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事與願違

被妻子嗆了一句,王朗有些訕訕,低頭繼續讀信。

但他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糟,尤其是讀了那句“此五百年之鉅變”之後。

雖然不太清楚劉和具體在說什麼,但他能從劉和的語氣中感受到,這五百年之鉅變不像是他期望的變化,天子也不像是他期望的天子。

處心積慮地想殺盡河東大族,豈是明君所當爲?

夷華不辨,如何知正統所在?

男女無別,禮法何存?

王朗放下了手中的信紙,原本亢奮的心情也變得極爲低落。

楊氏接過信紙,將剩下的內容讀完,黛眉也跟着微蹙起來。“這五百年鉅變……聽着有些耳熟。”

“應該是由‘五百年必有聖人出’所化,”王朗說道,眼中怒氣更盛。

果真如此,那便是刻意奉迎天子,非大臣所當爲。

“不對。”楊氏沉吟了片刻,搖搖頭。“我彷彿聽誰說過,只是想不起來是誰說的。”

王朗瞥了楊氏一眼,沒有再問。他站起身,甩了甩袖子。“此事以後再說,守住徐州要緊。我去聯絡各家,籌集錢糧,你準備一些酒食,以備有客登門。”

楊氏點頭答應。王朗起身下了堂,帶着兩個隨從出了門。

——

王朗親自出面聯絡,再加上劉虞、劉和父子的影響力背書,郯縣幾個大族迅速做出了反應,帶着豐厚的禮物前往州牧府,拜訪劉備,並表示將派人帶着部曲助陣,迎戰袁紹。

緊接着,王朗派人帶着書信,趕往各郡縣,聯絡各地的名流、大族,請他們出面,籌集錢糧,協助劉備應戰,保衛徐州。在書信中,他極力論證袁紹所行不義,用兵也極其荒謬,必將失敗。若徐州圖一時安逸,將來必玉石俱焚。

王朗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表示支持的消息不斷傳來,一時間聲勢浩大。

劉備欣喜若狂。

入主徐州數年,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徐州的力量。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擋住袁紹,但他也親身體驗了高門大族和名士的影響力,絕非他能奢望。

他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沒能充分利用老師盧植的名望。

雖說涿郡盧氏的門第遠遠不如弘農楊氏,也不如東海劉氏,但盧植在士林中的名聲卻比王朗高出很多,在整個幽州都有着不小的影響。

當初若能得到盧植的首肯,他或許有機會在涿郡站穩腳跟,而不是來到徐州。

和他一樣的,還有公孫瓚。

他們都浪費了這寶貴的人脈資源。

——

昌邑。

袁紹在一羣文臣、謀士的簇擁下緩步登堂。

昌邑既是山陽郡治,又是兗州州治,府署寬敞廣闊,被收拾得乾淨整潔。庭院深深,松柏蒼翠,賞心悅目。

袁紹心情大好,讚了幾句。

負責先行安排的主簿耿苞心花怒放,笑容滿面。

田豐看在眼裡,很不高興,大聲說道:“主公,此行意在徐州,並非兗州。”

袁紹心中不快,臉上卻不動聲色,哈哈一笑。“元皓言之有理。昌邑終究只是暫駐之地。攻克彭城之日,纔是慶功之日。”

田豐正欲再說,一旁的沮授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袖子。田豐會意,將涌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見田豐不說話,袁紹有些詫異。他轉頭看了田豐一眼,臉上的笑容更盛。“元皓,上次你說廣宗郭氏聯絡得如何?顯奕年紀不小了,再不成家,如何立業?”

一旁的逢紀、許攸不約而同的撇了撇嘴,露出一絲淺笑。

田豐原本建議袁紹與中山甄氏聯姻,結果甄氏委婉的拒絕了,理由倒也正當。甄宓雖被相者王良認定貴不可言,但甄宓出生之後,先是喪父,接連又有兩位兄長早逝,怕是有所妨礙,要去北嶽還願,看看玄武之神的意思。

藉此機會,田豐隨即又推薦了廣宗郭氏,故南郡太守郭永之女。

和甄宓相似,這個郭氏之女也有一些神奇的異象,據說聰明異常,被郭永稱爲女中之王,遂以女王爲字。今年十四歲,也正是可以出嫁的年齡。

不過袁紹說袁熙年紀大了,該結婚了,純屬藉口。

十四歲的女子,就算成了親,也不能生育,至少要等到十六以後。

袁紹這麼說的意思是提醒田豐,如果郭氏再像甄氏一樣推三阻四,他就要另選他人了。到了中原,想和他聯姻的人很多,門戶比廣宗郭氏高的數不勝數。

什麼女中之王,一聽就不靠譜。

逢紀、許攸私下裡就提過,袁熙和冀州人聯姻只會助長冀州人的氣焰,對袁紹的大業不利。

田豐說道:“使者已經派出,很快就會有消息。”

袁紹點點頭,轉頭看向逢紀。“陳孔璋應該到彭城了吧?”

