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傾心之語

子夫道,“詞不過是隨口小調,不登大雅之堂的,雖不如賦那樣高雅,子夫卻是覺着它也是精緻美麗,別有一番風味。”她暗暗心慌,好在自己還記着穿越過來時的幾首詞曲的韻律,說不定勉強還能用這古琴彈奏出來。但願歷史不會荒謬的出現宋朝的詞早已在西漢已經出現的怪事!

“哦?那……衛姑娘請吧。”劉徹嘴角的笑意遮掩不住,舉起茶盅與公孫賀劉定相祝,餘光卻不忘打量對面神色清斂的琴者。

子夫伸了手指,琴絃微動,淡淡的音樂聲自指尖流淌了出來,是熟悉的曲調,曾今聽過無數次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琴聲婉轉,亭中寂靜,湖面上一陣清風襲來,衆人聞着吹入鼻中的茶香,聽着悠揚動聽的琴聲與歌聲,禁不住心神盪漾,身心愉悅了許多。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歌聲漸漸淡去,竹林之中卻是越發的寂靜,偶爾經過的鳥兒落下一陣清鳴,繼而又成羣結隊的遠去。

子夫指尖未停止撥動,只是莫名的,這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寄託的思鄉之情越發的感染了她,原本只是一首應急之曲,只是這樣慢慢的唱着,她心裡不由得開始想念從前的父母,朋友,而自己身在這個時代,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回去再見到他們,更不知道該如何回去。

“好!”一聲叫好聲伴着兩聲擊掌,她的思緒被公孫賀的笑聲吸引了過去,那個男子年齡與劉徹一般大,只是比起劉徹的沉穩英睿,他仍舊脫不了孩子氣。公孫賀一臉驚訝與讚歎,“敢問姑娘這究竟是什麼曲?竟這般好聽!”

子夫舒眉,“這個是……是一位詞人寄託思鄉之情而創作的……”

“莫不是先秦的《望月臺》?”劉陵忽然的問語打斷了子夫的話,她臉色有不同於方纔的平淡,“聽聞秦始皇寵愛一名叫朝姬的妃子到了極點,專門叫人爲她造了一座望月臺,日日在那裡看她起舞奏曲,那首《望月臺》據說也是朝姬所作,只是已經失傳許久,我幼時曾今聽過,這些年竟一直在坊間流傳麼?”

子夫聽聞愣住,心裡思忖着《望月臺》與《水調歌頭》有什麼聯繫麼?或是……曲風很像?她沉吟半響,終於擡頭回應道,“子夫也沒有聽過《望月臺》,只是在宣菀樓時聽着曲調動聽,這才斗膽彈奏給了各位。”

劉徹正細細想着方纔子夫所唱的歌詞,經劉陵這麼一提,心中越發好奇,揚眉道,“那敢問陵姐姐,望月臺中可有什麼故事麼?”

“故事自然簡單,不過是朝姬後來年長色衰後失了寵愛,因一件小事觸犯了秦皇,最終處以死罪,原本烜赫一時的望月臺也由華麗堂皇裝換爲破敗蕭條了!”劉陵說着時眼中閃過一絲憤恨,但旋即又隱沒了下去,冷笑一聲,“真不知這究竟是朝姬的幸運還是不幸了。”

一直聽着的劉定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自顧自的斟了酒水,道,“既然寵愛又何必最後那般無情?”

“自然是色衰而愛弛。”子夫想及日後的命運,眼眸越發冷淡,心裡頓時如秋風盡掃一般蕭瑟。

這話一出,亭中的空氣有微微的凝結,劉徹盯着她問道,“衛姑娘的意思是?”“皇帝寵愛一個女子無非是因爲美貌,試問有幾位帝王是能做到像齊宣王那般賢能而甘願娶無鹽女呢?一朝皇帝君臨天下,眼中能瞧見的當然是最美好的事物,比起青春貌美,誰又願意面對發齒脫落的老嫗呢?普通人尚且難說,更何況是帝王。”

這話中帶着悽怨與哀傷,劉徹聽後心神微動,看着子夫低垂的雙眸,終於露出淡淡笑意,“方纔我答應姑娘,只要姑娘獻藝,我便只告訴姑娘一人我是誰。”

