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決斷如流

第235章 決斷如流

荀彧幾次欲言又止,最後卻還是化作一聲嘆息。

天子不知道誰可以相信,這是眼下最嚴重的問題。

楊彪、士孫瑞等老臣心心所念的是恢復舊制,裴茂父子等河東新貴想的是謀取私利。關東系三心二意,既不肯旗幟鮮明的反對袁紹,還不忘爭權奪利,維持關東人的優勢。

在這些心思面前,天子的生存都成了可以討價還價的條件。

所以他只能通過婚姻的方法來保證。

“公達,是福是禍?”

“成則是福,敗則是禍。”荀攸語氣淡淡地說道:“從你起程赴朝的那一刻起,福禍就註定了。現在不過是又增加些賭注而已。”

荀彧盯着荀攸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公達,論決斷,我不如你。”

荀攸微微欠身,卻不回答。

“聽裴巨光說,你今天遇到他了?”

“我在釣魚,看他在路邊躊躇,就說了兩句。”荀攸將他與裴茂相見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後又評價道:“裴巨光志向甚大,而才力不及,不堪大用。”

荀惲駭然變色。

荀彧瞅瞅荀攸,也頗感意外。

荀攸很少如此評價某個人。

“眼下要倚重他與河東大族商榷,不得不有所委蛇。”荀彧解釋道。

荀攸點點頭,緩了口氣。“陛下要征討匈奴,鐵官打造的軍械至關重要,我擔心他影響了裴文行的心境,不得不多幾句嘴。”

荀彧目光微閃,突然意識到這幾天爭論天子是否應該親征匈奴的時候,荀攸一直沒有發言。

不僅公開場合沒說過,私下裡也沒找他商量過。

“公達,你支持天子親征?”

“陛下天天練兵,不就是爲了親征?”荀攸站了起來,甩甩袖子。“士孫君榮浪費了機會,天子不會。他爲這一戰做的準備非常充足,取勝是意料之中的事,區別只在於戰果大小,能不能一戰而定匈奴,威鎮北疆。”

荀彧大感驚訝。“是麼?”

荀攸微微頜首。“華陰之戰,不過是天子小試牛刀而已。平定匈奴,纔是天子的成名之戰。我錯過了華陰之戰,絕不會錯過這一戰。”

“可是,哪來的糧草、輜重?”

“對付匈奴人,以戰養戰纔是最可行的戰法。”荀攸笑了笑。“但有瞻前顧後之心,便無決勝之可能,全身而退或許便是最好的結果。若是如此,不如不戰,以免遺禍。”

荀攸說完,拱拱手,轉身告辭。

荀彧半晌沒動彈,想到了天子盔甲上厚厚的塵土。

荀惲也嚇得臉色紅一陣白一陣。

荀攸的話雖不多,透露的意思卻極其驚人。

天子的心思根本不在安邑,甚至不在河東。老臣也好,河東人也好,都擋不住天子的步伐,也改變不了天子親征的決心。

“父親……”荀惲顫聲說道。

荀彧擡起手,示意荀惲不用說話。

荀攸是什麼脾氣,他很清楚。

若非擔心他在這個緊要關頭做出錯誤選擇,荀攸絕不會告訴他這些。

想到那些還在勾心鬥角的老臣,想到那些還想和天子討價還價的河東大族,荀彧忽然心生憐憫。

不知不覺中,這些人已經被天子拋棄了。

你們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算,天子一路向前。

劉協擦完澡,叉着腰,在燈光下打量自己。

隨着糧食的初步解決,他肉眼可見的強壯起來,身上的肌肉越來越結實。

這不是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塊,而是成千上萬次揮刀、拉弓、挺矛練出來的肌肉。

如今的他,離一個合格的騎兵將領越來越近。

“陛下,臣妾奉詔侍寢。”宋都走了進來,目光落在劉協的身上,臉莫名的熱了起來。

“不急,朕還要練幾路導引。”

宋都咬着嘴脣,神情有些幽怨。“幾日不見,陛下的作息又變啦。”

他瞅了宋都一眼。“皇后沒對你說?”

宋都沉默不語,轉身去收拾牀鋪,抹着已經鋪得很平整的被褥。

劉協心中明白,卻沒多說。

皇后、貴人的叫得好聽,其實都是些十四五歲的小姑娘,鬥鬥小心思是生活必備調劑品。

歸根到底,還是作業太少了。

“你父親還有多久能到?”

“按理說應該到了,可能是路上耽擱了。”提到父親,宋都來了精神。“陛下準備安排他做什麼?”