逢城躬身道:“應該到了。如果順利的話,或許劉備的降書已經在路上了。”

袁紹微微一笑。“劉備雖出身寒微,卻是個識時務的英雄。若能歸降,當予重用。”

衆人附和了幾句,心照不宣的笑了。

袁紹說得沒錯,劉備的確是個識時務的人。他被陶謙表爲豫州刺史後,第一件事就是舉袁譚爲茂才,向袁紹示好。陶謙病死,他被徐州人推爲徐州牧,又第一時間派使者到鄴城通報。

這樣一個人,有什麼勇氣和實力對抗袁紹?

就算他想抵抗,徐州人也不會支持他。

田豐卻皺起了眉頭。“主公,劉備雖不足道,但徐州的人心卻不可知,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上次劉備擊破淳于瓊軍,陳登又阻審配南下,豈是識時務之人?劉和請辭,已有半年,想必消息也傳到了東海,焉知徐州人不會像劉和一樣?臣以爲,還是應該速速進兵,逼劉備投降,而不是寄希望於說客。”

聽到劉和的名字,袁紹臉上的笑容一僵,有些不快。

氣氛變得尷尬起來,不少人暗自搖頭。

田豐的脾氣越來越倔了,就像是故意與袁紹慪氣一樣,不說得袁紹下不了臺,他就不肯罷休。

這都是主公過於依重他,讓他忘乎所以。等他謀劃失敗,吃了敗仗,或許才能收斂些。

正說着,有人奔了進來,向袁紹呈上陳琳的急書。

劉備拒絕了袁紹的招降,正全力備戰,而且得到了徐州人的全力支持。郯縣名士王朗四處奔走,爲劉備聯姻徐州大族,籌集錢糧,影響很大。據說劉和也寫了書信回來,要求徐州大族支持劉備,效忠朝廷。

看完書信,袁紹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他狠狠地看了逢紀一眼,將陳琰的書信塞給他,然後大步向門外走去。

“集結大軍,立刻趕往彭城,擊殺劉備。”

第257章 將心比心第1248章 自作自受第640章 順水推舟第1248章 自作自受第728章 反受其咎第602章 漢家之禮第605章 田豐進計第786章 上善若水第1011章 雷霆手段第1161章 劫貧濟富第43章 賈詡的連環計第388章 君心莫測第340章 一進一退第196章 異曲同工第71章 菜羹香第1229章 有家難回第84章 強弩之末第1052章 南陽之富第1232章 老臣之言第204章 百密一疏第1156章 大勢所趨第567章 寄語來者第1172章 見賢思齊第1155章 主動請纓第5章 攻心爲上第957章 下車伊始第184章 喜出望外(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546章 覺醒之路第51章 自家人(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171章 同道爲朋第390章 相見不歡第707章 應接不暇第1209章 燕趙遺風第926章 自欺欺人第450章 進退兩難第1112章 反客爲主第586章 陰差陽錯第1200章 斷尾求生第626章 百年樹人第619章 以靜制動第20章 榜樣的力量(兢兢業業寂寞哥盟主加更)第1115章 前車之鑑第1235章 老臣遠見第716章 見面禮(菩緹盟主加更第七)第652章 火上澆油第15章 老臣聯盟第432章 踏雪尋道第753章 相見恨晚第669章 投桃報李第928章 死有餘辜第889章 勉爲其難第341章 勇怯有別第288章 義利難全第493章 高開低走第234章 天作之合第1046章 又見陳羣第884章 有權沉默第1258章 人心所向第532章 遠慮近憂第64章 全都是意外第974章 青萍之末第957章 下車伊始第667章 自我懷疑第348章 本性難移第545章 舊習難改第550章 前途無量第252章 人無完人第500章 大戰之前第81章 寶刀不老第709章 殺心自起(菩緹盟主加更第四)第211章 信任難求第579章 傾家相助第30章 逼宮第989章 成績喜人第724章 一進一退第590章 少年孔明第521章 決戰(四)第401章 待之以誠第459章 四面受敵第131章 甲騎重擊(求首訂!)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992章 過去將來第806章 順水推舟第473章 今非昔比第786章 上善若水第606章 常人之見第1212章 曹氏神童第940章 以身證道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421章 他鄉遇故知第948章 投桃報李第236章 奇才劉巴第914章 女中豪傑第217章 文武之論第423章 無論東西第46章 原本是交易第457章 難得糊塗第933章 底氣不足第1241章 異鄉舊知第246章 寶刀未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