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

當高高飄揚的黃字大旗出現在薊縣城下時,薊縣城頭頓時傳來了久違的歡呼聲。青州的援軍來了。

蒼涼綿長的號角聲嗚嗚咽咽,響徹在這大地上。天上,白日高懸,浮雲朵朵。如此美好的天氣,卻即將迎來一場殺戮。袁紹在營中自信滿滿,正在調兵遣將,援軍來了又如何,且做過一場再說。

冀州騎與青州軍,孰強孰弱。就用刀劍與鮮血來證明吧。黃忠一道道命令傳了下去,麾下所部也慢慢變着陣形,準備隨時迎接冀州騎兵的衝擊。

在麴義率先登營大破幽州精騎之後,青州方面,便把如何以步卒戰騎兵的戰術列入了研究範疇之中。黃忠所列的軍陣,前排的步卒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後面的長槍兵則把長槍架在的盾牆之上,槍尖雪亮,寒光閃閃。看上去,便如厚重的龜殼上長滿了尖刺。再後面,便是身着輕甲的弓箭手們。而兩側不斷遊走的,卻是護衛側翼的青州騎兵。

陣形狹長,騎兵要衝進來,必定會受到重重狙擊。等到騎兵的速度慢下來,便是青州軍收割的時間了。

帶着五千精騎來戰的,是大將文丑。他一馬當先,身後鐵蹄形成一個進攻的尖銳鋒型,洶涌而來。在北方的這片土地上,騎兵,永遠都是戰爭的主角。

文丑迎頭便撞上了青州軍的鐵桶陣。浪花四濺,人仰馬翻,雙方每息都有人不斷在倒下。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指揮官們臨陣應變的能力了。文丑方突入青州軍的陣中,便覺不到。往日裡那種馳騁如風的感覺,到了這裡,卻不復再有。青州軍在不斷倒下,但己軍的速度也在減緩。若沒了馬匹的衝擊力,騎兵不過是活靶子罷了。

反應過來的文丑大喝一聲,便一馬當先,劃了個弧線,往側翼衝去。身後諸校摯了大旗,亦隨文丑穿陣而行。

既然不能正面衝陣,那就攻你側翼,文丑所部騎兵一分爲二,向青州軍兩側奔去。黃忠早有準備,令旗一揮,兩側遊走的青州騎兵瞬間出動,截擊冀州騎兵。一時之間,戰場之上刀槍齊舉,箭矢亂飛。彪悍的甲士們咆哮着互相廝殺,欲以對方的首級,來證明自己的武勇。

袁紹見騎兵久戰無功,不忍這支精騎有失,於是便下令鳴金收兵。青州騎兵銜尾追了一會,便也退了回來。黃忠並沒有讓步卒出動去追擊。有史以來,成建制的步兵戰勝成建制的騎兵的戰例,已經是非常少了。靠步兵追擊消滅騎兵的,還從未有過。既然註定徒勞無功,不如堅守本陣,免得出擊時露出破綻爲敵所乘。

以步敵騎,使冀州精騎無功而返。剛纔薊縣城頭還看得一臉擔憂,心中七下八下的官吏士民們,此時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開始慶祝了。

兩軍大戰一場之後,各自收兵打掃戰場。深坑之中,屍塊堆積如山,大火焚燒之後,空氣中傳來陣陣夾着焦糊味的肉香。亂世人命如草芥,將士們一臉平靜的送走了自己的袍澤,然後開始用飯休息。誰也不知道,下一場戰爭什麼時候來臨,下一個死的又是誰。

當晚,黃忠進城拜見了劉虞。劉虞設宴款待黃忠,席間幽州諸臣感激之聲不絕於耳。劉虞在得知劉備已返青州,已經親提大軍進入冀州,斷袁紹後路的時候。一顆心是徹底落到肚子裡了,消失不見的精氣神又頓時回到了他的身上。這一瞬間,他不再是剛纔的那個萎頓衰老的老頭,而是威嚴持重的幽州牧。

劉備率大軍進入冀州境內,如此大的動靜,豈能瞞過人的耳目。所過之處,沿途官吏紛紛告急,雪片似的文書飛往魏郡以前幽州前線。

劉備北歸,袁紹早就知道了。本來在他的計劃中,劉備現在應該還在揚州纔是。只可惜他的那個愚蠢的兄弟袁術太不爭氣,早早就敗亡在劉備之手。以至於劉備迅速回師來援幽州。

既然劉備回來了,又率軍進入冀州。那這仗便不能再打下去了。幽州固然好,但冀州纔是自己的根本。不能有失。何況,青州援軍黃忠已經到了此地,而自己之援還在代郡。一念至此,袁術深吸一口氣,便下令三軍準備撥營,兵退冀州。

臨行,袁術在馬上,看着薊縣高大的城牆道:“吾再來時,必拔此城!”

站在城頭,目前袁紹大軍遠去。劉虞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袁紹總算是退兵了。城頭微風吹拂,大旗裂裂,劉虞不知怎的,忽然就有些懷念公孫瓚了。公孫瓚雖然不斷給他惹事,但他若在時,袁紹又怎麼敢侵入幽州?

路上,袁紹鐵青着臉,給高幹去信,讓他退回幷州。又去信劉備,斥責他爲何無故入侵冀州,無朝廷旨意而妄動刀兵這可是大罪!

劉備接到信,哂笑一聲。心道你袁紹能自己給自己寫張聖旨然後就舉兵攻打幽州,我爲何不能侵你冀州?於是便回信一封:“非是侵冀土,吾欲借道西行向洛,拜見新帝也。”

袁紹接到劉備的回信之後,哭笑不得。於是只好自己又寫了張聖旨,命人給劉備送去。說皇帝和太后、太皇太后都好,最近正在忙於學習,暫時就不勞你大駕前往探看了。一路上興師動衆的,擾民不好。

劉備接到信後,也只能見好就收。袁紹既然退兵了,幽州之圍已解。他也得回軍青州了。連年大戰,糧食儲備一再下降。雖然得了個徐州,但爲了安撫徐州飽受戰亂的百姓,讓他們能夠迴歸故土好好的種田生活,已經免了徐州一年所有賦稅了。能省則儘量多省一點吧。

於是,帶着大軍在冀州轉了一圈的劉備回師了。沿途走走停停,在各縣城都會稍停一會,於是便有守令和士紳們帶着糧食出來勞軍。然後客客氣氣的將青州軍禮送出境。

劉備感慨了一番冀州士民的品格素質,又回想了一下袁紹得知後暴跳如雷的表情。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袁紹大軍回來之後,一統計,心疼得厲害。自己發兵攻打幽州,青州方面就不停的在自己境內搞事。焚燬房屋無數,勒索糧草無數。如今境內無數百姓無家可歸,居住在縣城外臨時搭的棚子裡面,劉備行軍途經的各城府庫,都在告急請糧……

張頜見袁紹一臉扭曲,忙拜倒在地:“未能守土以拒青州,末將之過也。還請主公恕罪。”

袁紹扶起張頜,道:“非儁乂之過,是我未能知劉備北歸如此之速也。”

確實如此,劉備要是還在揚州被袁術拖住,就算有黃忠來援,有趙雲田豫在冀州境內攪風攪雨,袁紹也不會怕。只要等高幹率幷州騎來了,敵住黃忠。自己全力攻城,劉虞又能擋他多久呢?

袁紹既心痛此番的功敗垂成,又深恨袁術亡於劉備之手。這一次,內心深處,袁紹是真真正正把劉備當成了生死仇家、頭號大敵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八百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百十一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六百八十章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