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

孫策引軍匆匆到了潯陽,停了下來,清點人馬,其中卻又折了校尉鄧當。孫策見一小將神色哀哀卻仍不掩其英氣,乃問左右道:“此乃何人?”

左右對道:“鄧校尉妻弟呂蒙呂子明也。”

孫策召而問之,見呂蒙對答自若,言辭慷慨,遂使其爲別部司馬,仍領鄧當部曲。

再看孫堅傷勢,左臂之箭倒是無妨,取了出來,敷上傷藥便可。只有一箭,卻是斜着從左臂直插入左胸甚深,這就讓軍醫不敢下手了。

孫策一問也傻了眼,這要強行取箭,搞不好孫堅就沒了命。往日裡果決堅定的孫策,一時也沒了主意,畢竟關係到自家父親的性命。

好在沒多久孫堅自己醒過來了。見身上還插着一支箭矢,便令軍醫取箭,孫策與軍醫齊至孫堅身前,把情況一說。孫堅怒道:“大丈夫死則死矣,何瞻前顧後而作小人狀焉?”

遂令軍醫撥箭。軍醫見狀,也是無法,對孫堅拜了一拜,遂平靜呼吸,然後雙手穩拿箭桿,吐氣開聲,只一下,便把箭桿從孫堅身體內撥了出來。只見那箭矢之上,竟然還倒勾着一塊肉。孫堅傷口破了一個大洞,鮮血汩汩而出。軍醫忙上了傷藥,然後以布纏之。

孫堅滿頭冷汗,口中亦是溢血,卻是咬緊牙關,一聲未吭,再細看,原來已經疼暈了過去。

孫策見狀,悲呼一聲:“父親!”

軍醫爲孫堅打理乾淨,再一探鼻息,心下便鬆了一口氣,對孫策道:“少將軍,將軍無事,只是暫時昏睡罷了。”

戰報到了劉表處,聞得黃祖與劉磐設伏大破揚州兵,孫堅中箭落馬,生死未卜,不由大喜。遂大賞三軍,又賜下許多財物田產予黃、劉二將。然後對羣臣道:“孫文臺敗北,以吾荊州之全力,以御曹孟德,有何不可哉?”

羣臣默然。這一次,卻是主戰派牢牢佔了上風。襄陽城外,有座山,山脈不高,不過景色甚好。有飛泉瀑布,奇樹怪石。自中原大亂之後,有無數人舉家南遷至荊州,躲在這方平靜的天地來避禍。有些人忍不住便在荊州出了仕,有些人不遠千里去了青州,還有些人冷眼旁觀,不願效力劉表,便在這山中結廬而居。他們時而靜坐談經,時而結伴觀景,日子過得也甚是快活。

不過,對於他們這種讀書人而言,時局變化,終歸是一個避免不了的話題。這日,諸人又在一起坐談。席間談到劉、曹之戰。

杜襲便道:“曹公舉衆而來,恐荊州難敵。”

坐間趙儼便笑道:“荊州上將數員,帶甲十萬,又有堅城爲託,糧草無缺。子緒何出此言?”

杜襲笑道:“曹孟德明而奮,劉景升昏而惰,此其一也;豫兗之衆上下同心,將士奮激,荊州文武欲戰欲和,紛爭不休,此其二也;曹軍久戰之旅,荊州羸弱之師,此其三也。只此三條,便知荊州難擋曹軍南下腳步,更何況荊州腹背受敵,而外無強援乎?”

繁欽便道:“子緒之言甚是有理,幸好吾不曾投劉景升,否則今時當爲階下囚也。”

杜襲撫須道:“以休伯之才,曹公必見用,何忍囚哉?”

這三個,都是穎川人士。趙儼更是與杜襲、陳羣、辛毗齊名,號稱四名士。當年中原亂起,他們便一道攜了家小從穎川跑到南陽來了。畢竟這裡安逸穩定,又離穎川近。

當年劉表問這三人來,大喜,待以賓禮,不時宴請拉攏。當時繁欽就動了心,結果趙儼與杜襲一齊勸他。杜襲更是說得很激烈:“吾所以與子懼來者,徙欲龍蟠幽藪,待時鳳翔。豈謂劉牧當爲撥亂之主而規長者委身哉?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吾其與子絕矣!”說好了一起隱居,你若老是賣弄才華投了劉表,這友誼的小船立馬就要翻了。

當時繁欽一見兩個好朋友都這樣勸,便熄了這份心思。安安穩穩的在襄陽城外隱居下來直到如今。

繁欽聽得杜襲之言,卻拿眼看了另外一人,道:“若元直得見用,荊州又何懼曹軍哉?”

旁邊那個一直沒有說話的儒士聽了,只是睜眼微笑一聲,便又微眯雙眼,神遊天外去了。趙儼等人也是長嘆一聲。他們同爲穎川人士,對徐庶的底細自然是一清二楚。徐庶明明有大才,而劉景升卻嫌他出身寒門又曾爲逃人,所以不用。實在是可惜了。

繁欽見徐庶一言不發,便又道:“若荊州爲曹公所有,吾等欲待如何?”話裡話外卻仍是不甘寂寞。

趙儼與杜襲齊望一眼,在這天下局勢未曾明朗之前,他等實在是不太想就這樣投了曹操。畢竟北方還有個劉備呢。只是蟄伏經年,再不出仕也不行了。家族把自己供養出來,也該反哺家族了。況且若曹操能一舉攻佔荊州,這天下將來是誰的,還真是難說呢。劉備有青、徐、幽、並,但幽、並乃是邊州,素來窮苦,又有胡人爲患。而曹操的兗、豫、荊都是中原精華所在,若能經營得好,不說那至高之位,便是傳承數代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趙儼便道:“曹公若能得荊州,便是應期命世之主,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杜襲與繁欽聽了,若有所思,暗暗點頭。

就在此時,繁欽又側過頭來,看向徐庶道:“元直可有主意乎?”

徐庶道:“君等自去,吾自有計較也。”

繁欽一聽,便知徐庶不願意投曹,這天下諸侯,徐庶連曹操都看不上,那麼便只有那一處了。繁欽心思一動,便對徐庶道:“如此,便先恭賀元直鵬程萬里了。”

諸人又閒聊一會,便各自散去了。

待諸人散盡,徐庶方睜開眼睛,看着這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幽幽道:“劉玄德世之雄才,吾欲濟胸中抱負,豈有不投之理?劉玄德不來,吾便不出也!”

一路北上都是曹操的地盤,而且徐庶又還有個老母親,不然的話,他早就去劉備那裡了,何曾等到這時。

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七百五十章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