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

那眇目校尉見大家爭吵不休,恐軍心動亂,於是把手中長刀一豎,喝道:“爾等棄關而逃,按律當斬。某家念着袍澤之情,故而容忍。如今讓爾等助某守城,戴罪立功,爾等竟然敢不從?再要聒噪,休怪某翻臉無情!”

冰冷的刀刃散發着森寒的氣息,再看持刀的人,一臉兇惡之相,於是從天井關而來的小校立馬審時度勢改了口:“校尉有甚吩咐,吾等自當遵從。”

天池堡的校尉心中失望的嘆了口氣,沒卵蛋的傢伙就是沒卵蛋,你要是膽敢再爭上一爭,雖然會做那刀下之鬼,但某家也會高看你幾分。他本來是想斬了這天井關的校尉殺雞敬猴,也方便他臨敵指揮,免得大軍來時,這逃人暗中搞鬼。只是想不到這人如此機靈,自己方纔把刀一亮,便立馬轉變了態度。實在是可惜。

天池堡的校尉開言道:“爾等先去砍伐樹木來,削木成矛,然後去搬運碎石來。”這太行陘,遠離戰事太久,所以物資也是奇缺。要想阻擊青州軍,也只能憑藉這天險了。還好天池堡居高臨下,不缺樹木、石塊和水源。而要想攻打天池堡,卻只有一條小道仰攻上來,任憑那青州軍人數再多,趙雲本領再強,在這要塞跟前,也是施展不開。這便是天池堡校尉的信心。否則再給他幾個膽子,也不敢憑不到千人,與數千青州精銳相抗衡。

在另一處山頭休息夠了的青州軍,又順着山道迤邐而行。到得那故趙長城處,趙雲觀察完形勢之後,不禁也犯了難。這長城蜿蜒而上,石道最寬處也才二米,而那遠處的峰頂,一座古堡正屹立在陽光下,堡頂白雲孤飛,軍旗飄揚。

這最寬的地方也只能二人並排而行,又只有這一條道可走。行到那堡前,如何能夠攻得下?若自己是那守堡之人,只須派一隊人守着那山道,輪番更換便可萬事無憂。

趙雲對張燕道:“這處地方,猿猴難攀,飛鳥難渡,想要攻取此處,着實艱難。”

張燕對這地方也是束手無策,趙雲銳意進取沒錯,可也不願讓麾下將士去排隊送死。想了一陣還無辦法,索性便下令於這山下平地紮營休整,待明日再作計較。

第二日一早,埋鍋造飯畢,鼓聲驟起,震碎了這山間的寧靜。山上的守軍聞到鼓聲,也紛紛趴到牆頭之下,欲看那青州軍要如何動作。

跟隨在後軍緩緩而來的那些行商們,聞得鼓響,也停下了腳步,安安靜靜的聽這鼓聲之中隱隱傳來的殺伐之聲。

三通鼓畢,趙雲便召集衆校,商討軍情。這天池堡着實是不好打,趙雲也沒打算一開始就強攻,他先是寫了一封信,對身邊校尉道:“汝且去山頂,將信送至堡內守將。”

之前斥候把這裡查探得清清楚楚,羣山之中,只有這一條道可走。什麼智取什麼用計,到了這,全無作用。若是這勸降之策不成功,那就真的只能強攻了。

校尉領命,便往山上衝去,不一會,山頭遠遠就傳來了校尉的聲音:“堡內守將何在!某家青州第六軍趙將軍麾下校尉,給爾送信來了!”

那眇目校尉冷笑一聲,心道這卻是個來勸降的。自己這邊軍心本來就不穩,要是趙雲來勸降願意放他們一條生路,別說從天井關來的逃兵了,就是自己麾下,只怕也提不動刀了。他哪裡肯讓青州軍校尉再多說一個字,於是便命親兵道:“且待他上前,便用箭射之!”

那校尉在堡前大喊之後,見堡內毫無反應,他也是留了個心眼,卻不上前了,自腰間取下弓箭來,把信捲起來綁在箭矢之上,對準堡牆只發一矢,那箭就當的一聲,正中石牆然後掉下地來,發矢之後,校尉大笑一聲:“信已經送到了,自己出來撿吧。”說完也不看結果,扭頭就跑。

那堡內親兵生怕自家校尉責罵,忙忙看着那青州校尉的背影便發一矢,青州軍的校尉一路發力疾奔,聞得背後風聲,忙忙一閃,他本來就站得遠,這一跑,更是跑出了箭矢的有效射程,他這一閃,那箭矢就輕飄飄的掉落於地。

青州軍校尉臉色一變,心道兩軍對陣都不斬來使,老子給你送個信,竟然還要埋伏弓手陰我。等下大戰一起,讓你等曉得老子的厲害。想到這裡,便把雙拳緊握,奔到趙雲跟前彙報去了。

校尉回報說山頭無有人出來接信,反而射他一箭,趙雲聽了,沉吟一會,乃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且待片刻,若不出降,即時攻城。”

又傳令下去,三軍齊呼:“若不出降,即時攻城!”

聲震山谷,驚起一樹樹飛鳥來。

那堡中諸人聽見了,一個個心裡都不知道轉着什麼念頭。一個親兵輕輕走到那眇目校尉跟前,輕聲道:“將軍,敵軍勢大,孤城難守,不如降了罷。”

那眇目校尉聽了,猛的回頭,圓瞪雙眼,目中精光四射,嗯的一聲,怒道:“你說甚?”

這人面貌兇惡,一發怒,更是駭人,那親兵被他一唬,雙腿發抖,顫聲改口道:“將軍,不如且退以待將來。”

那校尉把腰間大刀一抽,只橫着一砍,那親兵立時便分作兩段跌落在地。然後他環眼四顧,獰聲道:“再敢言降者,便如此人!”看着這地上的屍塊,聞着這刺鼻的血腥氣,諸人便衆有千般不滿,也只好暗自忍耐。

人說昏了頭腦,這守城校尉便是如此,他被貪念迷了神智,只想着要憑這天險建功立業,卻不知道,自家後院都不平靜,何以統率軍隊以禦敵?這自己要作死,誰也攔不住。

等了盞茶功夫,山頭未見降人,只有山風如故,陣陣蟲鳥之鳴。趙雲見狀一聲冷笑,道:“便以爲吾奈何不了汝乎?”

於是身披重甲,持槍在先,身後跟了長長一隊持盾刀兵,最後卻是跟着弓手。然後緩步向那山頭的天池堡行去。

且先佯攻試一試,看他如何反應。趙雲心中轉着念頭想道。

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