“他能做什麼?”劉協扭扭脖子,做起了放鬆身體的導引。

這是王越教的,說是每天早晚練習,可以保持身體的柔韌度。

“他做過常山太守。”

“武藝如何?”

“還行,比虎賁中郎將差點。”

劉協差點笑出聲來,停了導引,瞅了宋果一眼。

宋都有點不好意思,眼睛轉向別處。

宋泓的確有武藝,可是和宋果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宋果在陣前擲矛擊斃甲騎的事,如今可是人人皆知。虎賁們對宋果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少人向他學習擲矛。

“既然做過太守,那就繼續做太守吧。”劉協一邊導引,一邊說道:“上郡、西河的太守缺任很久了,五原……”

“那幾個郡都沒人了吧。”宋都很失望,嘟起了嘴。

即使她不怎麼關心政事,也知道幷州諸郡只剩下太原、上黨還算正常,其他諸將大多名存實亡,有太守也沒用,說不定哪天就被匈奴人砍了首級。

“不是沒人,是沒官。”劉協做完導引,坐在牀邊,輕輕吐了一口氣。“當官的不願去,百姓無主可依,只能任由匈奴人欺負、奴役。久而久之,他們甚至忘了自己是漢家子民,習於胡風。朕要改變這一切,讓他們知道漢人才這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朝廷沒有忘記他們,朕,沒有忘記他們。”

宋都有點擔心起來。“陛下,臣妾……怕他耽誤了陛下的霸業。要不,陛下還是另外安排點事吧,他在常山任上的考績……可不太好。”

“有何不妥之處?”

“嗯……擾民。”

“擾民?”

“嗯。”宋都垂着頭,攪着手指。“冀州刺史彈劾他侵擾地方,險些導致民變。”

劉協笑了。

冀州刺史所說的民,大概率不是真正的百姓,而是地方豪強。

雖然不知道宋泓的能力怎麼樣,卻不是個肯受人擺佈的。但凡識相,肯向地方豪強低頭的,一般官聲都不會差。

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

在這個時代,不管事的太守纔是好太守。

第1182章 出謀劃策第799章 團隊建設第24章 無能國舅第664章 自食其力第394章 涼州豪氣第948章 投桃報李第342章 窮途末路第1221章 上士證道第1043章 棋逢對手第883章 遠行在即第1072章 道術異同第969章 一招制敵第468章 風口浪尖(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038章 今非昔比第882章 樂不思歸第1164章 年終總結第944章 緩兵之計第350章 張遼衝陣第1108章 有理有節第518章 決戰(一)第439章 喧賓奪主第637章 一場空第574章 歪打正着第817章 喜相逢第707章 應接不暇第1075章 分科取士第669章 投桃報李第677章 閉目塞聽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525章 決戰(八)(看更新後才睡打賞加更)第812章 一視同仁第1184章 他鄉故知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1179章 貌合神離第728章 反受其咎第875章 肺腑之言第615章 翻雲覆雨第743章 和而不同第770章 蔥嶺以西第1213章 精誠之至第603章 君君臣臣第352章 腦洞清奇第133章 所託非人(第三更)第1159章 事出反常第993章 順水推舟第543章 演習第65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43章 演習第1042章 人之將死第1153章 井底之蛙第810章 後悔莫及(菩緹打賞加更)第844章 同心協力第401章 待之以誠第386章 相見恨晚第716章 見面禮(菩緹盟主加更第七)第492章 就怕你不來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390章 相見不歡第353章 臨陣而怯經994章 難兄難弟第627章 身不由己第668章 鬥而不破第898章 兔死狐悲第197章 人不如鳥第391章 天子賽馬第383章 事有緩急第745章 公私兼顧第286章 化整爲零第71章 菜羹香第316章 臨陣應變第837章 擴軍備戰(求月票!)第534章 形勢有變(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038章 今非昔比第349章 大戰之前第379章 田豐三策第925章 患得患失第908章 滴水穿石第655章 太平將至第93章 好黑第1216章 閉門謝客第1257章 循序漸進第1153章 井底之蛙第1108章 有理有節第1130章 水到渠成第818章 心理陰影第405章 迎難而進第568章 志在四方第192章 威逼利誘第889章 勉爲其難第938章 機不可失第582章 自有定數第282章 觀陣料敵第99章 行到水窮處第748章 荒謬絕倫第873章 生不逢時第587章 窮途末路第964章 遠慮近憂第308章 負荊請罪第75章 賈詡的輔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