的意見公允,這沒什麼問題,哪怕是中原籍的官員也不會反對,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哪天就會被調到邊郡任職,當然希望考績更公平一些。

但子劾父,雖然是爲公事,依然有不孝之名,這讓楊彪臉上無關。

被彈劾是一方面,教子無方纔是重點。

忠臣出於孝子。在忠與孝之間,絕大多數人還是先認可孝。

君臣關係可有可無——哪怕是面對明君,臣依然可以選擇不仕。父子關係卻不能解除——哪怕父親愚鈍,子卻不可以不孝,反而有子爲父隱的義務。

楊修雖然沒有點名批評楊彪,卻無異於指責楊彪。

“夫君,德祖彈劾的是司徒府,不是司徒本人,你不必往心裡去。”

楊彪一愣,這才反應過來,不禁啞然一笑。他本想解釋兩句,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夫人,你覺得荀長倩如何?”

袁夫人想了一會,纔想起來荀長倩是荀彧的長子,已經去了西域好幾年。

“好啊,少年有爲,有勇有謀。”

“可是他遠赴西域,此生怕是無法膝前盡孝了。”

袁夫人笑笑,正要說話,忽然警覺,眼神頓時變得凌厲起來,身體也下意識地挺直。“夫君,德祖……不會是想去西域吧?”

楊彪避開袁夫人的目光,低頭斟茶。“你不是說荀長倩少年有爲麼?”

“可是……”袁夫人變了臉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

“可是荀長倩有兄弟,德祖卻是獨子,是嗎?”楊彪一聲輕嘆。“可是你別忘了,天子西征在即,德祖若去西域,不是流放,是伴駕。西域天地廣闊,大有作爲。”

“可是……”袁夫人坐了回去,卻握緊了拳頭。“可是西域萬里,他真要去了西域,以後我們母子也許也就再也沒見面的機會了。”

“不至於。”楊彪笑笑。“他不回來,我們可以去嘛。”

袁夫人驚訝地擡起頭,如夢初醒。“你們早就商量好了,只是瞞着我,對嗎?”她恨得咬牙。“你還整天在我面前扮出這副樣子,讓我着急?”

楊彪苦笑着搖搖手。“我不是扮出這副樣子,是真的着急,只不過不是爲德祖,而是爲周嘉謀,以及和周嘉謀一樣頑固不化的老臣們。”

他一聲長嘆。“天下已經一統,他們卻還沉浸在春秋的夢裡。若是普通書生髮發牢騷,也就罷了。身爲公卿,卻還是這般頑固,如何是好?”

袁夫人冷笑一聲。“所以你想以身作則,主動讓賢?”

楊彪嘴角輕挑。“卸任之後,我們趁着身體還好,做天下之遊,不好嗎?”不等袁夫人說話,他又說道:“你不是最愛葡萄酒麼?我們就去盛產葡萄酒的地方,向天子討一塊封地,從此頤養天年、含飴弄孫,豈不快哉?”

第1107章 順藤摸瓜第1105章 光陰似箭第25章 不期而至的大考第400章 關羽來也第1184章 他鄉故知第1244章 改弦更張第525章 決戰(八)(看更新後才睡打賞加更)第786章 上善若水第1125章 誤人子弟第794章 一切皆空第1164章 年終總結第1008章 明爭暗鬥第494章 道可道第399章 執子之手,風雨同舟第271章 翻雲覆雨第844章 同心協力第815章 見面禮第1042章 人之將死第127章 浪費口舌第444章 點石成金第1105章 光陰似箭第1052章 南陽之富第112章 太年輕第587章 窮途末路第695章 器不合道第347章 羅馬商人第921章 最後的仁慈第443章 志當存高遠第1013章 一以貫之第809章 善始善終第1009章 失之交臂第1058章 穩紮穩打第86章 放熊歸山第68章 勝負皆頭疼第561章 枕邊有風第372章 老謀深算第167章 更進一步(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349章 大戰之前第540章 君臣關係第792章 兒女心思第162章 君臣共勉第43章 賈詡的連環計第528章 天子大捷第332章 取其重者(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581章 苦盡甘來第148章 慶功宴上第27章 家室不寧第15章 老臣聯盟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977章 平地起風第78章 天子出征(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208章 人無完人第124章 徐晃突擊第899章 差之毫釐第661章 喜憂參半第740章 真狂士也第446章 建安二年第443章 志當存高遠第837章 擴軍備戰(求月票!)第1200章 斷尾求生第1031章 南陽太守(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120章 老而彌辣第1162章 毛遂自薦第155章 人心有間第574章 歪打正着第833章 斯文掃地第1000章 朝中無人第847章 半斤八兩第415章 聲名遠播第272章 剛猛田豐第395章 如你所願第865章 將功贖罪第693章 東西有別(菩緹打賞加更)第940章 以身證道第438章 撮米爲山第856章 兩害相權第299章 勾心鬥角第1065章 投桃報李第530章 風乍起國慶有事,請幾天假第1246章 百無一用第565章 意外收穫第426章 反其道而行第853章 仇人見面第1223章 目中無人第436章 喜憂參半(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329章 飛將在此第1132章 禍水外引第1102章 軍民結合第55章 賈詡的復仇第591章 以身踐行第940章 以身證道第1049章 他鄉遇故知第1125章 誤人子弟第156章 自取其辱第292章 裴茂進言第784章 大小之辨(玄清竹打賞加更)第410章 周忠的選擇第580章 慷慨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