子夫擡眼,不知該如何回答,倒是亭中的其餘人都掩了笑意,一一都是極其識趣的從他們身邊退下,寒秋有些摸不着頭腦,劉陵拉了她的手打趣道,“寒秋姑娘先與我們一道去看看府中其他地方吧。”

山陽王劉定隨着公孫賀前行至竹林中時忍不住回頭看了那方的兩人,心裡一時很不是滋味。

這一下,亭中只剩下子夫與劉徹兩人,她驀地緊張了起來,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的膝蓋,因爲跪坐的太久早已經麻了。這漢代人就是這點兒太不好了,好好坐着不行麼!非得將腳踝壓在下面,一坐還是幾個時辰!

“坐到我身邊來。”

這麼輕柔的一句讓她差點沒直接癱軟下去,這劉徹怎麼一下子這麼溫柔?叫她好不習慣!子夫兩手交疊着,其實是想用一隻手拼命壓着另一隻手,只希望抖得不要那麼厲害。他想幹嘛?他猜出來了?還是……

“你……害怕?”劉徹見她始終低着頭一言不發,忍不住微微一笑,“我讓你覺得害怕麼?”

子夫連忙搖頭,繼而想了一陣又趕緊點頭,“子夫覺着……公子您的身份必定顯貴異常,方纔的山陽王與翁主還有公孫先生似乎都很畏懼您。”

“可是我倒是覺着你一點兒都不膽小,宣菀真是人才輩出,衛姑娘的心思不同於尋常的藝人,許多心思都叫我驚訝。”劉徹緩緩向她伸出了手,溫言細語,“請姑娘坐到我身邊來,好不好?”

子夫的心一下子像是被什麼擊中,這聲音似乎帶着一種與生俱來魅惑人心的力量,她只感覺自己在方纔的一瞬間就陷進去了,就像是不小心泥足伸進了沼澤,無論如何都不能抽身而出。

她輕輕起身,好不容易站起來腳下卻是一陣痠麻,趕緊伸手扶住了桌案纔不至於崴了腳,站穩後,她鼓起勇氣擡起眼皮望了望對面的那人,四目相交,他微笑而又帶着期許的眼神讓她更加心驚,連忙躲閃了目光,她提起裹在身下的裙襬向他的方向走去。

劉徹很是自然的在她面前放了一個褐紅色的茶盅,往裡面倒了些清新的茶水,熱氣飄渺,朝着她又推近了些,“姑娘請用。”

子夫的臉色卻是漲的通紅,此刻她能感受到自己的耳後方熱的不行,真是奇怪,又不是第一次見他,爲什麼忽然這麼不知所措,這不像她!

“昨日在宣菀第一次聽到姑娘的聲音,雖是隔着一道屏風,我卻是聽的真切,那一瞬間……我以爲她又回來了,而且離我那麼近,近到觸手可及……”劉徹輕嘆了口氣,眉宇間流過一絲哀傷,“可惜,終究還是我自己的幻想。”

子夫完全能明白他話中的含義,卻是心狠的依舊裝作懵懂不知,心情稍加平復,她啓口,“公子說的話,子夫聽不懂。”

劉徹抿了口茶,“衛姑娘的容貌像極了從前的一位故人,昨日若不是你提醒我小心那刺客,恐怕我永遠都不會發現長安城之內會有一人……與她這樣相似。”

“她……”子夫連忙端起茶碗假作飲茶遮擋自己侷促的面龐,似是無意道,“子夫真的與公子的故人那麼像嗎?天下竟有這等異事,子夫也很是驚訝呢……”

劉徹笑意感傷,“可惜,她早在一年前病逝,我當初……怎麼會讓她走的……”他似乎傷痛之至,話語已經不能完整,別開了目光,移向清澈而又泛起微微波瀾的湖面,半響後才繼續道,“那日你在雅竹間說的話像極了她曾今對我說的,可是真正見了你,卻又覺得你們的性情是那麼不同。”

子夫明眸微動,忍不住看向劉徹,啓口問道,“那麼……不知那位姑娘的性情是怎樣的呢?”

劉徹想起從前念君的音容笑貌,記憶飄回了從前的那些日子,她幼時的古靈精怪,長大時的刻意疏遠與沉穩淡漠,還有他無法洞悉的睿智,每一刻都曾叫他難忘。他看着面前的子夫,仿若就是另一個全新的袁念君,笑容清麗脫俗,無論是歌聲還是琴聲都婉轉如天籟。

“她的性情麼……”他輕聲笑着,“我時常覺着以她的才學不能效力於朝政實在太過可惜,可是我曾又那麼慶幸她只是一名女子,”他看了看子夫,繼續道,“她比起你,太過懂禮,卻叫人永遠像是走不近她的內心,看不透。我從未聽過她彈琴,更未聽過她的歌喉,或許我根本就不夠了解她……從來就不夠,而她,也不願給我那樣的機會。”

劉徹一時往事迷離,子夫聽着他對過往自己的評價亦是百感交集,過去的她是伸出未央深宮的女子,不知未來如何,前景皆是迷惘,守着的無非是歲羽殿上方的一片小小天空。原來,日子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可一切更像是昨日。

“方纔你說帝王無情,只愛好女子的顏色,爲何會這樣想?”

子夫想起先前的望月臺典故,心潮不由得波瀾起伏,嘆道,“難道子夫說的不對麼?”

“也許是對的,也許……僅僅是片面的……”劉徹似是有意,緩緩道,“因爲,朕也想與一女子,白頭偕老,此生不渝。”

她猛的擡頭,見着他一雙堅定而煥發神采的眼睛,這一刻讓人不能拒絕。“朕”字終究是暴露了他的身份,她神色拘謹,猶豫着該不該驚慌或者訝異……

“你是聰慧的女子,時至如今,朕也不想再瞞你些什麼,”劉徹拉過她的手,問道,“子夫,你可願意入宮?”

59.皇子易宮77.廢后陳氏(下)30.露臺風清52.主僕生疑(上)48.晉北暗爭45.宣室相知53.主僕生疑(中)6.內殿私語65.朝勢逆轉6.內殿私語83.不復當年(上)71.息氏隱歿62.暗欲涌動(下)88.命懸一線67.寒劍出鞘76.廢后陳氏(中)94.朝勢迭起82.韓嫣之死(下)82.韓嫣之死(下)69.斗轉星移46.和風之變(上)80.韓嫣之死(上)72.如月之恆96.塵翻雲起(中)85.不復當年(下)93.承德宮怨5.長廊風波66.青陽之好66.青陽之好1.未央宮門61.暗欲涌動(上)19.屏障輕隔19.屏障輕隔76.廢后陳氏(中)63.正面交鋒(上)58.滿月之喜16.簾後聽聲50.悄然之喜76.廢后陳氏(中)91.甘泉之夜78.冊立新後20.相見陌路12.驛站籌謀71.息氏隱歿73.碧落身死49.淒寒殤秋39.歲羽質詢75.廢后陳氏(上)14.翻天覆地31.駕臨和風66.青陽之好12.驛站籌謀32.酷吏徹查23.傾心之語48.晉北暗爭91.甘泉之夜17.次姐身孕43.主僕相認46.和風之變(上)9.宣室未眠82.韓嫣之死(下)73.碧落身死9.宣室未眠54.主僕生疑(下)15.府中貴客90.傾城不再27.嫣過留聲34.燈火闌珊19.屏障輕隔32.酷吏徹查64.正面交鋒(下)68.更深露重24.流言宮中60.粉墨登場32.酷吏徹查70.平安荷包17.次姐身孕49.淒寒殤秋35.回眸相隔41.故人相見89.深宮細語60.粉墨登場5.長廊風波55.青寒劍刃44.漪蘭承寵56.月夜逼視27.嫣過留聲15.府中貴客38.城門訣別24.流言宮中44.漪蘭承寵44.漪蘭承寵37.長秋舞罷(下)89.深宮細語96.塵翻雲起(中)95.塵翻雲起(上)47.和風之變(下)94.朝勢迭起63.正面交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